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艺术作为审美意识的物化,在本质上与审美是一致的。审美是人类理解社会的一种方式,有美即有丑,"丑"元素在艺术创作中,日益升值,日益膨胀。文章以毕加索的油画《阿维尼翁的少女》为例,选取那个时代的审美观和对于美和丑的认知,从而引伸到各个时代的审美观,以及艺术中美和丑的阶段存在和美学思想,发现艺术中美与丑的本质和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变化对艺术市场带来的改变和艺术创作中的影响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生活丑通过艺术美的形式呈现,是艺术家通过"化丑为美""以丑衬美"的方式让丑在艺术生活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呈现方式,从而实现其特有的审美价值。这一过程凝结着艺术家对于"丑"与"美"的理解,从本质上来说生活丑和艺术美在审美的终极意义上是内在统一的,二者是缺一不可的辩证关系。通过表现生活丑,从而实现艺术美,这不仅可以强化美,还可以给人带来与美不同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3.
近代以来,丑在西方美学范畴中的地位逐渐上升,产生新的美学意义。丑以独立姿态实现了美丑并举的二元艺术倾向;也成为非理性审美对象与艺术灵感的新来源,继承又颠覆了传统的宗教文学。审丑更是对近现代人类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深刻重审与反思。  相似文献   

4.
崔学勤 《美与时代》2006,5(4):93-95
阅读中出现美丑不辨、美丑颠倒(互易)的现象,表明学生缺“钙”——缺乏对审美范畴之一“审丑”的感悟与判断能力。丑有着无可代替的审美价值,加强对语文阅读中审丑作用的认识,运用各种方法进行审丑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5.
心灵的容貌     
前天和一个研究心理学的朋友聊天,突然想起了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却也非常玄乎的词:心灵的容貌,便禁不住问道:心理学家总是说,可以通过测试来看清一个人内在心灵容貌的美与丑,然而,关键的是我们都是普通的人,你能否用更通俗一些的话,让我们也能学会识别自己或他人心灵容貌的美丑呢?朋友说:外在的容貌之美丑,可以说一目了然,不管人们的审美情趣有多大的差异,看到西施便不会有人说她丑,而看到加西莫多(《巴黎圣母院》里的打钟  相似文献   

6.
缪雅琴 《美与时代》2007,(11):26-28
庄子所说的"丑",并不是真的"丑",在庄子看来他们仅仅是外形上的丑陋,而其内在的实质却是符合"道"的.当然,庄子并没有明确地说什么是美的,但是,我们可以根据他的表述得知,这就是庄子心中的美.庄子首先将审美的意义赋予丑的形象,不仅丰富了古代美学的表现领域,深化了传统的审美趣味,也对后世各个艺术领域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王霞  朱昕 《美与时代》2004,(7):9-10
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全面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审美需求日益增强.艺术美是审美教育研究的对象之一,对艺术美的探讨,可以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既为欣赏者提供了审美的精神享受,又丰富了创作者对现实的审美认识,它作为人们的一个审美对象而发挥它特有的作用.艺术美的创造与欣赏,离不开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探讨,对于艺术美不仅要从艺术与现实的关系去认识,而且还须得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内在结构和人的主观情感与想像之中,才能获得进一步的把握,从中领悟到艺术美的创造规律,培养与增强人的感受美、鉴赏美与创造美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现代荒诞意识本来是西方理性崩溃与信仰失落的产物,但新时期中国后现代特征影视也有集中展示。就其本质而言,荒诞是以破碎的艺术形式描绘一个破碎的世界,是以丑的艺术形式去表现一个丑的审美对象,它来源于理性原则与客观现实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审丑"具有审美不可替代的作用,艺术教育中不应只有审美,还应该包括"审丑"。有些"丑艺术"具有直面现实、反向思维、震撼人心等美学价值,"审丑"是一种审美策略,其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在当代艺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10.
先民创造了汉字后,就用它记载人的各种活动,其中包括人的审美活动。汉字的历史,就是先民审美历史的一部分。人的审美在实践中发展和变化,而先民所创造的汉字也随之有消有长,不仅在五官感觉上,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也如此。审丑是审美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只有从美的高度看待丑,对丑才能产生审美关系。  相似文献   

11.
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人类文明的一种物化过程,它把人类所取得的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成就凝结在人造的环境中,成为文明的外化。城市环境美的创造是技术美、艺术美和自然美的有机统一,而技术美在人与环境的审美关系中,更直接地关系到美的本质。 技术美学研究物质生产和文化生活中的美,它把美学的研究从以艺术为中心,转向了现实生活,探求“人——环境”之间更为普遍的审美关系。它不仅从艺术与其反映的社会生活关系中寻求美的规律,而且从一个更广阔的领域即物质产品的  相似文献   

12.
李梦蕾 《美与时代》2023,(4):129-131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日益迫切,面临的生活压力逐渐增加。新时代的大众美育,不仅是审美教育,需要培养大众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还是一种心灵教育,需要帮助大众解放心灵,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增强分辨美丑善恶的能力。水彩艺术作为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众美育的开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新时代,应充分发挥水彩艺术在大众美育中的价值与作用,推动大众人文精神、艺术素养、审美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仕女画通过对美丽动人的女性形象的塑造来反映当时的社会现状,传达特定的艺术趣味和审美观念。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人们对于女性的审美态度也在变化。历代仕女画都强调作品的审美因素,创造了诸多经典的女性审美样式,从外表到内在都符合理想之美。这种理想化的美的要求,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从而形成了不同的风格或流派。  相似文献   

14.
黄玮 《美与时代》2007,(3):70-71
本文着眼于合唱艺术中审美价值取向的建立以及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期通过合唱实践不仅培养青少年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而且引导他们选择格调高雅、情趣高尚、健康向上的审美价值取向,促进精神世界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油画艺术审美功能就在于弘扬自然、社会、人类精神文化生活中美的本质。油画艺术美的评价与标准是油画艺术作品艺术的价值体现。"按美的法则塑造自然物象,使其具有一定审美价值的艺术作品",是油画造型艺术创造美的座右铭。冷军的油画作品中,正是以体感美、质感美、空间美、技法美、构成美等油画艺术审美标准,诠释着作为油画艺术审美功能的优秀价值,为中国油画宝库增添了不朽的光彩。  相似文献   

16.
在设计中,审美要素的表现不同于一般的审美,尤其是不同于艺术中的审美.因为设计与人的关系是一种日常关系,设计美是在日常使用过程中的审美经验.所以,它的实现不是一种欣赏过程,而是一种行为过程.正是这种以美的方式所进行的日常行为,使设计美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与艺术美相比,设计的审美有更为复杂的心理结构.它可以在不同层次上展示,而作为一个整体,设计美是多层次的综合.为准确地把握设计的审美内涵,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分析.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提高,大众对于各类艺术审美的需求也日益增强。美术绘画作品作为一门历史悠久且品类繁多的重要艺术形式,对于大众审美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人群群众对美术绘画作品这一美的艺术形式的追求也逐渐升温,从目前全国各地所创办的美术长廊、绘画展、绘画培训班热等种种现象也可窥探一二。文章中,立足于大众审美能力,从美术绘画作品赏析的角度,来探讨美术绘画作品对大众审美能力的影响,以期提升美术绘画作品的质量,让美术绘画作品以更完善的形象和审美功效来切实提升大众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18.
罗丹的雕塑作品《欧米哀尔》是化丑为美的典范。作者通过对"丑"的否定达到追求"美"的目的。生活中"丑"可以转化为艺术中的"美",这种转化的实现依靠的是创造者崇高的创作目的、完善的人格、丰富的社会生活积累和敏锐的洞察力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9.
情境体验式教学是促进艺术理论与学生个体经验相融的有效教学策略。艺术教育本身就偏重于感性认知,因此与情境体验式教学颇为契合。高职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可以尝试通过创设情境来引导学生在体验中尽情地感受美、欣赏美、品味美,以此来激发和唤醒学生对艺术美的内在热情,丰富和发展学生的审美认知和审美能力,增强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审美层级,培养出更为优秀的职业人才。  相似文献   

20.
当代艺术与日常用品的结合越来越密切,艺术美感的呈现具有另外一种内在模式。因此,以丹托"美的滥用"说为切入点,是为了在后现代语境里界定艺术。不过,丹托的美学思想在一定程度上是需要批判的,当代艺术的美感从未消失,后现代语境中的艺术美常被误读,在生成论层面,美感恰是置入艺术又被艺术本身所遮蔽。"艺术的终结"指的是艺术存在样态的新开端,美与丑只是艺术呈现的两种不同方式。由此,当代艺术需要经由民族性进而凸显独特的审美文化韵味,同时注重艺术元素的无用之用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