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金翼》是人类学研究的一部经典著作,它通过对两个家族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环境中不同命运的描述,以独特的笔法透视了复杂社会中的家族制度。而其中关于家族制度的社会学分析也为民族音乐学的研究带来了许多启示。  相似文献   

2.
荀子是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大师,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其音乐思想系统地集中于《乐论》,他继承了儒学重视礼乐的观点,思想体系完整,是我国第一部音乐论著。文章从音乐的本质及特征、荀子的音乐心理学理论及音乐的功能等三个方面对其音乐思想做剖析及总结,旨在对其音乐学的贡献及地位总结梳理,以期对其有一公正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赵月 《中国宗教》2018,(5):72-73
佛教音乐在中国的发展过程,是佛教音乐中国化的完成与完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化的佛教音乐促使佛教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同时,也保存和发展了中国古代音乐、民族音乐和地方音乐元素,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4.
1980年6月,首届"全国民族音乐学学术讨论会"在南京艺术学院成功召开。时隔35年,2015年11月28日至29日,一批中国民族音乐学学者又在此齐聚一堂,以"反思与建构"为主题,共同探讨近些年民族音乐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以及未来学者们如何在反思中进一步建构、完善该学科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多年来,中国音乐学的研究者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建立了中国音乐学的科学体系。为了更加巩固这个体系,并以此推动整个中国学术的发展,就有必要从其他学科中吸取一切有益的经验,特别是中国文献学的经验。从文献学的角度,了解、整理和使用古代典籍,对于中国音乐学的学术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关于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评述,基于对西方民族音乐学相关英文文献的全面整理、分类与研读,在时间脉络上主要截取1985年以来的研究成果,并将焦点集中在学者们持续深入研究的三种领域:汉传佛教仪式音乐研究、道教仪式音乐研究和民间信仰仪式音乐研究。透过此类型化方式及对典型研究成果的述与论,分析诠释民族音乐学英语学界中国信仰仪式音乐研究的整体趋势与理论取向,并为中国学者的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可资比较的方法与视野。  相似文献   

7.
《音乐美学问题》是20世纪波兰著名音乐学家卓菲娅·丽莎(Zofia Lissa,1908-1980)的一部音乐美学著作,这部著作基本反映了丽莎在音乐美学学科上的思想和观念.该书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思想前提,对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要问题都进行了阐述,并对音乐美学上的一些概念提出了深刻而独到的见解,所以认真学习和研究这部著作对于我们吸收和借鉴西方音乐文化遗产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从对艺术的认识、音乐的基础与功用、音乐的阶级性、音乐语言、音乐的发展等五个方面把握该书的基本内容,有助于对这部著作有一个更为深入全面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8.
音乐张力是指在倾听音乐的过程中,由听众的期待引起的放松或紧张感。音乐张力具有激发情绪的功能。音乐张力包括内在张力和演凑张力两种。影响音乐张力的因素有音乐期待、音乐结构、唤醒和激活等。音乐张力的理论主要有申克式分析理论、调性音乐生成理论、旋律期待模型和信息理论。最后探讨了音乐张力的发展特点、音乐张力的生理反映以及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学生的积极参与其实也是一个创新思维的培养过程。教师要给学生一个积极思维、积极创造的空间。这样的师生互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思维的能力,并提高了音乐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雅俗音乐关系是中国古代音乐史上热心探索的话题,各个朝代雅乐和俗乐的概念,根据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其名称、范畴和文化内涵也有所异同。但是从各种典籍史料中可以看出,雅俗音乐从先秦孔子时期直至隋唐时期,并不是互相排斥的,面是互相借鉴、互相吸收,从而在共同发展过程中达到雅俗并存、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11.
音乐才能的起源至今成谜,自达尔文提出人类音乐才能可能经由进化起源以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从生物学的视角审视之,随即交叉学科"生物音乐学"应运而生。"进化音乐学"作为生物音乐学的一个分枝,主要研究音乐才能的遗传基础、跨物种现象和进化意义等问题。近年来该领域虽发展迅速,然而上述问题几乎悉数未解。本文提出:先将音乐才能解构为必需的最小功能单元,然后分别构建各功能单元的动物模型,再以动物模型对各功能单元进行分子遗传学研究,并最终确定音乐才能的进化路线。  相似文献   

12.
本文用比较的方法,从中国文化、中西音乐表象形态入手,简单地论述了音腔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生成的三个原因:时间型的中国文化、深邃的美感追求和旋律意味的语言。本文认为,音腔是中国传统音乐中充分发展过程中必然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陈伟 《天风》2009,(11):42-43
中国近、现代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指挥家、音乐理论家中有一部分人直接或间接地受到基督教音乐和基督教思想的影响,他们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创建和发展及推动中国近、现代音乐的进程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同时,他们也从事基督教音乐的创作、编辑、推广等工作,在中国基督教音乐发展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本文先介绍其中的三位代表人物——沈心工、周淑安和杨荫浏。  相似文献   

14.
宋彪  张牧君 《学海》2012,(5):153-158
音乐是人类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具有愉悦身心、审美、伦理教化等功能,在历史以及现实的政治生活中也发挥着一些不可替代的政治功能.因此,音乐的审查和管理一直是统治者以及现代社会管理者非常重视的问题.当前,我国正迎来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音乐审查和管理问题再一次凸显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我国正致力于社会管理体制的创新,其中,音乐审查和管理也是社会管理中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因而,音乐审查和管理也面临着法治化的任务,需要通过相应的立法为音乐审查和管理提供依据,建立健全音乐审查和管理的法律制度体系,并促进家庭、学校等组织参与到音乐审查和管理的过程中来,创造一个音乐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5.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恒山道乐吸收了汉魏以来的鼓吹乐,以及唐宋以来的宫廷音乐、民间音乐元素,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语言和表现形式,从一个侧面记录了古代道教音乐的传承与变迁。一、恒山道乐的源流与嬗变位于山西北部的北岳恒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早在西汉初年,这里就有求仙和炼丹的方士(《汉书·艺文志》所说的“神仙家”)。  相似文献   

16.
音乐欣赏是以具体音乐作品为对象,通过聆听的方式及其它辅助手段来体验和感悟音乐的真谛,从而得到精神愉悦的一种审美活动.它既是人们感知、体验和理解音乐艺术的一项实践活动,也是一个复杂的音乐审美过程.音乐欣赏是陶冶人的高尚情操,培养人的音乐兴趣.发展人的音乐想象力、拓展人的音乐视野、提高人的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道教音乐是在道教的斋科仪和其他活动时所使用的音乐。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受不同地域的语言、风俗、民间音乐的影响,在经曲的曲调、节奏等方面都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形成具有不同地方特色的“道韵”。岭南道教音乐就是如此,经过多种音乐元素的交流融会,从而形成了多姿多彩、别具特色的道教音乐形态。本文主要以入选非遗项目的岭南道教音乐为中心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8.
正海南斋醮科仪音乐内容丰富、独具一格,其中包含了诸多佛教、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的元素,具有民俗学、音乐学、宗教学的研究价值。一海南斋醮科仪音乐是举行道教斋醮活动时演奏的音乐。这种在海南省流传很广、影响较大的宗教音乐形式,以斋醮活动为载体,历经了千百年不断地丰富、发展和传播,融合佛教、道教音乐和民间音乐为一体,形成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19.
我国宗教音乐要积极地从世界各地的宗教音乐中吸取优秀的元素,让我们的宗教音乐得到进一步提升,也让世界的宗教音乐发展更为丰富多彩。一、宗教音乐——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它有一种神奇的力量,能够慰藉心灵,陶冶情操。宗教音乐的产生伴随着宗教产生和发展的始终,宗教音乐的历史可以说与宗教一样久远。宗  相似文献   

20.
音乐与人类情感的关系问题历来是西方音乐美学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邢维凯《情感艺术的美学历程》以历史阶段为序,考察了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发生、发展及其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揭示了情感论美学的总体风貌,纠正了部分人对情感论音乐美学的偏见,挖掘出情感论音乐美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人性的解放。该书还对音乐文化历史研究中出现的各家观点给予介绍和比较,拓宽了我们的思路,加深了我们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