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是一种独特的视觉语言。在绘画中巧妙运用光线可以赋予绘画作品独特的艺术效果。光对主体的突出、光对物象的改变以及光对气氛的营造,可在中西名画的赏析中感受光带来的艺术魅力。中国早期水彩画并不十分注重光线的表现,现如今画家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水彩画中光线所呈现出来的通透灵动的艺术效果,在其他的画种中是难以体现的,因此,光线成为水彩画中的重要构成元素。当前,根据材料的不同特性、画面的不同需求,画家主要是通过技法与色彩来表现不同的光线,使水彩画产生独特的艺术效果。水彩画中光线与色彩是构成一幅好画的重要元素,通过对光线与色彩的表现,产生水彩画独特的趣味与意境,表现画面的气氛,抒发画家的主观情感。文章主要探讨水彩画创作中常用的光线技法与色彩方法。  相似文献   

2.
冯书芬 《美与时代》2016,(10):108-109
围绕如何在水彩画中加入装饰性元素这一问题开展研究,探讨了装饰性的构图、造型、色彩、肌理在水彩绘画中的运用方法,为丰富水彩画的创作语言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装饰是绘画的审美特性。从造形、色彩、肌理来解读装饰语言,尝试将装饰性绘画语言运用于水彩画,追求二维平面的秩序感和稚拙美。  相似文献   

4.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学习水彩需要一定的色彩理论,而色彩基础理论作为水彩教学中必备的一部分,一直以来并没有受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因此水彩教学中强化色彩基础理论迫在眉睫。由于色彩基础理论是西方绘画的精髓所在,因此从基础理论上理解色彩运用规律,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色彩敏感度、观察色彩的能力和绘画中搭配色彩的技巧。当代的水彩教学讲究色彩基础理论讲授与绘画实践相结合,这不仅是水彩教学上的一种创新和优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色彩在水彩画创作中的价值,加深对色彩基础理论重要性的认识。下面将从色彩基础理论的概念入手,通过介绍色彩基础理论在水彩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分析水彩教学课堂中加入色彩基础理论的价值,希望能对教师的水彩教学课堂创新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5.
广西北部湾港口地区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紧密相连。绘画是民族地域文化交流传播的重要形式之一,而用以水为媒介的水彩画语言表现北部湾港口地区的建设风貌更有优势。文章从绘画构图、空间、色彩和技法等要素来阐述如何通过水彩画的语言传播广西北部湾港口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不断增强,黑龙江水彩画已成为中国水彩画的一个重要分支。近些年来,黑龙江水彩艺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经过几代黑龙江水彩画家的努力,黑龙江水彩画已经进入了繁荣的时期,并形成了一定的创作规模。黑龙江水彩画立足于黑龙江的地域文化,在表现形式、表现风格、绘画技法方面探索出了自己的道路,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和地域性的代表。黑龙江水彩在保持水彩画本体语言的同时,强调了水彩画的绘画性和表现性,具有极强的笔墨韵味。黑龙江水彩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中国文艺理论中去学习和理解我国本民族内在的本质思想,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发展和成熟,将中西方水彩画的思想理念和绘画技法相结合,在黑龙江地域文化的大背景下以极大的包容性将东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绘画方式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水彩艺术道路。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打破闭关锁国的状态开始,到今天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融合,水彩画作为一类画种从西方传入中国,经历了千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绘画中一类独具特色的品种,散发着属于自身独特的魅力。近年来社会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水彩画的艺术语言也趋于成熟,种类变得纷繁复杂。水彩画中承载着许多创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现了属于自身的艺术语言特性,包括色彩、线条和构图。本文首先介绍了水彩画创作的三种艺术语言,即:线条、构图和色彩,随后从题材、创作风格、不同地域、不同思维等方面详细描述了水彩画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结尾处展望了一下水彩画创作中艺术语言的多样性的前景。  相似文献   

8.
水彩静物写生是大学阶段水彩画学习的一门基础性课程,是水彩画造型与色彩训练的重要途径与手段。文章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从明确教学目标、教学思路入手,强调水彩画语言、表现形式和水彩画技法在水彩画写生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总结出一套适合当代大学生水彩静物写生学习的有效方法。对水彩静物写生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作热情,从而提升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品味。  相似文献   

9.
水彩画是指用水彩颜料绘成的图画,也指绘画艺术。中国的水彩画属于舶来品,经过百年历史的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多元文化背景是中西方文化碰撞、民族文化交流、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融合的文化繁荣局面。在多元文化背景的影响下,当代中国水彩画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讲究水分与色彩的视觉美,注重笔力和写意效果,继承了国画的创作经验,追求画面的透明度。  相似文献   

10.
刘华 《美与时代》2013,(12):128-129
色彩是高校绘画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在整个课程设置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色彩作为一门学科基础课程对于整个美术学科的教学作用巨大。色彩的学习是各类设计课程的基础。学生只有把色彩课程学习好了,才能在后续的色彩设计课程中进行游刃有余的发挥和创作。正因为色彩课程如此重要,我们对于色彩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才需要多加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静物题材是绘画中重要的绘画题材,水彩静物更是水彩中被经常创作的题材。湖北美术学院的刘寿祥老师在水彩静物画创作上探索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道路。水彩静物"鲜果"系列作品是他的代表作。他在水彩静物画中将东西方文化相结合,使作品成为中国水彩画民族化的重要代表。文章着重从绘画技巧、用笔、水分控制、色彩和文化背景方面分析刘寿祥老师水彩静物作品的绘画语言,并从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2.
绘画的创作包含着题材、形式、语言、技法等多方面的因素,技法的创新是推动绘画创作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彩画作为绘画中的一个分支,其技法的创新也值得探索。水彩画具有很强的兼容性,其表现技法众多,除了传统的基本技法外,也包含着在绘画实践中不断探索出的新技法,我们统称为特殊技法。文章将对水彩画的特殊技法进行归纳与介绍,为水彩画的创作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3.
基础造型是重要的绘画基本功,是保证绘画作品画面效果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控制好基础造型,才能切实提升绘画水平,尤其是在具象水彩画创作中更应该用好造型基础,这是对绘画创作的坚守,也是对画家自身的艺术感觉的认同和肯定。中国水彩画应该在融入中国元素的同时处理好基础造型,才能走出瓶颈,使由西方传入中国的水彩画得到更好的进步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当代水彩画艺术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语言形式不断地推陈出新。在教学中我们应当如何适应当代水彩画语言发展的新面貌?其中水性材料语言研究就是高校水彩画教学中重要的实验性课题,在绘画实践中如何综合运用材料,已成为绘画语言变革的重要部分。文章从纸本和水性媒介材料的拓展入手,通过对相关教学案例的研究,总结得出相关的教学方法和建议为水彩画教学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5.
李念 《美与时代》2023,(7):45-47
艺术是情感的载体,也是情感的表达媒介。水彩画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是艺术家们借以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在水彩画中,色彩的表现力极强,其可以营造视觉上的观感,是画家内心感受和思想的直接表现。画家自身的色彩感知、情绪表达以及艺术涵养等,都决定了其水彩画作品的艺术价值和风格。对水彩画特性进行分析,说明水彩画中的情感因素,探究情感因素在水彩画中的作用及表现,进而更好地解读水彩画情感,促进水彩画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刘航 《美与时代》2023,(4):36-38
西方绘画领域非常重视光影的运用,借助光影打造的艺术感是艺术家创作中所极力追求的。随着时间的流转,曾经在西方绘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光影,走入中国绘画领域,并经过多年探索尝试,如今日渐成熟,已成为中国画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水彩画中运用光影,能够为画作加上一层明暗交织的光,丰富水彩画的艺术表达,使水彩画散发着独特的魅力。光影的融入加强了画面纵深与明暗对比,使画作更显立体,艺术水平上升到更高层次。阐述水彩画创作中光影的运用,分析光影之于水彩画画面效果的作用以及如何正确运用光影,使其成为水彩艺术的一种语言,助力现代水彩画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7.
水彩教学是高职高专美术生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色彩训练是培养学生色彩运用能力、氛围掌控能力的必要条件,同时也是帮助学生训练笔触、虚实、干湿等技巧应用能力的必要途径。随着时代的发展,水彩画的教学方式需要得到进一步改革,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技巧应用更加熟练,以达成水彩绘画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做到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8.
少数民族题材一直是当代绘画创作中的重要题材,为当代绘画艺术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因此,可以将广西三江侗族题材融入水彩画艺术创作之中,通过侗族题材的水彩画作品传递侗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和乡土情怀,以此深层次挖掘和提取侗族的文化精神。同时,民族文化资源融入水彩艺术中,能够为中国水彩画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9.
水彩画是一种可以表达艺术语言的绘画形式,是创作者表达情绪和感受的载体,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写实水彩已成为当代水彩画的主要表现手法,文章对当代水彩画写实语言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世界文化的相互交流和借鉴融合,水彩画在今天的中国以蓬勃旺盛之势发展壮大。高水平、高质量的水彩画艺术家日益增长。回顾水彩画的诞生,研究水彩画在中国的发展,虽然水彩画与中国传统水墨画有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的不同,但两者却也有着相似之处,比如水媒介。对于水性的把握与掌控是两者需要熟悉的技能之一。虽然一个尚写实,一个尚意境,但在用墨技法上,水墨画的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对水彩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水彩画在中国化的过程中,如何借鉴与融合中国传统绘画用水技法以及这种新的绘画语言对当代中国艺术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