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情至声,声情并茂!情感是影响歌唱者声音质量的重要因素,在声乐演唱中,没有内在的情感表达,就没有真挚的音乐。发自内心的去体验和细腻的分析作品,使歌唱发声与情感表现同时进行,声、情、字、韵、形结为一体,养成用心灵歌唱的习惯,在演唱中通过艺术想象创造出无限多样的审美意象和深邃的意境,这样才能做到在演唱中准确地表达歌曲的感情,收到应有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于洁 《美与时代》2004,(3):66-67
歌唱的真正美、真正价值,是利用正确的发声技巧生动地表达歌曲作品的思想内涵,以声情并茂的表演去感染听众。  相似文献   

3.
民歌诞生在民间.创造它的人不是某个音乐家,不是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它不需要很多西洋的方法来表现,需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方法,自己的感悟.中国的传统艺术京剧也是如此.京剧中的发声方法和西洋美声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它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发声方法.  相似文献   

4.
朗读的艺术     
对于朗读,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的,因为在中小学阶段,语文老师就常常让我们操练它,也见过少数表现出色的同学声情并茂地朗读,可是大多数同学往往总是胆怯地选择退缩.渐渐地,他们对于当众发出自己的声音失去自信,接踵而至的是,大多数人羞于当众说话,如同羞于当众唱歌一样.于是,我们在一些集会上可以看到最优秀的学生也只是怯生生地读着稿子,你甚至不能指望他们能声情并茂地读.  相似文献   

5.
声情并茂的表现歌蓝,是声乐的基本要求.为此,声乐学习者要提高歌唱的技巧;要注重情感的培养;要设身处地深入歌曲意境;要提高文化艺术修养.  相似文献   

6.
李晨霞 《美与时代》2014,(3):136-136
声乐中科学的发声是:将人体发声器官及其相关器官通过唯一的也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来获得美妙的声音,气息高效运用,能最有效地达到要求的音高、音量、音强、音色,有效地表达歌唱内容和感情。运用声音体现出歌曲的内涵、艺术修养、艺术表演,积累和沉淀艺术感和审美感,让观众真切地感受到真情实感,歌声优美的享受。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感人心者,莫先于情。  相似文献   

7.
论歌唱艺术的情感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感表达是艺术的生命和灵魂,是歌声和音符存在的目的,所以认真研究音乐作品,做到以情带声、声情并茂,把握好声音—作品—情感三者的关系,是歌唱艺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白色手帕     
房赢 《天风》2011,(2):54-55
在2010年的一次会议上,当听到一位同工声情并茂地朗读了由他所作的一首题为"橙色毛巾"的诗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为之动容。他说道,三年来,他每次上讲台时,  相似文献   

9.
王崟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196-196
音乐的创造离不开作词家的创作,音乐作品的演绎离不开音乐歌唱者,音乐歌唱者在音乐作品的完美演绎离不开钢琴伴奏的完美配合,由此可见钢琴伴奏和音乐演绎者在音乐作品的演绎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只有两种的完美配合才可对音乐作品内涵的完美诠释。钢琴伴奏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被广泛运用于各种器乐和声乐表演之中,作为伴奏,要从视奏能力、角色把握、节奏呼吸、声部平衡、聆听演唱等多方面与演绎者相互配合,注重合作过程的完整性。钢琴伴奏在音乐作品的艺术表现上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无论你是歌唱者、歌唱演员等都脱离不开钢琴伴奏进行演出。既然如此,那么钢琴伴奏在音乐演绎中到底有着什么样的重要作用呢?带着这个问题进入到下文,本文将对钢琴伴奏在音乐作品演绎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一一阐述,通过对本文的阅读,希望能你带来帮助。  相似文献   

10.
一、现代民族声乐的现状 中央电视台主办的中国青年歌手大奖赛已成功举办了十三届,由电视声乐大赛所引起的媒体效应,在全国可以说是掀起一股音乐盛会的浪潮,全国人民都以自己的方式参与到这场文化盛会之中来.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我也以自己的方式全程关注着每一届的比赛.作为民族声乐的学习者,我在近几届的比赛中发现了一个现象:一届届青年歌手大奖赛不间断的举行,各个地方也都在不遗余力地"推新人",但希望在民族歌坛上显山露水的新人们,除去在个人特色上有些差异外,在用声方法与风格上,大体都跳不出彭丽媛的模式.  相似文献   

11.
侗家酒令歌     
“说到唱歌就唱歌,说到唱戏就打锣。乐得周围人人赞,妹妹团圆好唱歌”。这是生活在都柳江畔侗家人中的一首酒令歌。酒令歌,声情并茂,通俗易懂,十分动听。  相似文献   

12.
作为新时期的教师,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都希望自己适应时代的需要,具有较高的素质,都希望把课上成声情并茂、语思统一、教学相长的精品课.行云流水、游刃有余、左右逢源,不知是多少语文教师的追求.  相似文献   

13.
张俊峰 《美与时代》2003,(11):73-74
《恨赋》与《别赋》是江淹著名的赋作。从语言角度看,它们的共同特色是:以悲情的语言表现愁怨主题;词句有化用和新变;句式起伏多变。二赋因语言优美,词藻华丽,声情并茂而脍炙人口,立于名作之林。  相似文献   

14.
石惟正是我国男中音歌唱家、声乐教授、声乐理论家.他不是国内唯一从事声乐评论的声乐教师,却是声乐教师中业绩卓著、成果显赫的一位评论家.他的评论准确地把握了我国声乐教学和实践评论的脉搏,准确划分了我国民族声乐的分类体系,具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学术品质.他在声乐评论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和所取得的成绩,在国内音乐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促进了我国声乐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涵盖极广的艺术概念,它的内涵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多彩.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情感表达具有重要的地位,它具有真实性、含蓄性、创造性的特点.因此,把握这些特点,对我们在了解民族声乐作品的演唱,把握民族声乐作品的风格,加深对民族声乐作品的理解等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鸟儿在风中歌唱》是一首音域跨度大,戏剧性对比强的叙事性艺术歌曲.想要完整地完成这首歌曲,我们应该注意声音与气息的结合运用,在熟练的前提下再注意情绪语气对声音的配合,并且融合声乐伴奏,从而达到歌唱者歌唱的声情并茂以及与钢琴伴奏者的完美配合.  相似文献   

17.
民族声乐教学中有非常多的富有民族特色的民歌、艺术歌曲、创作歌曲等,这些歌曲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艺术魅力。不同民族声乐的演唱对于声乐教学者、学习者、演唱者等都具有了解不同民族特色的桥梁作用。《山西牧歌》作为一首改编创作歌曲就是其中之一,通过民族声乐教学中《山西牧歌》的学习演唱能使我们更多更好地认识"山歌"及山西民歌的艺术特色,这对于民族声乐教学中山歌和山西地方特色的把握学习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这个前所未有的信息化时代,声乐学习者们通过昕歌唱家的唱片[1]来辅助声乐学习是一种普遍的现象.科技的进步使我们能够广泛地接触到各种类型的音乐,要想拥有大量歌唱家的唱片已不再是什么奢望.然而,面对这浩瀚的音乐财富,很多声乐学习者往往会感到无所适从,无从选择,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及音乐修养,则可能会被淹没其中而迷失方向,或者仅仅是泛泛的欣赏以及随意的模仿.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声乐学习者,让自己的歌声感人是最大的梦想,如何做到歌声感人呢? 如果歌者能在声乐学习中"投入真情","培养情感","发挥想象",做到"声情并茂",让歌声动听、动人,再加上积累经验,实际"表演训练",诸种因素融于一体,就能达到最佳的感人的声乐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20.
手风琴风箱的运用,是手风琴演奏中的重要技巧问题。演奏者在演奏中想要获得悦耳动听的音色,准确地把握乐曲丰富的思想感情和不同的风格特征,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创造出忧美的音乐意境,这跟风箱的恰当控制和巧妙运用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此,我们说,风箱运用的好坏同时也标志着一个人的演奏技巧和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