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说:每位圣人都有一个过去,每个罪人都有一个将来。每位圣人都彳丁一个过去。圣人并非生来就是圣人,圣人的过去,也是普通的、平凡的,也有过幼稚,有过青涩,有过伤痛和失败。圣人并非遥不可及,  相似文献   

2.
习惯     
郭文文 《天风》2007,(20):48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其中,有许多好的习惯,但也不可否定也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不晓得你有没有认真地思想过自己的这些习惯呢?我就看到过这么一个关于"习惯"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失败的背面     
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人在小小的绣花针上穿线,这时,你越是全神贯注,你的手就抖得越厉害,线就越不容易穿入。在医学界,这种现象被称作"目的颤抖",即目的性越强越不容易成功。其实,我们每个人对于生活中所做的很多事,都不能保证百分之百的成功。这是十分正常的事情。那么,为什么不给自己一个失败的心理准备呢?为什么不能用正常的心态正视失败呢?要知  相似文献   

4.
人生随感     
人生是一个太值得深思、发挥和研究的题目。我们基督徒的人生是信仰的一生,每时每刻我们都处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对人性与灵性的选择。 回想过去,我奋斗过,成功过,也失败过;爱过,也恨过;自豪过,也颓废过……。不敢说经历了大起大落的人生,但却有那么一点点感悟。思绪在飘荡,点点滴滴的,将近六年的修院生活却是如此不堪回首。 还记得九六年初进修院时的纯真与理想,在崭新的生活起点我给自己发了一张洁白的履历表,这也是生命中的一大转折点。当时,我是如何兴奋地暇想着在秋天、在冬天、在春天、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将怎样去填写…  相似文献   

5.
胜利之本     
每个人都喜欢胜利不愿意失败,在过去,我认为凡事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成就的就是胜利,反之就是失败。因此在工作和生活中我都是极力的去争取,希望一切都能如愿以偿,得到自己所认为的胜利。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做任何事情都不会一帆风顺,都会有失败的时候。失败了不气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对自己的事业充满自信,才不失为伟人气质。爱默森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如果失败了就想到“我不行了”,那肯定是难以成功的。阿基米德很有自信心,他说过一句名言:“如果给我一个适当的支点,我可以把地球撬起来。”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有自信心,否则,将一事无成。  相似文献   

7.
各位兄弟姐妹,今天我们在此过诸圣瞻礼,庆祝天堂上的所有圣人圣女,他们都在为我们求天主。其中也有徐家汇的教友,他们过去同我们一样生活,来堂念经、参与弥撒圣祭。如今他们在天堂上享见天主圣三,为我们求天主,为我们求得需要的大量圣宠。 今天弥撒中的福音,读的是耶稣山中圣训中的真福八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不一端一端地讲,只讲第一端:“神贫的人是有福的,因为天国是他们的。”耶稣讲神贫的人是有福的,没有讲贫穷的人是有福的,当然贫穷的人是有福的,但耶稣对所有的信徒,对整个人类,讲这道理。所以讲:“神贫的人是有福…  相似文献   

8.
正失败很痛苦,但是没人能避免失败,个人再好强,也不能把控天时地利,所以我们有时候需要有意识地让自己"输"一次,没有经历过失败的人永远不懂什么叫成功,就像没尝过苦味的人无法对比甜有多么可口。假如一个人活到25岁,还未品尝过失败的滋味,这本身就是一种失败,是运气也好,刻意规避也罢,都不是一件好事。好强的人往往会压抑着自己,无论大事、小事,强撑着让自己不失败,压力大是其次,最可怕  相似文献   

9.
作主的见证     
谢炳国 《天风》1995,(12):4-5
主耶稣在升天的时候,对门徒说:“但圣灵降临在你们身上,你们就必得着能力;并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徒1∶8) 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应该是主的一个见证人,但这并非每个人都必须作牧师、传道,也不是仅限于在礼拜堂内的事奉生活才算是为主作见证。但我们可用各种的方法见证基督、传扬福音。在我们的工作岗位上,在各人的生活中,时时、处处都可为主作见证。 圣法兰西斯曾说过:“我们所走每一步路、所说每一句话和做每一件事,都是一篇讲章、一个见证。” 遵行圣经的教训。圣经是基督徒信仰的依据、行为的准则。我们必须听道、行道、守道,经历圣经的话,尽基督徒的本份。  相似文献   

10.
在集合论ZFC-+AFA中,每个图有唯一装饰,每个方程组有唯一解。但是,在集合论ZFC-4-SAFA和ZFC-4-FAFA中,每个图并非只有一个装饰,每个方程组并非只有一个解。笔者通过定义互模拟坍塌概念,在可达点图的典范装饰概念的基础上导出方程组的典范解,提出并证明:在上述三种具体的非良基集合论中,每个可达点图都有唯一的典范装饰,每个方程组有唯一的典范解。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一世紧握双拳而来,平摊两手而去,即所谓: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在许多时候,我们思索这一问题, 不管在世间停留多久,每个人都要给这个世界留下或多或少的痕迹和无形的精神。我是一个平凡的人,我也有一颗平常之心,我清醒地知道自己不可能给世界留下光辉灿烂的痕迹,留下不朽的精神,但我活着,首先是感到活  相似文献   

12.
押沙龙的发     
洪书永 《天风》2006,(16):6-7
经文:撒下14:25-26,18:9 旧约圣经"押沙龙的头发"的故事成为今天的一个典故,意思是一个人的优势或长处往往成为他失败或跌倒的原因.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一个人的优势如果没有利用好,或许会成为他失败和跌倒的一个因素,相反每个人也会有自己的弱势和短处,如果利用得好或许是他成功的一个阶梯.圣经里面有这两个显著不同的一对例子.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已经走过了六十年光荣而不平凡的路程。它在六十年的英勇奋斗中,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辉胜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它也犯过错误,经历过多次挫折。但是,最终都是我们党自己纠正了错误,扭转了形势,开辟了胜科的航道。我们的党,就是在战胜各种敌人,克服  相似文献   

14.
《佛教文化》2012,(6):70-70
愚公移山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愚公的坚强毅力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而现实生活当中有许多“大山”是我们无法移动的。岁月在不停的流转,日子还要继续,我们总不能让眼前的大山阻挡了我们前行的脚步,我们移不动山,但我们可以移动身体,可以用脚走过去,走不过去,可以爬过去,爬不过去,那就绕过去,愚公可以移山,我们也可以搬到山那边去。  相似文献   

15.
正"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之际,我们迎来美好的2019年。这是新时代重要的时间交汇点,刚刚走过改革开放40周年,又将迎来新中国70华诞。2019年新年贺词中,习近平主席深情回望过去一年极不平凡的追梦之旅,热情赞扬每个追梦者的付出与收获,豪情寄语亿万人民再踏追梦新程。"我们都在努力奔跑,我们都是追梦人。"殷殷期待、谆谆嘱托,激励着我们在  相似文献   

16.
我们证明存在一个完备实数集使得在这个完备集中任何两个实数都是LR可比较的。"在LR度中是否每个完备集都包含一个不可数的反链?"这一问题多次被提及。显然,图灵归约蕴含LR归约。但过去十年的研究表明,两者之间还是存在着显著的差异的。那么一个很自然的疑问就是,图灵度中的基本结论——每个完备集都包含两个图灵不可比实数——是否在LR度中仍为真。  相似文献   

17.
对自己笑     
生活中的每个人都是在生存竞争当中成长的。当生命走了些路程以后驻足回首,才明白为什么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最开始是啼哭而不是欢笑。既知是苦,而且还要继续下去,那么,不妨对自己笑笑。都说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然而,要看怎么对待。人生是一个过程,从生到死,其间要经历成功与失败,乃至平凡,都是人生的一种收获。从成功中收获经验,从失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是新中国建国55周年。我们在座的年龄在55岁以上的人,都伴随着新中国走过极不平凡的55个年头。国家的发展命运也和我们每个人一样,在前进的道路上,难免不遇到艰难坎坷的路程。新中国是在一个一穷二白的景况下诞生的,就像一个穷人家的孩子一样,生下来就没有什么家底、产业可言,全靠自己的智慧和勤劳来脱贫致富、兴家创业。这种智慧和勤劳,  相似文献   

19.
每个时代都有许多新的成熟的历史任务涌现在人类的面前,它们成为迫切需要加以解决的紧要问题。在完成这些业已成熟的任务上,一天、一小时的延误都是应当受到惩罚的。工艺学教导我们:铁要趁热打。在历史上,在革命形势方面也出现过许多非常紧要的关头,革命者要想不对人类犯罪,就必须在这个时候立即行动起来。这样的形势不是常常重现的,错过了时机就是无可挽回的和无可补偿的损失。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想仓卒地解决那些各种必要的条件和前提尚末成熟的任务,那是预先注定要失败的。越过还没有完成的当前的任务而过早地提出将来的任  相似文献   

20.
艰苦的童年,慢慢的求学路,踏踏实实的工作历程,有过成功的喜悦、有过失败的辛酸、有过可喜的成绩,也有过值得总结的过去。但无论得与失、快乐与痛苦,都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作为一名心理学工作者,内省、感悟、成长是不可或缺的素养,本文通过对自我成长经历的全面回顾及剖析,阐述了个人从幼稚不断走向成熟的心理发展历程,并通过对职业行为分析,清楚地阐明了自己工作的经历和想成为心理咨询师的渴望,以及已经具备的条件和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