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风》2001,(2)
香港教会发表除夕祷文表达信徒对香港的期盼 新年之际,香港八个基督教及天主教团体联合发表祷告文,向市民表达基督徒对香港一年的期盼。祷文题为《为这城求公义与和平》,它关注香港民生问题,也为香港特区政府祈祷,盼望在新的一年里,仁爱、公义与和平彰显于香港。  相似文献   

2.
《原道》2015,(3)
功能界别选举方式是香港特区所特有的选举模式,它具有独特的民主价值和政制功用。它实为多数民主的一种矫正机制,以法团主义为其政治哲学基础,符合现代多元主义、社群主义发展的趋势,在香港特区有效运行多年后、经改良后的功能界别选举制度可以实现多元的共识民主、各种团体或界别的均衡参与,它与直选代议制相结合,借以保障香港特区政制机制的有效运行。与此同时,该选举制度对香港特区的"行政主导制"有切实的保障力,即便是在未来"双普选"时代到来之时,作为香港《基本法》规范体系中的法构造,它依然有其存在的一定程度的合理性、正当性和有效性,在可见的一定历史时期内也将因其依然维系着香港特区的独特政制架构之运行,而不能轻言废止。  相似文献   

3.
香港掌故     
“香港”两字的由来,有好几种传说,一是说明末崇祯时代,海贼刘香盘踞在新安(今宝安)沿海一带,香港本岛便是刘香的贼巢,为此得名“香港”.一说.海上浮着一只红香炉,漂到了今日铜锣湾天后庙前的沙滩上.当地人认为是天后显灵,把它安置在庙内供奉,因此以“红香炉峰”为岛名,简称“香港”.一说是香港岛上有一条湍急的溪涧,这条溪水味甘香,因名之为“香江”,再变迁为“香港”.一说由于离香山县(今中山市)不远,交通贸易互  相似文献   

4.
香港有这样一个地方,它既是天主教和基督教的教堂,又是佛教的寺庙,还是伊斯兰教的清真寺,这样的地方您恐怕闻所未闻吧?这个地方我确实亲眼所见,它就在香港新机场,即香港国际机场。  提起香港新机场,大家可能不很陌生,它在97年香港回归以前就开始筹建,是当时中英双方谈判的焦点,从而也受到了全国上下的关注。现在,这座机场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全球最繁忙的机场之一。机场规模之宏大、设施之先进和服务之周到当数世界一流,然而这里最吸引我们注意力的却是一间很不起眼的小厅。机场大楼第七层右臂的最前端有一间约为二十二…  相似文献   

5.
香港佛教发展史世界佛教友谊会港澳分区总会会长高永霄一、香港简介香港位于中国东南部海岸的珠江口岸,是一个世界知名的现代化都市。它在东经一百十三度五十二分至一百十四度三十分,北纬廿二度九分至廿二度三十七分之间,除南面向中国海外,而东、北、西三面均毗邻中国...  相似文献   

6.
香港有所谓的六大宗教,包括基督(新)教、罗马天主教、佛教、道教、孔教及伊斯兰教(即是中国的五大宗教之外加上孔教。在香港及海外很多地方,都有孔庙、祭孔等活动,也视孔教为中国宗教的一种)。此外,在香港还有一些新兴的宗教,及中国传统的民间宗教。香港虽然是一个高度现代化与世俗化的社会,它的宗教也仍然是十分活跃的。从宗教社会学的角度看,香港社会的宗教也是有一定特色的,其主要表现如下: 1.“不同的宗教之间是可以平等地沟通、和谐地相处”。古代的社会中,不同的宗教相遇是会带来宗教的战争,现代社会却不是这样的了。在香港这个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香港纪行     
今年7月,应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的邀请,宗教文化出版社、中国宗教杂志社一行5人访问香港,并参加了一年一度的香港书展。在香港同行的精心安排下,我们有机会领略了这个中西荟萃的东方之珠多彩迷人之处,感受到了它的生机与活力。 香港书展每年举行一次,至今已有十二届。今年书展在香港会议展览中心新翼举行,以“推广阅读风气 焕发生活姿采”为主题,参展的中外出版机构超过370多家,吸引了数十万人次参观,盛况空前,可见其受欢迎程度。香港的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界都在书展上设立了各自的专门展区,各宗教的领袖也纷纷到场以助…  相似文献   

8.
《天风》1997,(6):18-19
问:二次大战以后,香港成了世界最大的自由港,香港成了世界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香港的稳定、繁荣最主要靠的是什么? 答:战后香港的起飞,香港的繁荣有诸多因素,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除了600万香港人民的勤劳智慧外,就是因为它的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香港长期以来得到了祖国物质上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内地从1962年起每天开出三趟快车,供应香港鲜肉、活鱼、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  相似文献   

9.
由香港道教学院主办、香港青松观资助的“道教教义与现代社会”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1月19日至21日在香港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日本、法国等国家和地区的与会学者达30余人。会议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深入而热烈的讨论。一、道教的教义道教有没有固定的教义这一问题是由荷兰学者施舟人(Kristofer M.Schipper)提出来的。他认为,如果把道教的思想与西方的宗教做比较,道教是最自由、最自然和最灵活而健康的思想体系。这正是因为它没有一个固定的教义,所以没有偏见,也没有思想统  相似文献   

10.
紫荆花是香港的市花。香港人把它作为"繁荣、壮观、奋进"的象征,对之深深酷爱、广为栽种。香港会展中心新翼的海边,坐落着一座大型雕塑,名为"永远盛开的紫荆花",这是1997年7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赠贺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的礼物。历时15个春秋,  相似文献   

11.
《法音》1989,(3)
香港,这东方之珠,多少人对它都怀着关心;法住,这般若宝库,多少人对它都寄予希望。现在,“香港法住学会”,有了从事佛教文化的道场。今后,佛光普照,法轮常转,必定可期。谨就四点意见作为祝辞。  相似文献   

12.
《天风》1997,(6)
问:二次大战以后,香港成了世界最大的自由港,香港成了世界著名的金融、贸易中心,香港的稳定、繁荣最主要靠的是什么? 答:战后香港的起飞,香港的繁荣有诸多因素,但其中最主要的因素除了600万香港人民的勤劳智慧外,就是因为它的背后有着一个强大的祖国。 香港长期以来得到了祖国物质上和政策上的大力支持。根据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内地从1962年起每天开出三趟快车,供应香港鲜肉、活鱼、蔬菜、水果等生活必需品,价格远远低于  相似文献   

13.
香港,这片1076平方公里,拥有600多万人口的“东方之珠”,没用一枪一弹,就带着它的璀璨,带着它的繁荣,回来了!人们为之欢欣的同时,无不惊叹——“一国两制”,这一公关绝唱!  相似文献   

14.
一景一木寓道心———香港青松观盆景艺术鉴赏□刘仲宇●香港道教青松观的盆景艺术,在盆艺界很有地位。盆景发源于中国。论中国盆景,不能不及于岭南派。论当代岭南盆景,不能不及于香港。而论香港盆景,不能不及于青松观。当代香港盆景最重要的代表有两家。一家是伍宜孙...  相似文献   

15.
一、香港佛教的概况佛教是香港信徒最多的宗教,其信徒分布于社会工农商学各个阶层。现在大约有比丘400名,比丘尼2500余人。香港回归之后,1999年香港佛教联合会编撰了一部《佛陀在人间》,联合会会长觉光法师在序言中介绍,当时香港有80万佛教信徒。笔者在香港时,觉光法师介绍,现在香港的佛教徒人数已经超过了百万。香港佛教的具体情况如何?可以从《佛陀在人间》的记载上看出端倪。《佛陀在人间》记载了1999年香港“寺院及佛教社团”的概况。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香港佛教的状况。虽然已经过去了几年,但基本框架不会发生大变化。现按原书记…  相似文献   

16.
爱国爱教爱香港满怀信心迎回归访港纪事本刊特约记者刘金光我曾在香港工作过两年。1996年6月、10月,在距香港回归祖国仅有一年时间的前后,我又有幸随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代表团两次访问香港。无论是工作还是访问,被称为“东方明珠”的香港,特别是香港宗教界期盼回...  相似文献   

17.
一、如何“建设和谐香港”很高兴能有机会参加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所主办的“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和谐香港”论坛;感谢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长庄世平先生和理事长李国强先生的盛情邀请。当前,祖国内地正在热烈研讨如何建设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现在看到香港各界文化人士也在热烈研讨如何“弘扬精神文明,建设和谐香港”,说明香港和内地的人心是相通的。但我个人长期在内地生活,不一定能对香港如何建设和谐社会提出切实中肯的意见,我只想借这一论坛,介绍一下我对内地如何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些思考,也许可供香港朋友们的研讨参考。二、内地将如何建设和…  相似文献   

18.
独具一格的香港宗教文化□龚学增●香港一向以最开放、最自由的国际性大都市闻名世界。它不仅经济、科技、教育高度发达,而且兼蓄世界多种文化,特别是被誉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香港居民虽然98%是中国人,但是2%的外国人却涉及几十个民族,近百个国籍。香港的这些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北京与香港大学生MMPI测查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内容分析。使用的是Wiggins内容量表。该量表是使用最为广泛的MMPI内容量表之一。它是1966年Wiggins根据合理建构法及内部一致性的统计检验编制而成。共包括13个分量表。测查结果显示,在男生方面,北京大学生的HOS、FEM两个分量表得分高于香港大学生。香港大学生的REL分量表的得分高于北京的大学生。在女性方面,FEM、REL、AUT、HOS、HYP各分量表的分数,香港的大学生均高于北京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20.
岳清华 《天风》2011,(8):16-18
五月的道风山,郁郁葱葱,弥漫在一片静谧的浪漫之中,它正以旖旎的景致迎接仲夏的来临。为了提升各地神学院校的教育水准,观摩香港地区神学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应香港信义宗神学院的邀请,华东神学院、福建神学院、安徽神学院等10所院校21位神学课教师于6月21日至27日赴港进行为期8天的参观交流,在港期间,我们用热情和智慧、用执着和信念在香港留下一串串学习的记忆和生命理念成长的印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