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充盈人生     
要知道一个人生活得充盈与否,最好让他去独处。一个人时,他若能凭着清寂的幽旷,或一卷在手,和哲人交流,与历史对话,内心一片澄明;或有奇思佳构,接灵感人怀,笔走龙蛇,灵魂一片瑰丽;或心驰神往,思物怀友,眷妻念子,感情一片亮色。你便可断定:其人内心丰盈充实。独处时,若百无聊赖,孤苦浮躁,度日如年,内心灰蒙蒙一片。无疑,此人就一定非常贫乏和空虚。充盈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会心有所依,情有所寄。  相似文献   

2.
喜欢独处     
独处,是一种境界。犹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独处,不同于孤单。独处是一个人主动追求、刻意为之;而孤单,则是无奈之举。独处,是有心插柳;孤单,则是无心栽花。独处,表面平静,内心淡然;孤单,则表面平静,内心失落,心有所属而不得。独处,是一种生活方式。身居斗室,耳边无嘈杂纷扰,亦少了觥筹交错;不用顾虑,亦无须担忧。不用点头哈腰、察言观色;亦不用阿谀奉承、庸俗献媚。或自斟自饮,或眯眼小憩,亦或读书看报,无所顾忌,所做何事,皆由性而发、率性而为,岂不快哉?独处,是一种美的享受。这  相似文献   

3.
正人在社会热闹场中感到满足或疲惫了,便渴望有享受独处之乐的时空。人又不能总是独处,独处之乐达于充盈后,人便又愿投向社会,倘这种愿望遭到冷淡乃至排拒,则又会产生孤独感。最近读到一位小我十多岁的学者的文章,讲到他当年在东北农村插队时,为寻找一位理想的谈伴,有时不得不步行十几公里,往返于苍莽田原之中。那寻求的艰辛,那交谈的快乐,非笔墨所能形容。我深有同感。去年冬天一个晚上,我忽然觉得有满肚子的话  相似文献   

4.
现代生活节奏日益加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也日益频繁,我们不得不去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不得不随时更迭与变换自己的角色;我们无时不在承受着各种价值观念的冲击和影响,并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言行。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面对这种情形,我们很容易丧失自己,常常发自内心地产生一种“自己找不到自己”的感觉,这时,我们需要独处。所谓独处,是有意识地避免外界干扰、自己进行思考的过程。独处的方法有很多:当你静坐斗室时,当你漫步湖边之际,当你记日记的时候,当你坐在列车上,当你躺在沙滩上……独处,可以不受空间的限制,如果你愿意的话,即使置身于熙熙攘攘的人流和闹市之中,你依然可以独处。独处是一种状态,只要你有意识地自己面对自己,自己和自己对话,你就是在独处。学会独处,走向成熟越小的孩子,就越惧怕独处。当一个婴儿看不到妈妈时,他就会哇哇大哭,他会感到焦虑和恐惧。这是因为他的自我还不  相似文献   

5.
何欣 《天风》2006,(23):40-41
“如果说,我们想获得内心的平安及每一步方向,就必须面对神。我们必须有时间与神独处,寻求他的智慧,让神在他的时刻里对我们说话。”对上世纪的经济学发展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帕累托标准的盛行本身就是一个经济学开始疏远甚至道德考虑的坐标,其直接原因是人们开始怀疑基数效用,实际上当人们开始认可人际间效用不具可比性这一假设时,换一种状态相对于另一种状态来说,有人变  相似文献   

6.
独处也快乐     
正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情感都是细腻而丰富的,或喜不自禁,或怒不可遏,或惆怅落寞,或激情澎湃,遇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事内心深处便自然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最有韵味的却是独处,一个人蹲守着属于自己的空间,毫不张扬,没有伴侣,只归属于一个人,宁静、充实却非常自由。显然,独处带来的并不仅仅是孤独、寂寞。其实,独处,可以读读心爱  相似文献   

7.
正村上春树说:"我这个人是那种喜爱独处的性情,表达得准确一点,是那种不太以独处为苦的性情。每天有一两个小时跟谁都不交谈,独自一人默默地跑步也罢,四五个小时伏案独坐,默默地写文章也罢,我都不觉得难熬,也不感到无聊。"独处如饮佳酿,其中妙处只有自己懂。我觉得独处是一种能力,是一种审视生活、反省自己和享受孤独的能力。独处的时候,直面自己,直面内心,可以用最舒服的状态来面对自己,所以最  相似文献   

8.
友谊     
人与人的友情是何等的重要,得不 到友谊的人将是终身可怜的孤独者,没 有友谊的社会则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 ——培根 友谊在人生中是神圣的。 当我们在学习或工作中遇到困难和遭受挫折时,当我们只身遇险或惨遭不测时,特别是当我们追求和献身的东西连亲人也不能理解时,如果有一个勇敢而忠诚自己的朋友,我们无疑会在内心充满着感激或喜悦之情的,我们会感到友谊使我  相似文献   

9.
正独处,可以使你的心如白云一般轻盈,如明月一般澄澈,可以转化你的内心,转化过去也可以转化未来。独处,使你内心变得强大,让你懂得活在当下的美妙,懂得如何更好地与他人和世界交流。独处,还能成为宁静和快乐的源泉。在这个五彩缤纷的世界里,许多人心浮气躁,害怕孤独,全然没有安静独处的耐心,也许只有少数  相似文献   

10.
《佛教文化》2012,(6):71-71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走在人群中,他习惯于看一看周同人的手腕。那里仿佛藏着一个属于当代中国人内心的秘密。他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不分男女,会戴上一个手串(小串念珠)。也许有人仅仅是为了装饰,但更多的人却带有祈福与安心的意味。他为之沉思,“这个手串,停留在装饰与信仰之间,或左或右。这是一种怎样的信念或抚慰?又或者,是来自内心怎样的一种焦虑或不安?”  相似文献   

11.
慎独     
晚上一个人走路,你要谨防暗夜的危险;家居只有一个人,不但要小心火烛、门户,还要提防坏人袭击。一个人开车,疲倦了,连个讲话的人都没有,此时往往容易打瞌睡而出车祸。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不但来自外面的危机四伏,自己的内心,也容易因为没有外力的约束而生起歹念。因此孔子说:“小人闭居为不善,无所不至”,又说“君子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就是叫人要“慎独”。  相似文献   

12.
创作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需要一定的技巧,这是毋庸置疑的,而相较于技巧,新颖的构思则更为重要。艺术家在创作一件作品时,既要以自然为师,忠实于他所描绘的对象,又要从客观事物中汲取创作养分,经过艺术家内心的感受和孕育,进而对他所描绘的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评价。在艺术创作中若一味地描摹客观事物,会使得画面缺乏绘画性;而若一味地表现内心感受而忽视客观则会显得画面缺乏真实感。  相似文献   

13.
独处与思考     
独处,是人的一种生存能力。缺乏独处能力的人,归根到底是缺乏思考的内在需求。一个人如果不能在独处中静心思考.则是残缺的人生。有位西方哲人极而言之:“对无知的人来说,闲暇是人的一种死亡,是活着的坟墓。”  相似文献   

14.
独往与自知     
唐代诗人王维有一句诗十分动人:"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世界上有很多事情,都只能独往或自知,不能与人结伴,也无法向别人诉说,每个人的最大成就或最重要的决定都是在独处时完成的,与人合作,都只能是在自己独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不能说没有孤寂感,也一定心存遗憾:每每独往时,一定也是希望路上有人结伴  相似文献   

15.
孤独是一种内心体验。当孤独成为一种性格时,要改变是比较困难的;若一个人的孤独是由环境等客观原因造成且你试着多次改变都无效时,那么就把孤独作为一种享受去体验吧!日本明治维新时代的  相似文献   

16.
心灵的风景     
正一个人面对外面的世界时,需要的是窗子;面对自我时,需要的是镜子。通过窗子才能看见世界的明亮,使用镜子才能发现身上的污点。其实,窗子或镜子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的心。人的心广大,天地就大了;人的心明亮,世界就明亮了。《大学》中说:"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一切美德,若不在我们的内心扎根,就会流于虚伪;一切知识,若不能在我们的心里留下印记,也只能是过眼云烟。人终其一生,如果没有用心思考,就没有真正活过。  相似文献   

17.
寂寞的境界     
许多人都害怕寂寞。一个人百无聊赖,情无所寄,正如俗话说的:寂寞难耐。寂寞真的如此让人不堪忍受吗?其实有时候,人往往是被生活热闹的表象掩盖了肤浅与苍白。往往是朋友越多、生活越热闹的人,独处时的寂寞就愈难熬;而有的人虽蛰居独处,却怡然自得,并无寂寞之感,也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的那样,“当我寂默时,我感到充实”,这是全然不同的思想境界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罗舒引 《天风》2004,(6):25
很多时候,我喜欢一个人待着,按照我的计划去安排生活,所以我知道这样的独处有很多的好处。 有人说独处不是孤独,我认为独处的确不是孤独,但是真正喜欢独处的人却首先需要学会面对孤独,因为这样才会知道独处的艺术。  相似文献   

19.
滚滚红尘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那样的时刻,一个人在内心的旷野上奔跑,情绪像一片散乱的沙子,像一堆无头的棉絮。像一湾波动的湖水,拢不住,理还乱。还记得那样经典的画面吗?炎炎夏日,窗外流火,车水马龙,一片喧嚣,内心烦乱焦躁,拥挤得没有一丝缝隙可觅得片刻安宁。  相似文献   

20.
陈晓  周晖 《心理科学进展》2012,20(11):1850-1859
独处(solitude)是指个体与外界无互动,或意识上与他人分离,并能够自由选择个人身心活动的状态.与孤独感只能体验到消极情绪不同,独处是一种能够容纳不同情绪体验的开放性客观状态,对个体有积极的建设性意义.目前关于独处的研究方法主要有自我报告法和经验取样法.研究发现随着年龄增长,个体用于独处的时间增加,并对独处的态度更为积极.独处对个体的心理健康、创造力和自我整合等方面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未来的研究应进一步明确独处的构成,考察独处的发展机制、独处的文化差异,而独处的大脑神经机制将是该领域一个比较有价值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