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熊立文 《现代哲学》2007,3(2):123-128
现代归纳逻辑产生之初,一些逻辑学家依照逻辑学求真的传统研究归纳推理前提的真对结论真的支持程度。随着研究的深入,价值因素进入归纳逻辑的视野,逻辑学家发现,在人的归纳认知过程中渗透着价值因素。  相似文献   

2.
传统归纳推理的概率特征问题,是目前逻辑学界瞩目的问题之一。下面,我仅就这一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供讨论。首先,传统的归纳推理的概率特征是由不完全归纳推理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传统的归纳推理是指以某种个别事物或现象的知识作为前提,推出关于该类事物或现象的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它包括:完全归纳推理和不完全归纳推理。不完全归纳推理又包括以下两类:简单枚举法和科学归纳法。形式逻辑或普通逻辑的教科书主要研究的是不完全归纳推理。本文所谈的归  相似文献   

3.
归纳逻辑与科学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归纳逻辑研究人们的认识如何从具体、个别性的前提上升到一般、概括性的结论。在现代逻辑看来, 归纳推理 (不包括完全归纳推理, 因为完全归纳推理实际上含有前提蕴涵结论的演泽推理即必然性推理) 是放大性或扩大性推理, 也就是其结论的知识内容超出了前提的知识内容。它的前提的真实性只为结论的真实性提供了部分支持。归纳推理的结论只具有可能性, 不具有必然性, 因此, 归纳推理作为一种或然性推理, 也就是不确定性推理。归纳逻辑有传统 (或古典) 与现代的区别。传统归纳逻辑主要包括枚举归纳推理、类比推理、“穆勒五法”、回溯推理、似…  相似文献   

4.
在认知价值的引导和认知科学方法论的昭示下,归纳逻辑已经完成了从面向定性认知和定量认知到面向不足认知和复杂认知的转型。但是,认知价值始终是归纳逻辑不变的取向。古典归纳逻辑中的诸多逻辑方法以推进人们的认知为己任,而现代归纳逻辑更是一开始就直接期望建立满足定量认知需要的完善体系。面向不足认知和复杂认知的归纳逻辑研究,不仅是人类认知需要的深入拓展,更是归纳逻辑必然的发展方向。逻辑学不仅在认知召唤下走得更远,而且对于归纳逻辑而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都可能是认知。  相似文献   

5.
个体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及其机制研究展望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归纳推理是从特定事件或事实向一般的事件或事实推论的过程。当前归纳推理研究主要集中在三个领域:归纳论断力度的判断、个体归纳推理能力的发展、归纳推理能力的神经基础。诸多研究所涉及到的主要是对已经形成的归纳论断能够成立的可能性大小进行判断,并未真正揭示归纳的心理过程.也未能阐明归纳过程的心理机制。以后将结合知识丰富问题和知识贫乏问题、儿童概念形成问题、归纳推理的心理效应问题、归纳推理的神经基础、归纳推理的计算模型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开展研究。  相似文献   

6.
推理包含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目前关于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少,本文以鸟类为实验材料,通过让被试对同一命题分别进行归纳判断和演绎判断,研究了前提多样性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否产生了不同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命题有效性对演绎推理的影响比对归纳推理的影响大,前提多样性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并未产生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7.
现代西方“归纳问题”研究综述夏年喜(首都师大政法系)所谓“归纳问题”,指的是归纳推理的合理性问题。传统意义上的归纳推理是以个别性知识为前提,以一般性知识为结论的推理,它包括完全归纳和不完全归纳。由于完全归纳是在考察一类事物的全部对象的基础上得出全称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希望从认知伦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伦理学的发展,以及人类对道德问题认知的过程与人类一般认知的逻辑之间的一致性。人类认知的逻辑是由概念到判断再到推论的过程,伦理学史由德性伦理学到规范伦理学再到话语伦理学、元伦理学和新德性伦理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人类在道德认知上从概念伦理学到判断伦理学再到推论伦理学最后回归到概念伦理学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归纳推理是指从个别前提推出一般结论的推理,它是人的一项基本认知能力,也是心理学研究需要解释的重要现象.在模拟归纳推理时,不能排除先验知识对归纳推理结论力度的影响,贝叶斯理论可以结合条件对先验概率进行修正,能够很好地将先验知识引入到归纳推理中来.文章重点介绍了基于记忆的贝叶斯模型,相似性概率模型和结构统计模型对归纳推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0.
英国怀疑主义经验论者大卫·休谟提出的归纳问题一直影响着归纳逻辑的研究。本世纪以来关于休谟问题的解释与研究的主要特点,是人们常常希望陈述出归纳推理(一个归纳逻辑)的精确的陈述。从休谟对归纳的批判来看,通常主观的归纳论证需要改进,或者通过增加更多的前提,或者通过把归纳结论改成概率的陈述。在这两种情况下,人们期望归纳结论的合理性是演绎地从前提中推出的。归纳逻辑被构造成应用的演绎逻辑的一个分支。为了使  相似文献   

11.
归纳接受与知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立文 《现代哲学》2006,3(2):120-125
归纳推理的结论进入知识集合的时候有一个“跳跃”的过程。根据什么规则接受归纳结论是归纳逻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概率接受规则与知识集合应当满足的一致性条件和演绎封闭条件之间存在着不协调,这种不协调性导致了抽彩悖论。该文介绍有代表性的归纳接受理论,指出归纳接受问题对归纳逻辑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归纳推理的多样性效应及其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归纳推理结论范围大于前提范围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归纳结论的不确定性,寻求前提的多样化是增强结论可靠度的重要途径。已有研究通过寻找证据、力度判断、特征扩展与归宿选择等研究方法发现前提类别覆盖范围、前提概率原则可以较好地解释多样性的内在机制。事实上,多样性效应的实质是大数原则在归纳推理中的运用,其产生的心理过程包括差异识别、大数信息抽取与大数信息运用三个步骤  相似文献   

13.
人类和个人对事物的认知发展过程可分为感性认知和理性认知两大阶段。思维即理性认知。思维按其意识和复杂性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和辩证思维四种基本类型。逻辑学是描述思维的产物即思想的形式结构与其规律的科学,也是为思维提供思维形式与其变形规则的模规范性科学。当代逻辑学按其产生和适用的主要思维领域不同,可分为准逻辑、形象逻辑、形式逻辑和辩证逻辑四种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4.
作者创新提出对归纳推理非对称性现象的特征迁移解释,认为根据由前提类别已知的特征集合构成的特征样本中迁移出现在结论类别中的特征的比例,能预测作为新特征的归纳特征由前提类别迁移到结论类别的可能性。以大学生为被试的实验结果支持对非对称性现象的特征迁移解释而不是原来的两种相似性解释。  相似文献   

15.
王墨耘 《心理学报》2008,40(7):800-808
作者提出归纳推理的抽样理论,认为归纳推理实质是根据与归纳特征有关的抽样样本情况来推断结论类别具有归纳特征的可能性,其中的抽样可分为类别抽样和特征抽样两种。以大学生为被试的两个实验结果一致支持抽样理论而不是别的归纳推理理论。对于归纳推理的主要现象,抽样理论比其它的相似性解释具有更大的解释范围,特别是能够解释其它理论严格不能解释的归纳推理非对称性现象  相似文献   

16.
概率逻辑的形成与提出是由现代科学技术和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所决定的。培根对近代归纳方法与归纳逻辑的倡导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和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资本主义的社会性生产离不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成果有赖于经验知识的归纳。就认识过程而言,一般是只有在归纳方法与归纳推理提供出普遍性的判断之后,才能作为演绎推理的前提,进而逐步形成严格的科学理论的体系。由于演绎与归纳在认识过程与科学理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在哲学史上导致有关演绎与归纳、理性派与经验派之争。在争论中影响最大的是休谟,他站在唯心主义经验论立场上非难归纳,企图从根本上否认归纳存在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刘志雅  莫雷  胡诚  宋晓红  黄艳利 《心理科学》2011,34(5):1026-1032
该文采用“篇章阅读”实验范式探索了归纳推理中前提类别和结论类别间相似性、结论类别标签属性对归纳推理的作用。90名大学生被试参加了3个实验。实验1结果表明,归纳推理受前提类别和结论类别之间相似性的影响,相似性越高归纳推理力度越强;实验2结果表明,归纳推理还受结论类别上位类别知识的影响,当类别属性和相似性冲突情况下,被试更倾向按照类别属性进行推理;实验3结果表明,归纳推理通达上位类别知识是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即使是在类别标签不确定的情况下,被试仍然依赖类别标签进行推理。并初步提出了“归纳推理力度=两事物相似性×归类概率”模型设想。  相似文献   

18.
归纳和演绎,是人们经常运用的推理形式和思维方法,是逻辑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形式逻辑在对归纳和演绎作了长期的研究之后,达到了下述的成果:确定了归纳和演绎的一般规则,分析了归纳推理和演绎推或逻辑结构,规定了归纳过程和演绎过程所遵循的公理,并对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进行了分类。  相似文献   

19.
何谓现代归纳逻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旨在讨论现代归纳逻辑应该具有的·逻·辑①形态。为此先讨论了归纳逻辑的定义,认为归纳逻辑可分广义归纳逻辑和狭义归纳逻辑。文章从逻辑的基本立场出发,提出归纳逻辑应该满足的4条标准,从而阐明该逻辑应该具有的形态。由此出发,本文分析了已有的归纳逻辑诸理论之不足,指出狭义归纳逻辑已经走向衰亡,而广义归纳逻辑又没有真正刻画日常归纳推理,由此得出结论:严格意义上的归纳逻辑难于建立,其本质原因在于用演绎逻辑方法研究归纳推理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要想建立归纳逻辑又别无选择。  相似文献   

20.
关于归纳法、归纳推理、归纳逻辑等问题的研究目前正在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因为它涉及到广泛的认识论、方法论、逻辑方面的各种问题,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探索这些问题和解决这些问题,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下面发表褚平同志的文章,供大家研究这些问题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