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心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严建雯  叶贤  陈传锋 《心理科学》2008,31(6):1503-1506
在当前全民创业、全面创新的时代背景下,许多研究者探讨了民营企业家的创业心理和创业历程,该文在参阅国内外企业家创业研究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创业心理研究的重点,着重阐述了民营企业家创业的心理动因与环境影响、创业的心理历程与企业发展、创业企业家的心理素质与胜任特征、创业的心理误区与决策失误、以及创业企业家的社会责任与利他行为等.  相似文献   

2.
民营企业家的心理演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民营经济的不断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的日益突出、以及中国政府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支持和重视,对民营企业决策者和管理者--即民营企业家的研究也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在此背景下,文章探讨了民营企业家的心理演变阶段及其主要特点:民营企业家基本需求的改变.价值取向的改变,人格素养的改变,社会焦虑的改变,归因方式的改变,应对策略和利益表达方式的改变等;并进一步提出了促进民营企业家心理演变顺利进行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分析法,介绍了职业倦怠概念以及国内医务人员职业倦怠常用测量工具,从人口学变量、人格、工作特征和社会支持四个方面阐述了当前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最后在简要分析现有研究存在本土化程度较低及缺乏应用性研究等不足的基础上,展望了医务人员职业倦怠本土化及干预两方面研究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职业倦怠评价标准研究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就业压力的增大,职业倦怠早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文章在评述几种职业倦怠评价标准之后对其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5.
张长东 《学海》2014,(2):45-53
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家成为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人民代表,在一些地区的县级人大中他们甚至成为了第二大代表群体。这些通过直接选举产生的民营企业家代表会把地方人大变成一个更具有代表性的机构吗?是否能够促进地方民主治理的发展呢?基于大量的实证资料,本文认为由于直接选举被严格控制,有时甚至沦为个人化的庇护关系,或者被高度商品化,这些民营企业家代表往往会更加愿意获取自身特权而非推动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6.
国外职业倦怠研究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莉  赵玉芳 《社会心理科学》2004,19(2):48-50,72
职业倦怠是近年来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及职业健康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文对近年国外职业倦怠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倦怠的定义、维度、测量、发展模型和干预措施,重点介绍新近的职业倦怠理论扩展——人职匹配模型。  相似文献   

7.
职业倦怠的干预研究述评   总被引:69,自引:0,他引:69  
郭思  钟建安 《心理科学》2004,27(4):931-933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职业倦怠(burnout)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职业病。而对职业倦怠的干预也就成为当今研究关注的热点。文章先回顾了近年来在个体干预和组织干预上取得的成果.然后对干预研究的效果进行了评价,并就干预研究的不足之处和未来的发展动向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
医生职业倦怠研究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赵玉芳  张庆林 《心理科学》2004,27(5):1137-1139
职业倦怠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用经过信效度分析后的职业倦怠问卷(MBI)对253名医生的调查发现,医生的职业倦怠感整体上比较严重;工龄16~20年是医生职业倦怠最严重的阶段;不同科室、职称的医生职业倦怠程度不同,中级职称和精神科医生职业倦怠较严重。  相似文献   

9.
妇产科医务人员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具有较多的人际压力源存在,加上长期的精力耗损,导致其工作绩效和医疗服务质量下降.本研究旨在对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状况进行实证研究,采用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进行调研,分析妇产科医务人员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缓解其职业倦怠状况.  相似文献   

10.
职业倦怠是工作中的个体所体验到的一组负性症状,具有多维度的心理结构。参照有关文献和实证分析,编制了警察职业倦怠量表。通过对488名警察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84名警察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结构清晰,信、效度良好,可以作为评鉴警察职业倦怠的有效工具。  相似文献   

11.
中学生学习倦怠结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胡俏  戴春林 《心理科学》2007,30(1):162-164,195
依据倦怠理论文献、访谈和问卷调查,提出我国中学生学习倦怠的概念结构。通过对400名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探索性因素分析和367名中学生学习倦怠问卷的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中学生学习倦怠是由情绪耗竭、学习的低效能感、师生疏离和生理耗竭四个因素构成。  相似文献   

12.
创业倾向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范巍  王重鸣 《心理科学》2004,27(5):1087-1090
本文是有关个体创业倾向与其社会环境、个性特征以及其它相关因素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个体的个性特征以及环境、背景等因素对其创业倾向的影响。研究以国际前沿的理论为基础,以建立个体创业倾向的影响因素模型为目标。来研究个体创业倾向与社会环境、个性特征等影响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教师人格特征和组织认同与工作倦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认同是社会认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与组织具有一致性或从属于组织的知觉.本研究通过对545位教师的问卷调查,对教师的组织认同状况及其与人格变量和工作倦怠的关系进行了考察,得出了以下结论:(1)教师组织认同的总体情况较为理想,组织认同不存在男女性别差异,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提高,工龄4-5年左右是组织认同增长的拐点;(2)人格特征中的精神质和神经质能够负向地预测个体的组织认同水平;(3)个体的组织认同水平能够负向地预测其工作倦怠的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维度.  相似文献   

14.
企业家满意度与心理健康之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慧  方学梅  王亦琳 《心理科学》2007,30(5):1225-122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家队伍的成长与发展受到了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中国企业家群体已成为与心理因素有关的多种疾病的高危人群。为了进一步了解企业家的心理健康状况,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健康成长,广西省柳州市商会、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华东师范大学在2006年共同展开了"企业家和企业发展"调查研究。本报告主要考察了企业家满意度与心理健康的特征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工作倦怠结构的验证性因素分析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用所编制的工作倦怠问卷,先后对541名被试的调查,对工作倦怠的结构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工作倦怠由耗竭、人格解体和成就感降低三个因素构成。工作倦怠的三因素结构模型在三个职业样本的验证性因素分析中都得到了支持。工作倦怠问卷的信度与效度指标也都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中学生学习倦怠与人格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丽娴  连榕  张锦坤 《心理科学》2007,30(6):1409-1412,1417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1136名高中学生的学习倦怠进行分析,考察了人口学变量之间的差异,并探讨了学习倦怠各因子与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⑴影响学生学习倦怠的人口学变量有家庭所在地、性别、年级和学校类型。其中家庭所在地单独影响学习倦怠,且是学习倦怠的有效预测变量。性别、学校类型和年级相互作用影响学生的学习倦怠。⑵精神质、内外向、神经质与学习倦怠的各个因子及总分有极其显著的相关,其中N、P是学习倦怠有效的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17.
倦怠、应激和抑郁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李永鑫  侯祎 《心理科学》2005,28(4):972-974
倦怠是“在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职业领域中,个体的一种情感耗竭、人格解体和个人成就感降低的症状”。在倦怠研究的文献中,存在着严重的倦怠、应激和抑郁的概念混淆现象。文章对工作倦怠、工作应激和抑郁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了详细阐述,并指明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8.
医生职业倦怠及社会、组织影响因素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医生是职业倦怠研究最早关注的职业之一,通过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分析了医生职业倦怠的现状,并认为我国现阶段医生的职业倦怠与医疗政策、法制层面存在缺憾、经济和心理回报不够、价值观冲突、缺乏控制、角色冲突等有关。呼吁从社会、组织层面深入研究我国医生的职业倦怠。  相似文献   

19.
“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对工作倦怠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工作倦怠是近年来工业和组织心理学及职业健康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本研究的目的是着重检验"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对工作倦怠的影响.根据2家企业118份调查问卷的结果对工作倦怠量表和"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问卷做了修订.然后在8家非服务性企业进行了调查,316份有效问卷的调查进一步验证了工作倦怠量表具有良好的构想效度和信度;人口统计学变量性别、年龄在工作倦怠上有显著差异;通过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工作价值观-职务特征"匹配各维度与工作倦怠各维度显著相关;进一步的逐步回归分析表明,任务特征在任务依存性和任务自主性的两个维度的匹配对情绪衰竭有负向预测作用,任务自主性匹配还对工作怠慢维度有负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pstein’s (1998, Constructive thinking: The key to emotional intelligence. London: Praeger publisher.) components of constructive thinking and burnout as experienced by a sample of Dutch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A postal questionnaire was sent to teachers from randomly selected secondary schools. The response rate was 54.1% (N=433). Four components of constructive thinking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d to the explained variance in emotional exhaustion (17%), depersonalization (21%), an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 (20%).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uggest that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maladaptive thinking processes prevent them from rational thinking during their work, which significantly contributes to the onset of burnout. Burnout intervention programs for teachers are likely to be more effective when the participator’s maladaptive thinking system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This stems from the idea that personality factors are a probably easier point of departure to tackle burnout symptoms than organizational facto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