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苗族服饰上的纹样被称为是"穿在身上的史书"。苗族万物有灵的宗教信仰,使苗族认为除天地外,树木花草皆可成为崇拜的神灵对象。多姿多彩的大自然是苗族服饰纹样构成的来源。大自然的花草鸟兽及日月星辰,无不在苗族银饰上展现出来。纹样体现出勃勃生机的生命力和形式美,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审美情致。  相似文献   

2.
《易传·系辞》中以"日月之道,贞明者也"表达了其对政治的一种思考。日月交错不息,光照万物而不已。为政者法日月之道,其由"明"来沟通天地,使得天地不闭塞,由此居于天地之间的人们才不会受限于人的机制,为其现实社会所固化,而可能向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道敞开自身。为政者以"明"来治理天下,其最终的目的是天下之人自明其德,从而将治天下转化为了每个人自治自正的过程。个人的自明不已源于人所本有的自然之性,天地交通无碍则"明"自显,个人之性命因而能够各得其正。王者以开通天地之道为务,积极营建富有生机的天地之境域,万物于此相互沟通而无阻,明王治天下的政治智慧从而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3.
《易传·系辞》中以"日月之道,贞明者也"表达了其对政治的一种思考。日月交错不息,光照万物而不已。为政者法日月之道,其由"明"来沟通天地,使得天地不闭塞,由此居于天地之间的人们才不会受限于人的机制,为其现实社会所固化,而可能向着更为广阔的天地之道敞开自身。为政者以"明"来治理天下,其最终的目的是天下之人自明其德,从而将治天下转化为了每个人自治自正的过程。个人的自明不已源于人所本有的自然之性,天地交通无碍则"明"自显,个人之性命因而能够各得其正。王者以开通天地之道为务,积极营建富有生机的天地之境域,万物于此相互沟通而无阻,明王治天下的政治智慧从而得以展现。  相似文献   

4.
天地虚盈,阴阳相交,故天地有春夏秋冬之四季,日月有晦朔弦望之四候,而人,身有阴阳气血,体有五脏六腑。人的阴阳气血的盛衰随天地之阴阳交合的变化而变化;人的五脏之气的旺弱应春夏秋冬的交替而交替。何谓五脏之气?曰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那么,五行和四季、五脏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天风》2020,(11)
正今天能看到的景教文献,除了《景教碑》和《洛阳景教经幢外》,主要是敦煌景教文献,虽然我们不能直接指出这些经卷就是圣经的哪一卷书,但其引用的经文仍然不少,客观地说,其中一些好的译文,令我们今天看了仍会怦然心动。谨举例如下:(一)关于上帝的创造惣玄枢而造化。创1:1起初神创造天地。权舆匠化,起地立天。创1:1起初神创造天地。暗空易而天地开,日月运而昼夜作。创1:2—8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相似文献   

6.
《序卦》卦序中的阴阳平衡互补与变通配四时思想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周易》的基本思想是讲“生生之易”,而一切生命与变化归根到底来源于天地日月的运行与四时的变化,因而《周易》的核心思想在于阐述天地日月的运行与四时的变化以及人如何效法、因循天地日月的运行与四时变化而成德广业、开物成务。本文认为,《序卦》卦序正是以这一思想作为“易简”原则构造出来的一个象数体系,因而,《序卦》卦序体现了《周易》的核心思想,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而且,《序卦》卦序这种以一定思想作为“易简”原则构造出来的象数体系,是一种古老而又独特的形式化的体系,对于我们今天构造形式化的辩证逻辑体系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7.
草木寄情     
采天地之气,吸日月甘露,草木的自然素质与人的精神品质有许多类似之处,人们常常用它们来寄寓情感,陶冶情操。花草树木皆系情,一草一木、一树一花,都凝聚着先人们的缕缕情怀。  相似文献   

8.
葛蕤 《天风》1994,(7):13-13
由上海市基督教两会安排我与闸北堂王萍同工于1994年1月24日至29日去金山县阮巷教会领为期一周的培灵会。 (一) 始于1935年的阮巷教会,是一幢置身于树木花草园里独特的教堂建筑,近100平方米。培灵会作息时间表醒目地贴在门上,培灵会从早上6:30开始,到晚上9:00结束。从晨更礼拜到晚礼拜,一天有4次聚会。  相似文献   

9.
2000年4月1日,台湾佛光山主办的《人间福报》创报,从这一天起,佛光山开山之祖??星云大师便日日写一篇短文给《迷悟之间》专栏,至今已结集成很多册,发行海内外,大受欢迎,世界上有华人的地方都能看到这套书。星云大师在《迷悟之间》第一册《序言》中说:“所谓迷语之间,主要的就是吾人在日常行事之中,总有一些‘迷’与  相似文献   

10.
心安草     
有一则寓言说:有一天,一个国王独自到花园里散步,使他万分诧异的是,花园里所有的花草、树木都枯萎了,园中一片荒凉。后来国王了解,橡树由于没有松树那么高大挺拔,因此轻生厌世,死了;松树又因不能像葡萄那样结许多果子,也死  相似文献   

11.
正学校(书院)乃教书育人之场所,学校(书院)能否出人才,出精英,关乎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存亡,因而历来为人们所关注,不少名人还亲自为其题写校联。这些校联不仅意蕴深厚,而且富有情趣,耐人吟咏品赏,给人教益和启迪。宋代理学家朱熹为白鹿洞书院题写校联:日月两轮天地眼;诗书万卷圣贤心。此联用天地有日、月两眼,来比喻诵读万卷书,方能成就圣贤心。旨在强调书院在培养人才方面的重要作用。宋代张为长沙城南书院题联:  相似文献   

12.
阆水环中,巴蜀北屏。有果氏西,栖山麓北。八十载兮巍巍凛屹,号西山圣本笃修院;吸汲天地之精华,融集日月之灵秀,绵亘千里,诸神并迎!  相似文献   

13.
一、在起初 圣经:在起初天主创造了天地。(创1:1) 这是圣经全集开卷的第一句话,它直截了当地告诉人们天地万物的来源。从这句经文里,我们可以认识到天主是谁——是天地万物的创造者;同时,也明白了天地世界从何而来——是天主从无中创造安排的。 是的,凡物不能自有。世  相似文献   

14.
抑或是疏于上街.几目前竟然在街上惊诧于女士们已穿上飘逸的裙子,又忽然发觉街边的树木已发新芽,花草已展露嫩绿,而自己身上仍然穿着一套厚厚的保暖衣,于是觉得浑身燥热。  相似文献   

15.
佛指舍利来台第三天,台湾佛教界昨天上午与晚上在台大体育馆各举行一场赞供法会,由佛光山宗长心定和尚主法,他表示,在南部有佛光山供奉佛牙舍利,北部则有佛指舍利恭迎、赞供法会,显示佛陀慈光已经遍布全台了!恭迎会表示,佛指舍利今天在台大体育馆还有一场赞供法会,随后,佛指舍利将在上午十一时恭迎至三峡金光明寺。  相似文献   

16.
道之悟     
山中日月夕相照.洞口烟云似彩飘. 野径深谷通幽处,涧风清匀绕褛袍. 潜心修道峭壁下,神随遐意驾云霄. 宁静至高法自然,抱守元一悟黄老. 世间秩序自排定,阴阳五行法则妙. 天地循环日月复,九宫八卦太极抱. 解读玄理明真义,坎离兑震乾坤交. 巽风吹动艮位土,戊己呼应方圆调. 若能勘穿无形机,得道成仙傲逍遥.  相似文献   

17.
请允许我拥有一个私密花园。那里有我精心挑选的树木花草,它们可能不名贵不耀眼,但它们都是我的喜爱,在我的眼里,它们都有一份超凡脱俗的美丽。请允许我拥有一个私密花园。那里有我悉心收藏的珍品,它们或许很寻常,很不起眼,但它们都承载过我的一份真情,都见证过我的苦辣酸甜,都曾陪着我走过那些难忘的时光。  相似文献   

18.
梁发 《中国道教》2011,(6):18-19
在道家哲学中,道有体用.道体就是宇宙的本原,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从其“用”看,道就是法则秩序,能够顺应天地秩序而行的,那就是“常道”,所以能“周行而不殆”.因此《老子》首章就说: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第21章具体地描述了道的面貌: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宋儒对“惚兮恍兮,其中有象”一句,用“心地光明”作为注脚,充分显露出“道”的玄妙性与真确性.  相似文献   

19.
珍珠佛像是源于大自然的产物,它是由育珠蚌的软体部和会分泌珍珠质的外套膜外侧细胞,经历了上千个日日夜夜的风雨,吸取了天地日月之精华,用生命灵气孕育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易>以道阴阳,而日月正是天地现象界的最大阴阳,故有日月为<易>之说.在中国文化史上,<周易>和天文历法发生了紧密的关联,源远而流长.明末大儒黄道周的易学思想很复杂,其最大特色就是把<周易>与天文历算融为一体,以易数论历算之数.虽然在现代科学看来,这些推理没有什么合理性根据,但是这种思想一直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色,这种对宇宙万物内在统一性规律的探索精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可取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