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为探索幼儿教师胜任力、职业压力、职业认同以及职业倦怠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选取四川、重庆、西藏、贵州和北京五地幼儿教师326名,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幼儿教师胜任力问卷、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问卷、幼儿教师职业认同问卷和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学校性质、每月收入、教师教龄和年龄影响后,幼儿教师职业认同是胜任力提升职业幸福感的中介。(2)幼儿教师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是职业压力降低职业幸福感的中介,具体包括职业倦怠和职业认同的单独中介效应以及职业倦怠--职业认同的链式中介效应三条路径。(3)幼儿教师胜任力缓解职业压力对职业倦怠的影响;职业压力放大胜任力对职业认同的影响。以上研究结果拓展了职业幸福感的JD-R模型,并对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调查法,以692名中小学教师作为被试,探讨教师职业人格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及其机制。结果发现:(1)专家型教师在职业人格得分上显著高于新手、熟手型教师,体现出与教师职业更匹配、更具适应性的人格特点;(2)职业人格与主观幸福感正相关显著,职业人格可通过影响工作投入程度进而影响主观幸福感,工作投入在二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新手、熟手和专家型教师职业人格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机制存在差异:新手职业人格直接影响主观幸福感,熟手大部分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主观幸福感,而专家完全通过工作投入影响主观幸福感。研究表明,教师职业人格可通过提高工作投入程度,进而提升其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主观幸福感和人生意义在职业倦怠对心理生活质量影响的中介作用机制,采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心理生活质量评价问卷”“主观幸福感量表”和“人生意义感量表”对广东省581名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实施调查。结果表明:(1)中小幼教师职业倦怠、主观幸福感、人生意义和心理生活质量两两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2)中小幼教师职业倦怠能显著负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主观幸福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人生意义; 人生意义能显著正向预测心理生活质量;(3)主观幸福感与人生意义在职业倦怠对中小幼教师心理生活质量影响间的链式中介作用成立。  相似文献   

4.
抽取北京市8所小学495名小学教师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收集数据,对小学教师心理资本现状进行描述,并使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小学教师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以及职业压力在二者关系间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小学教师心理资本水平普遍较高,男性教师的效能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女性教师,低教龄教师的韧性维度得分显著低于高教龄教师;小学教师的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心理资本与职业压力、职业压力与主观幸福感之间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职业压力在心理资本与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探索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应对方式和文化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选取中国成渝两地和新西兰汉密尔顿市的幼儿教师共501名,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KTOWBS)、幼儿教师职业压力问卷(KTOSQ)、教师心理资本问卷(TPCQ)、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SWC)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学校性质和教师教龄影响后,幼儿教师积极应对中介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消极应对中介职业压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2)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对积极应对、职业压力对消极应对以及消极应对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皆受文化调节。以上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文化这种情景因素的重要性,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6.
采用整群抽样法对重庆市和河南省某两所大学800名大一至大三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建立结构方程,考察性格优势、优势运用、压力性生活事件和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发现:(1)优势运用在性格优势和主观幸福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即性格优势既对主观幸福感产生直接影响,也通过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产生间接影响;(2)压力性生活事件调节优势运用的中介作用,即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随着个体所体验到的压力性生活事件的增加而提升;优势运用对主观幸福感起着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全纳教育教师职业使命感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采用整群抽样方法选取京津冀地区的全纳教育教师共378名为被试,使用职业使命感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工作幸福感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1)职业使命感、自我效能感和工作幸福感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2)职业使命感对工作幸福感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全纳教育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职业使命感对工作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研究表明,积极塑造全纳教育教师的职业使命感,提升自我效能感,可以有效提升全纳教育教师的工作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幼儿教师职业压力、心理资本和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机制,随机选取川渝两地幼儿教师328名,用幼儿教师工作压力源问卷(KTOSQ)、幼儿教师职业认同问卷(KTPIQ)、教师心理资本问卷(TPCQ)和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KTOWBS)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职业压力是风险性因素,降低其职业幸福感.心理资本是保护性因素,提高其职业幸福感,且心理资本的保护作用主要表现为直接效应;(2)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在职业压力和心理资本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以上研究结果对保护和提高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639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通过问卷调查探讨了认知重评和表达抑制两种情绪调节策略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及自尊和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认知重评既直接正向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又能通过自尊和心理弹性及自尊→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2)表达抑制对流动儿童主观幸福感的直接预测不显著,但通过负向预测自尊和心理弹性及自尊→心理弹性的序列中介作用间接预测流动儿童的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UCLA孤独量表、罗森伯格自尊量表和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感量表(MUNSH)对311名老年人进行调查,探讨老年人依恋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孤独感和自尊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孤独感在依恋焦虑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孤独感在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自尊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2)孤独感、自尊在依恋焦虑、依恋回避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应用工作压力、职业枯竭和职业承诺问卷对中小学教师2114人进行调查,主要探讨职业承诺对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发现: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的情绪衰竭、非人性化、认知枯竭具有显著正相关,情感承诺、规范承诺与职业枯竭具有显著负相关;教师职业承诺以及所包括的情感承诺、留职承诺、规范承诺对工作压力与职业枯竭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不同教龄段教师在职业枯竭不同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幼儿教师政府支持、组织支持、胜任力和职业认同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选取四川、重庆、西藏、贵州、江西、湖北和北京七地幼儿教师462名,用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幼儿教师胜任力问卷、幼儿教师职业认同问卷、政府支持问卷和组织支持感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幼儿教师政府支持、组织支持和胜任力均是保护性因素,提升其职业幸福感。其中,组织支持影响最大。(2)幼儿教师职业认同在政府支持、组织支持和胜任力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上述研究结果发展了职业幸福感的JD-R模型,并对提升幼儿教师职业幸福感具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北京市5255名中小学教师为被试,研究考察了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的表现特点。结果发现:(1)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源的五个因素,即工作负荷、学生学业、社会及学校评价、专业发展及学生问题所带来的压力,能够较好地解释教师职业压力源问卷的结构效度。(2)随着教龄的增加,教师面临的各种压力表现出增加的趋势,11~15年教龄段的教师感知到最大的压力,之后逐渐减少。(3)小学教师感受到的各项压力明显高于中学教师。学生问题如安全、行为问题是小学教师主要的压力源,而中学教师的压力更多来源于学生学业,特别是考试压力。  相似文献   

14.

Teaching school is a highly stressful occupation. Consequences of this stress are burnout, physical and emotional distress, and choosing to leave the profession. Research on teacher stress and burnout has largely focused on environmental and contextual factors while ignoring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that may have an impact on relationships between job stress and its consequences. The current study has a cross-sectional self-report design, focusing on teachers' 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NMR) expectancies as predictors of their coping, burnout and distress, in response to occupational stress. NMR expectancies are people's beliefs that they can control the negative moods they experience. Participants were 86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 who filled out questionnaire measures of teacher stress, NMR expectancies, coping, burnout, and distress. Simultaneous regression analyses showed that higher stress on the job did indeed predict greater burnout and distress. Additionally, stronger NMR expectancies predicted more active coping. NMR expectancies also predicted less burnout and distress, independent of stress level and coping. Believing one could control one's negative moods was associated with more adaptive outcomes for teachers. Results argue for the value of examining individual difference variables in research on occupational stress, in particular negative mood regulation expectancies.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和职业幸福感对离职意向的影响,选取四川省乡村教师358名,用付出–回报失衡量表、职业幸福感量表和离职意向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表明:(1)控制月收入、年龄和教龄影响后,乡村教师付出–回报比显著提升离职意向;(2)乡村教师职业幸福感在付出–回报比对离职意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3)乡村教师过度投入调节付出–回报比对职业幸福感的影响。与低过度投入组相比,高过度投入组的付出–回报比对职业幸福感有更强的负向作用。研究结果揭示了乡村教师付出–回报失衡对离职意向影响及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教师压力影响职业倦怠:教学效能感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问卷法以743名中小学在职教师为被试研究了教学效能感在职业压力影响职业倦怠过程中的调节作用。结果发现:①教师的工作特征、学生等压力源能有效预测教师职业倦怠。随着从业年限的增加,影响职业倦怠的主要压力源从工作特征过渡到社会特征。②教学效能的调节作用因教师不同的人口学分布而异,其中一般教学效能和个体教学效能所表现出来的调节效应也不同。③个体教学效能表现出线性调节作用,一般教学效能表现出曲线调节作用,两种调节作用的性质取决于不同的压力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