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野  张珊珊  刘兰馨 《心理科学》2018,(5):1151-1157
为探讨社会排斥和社会接纳情境下儿童奖惩分配公平性,研究采用个体-偶然排斥范式和第三方奖惩分配范式,对8~9岁儿童奖惩分配公平性行为和奖惩分配公平性判断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社会排斥组被试的奖惩分配公平性行为显著多于社会接纳组,奖惩分配不公平性行为显著少于社会接纳组。9岁组被试的奖惩分配公平性行为显著多于8岁组,奖惩分配不公平性行为显著少于8岁组;(2)社会排斥组被试的奖惩分配公平性判断显著高于社会接纳组,9岁组被试的奖惩分配公平性判断显著高于8岁组,奖惩分配不公平性判断显著低于8岁组。结论:社会情境影响儿童的奖惩分配公平性,在排斥情境下,8~9岁儿童的奖惩分配公平性明显提升;8~9岁儿童的奖惩分配公平性随年龄增长有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2.
通过两个实验考察了不同情境下儿童分配行为的年龄差异以及资源价值和数量在其中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第一方分配情境下,与年幼儿童(8岁)相比,年长儿童(10岁)倾向于做出不平等分配。在第三方分配情境下,与年幼儿童(8、10岁)相比,年长儿童(12岁)倾向于做出平等分配,并且这种行为随着资源价值的增加或数量的减少而增加。由此得出结论:在平等与效率冲突的分配情境下,随着年龄增长,第一方分配情境下利他的不平等分配增加,儿童分配的效率提高;第三方分配情境下平等分配增加,儿童分配的公平性提高。同时,资源价值和资源数量影响儿童的资源分配,资源价值较高或数量较少会导致不平等分配增加,即儿童的分配更高效;而资源价值较低和数量较多会导致平等分配增加,即儿童的分配更公平。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特质,社会价值取向指个体对于自己和他人结果分配的特定偏好。西方社会价值取向的研究经历了从双维模型到整合模型的发展。这些研究证实了实验室情境以及现实情境下社会价值取向对个体的行为决策和社会认知的影响。人际取向命题的提出是该领域的最新理论进展,情境因素和平等取向在未来研究中将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雪  刘文  朱琳  张玉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1):1740-1746
分配公平性是指个体如何以公平的方式对资源进行分配, 其主要依据3个原则:贡献(equity)、平等(equality)和需要(need)。最新研究表明, 幼儿很早就已经具有基于贡献原则的分配公平性判断与行为, 双加工理论对于该研究结果能够给出更为适当的解释, 心理理论与情境卷入水平分别从认知和情绪方面对幼儿分配公平性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未来研究应注重研究内容的具体化, 对幼儿基于贡献原则的分配公平性发展特点、相关影响因素及其内部动机进行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5.
陈童  伍珍 《心理科学进展》2017,(8):1299-1309
心理理论是影响儿童分配公平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多重动机"的理论假设认为心理理论能够帮助儿童在不同的动机中权衡利弊,找到满足自我利益和他人需求之间的平衡;其中,感知需求、推断意图、理解情绪是影响独裁者博弈、最后通牒博弈、第三方惩罚中分配公平性的主要成分。未来研究需为此提供更多实证依据,探讨不同类型的公平分配与心理理论各组成成分的关系,以及可否通过训练心理理论能力促进儿童公平概念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刘文  朱琳  张雪  张玉  刘颖 《心理学报》2015,47(11):1341-1348
公平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感知到的公平和不公平的稳定而个性化的反应, 其表现为个体对公平的不同偏好。本研究旨在考察2~3岁儿童公平敏感性发展特点, 并进一步探究分配情境、分配数量和分配结果等因素对儿童公平敏感性的影响。实验1采用VOE范式, 在第三方任务情境下, 考察130名2~3岁儿童公平敏感性的发展特点, 结果发现在VOE范式下, 2~3岁儿童公平敏感性随着年龄增长而上升, 3岁~3岁3个月儿童的公平敏感性发展最明显。实验2, 选取60名处于公平敏感性发展最明显的3岁~3岁3个月的儿童比较其在不同分配情境、分配数量以及分配结果下的注视时间差异。结果表明, 在有接受者情境下儿童公平敏感性显著高于无接受者情境下的公平敏感性, 并且公平敏感性受分配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儿童冒险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冒险行为是个体面对风险情境时的行为意愿,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决策。儿童的冒险行为受到个体、家庭、社会-情境三个方面的影响。个体因素方面,儿童的性别和年龄会影响他们对风险的知觉、对受伤风险的估计和对行为后果的归因;认知决策能力和预期情绪体验则影响到儿童对风险情境的判断。家庭因素方面,父母和兄姐是影响儿童冒险行为的重要他人,父母的态度和反应会直接影响儿童的冒险行为,而兄姐的言语和行为会改变他们的风险决策。从社会-情境的角度来看,风险情境会对儿童的冒险决策带来压力,有同伴在场时会促使儿童更倾向于参与冒险。综合分析并探讨冒险行为的各个影响因素及其产生机制,对提出合理干预措施,减少儿童因冒险行为而导致的意外伤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卷入情境下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分配行为特点以及内群体偏爱在其中的作用, 呈现给儿童两种实验情境:实验1, 134名5~8岁儿童在第一方情境下与来自内、外群体的一名儿童分配不同价值的物品, 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与5~6岁儿童无显著差异; 实验2, 130名5~8岁儿童在第三方情境下给来自特定群体的两名儿童分配资源, 结果发现7~8岁儿童公平分配比例显著高于5~6岁儿童。两个实验均发现儿童的分配行为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5~6岁儿童比7~8岁儿童更明显。并且, 5~6岁女生比男生有更明显的内群体偏爱, 但在7~8岁组无性别差异。此外, 只有7~8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表现出卷入情境上的差异, 他们在第三方情境比第一方情境下更能做出公平分配, 但5~6岁儿童的公平分配行为并无情境差异。综上可见, 比起年幼儿童, 年长儿童基于资源价值的公平行为发展得更好, 并且在两种卷入情境下受内群体偏爱的影响均更小。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考察了贡献和内群体偏爱两种分配动机对儿童分配公平性的影响,并探讨了心理理论在其中的作用。通过比较63名6~8岁儿童在不同群体条件下对贡献不同的接受者的分配结果和分配策略的差异,结果发现:(1)在所有群体条件下,儿童都会分配给贡献多的接受者更多的资源,但当外群体成员贡献多且内群体成员贡献少时,儿童也会分配给贡献多的接受者相比于其他群体条件更少的资源,并更多的采用群体关系策略对这一行为作出解释;(2)心理理论能力越高的儿童分配给贡献多的接受者的资源数量受群体关系的影响越小,且使用贡献策略的频率越高,使用群体关系策略的频率越低。这些结果表明6~8岁儿童在资源分配过程中会优先考虑公平动机,且心理理论能力强的儿童更少表现出内群体偏爱。  相似文献   

10.
道德决策是指个体面临两种或两种以上道德观或道德需求之间的冲突时, 对行为和行为结果进行利弊权衡并做出最终选择。道德两难困境是研究道德决策的经典范式, 而传统道德两难困境范式受到诸多质疑, 道德两难困境的不现实性及缺乏有效指标量化功利论和道义论倾向, 无法对道德决策进行准确解释。针对传统道德两难困境范式不足, 道德决策CNI模型通过多项式建模的方法, 分别计算个体对结果(Consequences)的敏感性、对道德规范(moral Norms)的敏感性以及个体的行为反应偏好(Inaction versus action), 能够更清晰的识别影响道德决策的重要因素。未来研究应围绕影响道德决策的其他因素、道德情境的生态效度以及跨文化适用性等方面继续完善CNI模型, 并进一步探索道德决策的潜在心理机制。  相似文献   

11.
丁芳  刘颜蓥  张露 《心理科学》2018,(2):357-363
为了探讨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以及不同程序信息下程序公平认知归因取向的发展特点,研究采用自编的程序公平认知情境故事材料,对150名小学1、3、5年级儿童进行测查。结果表明: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能力随年级增长而提高,在有投票权且同等和有投票权但不等下的程序公平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在无投票权下,在消极结果信息下的程序公平认知得分显著高于在积极结果信息下,且年级、程序信息、结果信息两两之间和三者之间均存在显著交互作用。随年级增长,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归因在结果取向和权威取向上不断减少,在过程取向上不断增多,在能力取向上则是上升到3年级之后又逐渐减少。研究说明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能力随年龄增长而发展,并受程序信息和结果信息的影响;小学儿童的程序公平认知归因随年龄增长越来越倾向于过程取向。  相似文献   

12.
13.
从博弈游戏看儿童经济决策行为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有研究借助最后通谍(UG)和独裁者博弈(DG)探查了儿童的决策行为,他们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分配给对方的金额呈上升趋势,即公平和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儿童的经济决策行为和社会化不可避免要受文化影响。研究探查了中国文化下小学三、六年级、初二、大学一年级四个年龄组学生在最后通谍(UG)和独裁者博弈(DG)中的经济决策行为发展。研究同时比较了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的差异。结果发现:儿童在两个博弈中的提议金额都显示出公平和分享行为,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在UG和随后进行的DG中的提议分配金额呈减少趋势。这个发现与以往国外研究结果明显不同。两个博弈的顺序对UG没有影响,但对DG有影响;儿童的个体决策和群体决策结果没有显示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4.
实验呈现了最后通牒博弈的3种分配情境:匿名者分配情境中, 匿名者提出方案, 且与被试分享资源, 故成熟的回应者需考虑意图、相对收益和绝对收益; 随机数生成器(RNG)分配情境中, 无关的匿名他人与被试分享资源, 故需考虑相对收益与绝对收益; 计算机分配情境中, 因计算机不能带走资源, 故只需考虑绝对收益。实验通过分析3种分配情境下回应者对同一分配方案的拒绝情况, 探讨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对公平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1)年幼儿童(4~5岁)倾向于接受绝大多数分配方案; (2)年长儿童(9~11岁)在3种分配情境和多数分配方案上的拒绝率均高于其他组; (3)青少年(16~18岁)在方案2/8上的拒绝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且匿名者分配情境显著多于RNG分配情境, 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 在3/7方案上的拒绝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且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 (4)成年人(21~24岁)在1/9和2/8方案上的拒绝次数存在显著差异, 且RNG分配情境显著多于计算机分配情境, 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 在 3/7方案上的拒绝次数具有显著差异, 且匿名者分配情境显著多于RNG分配情境, 计算机分配情境显著多于零。结果表明, (1)年幼儿童很难抵制绝对收益的吸引, 表现最为自利; (2)年长儿童更多考虑了相对收益, 能够抵制绝对收益的吸引, 并开始关注提议者的意图; (3)青少年处于关注提议者意图的重要时期, 主要基于意图与绝对收益进行决策; (4)成人的决策是意图、相对收益、绝对收益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借助经典的最后通牒博弈范式(UG)和独裁者博弈范式(DG),将回应者/接受者作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公平条件、平等条件下社会排斥对社会决策的影响作用。实验结果发现:(1)在面对高不公平性的分配方案时,被排斥组比被接纳组更倾向于拒绝接受该分配方案;(2)被排斥组对高不公平性分配方案的满意度要显著低于被接纳组;(3)被排斥组在不平等的博弈(DG)条件下对分配方案的满意度显著低于平等博弈(UG)条件下对分配方案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说明,社会排斥情境下的被试对公平与平等因素更加敏感:在高不公平条件下,被排斥的个体表现出更少的合作互惠行为,甚至不惜放弃自身经济利益,也要惩罚博弈对方的不公平行为;此外,在不平等的博弈条件下,被排斥的个体产生了更多的消极情绪体验。本文的研究结果提高了社会决策研究的生态效度和传统决策模型的预测效度,有利于更加完整透彻地了解社会决策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A concern for fairness is a fundamental and universal element of morality. To examine the extent to which cultural norms are integrated into fairness cognitions and influence social preferences regarding equality and equity, a large sample of children (N 2,163) aged 4–11 were tested in 13 diverse countries. Children participated in three versions of a third‐party, contextualized distributive justice game between two hypothetical recipients differing in terms of wealth, merit, and empathy. Social decision‐making in these games revealed universal age‐related shifts from equality‐based to equity‐based distribution motivations across cultures. However, differences in levels of 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 between the 13 countries predicted the age and extent to which children favor equity in each condition. Children from the most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endorsed equitable distributions to a greater degree than children from more collectivist cultures when recipients differed in regards to wealth and merit. However, in an empathy context where recipients differed in injury, children from the most collectivist cultures exhibited greater preferences to distribute resource equitably compared to children from more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Children from the more individualistic cultures also favored equitable distributions at an earlier age than children from more collectivist cultures overall.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aspects of both cross‐cultural similarity and diverge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fairness preferences.  相似文献   

17.
如何揭示群体规范和公平价值在个体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提升儿童-青少年在群际互动当中的公平感知与规范执行, 是教育心理领域的关键问题。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现象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然而先前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大多采用问卷法, 易受社会赞许性的影响, 存在言行不一致的情况; 2)大多采用情景实验, 聚焦社会互动的最终行为输出端, 无法实时有效地把握社会决策的动态进程; 3)脑成像研究仍以fMRI技术为主, 侧重于评估认知加工潜在的脑区激活模式及各脑区间的功能连接, 缺乏对群际公平规范执行中大脑激活动态模式的精确把握。针对这些不足, 本项目从资产分配情景出发, 以儿童和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联合运用认知、行为、眼动和电生理等多层次测评手段, 对公平规范执行中内群体偏爱的发生过程进行认知解析, 探讨认知控制和心智化在其间的关键作用机制及其心理发展轨迹。研究结果将服务于中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 引导与培养学生的公正感与行为。  相似文献   

18.
The authors provide a methodology for capturing policies for rating test fairness. Guided by the test fairness models that appeared in the psychological literature of the 1970s, test fairness evaluations are modeled as a function of a test's validity coefficient, the mean test sco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majority group and the minority group, and the test score adjustment for the minority group. Fifty‐seven participants with graduate education in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ated fairness for 20 stimuli. Preference modeling was used to estimate each participant's fairness policy.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variation in fairness ratings attributable to differences in ratings policies among participants (40.4%) was almost equal to the variation explained by attribute main effects, demonstrating that test fairness is a controversial issue even among a homogeneous set of participants.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type of research may have for public policy and the use of group‐based test score adjustments.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儿童在不同利益对比情境以及与己利益无关情境中的公平行为,研究呈现了自我任务的劣势博弈、优势博弈、冲突博弈以及第三方任务博弈四种分配情境。自我任务中儿童需要为自己与另一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第三方任务中则需为两名匿名儿童迫选方案。结果发现:(1)劣势博弈中所有年龄组均倾向于选择公平方案,而非劣势方案;(2)优势博弈中,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优势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3)冲突博弈中,4岁、6岁组选择优势方案的人显著多于劣势方案,而8岁、10岁组均无显著差异;(4)第三方博弈中, 8岁、10岁组选择公平方案的人显著多于不公平方案,而4岁、6岁组均无显著差异。这表明,4岁~6岁儿童尚未真正获得公平观念,且以获得个人利益为主;而8岁是真正获得公平观念的转折年龄,8~10岁儿童对人对己均坚持公平原则,且表现出利他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