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亟需关注, 许多研究对此进行了探究, 但结果并不一致。为明确近10年来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对检索后获得的252项研究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 检出率由高到低依次是抑郁(28.0%)、焦虑(26.3%)、睡眠问题(23.0%)、自我伤害(22.8%)、自杀意念(17.1%)、躯体化(9.8%)、自杀计划(6.9%)、自杀企图(未遂) (2.9%)。我国高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受出版年代、测量工具、检出标准、检出时间、年级和区域影响。未来应着力编制标准化测评工具、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长效机制并对高年级、欠发达地区高中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予以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估计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 能够为心理健康政策完善和教育活动开展提供证据支持。对2010~2020年我国大学生主要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及影响因素进行元分析, 结果表明, 睡眠问题、抑郁、自我伤害在大学生中较为突出; 近10年, 大学生焦虑、抑郁、睡眠问题和自杀未遂的检出率显著上升, 自我伤害的检出率显著下降; 测量工具、检出标准和检出时间是导致检出率大小不一的关键因素; 整体而言, 东北和中部地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优于西部和东部大学生; 性别、生源地、独生与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的影响均不显著。未来应重视研制适合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测评工具并确定检出标准, 同时据此积极开展心理行为问题的筛查与控制。  相似文献   

3.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检出率在诸多研究中存在很大分歧, 未能为心理健康政策制定和服务体系建设提供充分依据。为明确心理健康问题的整体检出率并澄清其影响因素, 对2010~2020年检索到的文献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 初中生面临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 其中焦虑、抑郁和自我伤害检出率排在前三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随年代发展呈恶化趋势, 其中焦虑和自杀企图尤为明显;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饱受测量工具、检出标准和检出时间不统一的影响; 初中生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整体上随年级而增加, 其中焦虑尤为明显; 女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高于男生, 自杀尤为明显; 中西部地区的初中生比东北和东部地区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 尤其是焦虑和自我伤害。未来应立足中国大地研制科学的测量工具和筛查标准并建立心理健康动态监测体系和学校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可能的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采用由自编基本信息问卷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1]两部分组成的调查工具,对北京市5所打工子弟小学四至六年级的595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学生检出率为1.1%;MHT中的心理问题分量表检出率由高到底依次为:学习焦虑(43.6%)、自责倾向(11.4%)、身体症状(8.1%)、过敏倾向(6.4%)、恐怖倾向(3.2%)、对人焦虑(1.5%)、冲动倾向(1.5%)、孤独倾向(0.2%);男、女生在恐怖倾向指标得分上差异显著[t(591)=-4.33,p0.01],在其他指标上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北京市打工子弟小学生整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相对来说学习焦虑问题突出、自责倾向较明显;打工子弟小学生的流动性与其心理健康水平呈负相关;打工子弟小学生父母良好的关系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横截面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进行meta分析探讨隔代抚养与老年人抑郁水平的关系。在三个英文数据库Web of Science、EBSCO和PubMed以及两个中文数据库CNKI和万方检索2021年6月29日前发表的横截面研究以及病例对照研究, 共纳入原始文献22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估计总体标准均值差(d)和95%置信区间, 东西方文化背景下d值分别为-0.05 (95% CI为[-0.18, 0.08])和0.22 (95% CI为[0.04, 0.40])。此外, 在东方文化背景下, 抑郁测量工具的类型、研究设计类型、性别和配偶状况, 能够显著调节两者的关系; 而在西方文化背景下, 只有抑郁测量工具的类型和研究设计类型能够显著调节两者的关系。在东方文化背景下, 隔代抚养对老年人抑郁水平没有显著作用; 在西方文化背景下, 隔代抚养对老年人抑郁水平起显著的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对总装备部·绵阳八一帐篷学校的小学生进行创伤症状调查研究,了解震后一年半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使用儿童创伤症状量表简版(TSCC-A)对八一帐篷学校3~6年级小学生进行评估。结果:(1)八一帐篷学校的小学生震后一年半最为突出的创伤症状是焦虑,其次为抑郁和分离症状;(2)在创伤症状得分上不存在性别差异性,但是存在年级差异性,三年级学生创伤症状得分均低于其他年级学生;(3)震后一年半学生创伤症状比震后半年学生创伤症状有所减轻。结论:灾区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仍存在一些问题,焦虑、抑郁等症状仍比较明显,还应进行持续的心理危机干预。  相似文献   

7.
在新冠疫情初期,青少年抑郁、焦虑问题急剧恶化,而疫情后期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发展状况尚不清晰。结合我国疫情发展趋势,本研究采用流调中心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亲社会倾向量表收集了疫情后期我国1170名中学生三次数据(T1=2021年5月; T2=2021年11月; T3=2022年5月),并借助潜在增长曲线模型对疫情后期青少年抑郁、焦虑的变化轨迹、性别差异及其潜在因果进行探讨。结果表明,疫情后期青少年的抑郁、焦虑水平逐渐下降,且男生和女生的变化轨迹无显著差异;心理韧性对抑郁、焦虑的初始水平及其变化轨迹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即T1的心理韧性水平越高,T1的抑郁与焦虑水平越低,此后抑郁和焦虑的下降速度也越快。此外,青少年抑郁的初始水平及其变化趋势均能够负向预测T3的亲社会倾向,即T1抑郁水平越高, T3亲社会倾向越低;抑郁下降速度越快,T3亲社会倾向越高。总之,在疫情后期,我国青少年心理健康变化呈向好趋势,这一发现可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陕西省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表现。方法:采用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186名陕西省农村留守初中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农村留守初中生监护类型以隔代抚养为主,监护类型对其心理健康状况影响无显著性影响(F=0.701,P0.05);亲子沟通情况对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性影响(F=10.093,P0.01);农村留守初中女生在心理健康的抑郁、焦虑和学习压力因子上明显高于农村初中留守男生(P0.05);农村留守初中生和农村非留守初中生在心理健康上存在显著性差异(T=2.29,P0.05);建构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评价模型,发现农中上及以上者占的17%,中等者占65.4%,中下及以下者17.6%。结论:亲子沟通影响农村留守初中生的心理发展,可以通过增进亲子沟通改善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部分心理健康偏低学生应引起父母亲的关心与重视。  相似文献   

9.
社会经济地位与抑郁的关系在既有研究中存在分歧, 为明确两者间的整体关联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对纳入的56项研究(65个效应值)进行了元分析。结果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抑郁存在显著的负相关(r = -0.15, 95% CI [-0.18, -0.12]), 但相关程度较低。此外, 社会经济地位与抑郁的关系受社会经济地位测量工具、测量类型和测量形式, 抑郁测量工具以及取样年代调节, 但不受性别、年龄、设计类型以及个体主义文化指数的调节。该结果提示社会经济地位劣势可能是导致民众抑郁的重要风险因素。在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的时代, 关心社会底层群众生存和发展困境并建立长久而有效的帮扶机制可从社会面减少抑郁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运用NEO人格特质量表和SCL-90症状自评量表,分别考察了普通高校中选修太极拳的被试组和选修排球的被试组在学期始末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水平变化.结果发现:(1)选修排球的被试组学期初在焦虑症状(Z=-1.864,p=0.06)和阳性诊断指标(Z=-1.836,p=0.07)得分上高于太极拳选修班;(2)太极拳和排球选修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都获得了提高(Z=-1.728,p=0.084;Z=-1.850,p=0.064);(3)心理系学生具有独特的人格特质(MD=6.49,p<0.05),且特质水平在学期始末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there is substantial evidence that health risk behaviors increase risks of premature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multiple health risk behaviors in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Here, we investigated the prevalence of multiple health risk behaviors and its relation to mental health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in Wuhan, China from May to June 2012. The students reported their health risk behaviors using self-administered questionnaires.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ere assessed using the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respectively. A total of 2422 college students (1433 males) aged 19.7 ± 1.2 years were participated in the study. The prevalence of physical inactivity, sleep disturbance, poor dietary behavior,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IAD), frequent alcohol use and current smoking was 62.0, 42.6, 29.8, 22.3, 11.6 and 9.3%, respectivel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s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were found among students with frequent alcohol use, sleep disturbance, poor dietary behavior and IAD. Two-step cluster analysis identified two different clusters. Participants in the cluster with more unhealthy behaviors showed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isk for depression (odds ratio (OR): 2.21; 95% confidence interval (CI): 1.83, 2.67) and anxiety (OR: 2.32; 95%CI: 1.85, 2.92). This study indicates that a relatively high prevalence of multiple health risk behaviors was found among Chinese college students. Furthermore, the clustering of health risk behaviors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risks for depression and anxiety.  相似文献   

12.
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江琴娣  杨福义 《心理科学》2005,28(3):622-625,618
本研究以工读学校和普通学校七~九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研究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工读学校学生的总体焦虑水平和抑郁水平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存在更多的心理健康问题;(2)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而普通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3)父母的教养方式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工读学校学生的父母更多地采取消极的教养方式;(4)生活事件应激与工读学校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极其显著的负相关。工读学校学生负性生活事件所带来的应激强度显著高于普通中学生。  相似文献   

13.
轻度智障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干预的形式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琴娣  张福娟 《心理科学》2007,30(2):408-410
轻度智障学生具有学习焦虑、孤独感、好责备自己、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等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有个体因素、父母教养因素和学校教育因素等。针对这些问题,教育者使用多种辅导形式和方法进行干预,使轻度智障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得以提高与改善。本文最后提出了在进行教育干预时需注意的一些问题,为学校开展该方面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探讨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的发展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并考察情绪调节和积极重评在其中起到的中介作用。研究采用追踪设计,来自江西地区两所小学(4到6年级)和两所中学(7到9年级)的共1251名学生(男生691人,女生560人)在间隔半年的两个时间点分别填写了测量正念注意觉知、心理健康(生活满意度、抑郁、焦虑、学业压力)、情绪调节以及积极重评的问卷。结果表明:(1)中学生正念注意觉知显著低于小学生;(2)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两个时间点的情绪调节、积极重评及心理健康均显著相关;(3)跨时间点中介效应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和各心理健康变量的关系中,情绪调节中介效应均显著,积极重评中介效应均不显著。结论:中小学生正念注意觉知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正念注意觉知通过情绪调节能力间接作用于中小学生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易晓明 《心理科学》2005,28(6):1476-1479
本研究用编辑合成的问卷对某校约2000名大学生进行了网络成瘾以及有关心理问题的调查,得到988份有效的调查资料,并追踪到603份有效的16种人格因素(16PF)历史资料。结果表明:1.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社会支持、生活满意度、交往焦虑、自我和谐、抑郁、自尊等方面都存在差异;2.网络成瘾者的负面的心理因素多,积极的心理因素少;3.从历史资料来看,网络成瘾者与非网络成瘾者在16PF测验的多项人格特征上存在差异,这些差异可能是网络成瘾的内因。  相似文献   

16.
童辉杰 《心理科学》2006,29(2):419-422
对国内有关大学生心理问题比一般成人更严重的研究结论提出了质疑。使用总量4268人的样本,应用自编的心理健康评定量表(PHS)进行了纵向与横向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人群与一般成人同期相比,心理问题并非更严重。5项分量表中3项(抑郁、焦虑、躯体化)成人却明显比大学生人群要高,另外两项(强迫和精神病性)二者没有显著差异。但是,10年后的大学生与10年前的大学生在所有分量表上均见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10年的变迁中,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有非常明显的增长趋势,日见复杂化,虽然不能说比成人更严重,但是也足够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将不同人群样本的数据按心理障碍严重性进行排列,依次是:住院精神障碍患者、成人、大学生。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王极盛  丁新华 《心理科学》2002,25(5):538-540
采用自编的创新心理素质量表和中国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558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探讨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自编创新素质量表包括三个子量表,分别为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与竞争心量表,经检验三个子量表均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2)中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3)中学生创新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水平较为密切,创新意识与学习压力、抑郁、焦虑显著负相关,创新能力与学习压力、抑郁显著负相关,与适应不良显著正相关,竞争心与抑郁、焦虑、学习压力、总均分有着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心理健康水平高者其创新意识和竞争心较心理健康水平低者高;学习压力对创新意识和竞争心的预测作用较大,学习压力、适应不良和抑郁对创新能力的预测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