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谈及语言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时,恩格尔康普指出:人们可能认为这两门学科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的和文化修养的现象,同时,社会行为大都在一定程度上包括语言行为。①恩格尔康普进而论述说,事实却远非人们所期望的那样,语言心理学(the psychogy of languag(?)0,或叫做心理语言学(psycholinguistics),与社会心理学之间,目前好象很少发生联系。为了大体上搞清这两个领域之间的相互影响,恩格尔康普曾对语言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教科书的目录及索引做过一番考查。结论是很清楚的:语言心理学,这一门六十年代以来爆发式地发展  相似文献   

2.
关于语言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在苏联曾有过争论。苏联十月革命后,马尔提出:“语言是上层建筑”,“语言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是有阶级性的”。对于这一观点,五十年代初,斯大林曾作过批判,并指出:“语言是属于社会现象之列的,从有社会存在的时候起,就有语言存在。语言是随着社会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语言也将随着社会的死亡而死亡的。社会以外,无所谓语言”。这是极为正确的,这就肯定了语言的社会性;同时也极为正确  相似文献   

3.
一维特根斯坦在后期哲学的代表作《哲学研究》中 ,提出了“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说是一种反本质主义的语言哲学 ,“语言游戏”这一概念据说来自维特根斯坦有一次经过一个球场 ,看到那里正在进行足球比赛 ,受到启发 ,突然产生一个思想 :在语言中我们是在用语词进行游戏。这个故事表明 ,把语言与游戏类比的实质在于它们都是一种活动 ;但是游戏的参与者却是不同的。我们可以把“语言游戏”说概括为以下 4点 :1 .语言是人的一种活动 ,它像游戏一样没有本质。维特根斯坦说 :“‘语言游戏’一词的用意在于突出下列这个事实 ,即语言的述说乃是一…  相似文献   

4.
在《哲学研究》中维特根斯坦提出了"私人语言论证",评论者对这一论证表达的内容存在诸多分歧。本文认为,"私人语言论证"的核心在于私人实指定义缺乏判断记忆正确性的标准。本文观点具有双重内涵:一方面,"私人语言论证"与记忆相关,但并非关于记忆可靠性的怀疑论,而是关于记忆正确标准的怀疑论;另一方面,这一观点将为私人语言论证提供一致性辩护,表明其他解读都能在这一视角下得到统一说明。"私人语言论证"的这一特征既能帮助人们理解心理学语言的独特语法,也为消除由语法幻象招致的哲学疾病提供了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5.
本文所论述的问题,是长期以来用论上有争论的问题。但是,引起我论述的兴趣,倒不是基于理论上的争论,而是基于我在实际工作中对这个问题的思索和理解。现把它形成文字,以期与大家进一步来探讨。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有几种情形:动物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件;人类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成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幼儿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健全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病态人的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形象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抽象思维与语言的可分性等等。我们认为,在这众多的情形之中,要论证"思维与语言可分性"命题是否成立,则只需其中任何一种情形被证实即可。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这一现象的表现为:个体在描述正向或负向行为时,会由于描述对象是否与自己属于同一群体而在描述语言抽象性上存在差异.通过使用固定和自由反应研究范式,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结果验证了这一现象在汉语背景下的存在.通过讨论这一偏差现象在刻板印象的维持与传播中的作用,及其在测量偏见上的应用,指出语言的群体间偏差现象在社会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刘怀玉 《学海》2014,(2):201-205
<正>众所周知,"语言哲学转向"是20世纪以降世界哲学的一大基本发展趋势。说到这里,很多人都不会忘记美国当代哲学巨擎里查德·罗蒂的一段名言:"所谓语言哲学,我意指这样一种观点,它认为哲学问题是这样一些问题:它们要么可以通过改善语言而得到解决,抑或不解决,要么可以通过更好地理解我们现在使用的语言而得到解决,抑或不解决。这种观点被支持者中的许多人看作是我们这一时期,甚至确实是这一时代最重  相似文献   

8.
论利奥塔的“科学游戏”与“合法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科学、叙事与语言游戏“语言游戏”是维特根斯坦后期思想中的一个重大发明。他发现游戏是理解语言与真实世界的一个更好的思维模型 ,便一反其前期思想中语言和真实世界的“图像”关系 ,提出了与“生活形式”紧密相联的“语言游戏”概念。他认为“语言和与语言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叫作语言游戏”① ,而且“语言游戏一词的使用意在突出语言的述说乃是一种活动 ,或是一种生活形式的一个部分”② 。这一理论为后现代主义者提供了理论平台 ,利奥塔 (JeanFrancoisLyotard ,1 92 4- 1 998)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理…  相似文献   

9.
语言膨胀在当代哲学中是一个熟知的事实。认为这个现象是与基于“事物自身”,基于(超出语言的)实在的大陆(欧洲)思想相反,只限于“语言哲学”盛行的英美世界,这是错误的。只须浏览一下大陆传统的近期(1950年以后的)著作就会清楚地认识到,在法国和德国,哲学实际上被语言所困扰。语言膨胀为什么会存在于当代哲学中呢?能把这一现象的德国或法国形式与英美所显示的形式相比较吗?能够发现一个概念来统一这多种形式的困扰吗?这些就是本文所要讨论的问题。艾耶尔写道:“我确信哲学不能直接同科学相竞争。如此说来,哲学事实上是一种次要的活动。换句话说,哲学不直接与事实相关,而与我们表述它  相似文献   

10.
这是一句朴实无华的语言如同呼吸回荡于每个穆斯林的胸间这是一句至全至美的语言如同太阳赐给人类难以胜计的恩典这不是一句普通的语言这是伟大真主的论断人类从此穿过云烟走向丽日青天这语言是灯塔是光明驱散了所有的黑暗与羁绊显化了人类成功的指南这语言是春风是夏雨是化解怨艾的良言是消除饥饿的美馔这语言是纽带是呼唤不同的肤色会聚集一堂抛开人间纷繁实践纯真信念这语言是旗帜是号角血肉之躯能披荆斩棘铮铮铁骨能销金烁石这语言是明证是典范是荣辱与共的印鉴是万化归一的源泉这语言是对真理的向往是对和平的呼唤是伟大的伊斯兰导人至…  相似文献   

11.
《逻辑与语言学习》杂志1985年第4期上发表的争鸣文章“分析概念间的关系应注意语言环境”(以下简称“《分析》一文”),对《(形式逻辑)辅导》一书(以下简称《辅导》)中的一道逻辑题的答案提出了异议。这道题要求读者指出下列句子中标有横线的概念之间具有什么关系,并用图形表示之。这句话是:  相似文献   

12.
关于思维与语言的关系问题,马克思恩格斯曾经作过重要的分析。他们认为,作为人类本来含义的思维乃是抽象思维,这种思维是语言的思维。语言、词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思维永远离不开这个语言外壳。马克思说:“语言是思想的直接现实。”①我们认为,这是关于语言与思维之间相互关系的最中肯的判断。只要稍加思考,我们每个人都不难体会到,任何抽象思维,任何一段思考,如果离开了语言,就将在我们的脑海中成为茫然一片,空空如也。然而,至今依然有人企图证明,离开语言同样能够实现我们的抽象思维。我们认为最好还是把注意力放在马克思的那句断语上,进一步研究语言何以能够成为现实的思想,或者语言何以能够使思想成为现实。语言、词与思维和意识究竟是什么关系,它们之间为什么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编辑同志: 我们是《逻辑与语言学习》的忠实读者。通过六年的阅读,我们惊喜地发现,逻辑王国中的一株新苗正在《逻辑与语言学习》的沃野上茁壮成长,这株新苗就是:文学逻辑。文学逻辑,是与自然语言逻辑、教育逻辑、科学逻辑等并列的一门应用逻辑。它的研究对象是文学与逻辑的关系。这王所说的“文学”,主要指文学创作和文学鉴赏;这里所说的“逻辑”,主要指传统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及数理逻辑。 1981年2月出版的  相似文献   

14.
无论人们对这一标题持何种看法,语言问题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目前,就意向、方法、意识形态而论,语言从未象现在这样渗透到最不同的领域,最不同种类话语的世界边缘域.“语言”一词本身在贬值.在人们对语言的把握中,这一切背叛了松懈的词,背离这种廉价诱惑的欲望,或向先锋意识这一方法消极地投降,换句话说,向无知投降,这一切是“语言”贬值效果的证明.“语言”这一符号的膨胀也是符号本身的膨胀,绝对的膨胀,膨胀本身.然而,就语言的某一方面或某一影子而论,语言本身仍旧是符号;这场危机也是一个征兆.语言表明:就语言自身而论,形而上学历史时代好象应该最终确定语言是其问题边缘域的全部.它应该这么做,这不仅因为它期盼的所有愿望是从语言游戏中解脱出来,这种愿望却发现自己重新落入这场游戏之网,而且因为,出于某种原因,语言本身在其生命中受到威胁,无依无靠,随处飘零,不再知道有界线限制.当语言的界线似乎消失之时,当语言不再由似乎超越于自身的无限所指来自我确信、包含和保证时,语言就被带回到它自己的量度.  相似文献   

15.
肖阳 《世界哲学》2004,(5):31-33
在对中国古代语言与逻辑的研究中,占主导地位的方法是将句子当作其主要研究对象:它所关心的是句子的语法与逻辑结构.与这种"语法的方法"相对照,还有一种"语用学的方法".这种方法将语言实践,也就是"说出一个句子(the utterance of a sentence)"这一言语行动本身,当作其主要研究对象.  相似文献   

16.
通观《周易》文本,我们可以发现它使用了两种符号,一种是卦爻符号。另一种是汉字符号。在这两种符号中有三层意义平面:卦象与它的“所指”是第一意义平面,卦爻辞与卦象之间是第二意义平面;《易传》与卦爻辞、卦象之间是第三意义平面。如果我们把卦爻符号叫做对象语言的话,那么卦爻辞就是元语言,《易传》就是元元语言。  相似文献   

17.
"原始的语言一开始就是有声语言,就是人们拿来彼此交谈,进行思维的有声语言……"①在论及人类的原始语言时,那种认为思维离不开有声语言的传统理论——我们姑且称之为"语言思维论",无一不持上述观点。显然这是以对手势的否定为前提的。在《马克思主义与语言学问题》一文中斯大林同志曾写道:"手势语言……其实这并不是语言,甚至也不是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代替有声语言的语言代用品……。"②由此,以这一论述为基础的"语言思维论"对手势的否定,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具有传统的经典性。但是,在本文论述中将会发现,对这种"经典性"的怀疑,不仅来自于自然科学的论证,同样也来自于为"语言思维论"经常援引的经典著作本身。本文试图从人类起源和进化的角度,从手、言语的发音器官和脑的辩证关系入手,以证实手势在思维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并由此论证思维产生语言(在本文中都特指有声语言)远胜于语言产生思维。语言不仅是劳动的产物,同时也是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  相似文献   

18.
孟德尔(C.W.K.Mundle)在“‘私人语言’和维特根斯坦的那种行为主义”中把维修根斯坦的观点称之为“语言的行为主义”(linguistic behaviourism),他通过对于这种语言行为主义的批判确定一个与维特根斯坦相反的论点:一个人可以谈论他的私人经验.他说,维特根斯坦的论点——一个人甚至不能够对自己谈论他的私人经验(这是维特根斯坦在关于日记的论述中力图证明的)——与其他问题混淆起来了.这是因为维特根斯坦把问题表达成:“能有私人语言吗?”这种表述混淆了以下问题之间的区别:一、人能有意义地对他自己谈论他个人的私人经验吗?二、人能告诉其他人关于他的私人经验的情况吗?  相似文献   

19.
十九世纪的德国语言学家洪堡说过:“每一个人,不管操什么语言,都可被看作是一种特殊世界观的承担者。世界观本身的形成要通过语言这一手段才能实现……每种语言中都会有各自的世界观。”现在的新洪堡主  相似文献   

20.
幼儿语言学习的认知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的主题是幼儿学习语言,开始时不是依赖语言,而是先确定言者要想对他们所表达的意义,进而弄清这意义与他们所听到的叙述之间的关系。换言之,与其认为幼儿以语言作为意义的线索不如认为意义作为语言的线索。这一论点是所谓意义在语言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理论之强有力的格式。这方面最有影响的著作是布朗(1958)的“原字游戏”。然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