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永昌 《佛教文化》1996,(2):12-12
1996年1月28日早晨,观看中央电视台播放的《东方时空》节目,其中报道了某地一青年由于迷信杀死自己的亲生母亲一事。这位青年说他信佛。其实他不是信佛,而是信社会上的封建迷信传说,导致思想混乱,认识错误才杀死他母亲的。电视旁白中介绍说:“他是由于算命先生说他母亲是土命而且土薄,他是木命。他母亲土薄命养不了他这木命,必克死一入。”所以他为了自己活命才杀死他母亲的。这种说法不是佛教的说法,是社会上封建迷信的说法。佛教的五戒中第一戒就是戒杀。不但母亲,就是其他人都不能杀,连别的生命都不能杀。更何况杀母是犯大逆…  相似文献   

2.
母亲的信     
母亲这辈子只写过一封信,因为她一个字也不识。  相似文献   

3.
李恩义 《天风》2009,(3):37-37
我的母亲于2008年12月25日(圣诞节)11点被主接去,在世83年.她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  相似文献   

4.
我们基督徒很关心人们信不信上帝和基督。如果对方信上帝和基督,我们就认他或她为“自己人”,否则他或她就不是“自己人”。至于一个人信的是怎样一位上帝,怎样一位基督,我们就不大问了。 但是只要我们细读《圣经》,我们就知道,《圣经》里有很多经文要帮助我们树立一个正确的上帝观  相似文献   

5.
当年离开"穷乡僻野"家乡的我,初入大学课堂时,对于一切都是那么懵懂。偶然的一次,我与你开启了相识的机缘。如今,我已是一介大学毕业后的蜗居读者,看似心有空天之梦,身却无寸技之能。但须臾不曾放弃自己追求的梦想。我极其喜悦你的芬芳飘溢。是你的精纯之质,启迪了我的睿  相似文献   

6.
去年,湖南省《益阳广播电视报》曾以“儿恋母太荒唐,母允儿赴黄泉”为题报道了这样一件事:一所中学,有一位中年女教师,丈夫早逝,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儿子上了初中。儿子在中学一、二年级成绩在班上都是佼佼者,但到了三年级,人变得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成绩每况愈下。做娘的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想方设法要解开儿子心里的疙瘩,经过仔细的询问才知儿子精神不振的原因是“恋爱”了,而且对象竟是自己——孩他妈。为人师者的娘并没有寻找“儿恋母”的原因,反而做出糊涂事,竟满足了儿子荒唐的要求。事后做娘的羞愧难当,一根绳索撒手归西。  相似文献   

7.
本文作者于一九六一年访问苏联,与苏联哲学研究所穆施文尼拉茲教授作了会说,双方约定以公开信的形式陈述各自的观点,达里译出的是作者写给穆施文尼拉茲的公开信。作者否认存在和意识问题是哲学的根本问题,甚至认为“不该把它看作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普通语义学的根本问题牵涉到精神健全的性质,它指示出在创立一门关于人的科学以及在促进健全思想方面必须遵循的方向。作者佯称承认客观世界的存在乃是普通语义学的基础,但又否认这个承认构成了“哲学根本问题的一个解决”。他把这种承认简单地看作是一个公理,一种约定,一个方便的起点,或者是为了使哲学讨论能够平静地进行而大家同意保持的一个契约。  相似文献   

8.
丁光训 《天风》1998,(10):16-17
我们基督徒很关心人们信不信上帝和基督。如果对方信上帝和基督,我们就认他或她为“自己人”,否则他或她就不是“自己人”。至于一个人信的是怎样一位上帝,怎样一位基督,我们就不大问了。 但是只要我们细读《圣经》,我们就知道,《圣经》  相似文献   

9.
《法音》1996,(3)
一位沙弥尼写给师父的拜年信师父慈鉴:弟子明峻顶礼师父!时光飞逝,光阴荏苒,不觉又要过年了。弟子不孝,不能随侍于师父左右,值此新年之际,借此素函,遥寄对师父最真挚的问候。惟愿师父在新的一年里法体康泰,吉祥安然!古德云:“年关当死日想”,又人云:“道业随...  相似文献   

10.
一位现代神学家给莫扎特的信亲爱的乐队指挥兼宫廷作曲家先生!最近,有人突发奇想,请我与另外几个人一起为他的报纸写一封“致莫扎特的感谢信”。最初,我摇了摇头,目光不由投向废纸篓。可是,大凡与您有关的事,我是很少表示拒绝的。而且,您生前不是也曾不只一次地写...  相似文献   

11.
冰天雪地,大雪封山,山道上只有他一个人在艰难地行走。天寒地冻的时节来到九华山,他不是来朝圣的,彼时他也不信佛,他是来寻找母亲的。深一脚、浅一脚,他在九华山的山道和寺院间留下一串串脚印。  相似文献   

12.
我从领洗到现在已经15年多,若说参与弥撒礼仪不能算少。一年里主日庆节几乎不缺,特别是在修院工作,天天有弥撒,自然恩宠得了不少,灵修上不能说没有一些长进。然而这么多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今年二月份的一台主日弥撒。  相似文献   

13.
王金圣 《天风》2001,(3):36
耶稣在十字架上所说的七句话中的第三句话,“耶稣见母亲和他所爱的那门徒站在旁边,就对他母亲说:‘母亲,看你的儿子!’又对那门徒说:‘看你的母亲!’从此那门徒就接她(马利亚)到自己家里去了”,耶稣说的这两句话,里面有着许多宝贵的信息。  相似文献   

14.
<正>春节前夕,又一位牧者因罹患癌症英年早逝,年仅40岁,给丈夫丢下一个年仅11岁的男孩,给教会丢下一群嗷嗷待哺的信徒。近些年来,不时传出这样的消息。出于对逝者的惋惜和对教会的关切,每每听到这样的消息,大家都会无比伤痛,无论认识的,还是不认识的。这位牧者离去后的那几天,微信群、朋友圈就有不少议论,表示哀伤的,表示同情的,表示怜惜的,表示愤慨的,应有尽有。我毫不怀疑大家的真诚,但我不禁要问,牧者活着的时候你在哪里?如果你说你根本不认  相似文献   

15.
在《矛盾论》这篇著名的哲学著作中,毛主席教导我们:“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共产党人的任务就在于……宣传事物的本来的辩证法,促成事物的转化,达到革命的目的。”几年来,我们团总支的同志在对青年作思想政治工作时,越来越感到  相似文献   

16.
万立成 《天风》2008,(9):39-39
在遥远的大西北内蒙临河区,有一位非常爱主的老姊妹,她就是四位神学生的母亲--李翠芹.她从小就跟母亲信了耶稣,跟随主60多年,经历了"破四旧,立四新"和"文化大革命",却没有被那些浩劫吓倒,因为她深知主是我们的力量,是我们的盾牌,更是我们的拯救者.  相似文献   

17.
讲述者:范红,机关公务员。虽然我才年届不惑,但已饱尝人世的艰辛。我25岁结婚,然而婚后一直未能怀孕。%我和丈夫曾到不少知名医院做过检查,结果是两人都无异常。医生叫我们不要着急,慢慢来,可是我们能不着急吗?还好,30岁那年春天我的肚子终于有了动静,年底儿子呱呱坠地了。丈夫高兴极了,给他取名为“吉祥”。让人想不到的是,当我们全家沉浸在喜庆之中的时候,一场灾难已经悄然降临——那天丈夫到商店为儿子买奶粉,途中出了车祸,他无奈地丢下刚刚出世的孩子和用心爱着的我,独自一人走了。%我悲痛欲绝,欲哭无泪,真想随丈夫而去,但看看身边的孩…  相似文献   

18.
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和伯特兰·罗素都是20世纪文化巨孽.维氏“出道”虽晚,“悟道”却是甚早,1911年秋首次从曼彻斯特到剑桥拜见罗素,次年2月转入剑桥三一学院,师从罗素,同年11月在罗素推荐下,加入剑桥当时的“使徒”学术俱乐部.维氏生前发表著作不多,但影响愈来愈大,包括罗素本人也曾受过其影响.这两位文化名人,前后交往40年,1951年维氏去世,年长的罗素还在《思想学刊》撰文悼念.可是在维氏看来,两人的友谊至多维持  相似文献   

19.
有这样一则电视广告:荧光屏上推出画面,只见二郎神与孙悟空正大打出手,双方打得难解难分,不相上下,忽然孙悟空一甩手放出一个法宝,不偏不倚正打在二郎神的兵器上,二郎神看着被打断的兵器,不由地感叹道:“真准!真准!”此时配合画面,响起了画外音:“××牌手表,走时真准,多次获得全国第一。”这可以说是一则很不错的广告,生动有趣,令人咀嚼。但有人撰文说,这则广告“犯了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因为二郎神所说的两个“真准”,是孙悟空的法宝击中二郎神的兵器,这是空间位置上的“准”;  相似文献   

20.
我已经做了三十六年编辑工作了。最近,我接到郊区一位女青年作者的来信,信中说:“我是一个业余作者,写了一部小说。听说现在投稿也要托熟人、走后门。没有熟人和后门,稿子再好也登不了。所以,我愿意拜您为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