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顿悟成佛的切实依据《顿悟入道要门论》说:“问:欲修何法,即得解脱?答:唯有顿悟一门即得解脱。云何顿悟?答:顿者顿除妄念,悟者悟无所得。”顿悟成佛,始倡于道生。慧能六祖,实践其说,而建立顿悟成佛的一大法门,为后来禅宗代代相承不变的宗旨。佛是出类拔萃的智者,也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圣人。佛的成就如是伟大,为何可由顿悟而成呢?这是因为一切有情本来具有“佛性”、“本心”、“真心”、“如来  相似文献   

2.
佛教伦理的佛性论为中国人的伦理自觉,即成就人格完善的人、平等与泛爱万物、利他与舍己等奠定了基础.善恶与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个人造业,个人受报,保证了中国人在伦理道德上将自觉、自重和自愿相结合.成佛的伦理修持则成就了中国人在道德上的自觉、觉他与觉行圆满,它将佛教引向主体,完善人格,并成就了中国人的佛性.这是佛教伦理同中华传统的儒家、道家伦理所共同构成的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基础的根本方面.  相似文献   

3.
与其它宗教一样,佛教也有自己的实践哲学。渐悟与顿悟是关于成佛途径的理论,是佛教实践哲学的一个中心问题。渐悟也叫渐断、渐了,是指要经过长期修习才能达到对佛教真理的觉悟。顿悟又称顿了,与渐悟相对,指无须繁琐仪式和长期修习,一旦把握佛教真理即顿然大悟。东晋之世,由于僧人对佛教十住三乘理论的研讨,而有顿、渐之辨的发生。南齐刘虬《无量义经序》论顿悟时说:“寻得旨之  相似文献   

4.
佛经里常说:“人身难得”;“得人身如爪上土,失人身如大地土。”人身的宝贵和生命的价值,在佛经里有丰富的论述。佛教重视人间的意义是从它的根本教义出发的。佛教强调只有人才能成佛;其它各类众生虽具足佛性,但只有获得人身才有条件实现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增一阿含经》说:“诸佛世尊,皆出人间,不在天上成佛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中  相似文献   

5.
《法音》1991,(12)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人人都有佛性,所以人人也都能成佛。佛教以慈悲为怀而普度众生,对于杀害生命,是不能容允的,所以规定杀生是五戒(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第一条戒律。但是,只要犯者能够虔诚忏悔,仍然可以完成最圆满境地的人格(佛教叫做“成佛”)。《涅槃经》卷二十六说:“屠家之子,常修恶业,以见我(佛)  相似文献   

6.
就南禅"顿悟成佛"与传统佛教"觉悟成佛"解脱意义是否对等的问题,历来争议不休,其焦点,则无外乎禅宗所谓"悟后修行"理念的内蕴吊诡。通过追踪南泉、百丈等禅门祖师口中的"行履"概念,得以系统梳理禅宗内部诸多分散且模糊的解释或回应,进而在"悟后修行"的方向、模式与实质三个层次得到一致的结论,即在禅宗超线性的思维模式里,"悟后修行"的理念其实从未构成与"顿悟成佛"宗旨的对抗,禅宗"顿悟成佛"圆满的解脱意义也不曾被消解。  相似文献   

7.
千佛的经典依据及其界定在佛教尊像谱系当中,有佛、菩萨、弟子、罗汉、天王、力士、天龙八部众等,其中单就佛像而言,小乘佛教讲只有一佛即释迦佛,而大乘佛教则主张佛有无数,如恒河沙。正所谓众生皆有佛性,人人都可成佛。大乘佛教世界有三佛、五佛、  相似文献   

8.
二十世纪初年,神会的思想资料由于胡适先生的发掘,引起了国人的注目。但是,人们的考察往往侧重于在禅宗史上的地位,而对他思想体系本身的分析却着墨不多。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神会的佛学思想作一分析,以求教于佛学界的专家和学人。一、佛性论,神会学说的理论基础佛性亦意译“如来性”、“觉性”,它是众生普遍具有的得以成佛的质因、根据和可能。神会认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众生佛性不与众生分立,它就存在于众生之中,众生本自有之。就众生成佛的因素、成佛的可能来说,“一切众生,皆有真如佛性”。(《神会语录》  相似文献   

9.
《法音》1989,(5)
佛教本着从“勤修戒定慧”的实践来达到断惑证真,了生脱死,乃至明心见性、圆复本具的周遍清净的佛性——成佛的精湛圆满的教理,而提倡简单朴素、淡泊宁静的生活方式。特别对于出家弟子,要求过最简易  相似文献   

10.
心性观念是中国佛教哲学的重要内容。在佛教中,"性"释为"体",指本来具有的不发生变化的本性、实体,即"佛性"。佛性自性本净,然为妄念所染,不能自明,这就需要通过"体"而示道见性。佛教修养佛性,也是从心做起,向内寻找。心不动,自能观照到佛性。佛性本清净,清净即空寂,"空"成为佛教修养的最高追求。但是"空"所具有的某些属性却使"空"境充满了艺术化的审美气质,因此,处于这一阶段的人生也就具有了审美意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