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秦道家是一个相当庞杂的学派。据《庄子·天下篇》载,就有宋尹、彭田慎、关老和庄周四个流派。他们的学术思想(包括心理学思想)既有其共同的、统一的一面,也有其不同的、分歧的一面。因此,要全面考察他们的心理学思想是相当困难的。从现有的一些资料看,宋钘与尹文、关尹与老聃、庄周等三个流派都对心理学中一些重大的理论问题提出他们的看法,在先秦心理学思想史中占有值得注意的一页。尽管存在着困难,也应对它们作一番初步的整理。所以本文试图对这三个道家学派心理学思想作  相似文献   

2.
方以智处世事多变之秋,早年有"经世"的抱负,但后来人生历经坎坷,思想也为之一变。方以智仿庄子之藏身别路而逃禅,会通儒、释、道,编撰《药地炮庄》,对道家经典《庄子》进行阐释、利用和改造,形成自己的哲学特质。方以智对道家经典《庄子》展开评述,一面以儒炮《庄》,一面归《庄》于《易》,认为释、道、儒三教可以合一。  相似文献   

3.
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虽以儒学为正统,但对道家思想也有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对庄子的论述多有可取之处。朱熹不仅从新的角度探讨了庄、孟关系,并揭示出杨朱在老庄思想演变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而且还深入论述了庄子与释道的关联。而从朱熹对庄子的具体评价以及朱熹建构其哲学体系时对庄子思想资源的吸收等几个方面,更可以看出庄学本身的理论活力及道家思想在朱熹哲学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正郭勇健著《庄子哲学新解》一书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11月出版。作者认为,一般而言,老子智慧,庄子逍遥;然而庄子未必不智慧,老子未必不逍遥。历代儒家学者对道家思想定义不一,新儒家的心学倾向则影响了诸多学者形成庄子诠释的"心学范式"。作者抛开国学、儒学对庄子哲学解读的成见,从现象学的角度对《庄  相似文献   

5.
《庄子》一书是研究庄子的思想资料。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原有五十二篇,现在流传的是经过晋人郭象整理删定的三十三篇本,计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自宋代以来,人们就发现《庄子》书中不完全是庄子的作品,就提出了《庄子》书中哪一部分出于庄子之手的问题。建国以来,这一问题的争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出现了四种不同的观点:任继愈认为研究庄子思想应以外杂篇为依据,而內七篇是后期庄学的思想,决非庄子所作,冯友兰认为“庄之所以为庄者”突出地表现在《消遥游》和《齐物论》这两篇  相似文献   

6.
庄子的"物化"概念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庄子哲学中,"物化"概念可以从四个层面进行诠释幻化、死亡、自化、观化.这四个层面相互贯通,是庄子立足人的生存现实对人的生命问题的独特思考和对超越之路的个性化设计,在其整个哲学思想中起着关键作用.这里既有人的"命"的一面,也有人对"命"的"觉"的一面,体现着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人的主体优越性.合理地解读庄子的"物化"概念,对把握庄子哲学的特质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庄子思想对中国艺术的影响十分明显。在朝堂之中,被广为理解和运用的是儒家文化,但是在艺术创作中,对于庄子思想的推崇和运用也十分常见,其内在原因在于庄子思想中的超然、和谐、共生以及逍遥等观念,为艺术创作提供了思维但是却不具有太多的约束,符合艺术创作的特征要求。中国画是中国艺术中的重要内容,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庄子思想的影响,那么庄子思想的内核是什么,对于中国画的创作有什么样的影响,对其进行探讨能够有效的促进我们对于庄子思想的理解,对于中国画创作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思想的核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子是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他有杰出的才能,丰富的想像。“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对两千多年来中国的哲学、文艺、政治都有很大的影响。 目前学术界正在讨论庄子哲学的体系和性质,这对于深入研究庄子的思想是有益的。为了使我们的探索能进一步符合庄子哲学的本来面目,有两个问题是值得注意的:一是要注意从庄子哲学和当时社会现实的联系中去把握其哲学的基本范畴和结构;二是要研究庄子在理论上的继承和演变。庄子之学本于老子,他继承了老子关于“道”是精神本体的思想。但是,庄子在哲学上的重要特征就是没有停止在客观唯心论,而是通过相对主义转向了主观唯心论,相对主义是庄子哲学体系的核心。研究这个问题对于理解庄子哲学的体系和性质是颇为重要的。本文拟就后一个问题谈谈个人的体会。  相似文献   

9.
作为现代新儒学大师的徐复观,何以在艺术思想上独钟情于庄子精神并称之为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呢?徐复观艺术思想的核心究竟是儒家美学还是庄子美学呢?此可从儒道思想的相通与相异、台湾的历史文化传承、现实专制政治的压迫及其内心情感的激发四个方面来探讨影响徐复观归向庄子精神的因素,对学界"重庄轻儒"、"根儒道华"、"儒学化的庄子"三种观点提出批判。事实上,徐复观洞察到了儒道艺术精神之间的差异,从而突破了传统的以儒家美学为主导的固有思维模式,从庄子精神的视角去发掘和把握中国艺术精神,体现了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独到理解。  相似文献   

10.
庄子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子》一书是我们今天研究庄子的主要资料。但是,《庄子》中,既有庄子的作品,也有庄子后学的作品,而主要思想却是庄子的。依据《庄子》来研究庄子的美学思想,同样,既有庄子的、也有他的后学的。所以,所谓庄子的美学思想,确切地说,应该是战国时期庄子学派的美学思想。本文谈到庄子,往往包括他的后学在内。  相似文献   

11.
论管仲学派健身观点及其辩证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般认为,管仲学派对健身(包括养生)问题没有多少值得称道的学术思想成果。例如,1990年出版的李良松等编著的《中国传统文化与医学》就明确立论:“先秦的养生思想首推老、庄。”但是,事实如何呢?比老子大约早2个世纪,比庄子大约早4个世纪的管仲,率老、庄之先已对养生思想及至一般健身问题有过研究。为其不致湮没,今搜集有关资料就此试作评析,谨向识者探询请教。  相似文献   

12.
许多论者都指出过,庄子既是一位哲学家,又是一位艺术家,《庄子》是一部寓庄于谐、亦庄亦谐的奇书,其理性思维的脉络中往往缀以许多情感的花结,其深奥的思想常常通过各种奇特的形象塑造而传达出来。(参见《老庄论集》186页)庄子其人是同时并用理论的方式和艺术的方式来掌握世界,《庄子》其书是既用逻辑思维又用形象思维来编  相似文献   

13.
道家哲学崇尚自然 ,并且通过对宇宙万象的深刻观察来阐述其思想。在《庄子》一书中 ,仅关于“马”的描写就有多处 ,诸如 :《庄子·逍遥游》 (下引《庄子》一书只注篇名 ,书名从略 )中的“野马” ,《齐物论》中的“万物一马也” ,《至乐》中的“马生人”之说 ,《马蹄》所谓“马之真性” ,等等。可见 ,庄子对马是颇有研究的。但是 ,庄子“马论”却未能引起历来庄学研究的重视。本文试图从庄子所处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 ,结合老庄哲学独特的思维方式 ,以期对《庄子》一书中的“马”作出新的解释 ,藉此窥得庄子哲学之特质。一在《庄…  相似文献   

14.
构建一个儒家化的庄学体系是船山晚年解庄的根本目的。为此,他在《庄子解》中首先提出在庄学与儒学两个方面皆具亲缘性的"浑天"说作为庄子思想之根,进而借此诠释《庄子》文本,化解庄儒分歧。通过分析"浑天"视域下的"寓庸""随成"以及"能移""相天"等重要思想观念,可以发现《庄子解》中并存着两种相反却又相辅相成的诠释向度:一是重构,这表现为船山对庄子之学的儒家化改造;二是逆构,即在重构庄子之学的过程中,庄子的某些思想又反过来得到了他的称许和接纳,并藉此参与到了其庄学体系的构建之中。船山和庄子思想之间的这种双向互参、相互进入的关系昭示我们,包括《庄子》在内,经典文本的生命力常通过其对后世诠释者的思想逆构作用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15.
魏晋以来 ,庄学成了显学 ,各家观点纷呈。最近由齐鲁书社出版的张涅先生的《庄子解读———流变开放的思想形式》一书 ,是庄学研究中的又一成果。该书的基本观点就是副题“流变开放的思想形式”一语 ,这个观点与传统的题解以及现代的理论建构观点都不同。作者认为《庄子》虽然有篇名和篇的形式 ,但是绝大多数没有一般意义上的篇章结构。“内篇”由片断组合而成 ,每个片断都有思想观点 ,但是没有一个片断能成为核心 ;篇内相同的思想范畴相互构成了流变发展的思想关系。“外杂篇”是对“内篇”的思想阐释、发展或变异 ,除了《马蹄》、《刻意》…  相似文献   

16.
庄子的人生哲学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 在先秦思想中,庄子思想是一个思维开阔、意境宽广、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思想体系。庄子思想在很多地方表述了可能是属于多数人的那种情境,所以它已不属于他个人和他的那个阶级,而是以构成其思想特质的三个方面——个人从自然、社会和自我造成的精神束缚中超  相似文献   

17.
庄子与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向来以"老庄"并称。庄子对老子道的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早在《史记》内就有记载。《庄子》一书从头到尾以道贯穿,每一篇都以道为纲。《老子》说道是万物的祖宗,上帝也不例外。《庄子》说道产生了鬼神和上帝。在鬼神问题上,庄子用事例告诫人们,真正的鬼神是在于人间人为的鬼神。庄子还举出小鼠知道在神坛下打洞可以避免烟薰和挖掘之祸,以此否定了神灵的存在。在神仙问题上,《庄子》一书内没有一处有神仙这个称谓。《庄子》所描写的至人、神人、真人、天人、圣人,是庄子用寓言手法比喻为他的理想化身,这些人是品格高尚的凡人,不是长生不老的神仙。在生死问题上,庄子说:"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气是道所生,是物,排除了永生不死的灵魂的存在。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无神论思想,并展现了自己的无神论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魏晋南朝志怪小说中的孔子形象既有保持本色的一面,也有濡染新风而变异的一面,具体表现为四个主要特点:保持了一个儒者的本色、流露了隐逸的思想情趣、保持了两汉圣人感应天意和先知先觉的神异光环、被从民间百姓的视角还原为平凡的人。其原因主要与这类志怪小说受到传统儒家思想、玄学庄风、两汉谶纬迷信之风的影响分不开,也是小说这种特殊文体规范的结果;此外,还可能受到佛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尽管从儒家卫道的立场来看,庄子只是一异端,但庄学在思想史上自有其风光之处。宋人叶适说:“自周之书出,世之悦而好之者有四焉:好文者资其辞,求道者意其妙,泊俗者遣其累,奸邪者济其欲。”而候外庐的《中国思想通史》在引用《水心文集》的这一说法时也说:“庄子的思想,从其影响于中国士大夫的历史看来,实在不是‘异端’,而是‘正统’,上自秦、汉、魏、晋的黄、老与玄学,中至宋、元、明的理学,下至近代的唯心主义都有其血液贯注着。”①然这两种说法仍有区别,叶适点出《庄》书的奇诡,着眼于它的个性;侯氏则是想揭发它的弊病,所展示的是传统的共性。后者同时也意味着,整个传统思想学术,不论正统还是异端,在现代价值体系中,其位置可能都会经历一个颠倒的过程。对庄子的这种排拒,不是  相似文献   

20.
南宋理学家林希逸注解了《老子》《庄子》《列子》三部道家经典,其在注解时对如何阅读这三部经典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别具一只眼。这一阅读方法指导了阅读"三子"的两个层面。其一是以"三子"文本的字义、章法、文脉等为切入点,从文章学的角度来理解"三子"文本的意涵,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文本的文意,同时也让读者明朗地感受"三子"文辞之美。其二是从思想体认的层面指出领会《老》《庄》精神的不同路径。这一层面所反映的阅读方法论对我们阅读不同文化的经典、领会不同文明的精神、融汇不同思想的意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