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医学人文教育是医学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融合是医学学科发展的目标和方向.当下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在于:医学人文教育与政治教育混谈,人文教育目标不明;医学人文教学与社会现实脱节,人文教学效果不佳.破解医学人文教育的困境,必须从顶层设计,跳出医学人文教育看教育,实施医学人文教育发展战略,实现医学教育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医学人文教育:问题、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近年来,医学人文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方式单一、改革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创建具有多种形式,并与专业和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医学人文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医学人文教育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从总体上看,还存在着师资队伍匮乏、教育方式单一、改革力度不够等问题.为此,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科建设,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积极创建具有多种形式,并与专业和社会实际密切结合的医学人文教育新体系.  相似文献   

4.
扬弃与超越——医学人文教育的重新审视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前,医学人文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的审视,追根溯源,重新认识人文教育的内涵,并就认识取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方法、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障碍或弊端提出扬弃与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教育的宗旨是以医学暨人文发展为导向,致力建构一个崇尚人文价值与尊重生命、医学人文兼容并蓄的医学大学,强调"先学做人,再学当医师"。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非常有医学针对性,按核心能力要求整合医学人文核心课程,分为文化与社会、人际关系与沟通、医学伦理/法律三个主轴,贯穿于1年级~6年级的学习中,而且与专业课程学习紧密相联,教学方式多元、务实和潜移默化。其教育模式无疑为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带来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目前,医学人文教育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通过对医学人文教育现状的审视,追根溯源,重新认识人文教育的内涵,并就认识取向、课程体系、教学模式、评价方法、专业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等方面的障碍或弊端提出扬弃与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7.
台湾中山医学大学教育的宗旨是以医学暨人文发展为导向,致力建构一个崇尚人文价值与尊重生命、医学人文兼容并蓄的医学大学,强调“先学做人,再学当医师”.开设的医学人文课程非常有医学针对性,按核心能力要求整合医学人文核心课程,分为文化与社会、人际关系与沟通、医学伦理/法律三个主轴,贯穿于1年级~6年级的学习中,而且与专业课程学习紧密相联,教学方式多元、务实和潜移默化.其教育模式无疑为我国的医学人文教育改革带来全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8.
论医学教育中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养之统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培养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是现代医学教育的目标。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厘清现代医学教育中医学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精神的概念,探析现代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精神的矛盾冲突,适应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求,实现现代医学教育中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精神培养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医学创新教育面临的难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医学创新教育面临的难题 1.1医学教育观念陈旧、培养目标单一 传统医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白衣天使,在这种医学本体功能单一性目标的影响下,医学的所有理论和法则都紧紧围绕着“战胜疾病”这一功利化的目的而展开。还没有从更高境界和更深层次上对“人为什么会生病,怎样才能不生病”等涉及人的全面本质问题的医学社会功能进行更加理性的价值评判。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现代医学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医学目标:一是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护健康;二是治疗和治愈疾病;三是减缓由疾病带来的痛苦和疼痛;四是预防过早死亡,促进安乐死,为提高生活和生命质量提供全方位的服务。这种现代医学目标要求高等医学教育从传统的单一性目标转变为培养既能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又能指导人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树立珍爱生命的生活观的医学人才。从我国目前医学教育的现状来看,虽然已经认识到传统医学教育培养目标单一性的缺陷,也提出要加强对医学生进行综合能力的培养。然而,我国的医学教育仍存在着教育框架不尽合理,医学人文社会科学教育薄弱,培养的医学生人文、心理、社会学科知识缺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当今医学缺少的是什么--论医学中的人文   总被引:28,自引:13,他引:15  
医学首先是一项社会事业,而后才是一门学科。医学的内在道德原则要求医学具备人文精神和人文内容。人文和科学技术是医学的两个必要的基本的组成部分。医学人文的缺少和流失使当今医学成了“半吊子”医学。为了纠正这种偏差,医学教育应该是人文精神和人文内容的教育优于技术的教育,而医学决策者和研究者在其中的责任最大。  相似文献   

11.
当前有相当数量的临床学院、教学医院和临床教师仅重视医学生的专业教育而忽视医学伦理教育,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严重脱节.应对临床实习生的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教育内容、实践过程、教育路径、方式方法进行整合,使医学专业教育与医学伦理教育紧密结合、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实现整合.  相似文献   

12.
医学院校高大全式的多元化发展方向,式微了医学教育使命、偏离了医学专业特色、弱化了医学科研实力,得不到社会认可,给社会带来可怕后果,走向泛化与平庸是其必然的演进宿命.医学教育的使命既要坚韧于医学的专业,还要能触摸到医学的温情,这才是医学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13.
英美学者研究认为,医学生在医学院校学习和临床培训期间,由于其身份地位、文化冲突以及医疗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而经历的种种伦理困境,易于使他们陷入情感和心理的困扰、信仰和行为的冲突、理想和现实的矛盾之中,并最终导致其价值观和伦理原则的损害。他们呼吁教育工作者应当承担起帮助学生应对复杂的矛盾问题以及学习职业伦理困境的处理经验的责任。这些成果对深入研究和积极探索我国医学伦理教育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新的医学目标与高等医学教育改革   总被引:27,自引:1,他引:26  
面对21世纪社会发展和卫生保健系统的新困境,传统的医学目标遇到很多挑战,现代医学的目标已经形成新的目标.医学教育改革必须适应新的医学目标,以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15.
Due to the rapid advances in medical technology, medical students are now being faced with increasingly complex and unparalleled ethical and practical dilemmas during their training. The new and future challenges of high-tech medicine demand improvements in current medical education, not only by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through humanized training programs, but also by involving them in finding solutions to the ethical and legal quandaries they encounter. Today’s students of medical universities must acquire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thical and legal issues relevant to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and we have to do everything possible to introduce these students to the current discussions on more or less controversial ethical and legal topics. Although final answers may not be found, the very discussion, argumentation, and awakening of students’ interest should become an essential part of the core curriculum of every doctor. An earlier version of this paper was presented at an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The Ethic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and Patents,” held in Warsaw, Poland on 23–24 April, 2004. The author is a student and member of the Senate Committee on Teaching.  相似文献   

16.
Over the past 30 years, few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motivation have generated the volume of research as have studies of the need for achievement, need for affiliation, and need for power. Yet few studies have been concerned with the interdependency of these motives. The goals of the present paper were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se motives are interdependent, and to compare two different measures of these needs. Ninety men and women from introductory psychology classes served as the subjects. They were administered the TAT and the Edwards Personal Preference Schedule test to determine the strength of these motives. The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se psychogenic needs are not independent of each other. While the present results show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se needs among men, a significant one emerges for women. There were als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s between the two techniques of measuring the motives, a test involving fantasy materials and a “self report” questionnaire.  相似文献   

17.
浅谈医学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培养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20世纪以来,传统医学教育在指导思想上、教育理论上和实践中人文精神存在不足。这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过分注重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专业知识与人文精神分离的结果。因此,着重从医学文化的角度去思考医学的本质和目的,探讨在医学教育中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医学生之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剖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对医学生加强医学伦理素养教育是当前国内外医学教育的共识,但在教育的内容、方式和方法上却是各具特色.相对而言,我国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医学伦理素养教育尚处于不成熟的阶段,其表现就是教育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教学效果不甚理想.从医学伦理素养教育的现状入手,尝试分析我国医学伦理素养教育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索以患者为中心的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教育,本研究调查了四川大学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中的“伦理修养”(“保密与尊重”和“知情同意”)和“医师责任”两方面的认知,并将其与患者认知进行比较。笔者分析了医学生和患者认知差异,并对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结果显示,医学生对医师职业精神的认识停留在比较肤浅的层面,未能发自内心地把患者的利益放在首位,最重视的仍然是临床技能的提高。研究提示医学生医师职业精神教育需要增强感染力和实践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