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转基因食品安全不确定性决策的伦理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时报》最近报道了两则有关转基因食品的科技新闻再次引起人们对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关注.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危害具有科学上的不确定性,导致政府对转基因食品安全发展决策的不确定性.本文认为转基因食品安全发展决策的不确定性是长期存在的,但在转基因食品发展不确定性决策中应该有确定性的伦理准则,那就是“尊重生命健康,避免遗传物质跨物种感染”和“不伤害其他生命,保持生物多样性”.政府要建立起符合伦理道德的管理机制来规避转基因食品发展中的风险,即建立道德责任追踪制度、完善效益与风险评估检测制度、尊重知情选择的合理标识管理制度和健全公平公正的利益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2.
随着转基因食品不断地进入市场,学者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危害人类健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介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指标,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转基因食品采取“有罪推定”的战略。  相似文献   

3.
随着转基因食品不断地进入市场,学者和公众对转基因食品是否危害人类健康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介绍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评价的科学指标,运用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对两种观点进行了分析,并提出对转基因食品采取"有罪推定"的战略.  相似文献   

4.
谣言是常见的社会现象,但其传播过程的"心理黑箱"还是缺乏探索的问题。在情绪评价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对照实验,通过转基因食品情景模拟来考察不公平谣言及辟谣行为对风险认知评价及情绪的影响。结果表明:(1)转基因风险评价产生的情绪可分为后果型和伦理型;(2)不公平感会导致更强烈的伦理型及后果型情绪,并使得被试倾向于高估转基因风险;(3)辟谣对转基因风险评价能起到一定干预作用,但不能完全抵消谣言对情绪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转基因技术安全性的生态伦理浅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转基因技术为基础的生物技术是本世纪最具影响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带。转基因技术在农业、食品、医药、环保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它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时,也存在着潜在危险,即有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危害人类健康。本文试图从生态伦理的角度来思考转基因技术的安全性问题。  相似文献   

6.
转基因食品的伦理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3年,美国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第一例转基因作物--转基因烟草.1994年,美国实现第一例转基因植物--延迟成熟转基因番茄的商业化种植.随后,转基因作物在一些国家像美国、阿根廷等逐渐推广,中国也种植少量的转基因作物.目前,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已达几千种.转基因食品将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但也有许多风险和负面影响.由此,对转基因食品伦理问题的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食品安全隐忧与公众知情选择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转基因食品具有巨大的社会价值和广阔的市场前景,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安全隐忧,其潜在的对人体和环境的危险性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因此,对转基因食品应持审慎的态度,并努力建立长期安全监测机制.此外,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还没有定论之前,应充分尊重消费者的信仰和消费习惯,尊重公众的知情选择权.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水稻能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满足不断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代表了杂交水稻育种的方向.从转基因水稻的研究到转基因大米摆上我们的餐桌,中间必然要经过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环节.目前,转基因大米的人体试验之所以引发全世界舆论的轩然大波在于两点:一是以现在的技术生产出来的转基因水稻,还具有安全的不确定性;二是转基因大米安全的不确定性引发的人体试验的伦理争议.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要得到伦理上的辩护,首先,要用新的转基因策略,如创制智能不育系等,使得转基因大米的安全性大大提高之后,再进行转基因大米的人体试验;第二,必需遵循转基因大米人体试验的伦理原则:个人知情同意原则、不伤害原则、公平分配利益与承担风险原则;最后,人体试验要严格依照相关管理程序提交申请,由特设的伦理审查委员会审议批准后才能进行.  相似文献   

9.
农业转基因研究和应用过程中预防原则及其伦理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转基因食物作为转基因技术的产物,其安全性存在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和担忧。通过对转基因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实施安全预防并进行伦理评价、规范和指导,可以防止转基因食物可能造成的危害,使转基因食物更好地造福于人类。  相似文献   

10.
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的进展与争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正成为有希望的转基因方法。与其他基因转移方法相比,精子介导具有简单、高效、低廉、安全的特点。我们探讨精子结合外源DNA和DNA内化的分子模型,介绍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的改进方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伦理学争论,旨在推动该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生物医学的不断发展,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正成为有希望的转基因方法.与其他基因转移方法相比,精子介导具有简单、高效、低廉、安全的特点.我们探讨精子结合外源DNA和DNA内化的分子模型,介绍精子介导转基因技术的改进方法,并指出存在的问题和伦理学争论,旨在推动该技术在生物技术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是植物栽培、基因工程与分子医学三者相结合而发展起来的.目前还没有足够科学证据表明转基因植物具有长远的安全性.利用转基因植物生产药物技术是"双刃剑",应辩证分析安全性,要全面了解其试验和应用范围的可控性、安全评价方法的科学性、应急处理措施的可操作性、安全管理的严格性.  相似文献   

13.
李新旺  肖健 《心理学报》2001,34(5):90-94
综述了国内外运用转基因小鼠研究学习记忆的主要成果;分析探讨了某些基因表达的蛋白质,如NMDA受体,nociceptin受体,非受体酪氨酸激酸,Ca^2 和钙调素依赖性激酶,蛋白激酶A,蛋白激酶C,与cAMP反应成分结合的蛋白质,神经细胞粘附分子,神经生长因子等在学习记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初步探讨了学习记忆与LTP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让心转基因     
《佛教文化》2011,(3):123-123
凡夫往往心随境转,从表面看,似乎物质决定意识。其实,这是由于对内心缺乏了解所致。古时,郑国有大夫名子产,有人赠其宝玉,他坚辞不受,谓“尔以玉为宝,我以不贪为宝”。可见,没有贪心为因,即使面对诱惑,也不会为之所动,丧失原则。因,好比深埋于土壤的种子,由阳光、雨露滋润而生长壮大。种子虽隐没不见,却是作物成长的根本。人人皆知...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7,(3):69-76
通过对风险社会以及古典行政学相关理论的分析,同时结合发达国家风险治理的国际经验,本文认为风险社会所诱发的行政国家的适应性激变,对传统行政国家的三大基础提出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挑战,推动了风险国家的形成。作为一种新的治理类型,风险国家在国家的角色职能、国家能力、制度范式以及行政文化等方面,都与传统行政国家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社会面临着社会各类风险的叠加效应,同时中国的国家建设面临着建设现代行政国家和融入风险国家的双重任务。本文认为只有采用"1+1"的综合融入式建构策略,中国才能有效地应对不同风险的叠加挑战,并将风险治理有机地融入到国家治理能力和体系现代化的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上普遍关注PX项目、转基因、食品添加剂等多个科学发展问题。谈及色变,霎时间科技这个温和的可爱的人物似乎在谈论间变得那么不可理喻和不值得相信。然而盲从盲信甚至反智带给人们的不是温暖安全,而是更加容易为神神鬼鬼和神功异能等所俘获。掌握科学理性的方法和拥有科学质疑探索的精神将会是我们所需的抗生素,多一点科学理性,多一份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7.
孟宪平 《学海》2012,(2):10-22
非制度化行为及其效用既决定于行为者的主观努力,也决定于制度的有效性和约束力,还受到社会习俗和传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如果从经济学的视角分析,非制度化行为的变量参数、博弈形式、策略选择、成本核算、心理预期等是行为主体优先考虑的因素。非制度化行为的策略选择与利益驱动有关,其运行方向决定于不同个体或团体的力量对比和博弈能力,它的成本和收益是一定条件下的帕累托优化或纳什均衡。非制度化行为的策略选择还与行为主体的"情景信任"、"品质信任"等因素有关,其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用是推动行为主体跨越制度边界的重要因素,其中不仅有"风险厌恶"基础上的"效用最大化"追求,也有"风险偏好"引起的行为偏激。非制度化行为中,行为主体对基本变量的把握、对行为策略的选择、对行为效益的权衡以及对行为风险的判断是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8.
清真食品的规范生产和制度保障对于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国家宗教政策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清真食品产业的发展和国际接轨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这里面最重要的一项制度就是清真食品监制制度。本文立足实际,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建立清真食品监制统一制度的建议。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9.
主要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对健康需求市场上与传统理论相异常的现象进行分析,认为人们由于并非是完全理性的,存在着心理账户、风险规避、框架效应、非线性偏好、现状偏见等心理行为因素都会对人们的健康需求行为有显著影响,从而导致人们的实际行为选择与传统理论的理性人行为选择的差异,出现了老年健康需求大、预防性需求少等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清真食品的界定、清真食品标识的使用、清真食品管理的立法及清真食品监管和对策的理论成果进行研究,总结出当前清真食品管理研究的成果,并指出其不足之处,如理论研究的不完整性和制度建构研究的缺失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