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孟超的医学伦理精神是他卓越医学成就的内在支撑,堪为当代楷模,值得世人学习.它包括独立自强、奋勇争先的科研伦理精神,事业为重、生命为本的医务伦理精神,慧眼识才、业以人兴的人才伦理精神,以及矢志报国、为国争光的医学价值追求.弘扬吴孟超的医学伦理精神,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从友 《天风》2012,(4):51-53,68
医学、哲学、信仰,何为本何为用?一位临床医生为什么会转向生命伦理研究,是学术兴趣还是天职的召唤?孙慕义教授,一位牧师的儿子,眼下是中国生命伦理学学科带头人之一。他年过花甲却仍孜孜不倦,倾尽心血,获得累累学术成果。他的良知和责任感,使他始终关注社会、热爱生命。本刊有幸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听他以独特的视角来解读生命本身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医疗/医院伦理委员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日前,我们收到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科学与技术伦理司编写的《指南1:生命伦理委员会》、《指南2:生命伦理委员会的运作:程序与政策》的中、英文文本,其内容涉及生命伦理委员会面临的挑战与任务,国家、地区、地方、行业、医院、科研机构的伦理委员会,生命伦理委员会的运作程序与决策等。为促进我国生命(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发展与提高,我们特选择其中一些内容的中英文文本,于本刊陆续发表。  相似文献   

4.
当下高新生命科学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伦理困境,而其复杂性超过了一般性的医学道德问题。高新生命科学技术伦理困境的复杂性源于三个因素:当下后现代道德多元化的复杂性所引发的生命伦理问题多元化;高新生命科学技术不仅干预身体机能,还引发超身体干预;中国当下生命伦理学应对的复杂性。中国话语体系下的生命伦理学探索是值得发展的路径,但如何整合传统文化、西方传入文化和当下中国现代文化,以解决中国本土的生命伦理问题,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5.
应上海市医学伦理学会邀请,美国《医学与哲学》杂志主编、当代著名生命伦理学家恩格尔哈特博士(H.Engelhardt)由范瑞平博士陪同,于1999年5月30日至6月3日访问上海,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恩格尔哈特就生命伦理学术文化、生命伦理学的进展、高技...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医学视野中的伦理与现代伦理视野中的医学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医学与伦理的关系从古代、近代到现代,经过了一个浑然一体、相互分离和重新融合的否定之否定过程。通过对这一过程的简要考察和分析,着重阐述了现代医学视野中的伦理与现代伦理视野中的医学应当所具有的本质形相。在现代医学视野中,现代医学伦理是来自人类伦理遗产和对现实生命道德问题的伦理认识结果两方面的理论交汇。现代伦理应当是多层次的理论与实践系统,其中包括道德哲学层次的思考;生命伦理中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的构建;关于生命道德规范长入现代医学的机制问题的思考;现代医学伦理的发展与相关学科的相互借鉴的研究。在现代伦理的视野中,现代医学的本质在于,现代“大医学”的概念已经取代了对医学的传统认识;医学作为现代社会文化构成部分的特质逐渐地被揭示出来;现代医学已经成为特定社会职业群体以科学技术为主体的重要社会活动。站在现代医学和现代伦理各自的立场认识和了解对方,对全面把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和推进二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医学宽容——兼全球生命伦理是否可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宽容是一种文化,一种文明,一种成熟的伦理风格,一种时代精神,是生命伦理学的重要内容;应提倡和关注宽容主义,宽容伦理学的建立对医学和社会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生命伦理学尤其需要宽容技术,宽容使全球生命伦理的建立成为可能;我们应争取主动快乐的宽容,宽容不是放弃思想,而是选择自由。如果没有宽容,就没有全球生命伦理,就没有人能够很好地生存。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起 :伦理人类学种种伦理人类学[1] (Ethicalanthropology)作为哲学人类学的分支 ,曾有着浓厚的宗教人类学传统 ,并与文化人类学、社会人类学相交叉 ;当代 ,它与诸多的应用人类学 ,特别是医学人类学和生命伦理学的理论与实践发生密切关联。其对于医学 ,尤其是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医学的发展以及卫生资源分配的伦理政策的作用不可忽视。尽管我们尚来不及对这一新兴学科进行认真的学理性考释 ,但它客观上已经对各国的医疗政策发生深刻影响。因为我们从来没有对其理论核心和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研究性对话 ,以…  相似文献   

9.
汤姆·比彻姆和詹姆士·邱卓思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一书提出了尊重自主、有利、不伤害和公正四个生命伦理学原则。以共同道德作为四原则的来源和基础,结合反思平衡的方法广泛地应用于解决全球的生命伦理学的难题。通过梳理比彻姆和邱卓思的共同道德与生命伦理学原则的关系。进而研究共同道德观的内容、来源、与生命伦理学的关系,及在《生命医学伦理原则》新版本的发展。之后探讨了共同道德在生命伦理学方法中的重要作用。最后,阐释了比彻姆和邱卓思对共同道德的辩护。  相似文献   

10.
学习、了解生命伦理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生命伦理的基本问题,树立生命重于一切的意识,对于医学院校的大学生今后从事医学事业尤为重要.因此,对学生进行阿尔贝托·史韦兹"敬畏生命"伦理学教育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书讯     
<正>《生命医学伦理原则》中文版出版《生命医学伦理原则》自1979年初版以来,一版再版,是当今世界读者最多、引用最多的生命伦理学经典名著。该书首次提出并论证了四大生命伦理原则:尊重自主原则、不伤害原则、有利原则和公正原则,形成了  相似文献   

12.
文天祥虽然较少哲学方面的专门著作,但是我们却不能忽略他在中国伦理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他以“法天不息”作为自己精神的核心,建构了广阔的精神空间,贯通了伦理和人生,自强不息地进行修养。爱国主义是他的最高伦理成就,他还超越伦理与宇宙大道合一,达到了人生的大自由境界。他以生命验证了儒家文化的内在尊严和精神高度。  相似文献   

13.
日本医学伦理问题(上)──脑死问题的基点所在日本旭川医科大学教授冈田雅胜一、日本医疗伦理的现状我在这里想探索一下关于围绕日本医学伦理问题的问题是什么,并且通过脑死问题来论述一下构成日本医学伦理的根本问题。日本在把以美国为中心的生命伦理学展开的同时,也...  相似文献   

14.
《法音》1994,(5)
五年前的今天,三天从未有过的大黄风过后,拉萨蒙尘,雪山披孝.班排大师舍报西归了。他离开了我们,但他高大魁伟的身材,满月股的面庞,依然温暖着我们的心。大师他.作为藏传佛教的领袖,热爱自己信仰的宗教;作为藏族的优秀代表,他热爱自己的民族;作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他热爱祖国;作为党的忠诚朋友,他热爱中国共产党。把爱教、爱民族和爱国、爱党完美地统一起来.这是大师一生真实的写照。早在1982年,大师以双重身分到日喀则视察工作。从工作角度讲,他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从宗教角度讲,他是大活佛,藏传佛教杰出的领袖…  相似文献   

15.
道德赤字、人性亏损是当代医学最大的危机,单纯法律、伦理、制度已难以管控医生的真实医疗行为,现代医学正面临前所未有的道德冲击和人性挑战。作为一种新道德思维,医学责任伦理具有新的精神气质和新的伦理追求,它超越传统的道德思维局限性,以他者的思维方式重新审视医学责任,开辟了一条解决现代医学面临的道德难题的新路径。责任伦理要求医生不仅要具备精湛的医术,更要具有善良的人格,要践行一种自愿的、主动的、不求回报的伦理责任,让医学技术为社会可持续、为人类健康和子孙后代造福。  相似文献   

16.
作为研究生命科学和医学道德行为的新兴学科,生命伦理学通过一个确定的形而上学的原则或者伦理规范来指导现实。生命伦理学的原则规范体系源自于人类道德哲学的思潮,义务论是对生命伦理学有着重大影响的思想来源,至今在医疗实践中承担着道德规范的作用。当代医学科学技术的巨大发展所引发的生命、生殖、医患关系等难题,对传统的伦理观提出了挑战。在理性多元化的今天,生命伦理学不可能依赖一种普适的道德规范来指导人们的实践,而只能在探索过程中寻找适应不同文化背景和指导生命科学发展进路的伦理范式。  相似文献   

17.
ICU应用先进的诊断、监护技术和治疗设备,对危重病情实施有效的干预,为重症患者提供规范的、高质量的生命支持,改善生命质量。作为重要的临床伦理内容之一,ICU治疗的伦理问题主要包括:在维持生命尊严、生命质量与争取短暂的生存期之间的选择;家属屈于传统观念、社会压力与理智的两难;ICU治疗技术、管理与人性化医疗的矛盾;医院创收与资源浪费的冲突。清楚认识ICU治疗中的伦理问题对完善重症医学伦理规范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周易》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用生命的观点观察世界,用生命的体验关注人类,理解万物。祈望在人和人之间,人和物之间建立符合自然本性,顺从生命本质的关系。《序卦》说:“有天地,然后万物生焉。”“有万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妇;有夫妇,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礼义有所错。”依《易传》,儒家伦理系天地大化生命流行的产物。因而,它应当积存和总括天地生养万物与人类的基本法则,成为一种生命伦理。一、万物皆有生的权利《周易》认为人和万物的理、性、命均来自于天赋,来自…  相似文献   

19.
正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科研伦理与负责任科研的研究与发展,进一步提高我国医学伦理审查质量与能力建设,中华医学会医学伦理学分会、医学与哲学杂志社联合美国匹兹堡大学、耶鲁大学和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福格蒂中心拟于2017年10月10日-12日在大连举办"科研伦理培训与伦理审查能力建设专题研讨会"。会议将邀请: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生命伦理学中心主任Jeffrey Kahn,美国人体研究保护项目认证协会(AAHRPP)主席及CEO Elyse Summers,匹兹堡大学生命伦理学及健康法学中心主任Lisa Parker,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教授Kaveh Khoshnood等美国科研伦理和生命伦理学专家,以及  相似文献   

20.
卡拉汉教授对海斯廷斯中心的运作是多学科交叉和合作的方法,其研究团队由哲学家、神学家、律师、神经学家、医生、社会学家、科学家、心理学家、医学史学家等组成.多学科研究的两个特征是以多学科交叉研究生命、生活及死亡的问题,并将生命伦理问题的研究提高到政策和法律水平.海斯廷斯中心对生命伦理学的影响和贡献主要就是这种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卡拉汉教授的一生也是一个多学科研究的生涯.说他是一个哲学家绝对不正确,定义他是一个以多学科交叉角度研究生命伦理学的"生命伦理大家"最为合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