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智慧语丝     
正我们做不了伟大的事情,但是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小事情。——特蕾莎修女我们无须立刻看到遥远的路的尽头,只须看到可以抵达那里的路就好了——昂山素季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世间一切,都是遇见。就像,冷遇见暖,就有了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了人,有了生命。——董卿 一个人知道自己为什么而活,就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尼采  相似文献   

2.
张丽 《天风》2011,(10):46-47
中国社会发展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了,但贫穷还没有消除。在城市的街边,在旅游景点的附近,在教堂的门口,我们常常看到躺在或是跪在地上、站在那里手拿破碗向人乞讨的人。社会新闻上常常出现,路边躺着一个看似重病的,旁边一个不断磕头的,向路人求钱治病,结果到了没人的时候就两人起身收工的骗局,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于是,面对每主日都在...  相似文献   

3.
    
偶然的一个机会,孩子从老师那里借来一本《思维与智慧》杂志,我们全家眼前为之一亮,争相传阅。看到全家都喜爱看这本杂志,而且个个乐得称赞"她",我决定订阅一套。由于已是7月底了,我就打电话试试能否订到2008年全年的,哪知真的如我  相似文献   

4.
张丽 《天风》2011,(10)
中国社会发展了,经济总量全球第二了,但贫穷还没有消除。在城市的街边,在旅游景点的附近,在教堂的门口,我们常常看到躺在或是跪在地上、站在那里手拿破碗向人乞讨的人。社会新闻上常常出现,路边躺着一个看似重病的,旁边一个不断磕头的,向路人求钱治病,结果到了没人的时候就两人起身收工的骗局,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于是,面对每主日都在教堂门口乞讨者的基督徒们,  相似文献   

5.
水唇 《思维与智慧》2010,(12):50-51
我的家乡有一片芦苇荡,每到秋天,那里便成了我们小孩子快乐的天堂。  相似文献   

6.
正小蝌蚪被小孩子放在了瓶子里,它们拼命地寻找生命的出口。后来父母让小孩子放生,小孩子看到马蹄坑有积水,就将其放在了那里。阳光照进来,浅浅的水坑温暖而舒适。第一只小蝌蚪蜷缩在温暖的水中,说:"这里太舒服了,我们在这里安家吧。"第二只小蝌蚪说:"不,这里再舒适,也不是我们的家,我们的家在遥远的池塘。"天气变幻无常,刚才还是晴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很早就明白,要做成事什么东西才是第一位的。《论语》才11000多字,但影响并治理了中国2000多年。中国把仁、义、礼、智、信这些道理都想明白了,想彻底了,才有了后面2000年的辉煌,政治、文化、艺术、经济,每一样都非常了不起。中国曾有800年的GDP是全世界排第一的。阿里巴巴一开始那么难,什么都没有,是什么让我们活下来?是钱吗?我们根本没有钱。是资源吗?我们也没有资源。是人才吗?我们也没有人才,人才跑到我们公司看到这个状况都跑了。  相似文献   

8.
我和生活     
正当每座城都很相像甚至雷同时,旅游的一部分意义就消逝了。当一些小说家为获大奖而迎合评委的口味时,创作的价值也降低了。当创业者们纷纷涌向热门行业时,身后的世界也跟着缩小了。我们会看到许多"我"都在逐渐变模糊,失去应有的差异性,而且呈现出碎片状,用以更方便地走向他人、融进所谓的群体。结果死死地将自己镶嵌进极其庞大却空洞无物的建筑物当中,所见都似曾相识,在窒息中挣扎但已经无力破解魔咒……  相似文献   

9.
主啊,你多么美好,给世界带来了阳光普照。到处有鲜花,到处有舞蹈,到处都有你温暖的怀抱。为人类多一些欢笑,为家家不再烦恼,在荒芜冷漠的心田上,是你把善良与爱情燃烧。有了你的全力助佑和引导,我们的生命才会脱离泥淖。主啊,只要响应你的号召,我们就会走向新生走向真道。主啊,你多么美好,把大地装扮得分外妖娆。那里有困苦。那里有纷扰,那里就有你特别的关照。让世界少一些争吵,让人人都有依靠,在疮痍满目的土地上,是你把战争与灾难赶跑。有了你的精心呵护和创造,我们的家园才会美丽富饶。主啊,只有听从你的教导,我们就…  相似文献   

10.
不要回头     
何红 《天风》2005,(8):42-42
我们可能太被某种方式所辖制,而阻挡了我们继续向前;我们可能紧抓住过去不放,而拒绝了神要求我们的改变——罗得的妻子是所多玛城的居民,她在那里出生,她在那里成长,可能她的祖辈都在那里,她也在那里结婚生子,她有两个女儿,并且女儿也都成家。所多玛有她幸福的生活、美满的家庭。罗得的妻子熟悉所多玛的一切,她的亲人、她的朋友、她的邻舍、她的家产、她的依靠、她的快乐,一句话,她生活的全部,她人生的意义都在那里。  相似文献   

11.
习惯     
郭文文 《天风》2007,(20):48
在生活中,我们每一个人都有各自不同的生活,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下,我们每个人也都有不同的生活习惯。在其中,有许多好的习惯,但也不可否定也会有一些不好的习惯,不晓得你有没有认真地思想过自己的这些习惯呢?我就看到过这么一个关于"习惯"的故事:  相似文献   

12.
正几乎每天早晨我都能看到她,在山顶上。城北有座山,不高,海拔也就是三百多米吧,四十来分钟就能爬到顶。只要不刮大风、下大雨,每天我都要去爬山。每次我爬到山顶时,就看到她已经在那里了。她的背有些佝偻,头发花白,年龄有多大,六十多?七十多?猜不准。山顶上有个平台,很宽阔。早晨来这里晨练的人  相似文献   

13.
正一天,狮子从洞穴里出来,东南西北地看了一遍,看到一头水牛,就扑过去把他咬死了。狮子吃完他想吃的水牛肉之后,就走去湖边喝水。他转身返回洞穴去打盹时,遇到了一只饥饿的狼。狼看到没机会逃跑了,于是就整个地扑倒在狮子的脚边。"你想要什么?"狮子问。"哦,狮子,让我做你的仆人吧。"狼说。"很好,"狮子说,"服侍我,你就会有好东西吃。"说完这番话,狮子就走进洞穴,打盹去了。狮子醒过来之后,对狼说:"你每天都必须上到山顶,看看那里是否有大象、马驹或水  相似文献   

14.
谷期 《天风》1995,(12):35-35
看到《天风》第10期中刊载的兄弟民族教会的情况,心中不住地感谢赞美神。我们看到.在我国的边远地区,有些是交通不便的贫瘠地区,神的福音照样传到那里,安慰和引领着那里的人们,他们敬虔、诚朴、美丽。 但是,在美好的事物中,如果不留意,往往会带进不妥当的东西。如那里的苗族教会,“准家有人离去。  相似文献   

15.
“文革”开始的那一年,我刚满四岁。有~天,正在小学学习的表姐们放学回来对我说:“昨天,红卫兵们把卧龙寺砸了!听说那里的和尚们到处躲藏,最后他们退到了一间小屋里,拿出了特制的毒药,就和我们在电影上看到的国民党特务用的毒药一模一样,都服毒自杀了。”当时,表姐们不但教我认字,还经常给我讲故事。从她们讲这个故事的表情上看,红卫兵们个个是英雄,而卧龙寺的和尚都是妖魔鬼怪。随着年龄的增长,童年所听到的许多故事都逐渐忘褪色了,但这个卧龙寺被砸的故事至今仍记忆犹新。直到1984年,已在大学三年级学习的我选择了佛教艺…  相似文献   

16.
潦水 《天风》1995,(12)
看到《天风》第10期中刊载的兄弟民族教会的情况,心中不住地感谢赞美神。我们看到.在我国的边远地区,有些是交通不便的贫瘠地区,神的福音照样传到那里,安慰和引领着那里的人们,他们敬虔、诚朴、美丽。 但是,在美好的事物中,如果不留意,往往会带进不妥当的东西。如那里的苗族教会,“准家有人离去,全寨要在死者家做三天三夜礼  相似文献   

17.
尊重的力量     
正前不久,我和三个中学校长应邀到英国伦敦哈姆雷区中学去做"影子校长"。踏进校门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一件让我们感触极深的事。我们先在门卫那里做了来宾登记,然后就被引领着去校长室。体型微胖的女校长正在和一个男生谈话,见我们进来,热情地和我们打了招呼,然后又将注意力转移到了那个男生身上。引领的人低声对我们道了声歉,将我们带离了校长室。但没走出几步,校长就追了出来,说:  相似文献   

18.
闵珀  逸人 《思维与智慧》2008,(10):10-11
在很多年前,有一群熊欢乐地生活在一片树木茂密、食物充足的森林里,它们在这里繁衍子孙,同其他动物友好相处。后来有一天,地球上发生了巨大变化,这片森林被雷电焚烧,动物四散奔逃,熊的生命也受到威胁。其中有几只熊提议说:“我们北上吧,在那里没有天敌,可以使我们发展得更强大。”另几只则反对:“那里太冷了,如果到了那里,只怕我们大家都要被冻死,饿死。  相似文献   

19.
我们常常需要形成概念。假定在我们面前有些必要的信息,通过概括,我们就有可能运用某些策略去尝试掌握概念。当然,每一策略均有长处和短处。在此,我们将对其中的一些策略作些介绍。策略的理想选择及其好处这一章我们将集中讨论合取概念,将所有的选例按图1排列呈现给被试,每一张都代表着4种特征(attribution)和3个值(valure)之间的各种结合,它们在形状、数目、颜色和边框数上都有不同。合取概念是指一些卡片共同具有某个规定的概念特征,例如:“所有包含红方块并有2个边框的卡片”。作为练习,要求被试出示某个预定概念  相似文献   

20.
认识结果分析谭大友一、任何认识结果中必然都渗透着主体原有的精神结构和概念框架认识主体具有知、情、意结构。很难设想,当认识主体在进行认识活动时,他的知、情、意结构不会随之进行活动。因此,认识主体的知、情、意结构必然会随着认识主体活动的进行而被投射到对象、客体那里,从而使认识结果凝结着主体的因素。实际上,离开了对知、情、意结构的考察,认识论的研究也就被取消了。因为,离开了知、情、意结构,就不会有任何认识。即使是低层次的感觉,也有认识主体的因素渗透于其中。“当我们目不转睛地盯着一个蓝点看上大约五十秒钟左右,然后转向注视一空白纸上,我们就可看到一个黄色的余象(所谓余象,就是当我们盯着一点色彩看时,就会产生另一种色彩)。蓝色产生了在我们内部的黄色。……盯着黄色看以后,我们看到的是紫色的余象,……。”①这恰好类似于下面这类情况:水虽然透明,但人们通过它观察水底,却会在水面映上自己的影像。当一个物体远离我们视线时会变小,而靠近我们时则变大,我们所看到的这个“大”与“小”,并不是物体本身真的变“大”或变“小”了,而是我们眼睛的晶状体聚集的图象变“大”和变“小”了。这说明单是一个视觉表象就渗入了主体因素(这里主要是主体的身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