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时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又一次大变革。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旧的社会体制不断受到冲击。旧有的礼制在某些方面已显得不适应,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礼制又尚未建立起来。不少思想家把这个时期称作“礼坏乐崩”的时代。但从社会发展史的角度看,“‘礼坏乐崩”不应该成为贬意词,“礼坏”,坏的是跟不上时代需要的那一部分的礼;“乐崩”,崩的也是跟不上时代需要的那一部分的乐。考察春秋时期的史料,在礼制方面,基本上存在三种情况:其一,旧的传统礼制还有相当大的市场,还被不少政治家、思想家当作判断是非的标准。…  相似文献   

2.
论《管子》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戴吾三《管子》书中有一套明确而完整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思想。这些思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利益,反映春秋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特点,对拘于礼制等级和宗法封建的西周城邑营建制多有批判,在当时和后来都产生过相当的影响。一、城...  相似文献   

3.
王竹波 《现代哲学》2012,(4):105-111
礼是春秋社会的核心观念。六经通于礼,《春秋》自身即为"礼义之大宗"。《左传》与周礼关系密切,其通过"礼物"、礼制、礼义三个层面系统深入论述春秋时期的礼,有"唯礼是从"的"唯礼主义"倾向;《左传》与《春秋》之间,《左传》"以礼解经",以礼释《春秋》之事、以礼释《春秋》之制,以礼释《春秋》之义,其解经可谓"以礼为上"。  相似文献   

4.
对于先秦时期臣下设宴飨君是否符合礼制的问题,经学史上争论已久。《礼记·郊特牲》中的飨君非礼之说,从者众而驳者少。然《左传》之中就已多见春秋时期臣下飨君之例,效尊铭文中也明确记载了西周时期臣下可以"纳飨于王",说明飨君非礼说不符合西周、春秋时期的史实。《郊特牲》是战国末期的作品,其飨君非礼说是战国后期君权强化的表现。  相似文献   

5.
据清华简《子产》可知,子产刑书主体分为令、刑两部分,内容又有国、野之别,令的地位高于刑,这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我们的认知。清华简《子产》的面世,重要的发现是证明律法意义上的"令"在春秋以前已经出现。三邦指的是夏、商、周,清华简《子产》说子产参照三邦之令,制作郑令、野令,与《周礼·春官》互证,则"令"的萌芽或可上溯至西周时期。面对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困局,早期法家认为法治是不得不采取的治国方式,他们铸刑书、刑鼎,开启了出礼入法的治国理路。孔子由礼至德,注重向内挖掘礼制合于人心的内容,强调用道德教化唤醒百姓遵守礼制的自觉。他们对治国重点的不同选择,揭开了此后两千年儒法之争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管子》书中反映的市场意识王京龙市场的产生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自然体现,而市场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又反映着工商业的发展水平。先秦时期的齐国,自太公姜尚建国时期,就有"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史记·齐太公世家》)的记载。到春秋时期,齐桓公...  相似文献   

7.
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先秦儒家传承周礼并加以改良和创新,对"礼"作出了新的解释,将人性作为礼制的合法性基础,形成了对中国传统文化影响深重的礼制伦理。"援仁入礼"、"为政以德"、和"隆礼重法"是先秦礼制伦理的三方面特征。先秦儒家礼制伦理中蕴含的权利与责任相统一、亲民政治伦理和法律的内在道德性等思想,对当代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法治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
作为中华民族道德生活的古典形态,秦汉时期道德生活在变动格局方面有着强烈的时代特色。它不但具有由多样性向统一性、由非标准性向标准性、由特殊性向普遍性运动的态势,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始终存在着统一化、标准化、礼制化与反统一化、反标准化、反礼制化的斗争。从空间格局上看,在当时多样的道德生活中,还存在着非主流道德生活与主流道德生活的相互转化性。就道德生活与法律生活的关系看,二者之间存在着互动性,这集中地表现为法律是当时道德生活标准化、礼制化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9.
汉代学者将《尚书·洛诰》中的"肇称殷礼"解释为启用商朝礼制,是因机械理解"周因于殷礼"和过于相信周公制礼传说而导致的误解。迁居新邑后,周邦自有祭祀祖先的传统礼典,不会在洛邑建成后突然改用殷商礼制祭祀文王、武王并高调宣称使用殷礼。西周早期铜器何尊铭文所述迁都新邑后"复爯武王礼",可以佐证汉儒对《洛诰》"殷礼"的解释有误。《洛诰》"殷礼"是指盛大礼典,"肇称殷礼"与周人因袭商礼无关。论述商周之际的礼制状况,不能过于强调礼制因袭的一面而忽略礼制变革的一面。周初统治者在继承商朝物质—技术文明成果的同时,又将很多带有神秘色彩的商礼排斥于主流文化之外,此种礼制变革关乎中国礼制的走向,在中国礼制礼教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点摘编     
○宋代国家礼制与道教的互动王志跃在《殷都学刊》2011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宋代国家的礼制与道教的互动关系,既有国家礼制对道教的吸纳以及国家对道教的多方扶持,也有道教积极融入国家礼制与道教回馈国家的可喜景象。在有宋一代,道教基本上是得到保护的,这就为宋代礼制吸纳道教提  相似文献   

11.
从考古发现看礼和礼制的起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礼学在儒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对中国文化产生了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本文用丰富的资料从考古学角度比较系统地探讨了中国古代礼和礼制的起源和发展这一重要课题,指出严格意义上的礼与祖先崇拜有关,最初是指求神赐福的宗教祭祀典仪,它起源于五千多年前原始社会进入父系氏族社会的时期。至考古学上的龙山时代,礼得到了长足发展,并产生了带有阶级属性的原始的礼制。原始的礼和礼制在华夏文明产生过程中曾有过巨大的作用和辉煌的贡献。我国远古的礼和礼制发展到夏商时已日趋成熟,及至西周建立周礼则达到了鼎盛阶段。东周时的“礼崩乐坏”标志礼和礼制的衰落。孔子继往开来,一生潜心研究礼和礼制,终于成了礼学的开山祖师,为保存和研究中国远古传统文化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孔子相信并敬畏鬼神,这与他所处的时代以及他的出身、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春秋时期,社会转型虽然已经开始,但是整个社会仍然弥漫着浓厚的崇敬鬼神的气息。同时,孔子又是殷遗民,受到殷商"尚鬼神"文化的影响,而儒本身也起源于殷商,并主要从事相礼、祭祖、事神等活动。这些因素制约和影响着孔子的鬼神观念,使得孔子不仅没有否定鬼神,还始终以敬畏的态度对待鬼神。  相似文献   

13.
杨延平 《管子学刊》2023,(3):91-104
面对社会环境从战国末的分裂走向秦汉大一统的历史趋势,贾谊试图通过继承和改良荀子的礼治思想来为汉帝国提供一种有效且长久的统治方式。在致用观念的影响下,贾谊从礼制、君主与社会三个层面对荀子的礼治思想进行了改良:在礼制层面,贾谊扩大了礼治的等级范围、弱化了礼的“自修”作用并进一步完善了礼治等级的外化表现;在君主层面,贾谊转而注重君主道德形象的塑造和对太子的教育;在社会层面,贾谊由反私斗扩大到净世俗,注重社会财富的积累。究其原因,当与秦朝“以法治吏”“以吏为师”的历史教训、士人自主性丧失而君主权力加强的大一统困境、汉室平民出身且游侠风气炽烈、社会积贫积弱以致革新求变迫切等因素有关。在贾谊的改良之下,荀子的礼治思想经历了一场由理论到实践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正>○宋代国家礼制与道教的互动王志跃在《殷都学刊》2011年第2期中撰文指出,宋代国家的礼制与道教的互动关系,既有国家礼制对道教的吸纳以及国家对道教的多方扶持,也有道教积极融入国家礼制与道教回馈国家的可喜景象。在有宋一代,道教基本上是得到保护的,这就为宋代礼制吸纳道教提  相似文献   

15.
田丰 《孔子研究》2020,(2):140-151
王船山对礼学进行了双重建构:一方面在《四书》系统内发明《大学》《中庸》的精微义理;另一方面又将其置回《礼记》,强调《礼记》整体性,以及礼学为政化民成俗的功用。易简精神实质是儒学应对宋以降社会平民化的自我变革尝试,船山将易简精神、心学流弊与平民化转型关联起来,给予反思。他区分伦理德性与政治王道,拒绝普世教化的降格殉道,主张礼教的双重性:教化君子,礼治庶民。在道学性善论下,庶民与君子、夷狄与华夏之性皆无分别,此义可间接证成清人统治合法性。因此,船山以"习与性成"之说拒绝夷狄华夏有共同待复之先天性体。"习"超出个体伦理,由民族共同体礼制所塑造。礼制需要不断损益以维系其精微平衡,所以不是一套能够为夷狄窃取效颦的政治方案与礼俗设计。但船山之思考止于理论层面,没有给出笃实可行的政教方案。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之际,"礼之辨"由"仪"向"义"的转变,是老子忧虑与反思礼制思想的时代视域。《老子》第38章忧患于忠信衰薄、"非礼"频现,而虚矫繁琐之礼仪遮蔽礼义、窒息生命之现状,透显出重塑礼之本义、归礼于道、重建形上本原与人格品性合一的礼制思想。沿着这条超越与内在统一的思想路径,基于内外一致、本末通达的根本要求,不仅有益于拨正老子绝弃礼法、否定礼制之固有偏见,而且对于扭转当下忠信缺失、心性扭曲、情感缺位等道德失范现状,戒除"屑屑焉习仪"的形式主义时弊,纯化社会风习,优化社会生态环境,都有积极、本原性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均"是孔子关于财富分配问题的一个重要概念。孔子所言"不患寡而患不均"中的"均"应解释为"各得其分"、"政理均平",既不绝对平均,又不使差距过大,而是将差别控制在一个合理的限度内,使财富、利益的分配符合一定的礼制和伦理秩序,达到一种相对均衡的状态。这种均衡的状态代表着礼制的最佳境界,即止于至善。上古时期流传的中道理念是孔子均平分配思想的渊源。  相似文献   

18.
宋代天理论的兴起,既代表了传统儒学理论创新的最新形态,也基于对礼制秩序和政治运行的宏大思考。理学家以理释礼的思想成果一方面凸显了天道、人性以及社会秩序之间的关系,为礼义的发挥奠定了新的哲学基础;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天理与传统礼仪、现实礼制之间的紧张关系,礼理之间的沟通仍然困难重重。  相似文献   

19.
《考工记》中记载建筑的文章成为周人等级观念和礼乐制度的载体。其中"匠人营国"重点不在讲解营造技巧,而在于营造等级制度。这种严格的建筑方法处处体现着古代王朝井然有序的礼制文化,并且被汉代至清代大部分王朝的都城所沿用。对古代都城建筑的营造与中国古代礼制文化进行研究,选取平遥古城为案例,从方向、位置来确定城市构图,研究井然有序的棋盘形道路和"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的城市布局是如何将礼制、政治、生活融为一体的。  相似文献   

20.
刘丰 《世界哲学》2007,(6):101-111
春秋后期到战国以来,礼发生了一次转变,由重视日常仪节的礼仪转向重视国家制度的礼制。儒家通过礼制的损益变革,提出了诸如禅让、革命、王鲁和选举等关于国家政权转移的理论,对礼作新的解释,以此实现社会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