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出土的简帛材料中有很多关于驱鬼术的内容。东汉时期形成的道教是方士以老子道家学说为基础,并广泛吸收了先秦、秦汉民间巫术的核心理念等而创立的,其宗教仪式中有很多驱鬼术的成分,而这些文献记载多见于道经。基于两者驱鬼术的继承、发展和创新关系,我们将从驱鬼原因、驱鬼语言、驱鬼动作、驱鬼灵物、驱鬼实质五个方面分别作对比和讨论,以期对民俗史、思想史和宗教史的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仪式研究是纳西族东巴教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东巴教仪式繁多而复杂,总体上可分为三大类:祭神与祭祖、超度、驱鬼.驱瘟疫鬼仪式是驱鬼仪式中较独特的一种,本文在实地调查及采访纳西族祭司--东巴的基础上,对驱瘟疫鬼仪式中的一些要素作初步的文化分析.  相似文献   

3.
辛竹 《科学与无神论》2008,(6):F0003-F0003
人为什么会生病?今天,虽然科学早已解答了这个问题,但近些年来,一些有迷信思想的人还在认为生病是“冲犯了鬼神”,“得罪了菩萨”,是“鬼神作怪”等等。于是烧香拜神的,请求鬼神宽恕的,让巫婆驱鬼斩妖的,在各地尤其是边远山区和农村又死灰复燃了。这样做既花了冤钱,又延误了治病的时机,使小病变大病。  相似文献   

4.
1996年底,我们看到一些封建迷信的糟粕沉渣泛起,相面、算命、看风水等迷信活动死灰复燃,还出现了数字迷信、超常意念、特异功能、包治百病等伪科学和新的迷信,个别邪教组织也蠢蠢欲动。受此影响,一些中小学生、学前儿童胸前佩戴了“圣牌、圣物、护身符“,脑后梳起了“长命辫“,有的人在封建迷信中丧了命,甚至有的家长为给孩子“驱鬼“治病将自己的亲生骨肉杀死。对此,我们在痛心疾首之余,感到有必要在  相似文献   

5.
川西藏区的民间宗教形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今川西藏区 ,在藏传佛教信仰之外 ,还普遍存在另一种民间宗教形式 ;即以一些民间个体宗教职业者在一定范围内走村串户为人禳灾驱鬼、请神祈神福而进行的宗教活动。本文在实地调查基础上 ,对川西藏区这种以个体宗教职业者为载体的民间宗教形式的特点、内涵及其与寺院宗教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结合藏文历史文献的有关记载 ,对其历史源流及其性质等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6.
牧者的软弱     
李世峥 《天风》2008,(20):30-31
曾听一位牧师讲过这样一件事:他在医院看病时,遇到一位信主不久的肢体,问牧师:“你在这里探访吗?”牧师答道:“不是,是我自己看病。”那位肢体惊讶地说:“啊?牧师你怎么会生病?”这件事听起来让人有些哭笑不得,但现实中类似的情况却不在少数。虽然大多数人不会认为牧者就不可能生病,但对很多人而言.却忽略了牧者也有软弱,也需要代祷的这个事实。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医患博弈日益激烈.患者为确保在博弈中的最大收益,往往会选择“托人看病”策略.就“托人看病”现象产生的原因、理论基础和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托人看病”现象是对健康公平的挑战,医疗秩序的失范和医患关系的异化,揭示了“托人看病”是医患博弈的非理性策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扼制.  相似文献   

8.
正当今的医学之精深与高冷已是不争的事实。医学科学研究上取得的进展令人欢欣鼓舞,而本应如影随形的人文则被视为虚幻。患者看病往往从解剖及实验的角度会得到一个完美的解答,但这是患者真正需要的吗?医学是直接应用于人的科学,人都具有人文属性,医疗活动必然会伴随着人文活动。没有人文知识的医学生很难成为一个合格的医生。尽管医疗本应以医生和患者的相互人格交流为基础,现在却已濒临崩溃。应试教育带来的弊端在医学生得到充分展现,只看病,不看人,医病医心的宗旨被  相似文献   

9.
李兰成 《天风》2002,(9):12-13
赛30:21 罗12:3有一对老夫妻专程来问了许多问题,因他们周围有些人的言行令人不敢相信。比如:信了耶稣不让人去看病,不能跟不信的人来往;信了耶稣什么工作都不做,就在家里等天国;认为人间  相似文献   

10.
正1大部分病是可以靠基本功诊断的近几十年来,医学技术发展越来越快,很多过去诊断不清楚的病,现在都能诊断得清清楚楚,另外,治疗也比过去好多了。但目前临床工作中的一些情况很让人担心,那就是诊断的基本功丢了,临床思维没有了。有的病,其实只要询问病史,做一下体格检查,就能诊断出来,但现在有的医生看病,和病人没说几句话,就要病人做一大堆检查,然后根据检查阳性的报告做出诊断,这是要误事的,一些很普通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们要改变以前那种重"术"轻"道"的情形,加强对"道"的研究,毕竟"道"是根,"术"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未接触道教以前,一说起道教,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道士看相算命、画符驱鬼,通过修行就可以飞天入地、斩妖除魔等,而且有不少负面的新闻。无他,只因有不少非法之徒,假借道教的名义,招摇撞骗,迷惑人心,扰乱视听,让  相似文献   

12.
当前,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关注农民的健康已引起各地重视,特别是去年的SARS和今年的禽流感的防治,更加强化了人们的这种认识.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核心,是要解决农民看不起病和改善农村公共卫生的问题.但是,实现这一目标最大的困难是筹资.国家将对一些地区财政拨款10元钱,同时要求地方财政也提供10元钱,尽管中央这一要求得以落实,但面对医药费用如此昂贵的现实,也仍使人有些杯水车薪之感.为了解决资金上的缺口,一些地方采取市场化的办法,将乡(镇)卫生院或转为股份制,或出卖给个人经营.据一些地方的实践,卫生院转制后,经营情况确有较大的改善,来卫生院看病的人多了,卫生院的工作人员也较前稳定,一些卫生院的设备、房屋也有所扩展.总之,乡卫生院有了生机和活力.  相似文献   

13.
对巫术治病迷信的"灵验"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最关心的莫过于自己的生命,对自己身体健康的关注与疾病的防治,历来是人类的一项重要的活动,也是巫术迷信大行其道的重要领域。从古代的驱鬼去邪的方术祛病法,到现在广大偏远农村  相似文献   

14.
让心灵站立     
罗伯特·科赫是德国著名的医生和细菌学家,有一天,他被召到皇宫去为国王看病。“你给我看病,不能像看别的病人那样!”国王说。“请原谅,陛下,”科赫非常平静地说,“在我眼里,病人都是国王”。 在我们某些人眼里,罗伯特·科赫真是一个傻冒,就算你平时真的对病人很好,在你心里一个国王也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是此刻国王站在你面前,你也要说点假话,哄他高兴。比如,你可以说:“那当然,陛下您这么尊贵,我怎能像对待一般人一样地对  相似文献   

15.
一天,接到一个女孩的电话。她说她叫晓芸,是大二的学生,自幼父亲久病不起,母亲一人承担全家的生计,为了给父亲看病买药,家里已经欠下了很多债。在这种情况下,母  相似文献   

16.
钟馗作为一个艺术形象出现于唐代,其始是"驱鬼大元帅",但钟馗神话故事的开放性和变易性与绘画发展的综合力量促发了民间年画中钟馗形象的变迁,使之呈现出丰富性和立体性的特征,它所体现出来的功能也逐渐变得多元化.  相似文献   

17.
我叫刘菊芬,大学文化程度,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委党校一名副教授,无神论者。在普及科技知识,反对封建迷信及一切歪理邪说的今天,我要把自己亲历过的“驱鬼”事件描述出来,以证实超自然、超时空的鬼神这东西确实不存在。正如古代无神论者范缜所说:“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即精神、意识离不开客观的物质载体及其能量的供应,生命一旦停止,意识灵魂亦不复存在。鬼神灵魂都是人们主观的想当然而已。同时,也警示人们要相信科学,反对迷信,切不能害人误己。 说起来,我还是“驱鬼”事件的主角呢!事情是这样的: 1971年腊月,我刚过11周岁生日,正上小学四年级。有  相似文献   

18.
索锦梁 《天风》2003,(2):44-45
今年七十八岁,除了背略微有点驼外,身体挺健康,耳不聋,眼不花,就连牙齿都不缺一颗。蒋大爷以前是给人针灸的,退休看教会之后,还常常有人来找他针灸,可是他为人看病也从来不收钱——  相似文献   

19.
古人相信桃能驱鬼避邪,所以常在门前设置一些桃木制作的物品作为装饰。先秦时期已有在门前设立桃人的习俗。《战国策·齐策三》中记载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又见《史记·孟尝君列传》、《说苑·正谏》):说战国时期,齐国公子孟尝君想到秦国去游说,数千人前来劝阻,希望他不要前往,因为会有生命危险,但孟尝君执意要去。能言善辩的苏秦也来劝阻。孟尝君说:“人间的事我全都知道了,不用你说。我不了解的只是鬼神方面的事了。”苏秦说:“我来自然不会谈人间的事,我就是来跟您谈鬼神之事的。我来的时候经过淄河,看见一个土偶跟一个桃梗…  相似文献   

20.
汤里有盐     
爸爸从发病到最后的去世,不到四个月。那几个月,爸始终不知道自己的病情,他热切地盼望自己快好起来,积极看病、吃药、做足疗,得闲也帮家里料理一些事。那时,我家煤气改管道,原来的罐子没用了。正好附近有大学,学生们愿意租煤气罐自己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