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刘强 《孔子研究》2020,(3):17-28
近年来,"阳明学"研究大行其道,蔚成风气。而阳明之诗学与诗教,及其与经学、实学之关系,则乏人问津。事实上,阳明心学之建构,绝非空诸依傍,标新立异,而是源自对经学的深入涵泳,以及对圣贤之道的本心觉悟。其"敦本尚实"之诗学观,与其"良知"心学一脉相承。阳明反对"繁文",主张"实行",故其"诗学"主张,实可以"实学"目之。不惟如此,由阳明豪放洒落的性情所决定,其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完美实现了自己"根本盛而枝叶茂"的诗学主张。而其"寓教于诗"的诗歌教化实践,则不仅继承了《诗经》以来的"诗教"精神,而且打破了"以《诗经》为教"的"诗教"传统,堪称一种独具阳明心学特色的"新诗教"。  相似文献   

2.
儒家诗学思想存在着内在的理路,决定了其内在架构与本质特征。儒家诗学思想的核心在于功用,并以功用为起点建构起了诗教体系。儒家秉持认识论的思维方式,认为文学是对现实生活正向的、直接的反映,是客观的再现。功用强调普遍性,其实现的前提为内容的普遍性。公共性的"志"成为诗教的必要前提,故儒家主张"诗言志"。通过话语阐释,儒家把《诗经》政教化,将其本旨阐释为"言志"。志形于言乃为诗。志需要普遍性的表达方式,即普遍性的言,才能确保诗教的顺利实现。赋比兴是儒家认同的普遍性表现方式,为诗歌创作提供了经典范式。儒家把言道德化,确立了诗教的形式基础。  相似文献   

3.
《孔子诗论》说《关雎》等七篇义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子诗论》看,孔子解诗,注重诗篇主题大意的论说和诗篇思想大义的阐发。前者是对诗义除掉背景材料后的更高度概括,与诗的本旨有时距离不是太远;后者则是着力挖掘诗篇背后隐藏的抽象义理,是一种读诗者的新体悟,与诗的本旨相去渐远。孔子这种解读方式,在《诗经》阐释史上有创新意义,是《诗经》研究走向义理化的开端。《孔子诗论》不仅体现了孔子诗教的本质和特点,更与孔子的思想相一致,是研究早期儒家诗学及孔子思想的珍贵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诗教有着非常久远的历史渊源。“诗教”说法最早见于《礼记·经解》:“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作为中国最早的“诗论”,孔子其实强调了诗教的三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思无邪”的思想熏陶传统;其二是诗教内容之“迩之事父”的孝悌传统;其三是诗教内容之“学而优则仕”的政治功用传统。  相似文献   

5.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诗经》体现了不同的教育价值:在先秦时期具有全面修养的教育价值,汉唐时期具有政治教化价值,宋代以后则以伦理教化价值最为突出。随着明清时期科举考试的程式化,其教育价值出现了异化,成为"场屋之资"。时至近现代,《诗经》更有文学教育价值。在作为教本的两千多年中,《诗经》不变的教育价值是其"温柔敦厚"的诗教传统。  相似文献   

6.
《孔丛子》六卷当出自“汉魏孔氏家学” ,其前三卷记孔子、子思言行 ,可能是辑先秦孔氏遗文。《孔丛子·记义》篇载有一大段孔子对《诗》的评论 ,其与上博简《孔子诗论》有着内在的关系 ,可以将它们视为同一个体系而相互参释和补充。《孔丛子》“诗论”与上博简《诗论》都反映了先秦儒家早期说诗的风格和内容 ,而与汉代形成的《诗序》传统不同。《孔丛子》“诗论”对朱熹的《诗经集传》有一定影响 ,在从汉代诗学向宋代诗学的转变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和谐是礼的最高境界,温柔敦厚是《诗经》和谐美的集中体现。《齐风》的和谐美,在社会生活方面,表现为女子个性的自由张扬,男人气度的雍容豪放;在诗歌形式方面,表现为声韵节奏的和谐舒缓。而春秋时期,齐国泱泱的大国气象,正是《齐风》和谐美建构的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8.
从《文木山房诗说》对《诗经》中典制的界说 ,我们不仅可以看到清代初年经学研究疑古思辨的共同特征 ,而且对重新评价吴敬梓的文学思想和确定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主要考察了《诗说》中对《关雎》、《采蘩》妇女采摘与祭祀礼制、《玄鸟》与“祈子”和“生子”以及《关雎》与“房中乐”等问题的界说 ,由此很清楚地看到 ,吴敬梓对待儒家礼法是处在总体上认同甚至遵从的思想境界中 ,但时有两难的困惑。其实 ,这正是清代经学学者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诗教是用《诗经》来进行礼乐教化。其教化个人的目标是成就"温柔敦厚"的君子人格。"礼"乐"既是维系政纲、社会秩序的典章制度和上尊下卑的伦理纲常,又逐渐成为君子之"德"的体现。周礼、诗教、对君子人格的推崇都是为了建设周礼提出的"和"的社会理想,实现"和"之上的小康。  相似文献   

10.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也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对于《诗经》的解读从未停止。《关雎》是《诗经》的首篇,从孔子以来就备受重视,可见《关雎》对于《诗经》而言具有重要意义。考察历代学者对《关雎》的释义流变,可以发现对于《诗经》的阐释,始终离不开对其社会功用和伦理价值的阐发,即从其艺术风格、创作手法方面的考察,而所谓民俗学和人类文化学的考察,难免只能停留在对其诗句字意和创作背景的考察上,而一旦涉及到对其诗义、主旨方面的探讨,则不免要结合儒家思想这一文化资源。儒家思想本身是非常丰富的,在用其解读《诗经》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从那些有益于社会进步、有益于人的发展的方面来进行。同时,也应看到,《诗经》作为文学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以文艺论文艺,更有利于文学艺术朝着更加丰富和绚烂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钱穆先生的诗论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包含论诗歌的起源、《诗经》的作者;论古代诗歌的政治性和文学性;论包括诗歌在内的文学雅俗问题;论诗贵性情、重品格、崇意境;论纯文学中诗歌(《古诗十九首》与建安诗)的独立价值。钱先生毕生护持和弘扬中国历史文化,治学主张融贯会通,求真求实,其心志与学术方法体现于诗学理论,儒家的道德伦理和政治观念是钱先生诗论的思想核心。钱先生的真知灼见,为新世纪中国文化和诗歌创作的健康发展提供教益。  相似文献   

12.
《论语》与《孔子诗论》的学术联系与区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子诗论》的诗学思想与《论语》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孔子诗论》吸纳了《论语》诗乐教化和兴观群怨等学术观点。但在学《诗》目的上,它不像《论语》那样重视出使应对;在说《诗》方法上,它不像《论语》那样断章取义,而是直探诗旨本身;在对人性的看法上,它不像孔子不谈性,而是以子思学派的性情理论说《诗》。惟其学孔而不泥于孔,《孔子诗论》才能取得诗歌理论的巨大成就。  相似文献   

13.
梁宗岱是20世纪20年代著名的诗人、诗评家。正如他的代表作《诗与真.诗与真二集》的名字,"求真"是他探讨诗作秘籍的唯一途径。该著作体现出其独有的诗学品格,梁宗岱的诗学思想不仅受到法国象征主义诗学影响,有浓重的西方文化色彩;其内在精神以及外在语义表达,也颇有中国古典诗学的意味。梁宗岱对待古典诗学并非全盘接受,而是进行批判性创造:去儒家诗学的"尚用"功利观念,取诗美的意象品评,追求中西交融的诗学意境。  相似文献   

14.
沈德潜作为清代格调诗学的集大成者,其诗歌和诗学对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然而,沈氏诗学理论与实践却存在较大偏差.其论诗之法与自身创作实践的落差,选诗理念与诗歌选本之间的异步,颇值得注意.对于这些偏差的探讨,是全面理解沈氏诗学及其地位,进而分析其与清代诗学流派离合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作为教育家的孔子从教学、教材的角度认为《诗》不仅应当让人们学到知识,更重要的让人们提高自身素质和修养,但孔子这种强调诗的教育作用的思想被后世文人加以引申阐发,成为了中国传统诗学的核心思想。儒家诗教原则得以确立有一个过程,这既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历代儒家文人不断努力的结果。为实现教育教化功能,中国历代文人探寻出了“文以载道”的理论,并付诸于创作实践。强调文学的教化功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与实践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6.
<正>诗是情感共通的语言,诗不但可以跨越时代和民族,而且能打破人与人之间贫富、智愚、老少的界限;诗能够触摸人的心灵深处,引发共鸣,让人找到真正的自我其感人之深、影响之大,是公认的。中国诗歌的历史源远流长,从《诗经》算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唐诗宋词是中国诗歌创作的两个高峰。圣经中的《诗篇》、智慧诗歌(《约伯记》《箴言》)、爱歌(《雅歌》)和哀歌(《耶利米哀歌》)是来自希伯来的诗歌,在世界诗坛上同样占有一席之地,它是"基督教的诗经",也是家传户诵的典籍;是普世教会崇拜的指南,也是信徒灵修的良伴。  相似文献   

17.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相思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多样的表现手法,其取得的巨大成就传承至今,影响着大批的诗人、作品,是后代诗歌创作汲取营养的重要源泉。本文就部分作品的欣赏与比对,简要分析《诗经》相思诗对后代情诗影响及相互辉映。  相似文献   

18.
《诗经》征役诗中塑造的妇女形象是后世思妇形象的滥觞,也是后世边塞诗词的源头,这不仅表现在诗歌内容的传承上,还表现在艺术手法的发展和创新上。特别是唐代诗人,其将听觉、视觉、触觉等融为一体,情感表现更富感染力。再加上唐宋诗词的构思技巧已臻于成熟,时空的描写使诗歌富有张力,思维扩张的背后蕴含思妇思夫的互动。这些时空交错的呈现使后世诗词的深度和广度都略胜《诗经》一筹。  相似文献   

19.
杨慎一生坎坷,其诗歌成就却十分卓著,其丰富而具有启发性的诗学思想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杨慎诗学思想根植于《诗三百》,倡情主艳,强调诗歌的艺术审美性,同时杨慎还十分注重诗歌风格及其完整性.  相似文献   

20.
《诗经》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以极高的艺术成就影响了后代众多文学作品。其中在女性审美方面,《诗经》不仅重外在还重内在,其对女性内在审美的重视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但宋词作为描写女性最突出的文体,却由于词体本身的原因,只继承了《诗经》对女性外在描写的审美,而忽视了女性的内在审美。另外,《诗经》对女性外在还分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对于直接描写,宋词是完全继承的,对于间接描写,宋词在继承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