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西方面子研究综述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王轶楠  杨中芳 《心理科学》2005,28(2):398-401
本文在详细回顾了过去半个多世纪的面子理论研究之后,得出结论认为目前面子研究中存在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是基本概念不清,多停留于理论层次的探讨,缺乏可靠的结论与实际的证据。针对此种现状,笔者建议从与面子具有本质性联系的自尊概念人手针对面子的内涵及其机制进行可行性的探究。  相似文献   

2.
以说服和面子理论为基础,通过两个研究探讨领导者建言采纳行为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相对于促进型建言,抑制型建言给领导带来的面子威胁更大,且领导者感知面子威胁在建言类型与建言采纳之间起部分的中介作用。而幽默类型与水平影响领导者感知面子威胁的程度,积极幽默水平越高,领导者感知面子威胁的程度越低,其建言采纳可能性越高。这表明领导者感知面子威胁在建言类型与建议采纳间起中介作用,幽默调节了此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3.
面子问题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上至国家政要,下到市井平民,都要讲面子,它是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论文在对面子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界定了中国人面子的内涵以及外在表现,同时利用进化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从生物、历史、区域、心理的角度分析了面子的心理进化机制。  相似文献   

4.
幼儿面子谎行为与面子意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傅根跃  孙永珍 《心理科学》2003,26(6):1039-1042
本文研究了幼儿的面子谎行为和面子意识。被试为幼儿园大班幼儿60名(平均年龄5.72岁),中班60名(平均年龄4.74岁),小班40名(平均年龄3.75岁),面子谎行为通过幼儿评画行为测得,而面子意识则通过评价说面子谎故事获得。实验结果表明:大班、中班幼儿明显具有面子谎行为,但两年龄组的幼儿面子谎行为的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小班幼儿没有面子谎行为;幼儿面子意识基本上不存在。说明幼儿面子谎行为的发展远远先于面子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面子"的定义及其功能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吴铁钧 《心理科学》2004,27(4):927-930
面子是一个本土社会心理概念。有关面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关于面子定义的探讨,二是关于面子功能的分析。本文对面子的相关研究做了综述,并进行了简要评价。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Brown和Levinson的面子理论研究门诊医患会话中的礼貌现象,研究发现医患双方都采用积极礼貌策略、消极礼貌策略以及间接礼貌策略来维护对方的面子以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通过将医生和患者的礼貌策略进行对比发现,在医患交际过程中,医生会使用直接礼貌策略,而患者则从未使用这一礼貌策略;医生多使用消极礼貌策略而患者多使用积极礼貌策略。分析显示,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医患之间的人际关系不对称。  相似文献   

7.
依据(不)礼貌理论框架,以真实的医患沟通音频语料为研究对象,应用话语分析法探讨医患模糊限制语的使用与(不)礼貌框架的关系。研究发现,医患交际中,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把双刃剑,兼具积极和消极的双面功能:医患双方既可用它来实施礼貌策略,作为维护对方面子、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语言表达手段;模糊限制语亦可成为医患双方实施不礼貌的工具,在医患双方发生分歧、威胁对方面子时起强化作用。总结了医患模糊限制语的特点及使用理据,并探讨其正负作用以及对医患交际双方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面子”定义探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子研究是中国国民性研究的基础性内容。通过面子现象的要素归纳和面子行为的归因分析,借鉴面子既有定义的合理思想,给出了全新的面子定义。面子是个体藉由行为或社会性资源展现其自我价值,寻求他人的确认且受到意外的认同时,凸现于个体内心的自我价值感与相应体验。面子实质上是个体对自我在他人心中的价值与地位的关注,自我价值是面子的内核,社会性资源是面子的象征。自我价值的认同诉求与回应的冲突即评价冲突是面子产生的直接诱因。个体在交往中表现“相符行为”或允许他人利用自己的社会性资源是赢得面子的基本途径。确认个体价值的“他人取向”是面子现象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9.
以大学生为对象,采取整群取样的方式,研究了大学生社会面子意识、冲突处理策略与人际关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结果,大学生社会面子意识与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显著负相关,社会面子意识与协作策略呈显著负相关,协作式冲突处理策略与人际关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 协作型冲突处理策略能正向预测大学生人际关系满意度,社会面子意识负向预测人际关系满意度; 低社会面子意识大学生在协作策略上的得分显著高于高争面子意识、高护面子意识和高社会面子意识大学生。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的常识存在水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宁  葛鲁嘉 《心理科学》2003,26(6):1138-1139
心理学的发展长期停留在理论水平和实证水平上 ,尤其重现实证水平上。心理学在实证水平上解决了客观经验的素材问题 ,强调技术 ,手段 ,突出研究方法的中心地位 ,因而实证心理学的研究缺乏现实性。理论心理学则强调形而上学的原则和概念的合理性与一致性 ,在科学层面上完成了心理学的学科建设。心理学在实证水平上更多地是发展了研究技术与手段 ,完成了心理学在方法上的进步与发展 ,这也是主流心理学取得的主要成就。在理论层面上 ,心理学更多关注的是学科建设与学科统一性 ,取得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概念和范畴上。心理学在实证水平与理论水平上…  相似文献   

11.
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分析面子与自尊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面子"对于中国人的重要性就像是"自尊"之于西方人一样,本文通过从东西文化的差异深入分析了面子与自尊间的联系与区别,认为涉及两者的心理过程是类似的,但是面子却又比自尊负载了更多社会学上的价值,因此,建议在未来的面子研究中,分别尝试从心理学与社会学两个层面加以入手,以期为相对滞后的面子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12.
研究以333名国企员工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研究探索了仁慈领导对员工沉默行为的影响以及组织内自尊的中介作用和员工面子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发现:仁慈领导负向预测员工沉默行为,组织内自尊在此过程中起中介作用;面子正向调节组织内自尊和员工沉默之间的关系,即面子意识越高,两者之间的负向关系越弱,不光如此,面子意识还调节组织内自尊对“仁慈领导—员工沉默行为”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已有研究表明有效的知识分享有利于组织任务的完成,而人的因素是影响知识分享的核心和难点。该研究采用《中国人人格量表》第二版(简称CPAI-2),探讨中国背景下与文化相关的人格特质(人情、面子)如何影响个体知识分享行为(包括知识收集和知识贡献)。研究结果发现:(1)人情和面子可以显著预测知识分享行为,并通过自我效能和社会价值间接的影响知识分享行为;(2)上述中介作用在知识收集和知识贡献两个维度上表现为不一致的特点。研究结果说明,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促进知识分享行为,需要考虑人情、面子等传统人格特质;同时,促进组织成员的知识收集行为与知识贡献行为应该使用不同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面子”是丰富的中文词汇里一个古老的概念,熟悉得以至于让人熟视无睹。近些年来,香港、台湾地区、内地心理学者把面子、人情、关系等中国社会中极其普遍的现象,在抽象化层次上提炼成为社会心理学的重要研究范式。通过对面子心理的研究进行初步的回顾和梳理,展望其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实践社区成员的面子意识对知识传播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钊  石文典 《应用心理学》2007,13(3):264-270
为研究中国人面子意识是否影响实践社区及其成员的知识传播过程,采用自编实践社区成员面子意识问卷以及知识传播过程与效果问卷对重庆、银川、南京和上海等地企业的430名实践社区成员进行测量。结果表明: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男性的面子意识显著高于女性;工作年限为11~15年的被试"面子—能力学识"得分显著高于其他组别;"面子—人际交往"对"投入程度"、"区外获取"及"传播效果"的预测作用都为正向,而"面子—能力学识"对这三项的预测作用均为负向;"面子—人际交往"和"面子—能力学识"是面子的两个独立维度。  相似文献   

16.
所谓面子,人之外表也,就是没有盖住露在外面的地方。笔者对面子略有所感,现随笔写下,与大家交通。面子用途甚广,无论什么器皿和任何一件物品,都要的是面子好看。只要面子好就受人欢迎,所以世人就在面子上狠下功夫,用在面子上的资金叫人无法计算。如:各种商品的包装,商店等的门面,均不惜任何代价进行设计以招徕行人。光是人用在面子(脸)上的膏油、香水、粉剂都是无计其数的。看来人对于面子确确实实十分重视。虽然  相似文献   

17.
展示设计是门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虽然设计是通过一定的设计规范、程序来实现的,但多数商业展示设计程序没有能利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没有能从认知心理学、设计心理学、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来规划设计,造成了"以消费者为中心去展开设计"仅仅停留在了口头上。实证研究的方法可以用来指导调研并检验理论;实证研究的思想可以用来先于理论发现现象,有利于在掌握事实的基础上去创新;实证研究的手段可以用来对设计效果进行科学评估;实证研究可以帮助建立自主评判机制,避免先进的理论与中国现实可能脱节的倾向;实证研究的引入是在历时性与共时性的基础上展开本土特色展示设计研究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身心二元论的困境与具身认知研究的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叶浩生 《心理科学》2011,34(4):999-1005
摘要 由笛卡尔开创的身心二元论一直制约着人们对身心关系的认识。但是近年来兴起的具身认知研究却从理论和实证的角度系统论证了二元论的不可能性,指出了心智对身体的依赖性,并据此提出了身心一体的身心关系学说。最初,有关具身认知的讨论仅仅是哲学领域有关身心关系问题的形而上学思考,随后开始成为心理学中的一种理论思维,并逐步进入实验心理学领域。如今,ERP、FMRI等认知神经科学的手段在具身认知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使用。具身认知已成为心理学和认知科学中的一股汹涌澎湃的实证研究思潮。  相似文献   

19.
6岁儿童面子谎及其熟悉度与权威效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实验以 85名大班 6岁儿童为被试 ,其中实验组 45人 ,采用 2× 2设计 (即熟悉度 (熟悉 ,陌生 )×权威性 (老师 ,同伴 ) ) ,以 7点量表评画为任务 ,考察了儿童在当事人是否在场情况下的评分改变问题。研究发现 :(1 ) 6岁儿童在 4位不同身份的人士面前均出现较高的说面子谎率。 (2 ) 6岁儿童在说面子谎上无性别差异。 (3) 6岁儿童在说面子谎上更倾向于给熟悉的人面子 ,而权威性则对儿童的说面子谎行为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认同理论视角下新员工组织社会化的定义及结构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社会化研究一直以来被批评缺少理论基础, 导致对组织社会化的本质和结构维度缺乏足够认识, 从而影响到在实证中如何测量员工组织社会化的程度。角色认同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可以为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在对概念重新进行理论界定的基础上, 揭示了组织社会化本质是新员工角色及社会认同发展的过程。相应地, 组织社会化程度是一个两维度结构。未来研究应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发展组织社会化量表和理论模型, 并依据认同理论改进实证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