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机选取194名3-6年级小学儿童,采用生活情境访谈、《创造性思维测验》和《威廉斯创造力倾向测验》,考察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的内部一致性及其与一般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倾向的关系。结果发现:(1)儿童的社会创造性具有较高的内部一致性;(2)社会创造性的独创性、流畅性、变通性、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与一般的独创性、流畅性、挑战性倾向均呈显著正相关;(3)典型相关分析表明,社会创造性中的流畅性、变通性等与一般创造性思维,社会创造性中的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等与一般的创造性人格倾向具有稳定的对应关系,适当性和有效性可能是社会创造性的特殊成分。  相似文献   

2.
以科学发明创造题目为实验材料,采用“一对一”的实验范式,对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创造性倾向与原型位置效应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实验考察了不同创造性倾向个体在创造性问题解决中的原型位置效应,创造性倾向包括想象力、冒险性、好奇性、挑战性四个因素,结果发现:创造性倾向总分、好奇性、挑战性对原型位置效应有影响,而且原型位置效应随着创造性倾向、好奇性、挑战性的降低而显著;想象力、冒险性对原型位置效应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十岁儿童创造倾向特点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采用林幸台修订的威廉斯创造倾向量表,对十岁超常与常态儿童进行了创造倾向的测试,结果表明:在创造倾向的好奇性方面,北京地区的超常儿童优于常态儿童,差异显着;在想象力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差异非常显着.另外研究了北京、上海地区十岁儿童在创造倾向方面的差异,在挑战性方面北京儿童优于上海儿童,差异显着.上海地区在好奇性方面,男生优于女生,差异非常显着.再次,分析了创造倾向与学业成绩(语文、数学)关系,得出初步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初中生人格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初中生人格发展与父母教养方式二者间的关系。方法采用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和艾森克(儿童)人格问卷(EPQ)对300名初一、初二学生进行测试。结果①男女初中生在神经质和精神质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②父母教养方式受子女性别及是否是独生子女的影响;③父母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负相关,父母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与子女的神经质和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与子女的内外向呈显著的正相关,掩饰性与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均不存在显著的相关。结论父母教养方式对其子女人格特质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控制点与自信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研究将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及内外控倾向三因素综合起来加以考察 ,探讨它们对大学生自信人格的影响作用及影响路径 ,从而揭示出四种人格特征之间的内在关系 ,2 3 5名大学生参加了测试。结果表明 :大学生成就动机、性格特征、内外控和自信等四种人格特征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 ;成就动机、内外控倾向和性别等主要变量对大学生自信有显著预测作用 ;成就动机和控制点对大学生自信具有直接效应 ,控制点和性格特征对自信具有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的幽默风格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幽默风格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31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测量.结果显示,幽默风格量表的四因素结构在中国大学生样本中也存在.中国大学生的某些幽默风格类型在性别、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著差异.亲和型、自强型幽默风格与外向性显著正相关,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负相关;嘲讽型、自贬型幽默风格与精神质、神经质显著正相关,嘲讽型幽默风格与外向性显著负相关.回归分析表明外向性是亲和型和自强型幽默风格的重要预测变量,而精神质是嘲讽型和自贬型幽默风格的重要预测变量.  相似文献   

7.
对189名3-6年级小学儿童进行半结构的故事情境访谈,从独创性、适当性、有效性、流畅性、变通性、好奇性、挑战性和冒险性八个指数,考察了儿童在同伴交往、师生交往和亲子交往三种典型情境中的社会创造性倾向的发展。结果显示:(1)小学儿童的流畅性、变通性、好奇性、挑战性、冒险性与其实际的年龄呈显著正相关;(2)5、6年级儿童的流畅性和变通性显著地高于3年级,在三种情境中表现出类似特点,4年级前后可能是小学儿童社会创造性倾向发展的转折期。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创造力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大学生创造力特点,家庭环境与创造力的的关系。方法:以问卷法对417名大学生进行创造力与家庭环境的测量。结果:①大学生创造力较强,突出表现为创造力富有挑战性。②创造力与家庭环境中的亲密度、独立性、成功性、知识性、娱乐性、道德宗教观、组织性有显著相关,而创造力与家庭环境中的情感表达、矛盾性、控制性相关不显著。结论:要塑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来促进个体创造力发展。  相似文献   

9.
声旁部分信息在儿童学习和记忆汉字中的作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谷传华  张文新 《心理学报》2003,35(1):101-105
运用匿名问卷法对811名4—6年级小学儿童施测,考察了小学儿童欺负问题与人格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小学儿童欺负他人、受欺负的发生频率与神经质水平、外向和自尊水平均存在显著相关,同时欺负他人的发生频率和精神质水平相关显著;(2)精神质、性别可以显著预测儿童欺负他人的概率,而年级、神经质、自尊和精神质可以显著预测儿童受欺负的概率。  相似文献   

10.
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聂衍刚  郑雪 《心理科学》2005,28(2):356-361
本研究以《威廉姆斯创造性个性倾向测验》为测验工具、以3729名(9~19岁)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儿童青少年的创造性人格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儿童青少年创造性人格的发展存在阶段性;单亲家庭与双亲家庭的学生在创造性人格水平上没有差异;女生在创造性人格的总水平以及冒险性、想象力维度的得分显著高于男生;不同类型学校学生的创造性人格水平在各个学段都存在差异,并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其中重点学校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变化方向是向下的,其显著的下降发生在初高中之间。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罗晓路 《心理科学》2006,29(1):168-172
运用问卷法对我国八大行政区10所不同类型学校的10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从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人格多侧面认识大学生创造力的特点,研究发现:大学生有较强的创造潜能,突出表现为创造性人格富有挑战性;创造性思维核心品质的新颖性表现突出,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典型表现中投射未来、评估力和通感特点较为明显;专业类别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有显著影响,艺术类大学生的创造力较为突出,社科类大学生的创造力较差;大学生创造性人格和创造性思维的年级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信任倾向与人格特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对101名在校大学生施测“大五”人格量表( NEO-PI-R)和人际信任量表(ITS),考察信任倾向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NEO-PI-R中有四个人格维度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其中信任倾向与宜人性、外倾性和开放性呈正相关,与神经质呈负相关;顺从、愤怒敌意、热情、自我意识、焦虑等14个具体人格特质与信任倾向有显著相关.在人格维度中,宜人性、外倾性和神经质可以预测信任倾向;在具体人格特质中,顺从、热情、焦虑和诚实是影响信任倾向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北京地区儿童内外倾向人格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研究使用艾森克人格问卷(少年),测试在校儿童370人,发现:男孩的外倾性和倔强性高于女孩,而女孩的情绪性和掩饰高于男孩;儿童的情绪性、外倾性和倔强性都有随年龄而增加的趋势,自身隐蔽和掩饰则随年龄减少;从量表统一关系分析:精神质低的儿童较多,精神质和神经质都低的也多;与前人文献相比,现在男孩的冒险性和女孩的社会活跃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车丽萍 《心理科学》2007,30(6):1385-1388
采用问卷法对大学生自信与内外控倾向的关系进行了研究。通过对270名大学生内外控、自信的测试,结果表明:自信诸维度与内外控倾向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负相关;学业自信、社交自信和整体自信变量对内外控具有明显预测作用,并以学业自信的预测力最佳;不同内外控得分组的大学生在自信诸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工科院校大学生网络成瘾现状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多方面理解网络成瘾及其矫治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从西安市某工科院校抽取学生共262人,用网络成瘾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量表对研究对象进行测试。结果网络成瘾检出率为41.8%;男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女生;大三、大四学生网络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大一学生,大三学生成瘾程度显著高于大二学生和大四学生;大学生的网络成瘾程度与神经质、精神质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掩饰性呈显著的负相关,与内外向的相关不显著。结论人格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网络成瘾的程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90后大学生的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的相关性,并为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借鉴。方法:采用应对方式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某中医院校24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在应对方式中,男生女生在求助、合理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退避、合理化得分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自责上有显著差异。在人格特征中,男生女生在神经质、掩饰性上有显著差异,文科生与理科生在神经质上有显著差异,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在精神质上有显著差异。在二者相关性中,应对方式与人格特征呈现不同程度的相关。结论:分析产生这些结果的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建议高校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创造力群体的界定是创造力研究的重要前提,但迄今极少有研究关注以往研究中高创造力群体间的同质性问题。本研究以创造力问题提出能力测验调查了两所高校(一所地方高校和一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975名大学生的创造力,通过极端组方法(extreme groups approach, EGA)为大学生创造力水平分组,考察不同创造力分组之间的差别。研究发现:地方高校和部属高校的高创造力大学生被试,在创造力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三个维度上,均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高创造力组间可能存在质的差别,因此相关研究在外推结果时需要采取谨慎态度;研究者在实验过程中和讨论文献结果的可比性时一定要关注样本的同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8.
张韫黎  陆昌勤 《心理学报》2009,41(6):501-509
本研究旨在探讨挑战性-阻断性两类不同性质的压力源与员工心理和行为的关系,重点探讨一般自我效能感的调节作用。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以309名飞行签派员为研究对象,数据分析采用层级回归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发现:⑴阻断性压力与工作满意度呈负相关,与离职倾向呈正相关,而挑战性压力与离职倾向呈负相关,与工作满意度的正相关没有达到显著水平;⑵挑战性-阻断性压力与身心紧张都呈正相关;⑶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阻断性压力与身心紧张、工作满意度之间的关系,但对离职倾向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在面临阻断性压力时,自我效能感高的员工,其身心健康水平、工作满意度明显高于自我效能感低的员工,而离职倾向没有明显差异;⑷一般自我效能感调节挑战性压力与工作满意度、离职倾向之间的关系,但对身心紧张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即对于自我效能感高的员工,挑战性压力会提升其工作满意度,降低其离职倾向,而对自我效能感低的员工则恰恰相反。  相似文献   

19.
采用中国大学生人格量表(CCSPS)、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量表和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研究工科院校大学生人格、人际交往特点与网络成瘾倾向的关系.发现: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高低对其网络成瘾倾向有预测作用;大学生人格特质大中的活跃、坚韧、严谨、利他、重情维度与网络成瘾倾向呈显著相关,其中,人格的活跃、坚韧、严谨、重情维度有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的时间管理倾向与主观幸福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499名在校大学生为对象,采用青少年时间管理倾向性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情感平衡量表,探讨其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时间价值感、时间监控感和时间效能感与其主观幸福感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时间管理倾向和主观幸福感得分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和年级差异;(2)时间管理倾向不同因子对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存在一定差异。时间监控观和时间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主观幸福感指数,时间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的积极情感和情感平衡,同时也能显著地负向预测其消极情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