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基于自我决定理论,使用教师关怀行为问卷和成就目标定向量表对656名小学生进行调查,探讨教师关怀行为、成就目标定向和学业成绩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教师关怀正向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和掌握接近目标,负向预测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回避目标,而成绩回避目标负向预测小学生的学业成绩;(2)成绩回避目标在教师关怀与小学生学业成绩的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显著,但掌握接近目标、掌握回避目标和成绩接近目标则未发现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李文辉  姜枫 《心理科学》2023,(2):347-354
为探究小学生学习压力和自尊在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中介作用及性别差异,本研究收集小学生学习压力问卷、自尊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业成绩的数据。结果发现:(1)小学生学业成绩能够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2)学习压力和自尊在学业成绩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3)链式中介作用存在性别差异,女生群体呈现部分中介作用,存在三条中介路径:学习压力的单独中介路径、自尊的单独中介路径和学习压力与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男生群体呈现完全中介作用,只有两条中介路径:自尊的单独中介路径和学习压力与自尊的链式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3.
郑海燕  刘晓明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4,10(3):23-27,52
以 2 55名初中二年级学生为被试 ,采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对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人口统计学变量 (性别和班别 )对教师期望、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有影响。 (2 )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和自我效能相关显著 :积极效应与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的各维度呈显著正相关 ,消极效应与自我价值感及自我效能各维度呈显著负相关。 (3 )在控制了人口统计学变量后 ,教师期望与自我价值感仍对自我效能各维度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 (4)自我价值感在教师期望对自我效能各维度的影响上起到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法对北京市和西安市1所小学和2所中学的小学三年级到初中三年级的1689名学生进行调查,考察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与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以及班级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和学生沉浸特质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显著正向预测学生的创造性自我效能感;(2)班级创新氛围在教师创造性教学行为和学生创造性自我效能感间起完全中介作用;(3)学生沉浸特质对班级创新氛围的中介作用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5.
探讨大学生学习态度的现状以及与学业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为改善大学生学习态度提供依据。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问卷和学习态度问卷对302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得出结论为:1.在学习能力自我效能感、学习态度、情感品质、行为品质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女生得分显著高于男生得分。2.在行为品质维度上存在显著年级差异,大四学生得分显著低于大一、大二和大三学生得分,大一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二学生。3.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习态度存在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能解释学习态度总变异的12%,能显著正向预测学习态度。  相似文献   

6.
以38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大学生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习适应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主动性人格、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习适应与学业成绩四个变量相互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但学习适应并不在主动性人格与学业成绩之间起显著的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在主动性人格对学习适应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刚  吕厚超 《心理科学》2017,40(1):96-102
思考未来对个体现在行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研究以1002名初、高中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究未来时间洞察力与学业成绩间的关系,以及时间管理倾向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表明:(1)学业成绩高低分组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各维度和时间管理倾向上差异显著。(2)未来积极、未来坚持、未来清晰和未来计划与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未来消极和未来迷茫与时间管理倾向和学业成绩呈显著负相关。(3)未来消极对学业成绩具有显著的直接预测作用;未来消极还通过时间效能感间接影响学业成绩;时间管理倾向在未来迷茫、未来清晰、未来坚持、未来计划和学业成绩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310名幼儿父亲为研究对象,采用流行病调查中心抑郁量表、父母教养能力感量表的教养效能感分问卷、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和Conners儿童行为问卷,考察父亲教养效能感和教养方式在父亲抑郁与幼儿问题行为间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父亲抑郁、专制粗暴、情感联系和幼儿问题行为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父亲教养效能感、民主关怀、宽容理解两两之间均显著正相关,父亲教养效能感、民主关怀、宽容理解分别与父亲抑郁、专制粗暴、情感联系和幼儿问题行为两两之间显著负相关;(2)父亲抑郁对幼儿问题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3)父亲教养效能感和自身的民主关怀、专制粗暴、情感联系不仅分别在父亲抑郁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而且在父亲抑郁与幼儿问题行为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整群抽样法,选取651名六年级小学生及其所属班级的21名班主任为被试,考察学生学业成绩和教师控制知觉对教师差别行为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探讨教师控制知觉的中介作用及其学生性别差异。结果显示:(1)女生报告获得教师更多积极行为,男生报告获得教师更多消极行为;(2)在控制了学生性别与学校地区以后,学生学业成绩仍能有效预测教师差别行为中的机会特权、情感支持和指导控制等行为,教师控制知觉能够有效预测机会特权、指导控制、情感支持和负性反馈等行为;(3)教师控制知觉在学生学业成绩与教师差别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4)教师控制知觉的中介模型存在学生性别差异,男生群体为完全中介作用,女生群体为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0.
以5所公立小学的1161名四、五年级的小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成长型思维模式、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小学生学业成绩以及生活满意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小学生的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其学业自我效能感、学业成绩呈显著正相关,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学业成绩、生活满意度呈显著正相关;(2)成长型思维模式显著正向预测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学业成绩;(3)学业自我效能感可以显著正向预测生活满意度;(4)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成长型思维模式与学生学业成绩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采用感知教师支持、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对49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感知教师支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感知教师支持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感知教师支持可以通过掌握趋近、表现趋近、表现回避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2)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回避三者分别在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回避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感知教师支持不仅能分别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表现趋近、表现回避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还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2.
采用感知教师支持、学习投入、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问卷对498名高中生进行问卷调查,探讨感知教师支持对学习投入的影响,以及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链式中介效应。结果显示:(1)感知教师支持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感知教师支持可以通过掌握趋近、表现趋近、表现回避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2)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趋近、学业自我效能感→表现回避三者分别在感知教师支持与学习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回避的中介效应则不显著。上述结果表明,感知教师支持不仅能分别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掌握趋近、表现趋近、表现回避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还能通过学业自我效能感和成就目标定向的链式中介作用间接预测高中生学习投入。  相似文献   

13.
采用学习氛围量表、主观社会阶层量表、学业调节问卷和修订的课堂投入问卷对1211名初中生进行调查,根据主观社会阶层得分在3分以下、6分以上的标准,筛选出491名典型低阶层(374人)与高阶层(117人)被试,考察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学习投入的关系,以及学生自主动机在其中的中介作用和家庭社会阶层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投入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2)自主动机在教师自主支持与初中生的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家庭社会阶层在教师自主支持影响初中生自主动机进而影响其学习投入的过程中起到有中介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
Teachers' self-efficacy beliefs were examined as determinants of their job satisfaction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Over 2000 teachers in 75 Italian junior high schools were administered self-report questionnaires to assess self-efficacy beliefs and their job satisfaction Students' average final grades at the end of junior high school were collected in two subsequent scholastic years.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analyses corroborated a conceptual model in which teachers' personal efficacy beliefs affected their job satisfaction and students' academic achievement, controlling for previous levels of achievement.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在于验证班主任教师的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习态度等方面有正向预测作用及其对学生学业效能和学习态度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的假设。通过对109个班级的班主任教师和3066名三到六年级的小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多层线性模型(HLM)分析结果表明:(1)在控制学生性别影响时,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学生学业效能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有显著的预测作用,且这一影响强度存在显著的班级水平差异。(2)在控制教师所教年级的影响下,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的高低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的班级差异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高的班级,学生学习态度越积极;(3)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对学生学业效能与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之间的关系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效能感越高,学生学业效能对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的影响越弱,反之班主任教师管理效能感低的班级,学生学业效能感对学习态度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希望特质量表、网络利他行为量表、自尊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26名中学生进行调查, 考察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其希望的影响, 以及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相关分析显示, 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自我效能感、自尊和希望之间呈显著正相关;(2)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 自我效能感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起完全中介作用, 自尊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不起中介作用, 自我效能感和自尊在中学生网络利他行为对希望的影响中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analyzes whether the minimum competency exam requirement for high school graduation affects students' academic performance directly or affects the educational process by moderating the effect of teachers' expectations on students' mathematics test score gains, proficiency levels, and high school graduation. Tenth-grade students and their mathematics teachers from the National Education Longitudinal Study of 1988 are analyzed. Contingent, negative associations were found between the minimum competency exam requirement and both mathematics proficiency and performance. The requirement was also not found to be associated with the odds of earning a diploma. In the case of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teachers' expectations were a more important predictor of learning gains and proficiency than were students' expectations. Students' expectations better predicted who earns a diploma. The minimum competency exam requirement was found to moderate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teachers' expectations and mathematics achievement but did not affect the 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expectations and high school graduation.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发现学习效能感会受到同伴支持的影响,同时它又是影响学生学业状况的重要前因变量。根据控制价值理论,本研究通过对3329名高一和高二学生的调查,考察在物理和化学学科中,学习效能感是否会在同伴学业支持和学业情绪中起到中介作用。发现:(1)同伴学业支持和学习效能感呈显著正相关;两者与高兴学业情绪显著正相关,与厌倦学业情绪显著负相关;(2)在控制了年龄、年级、性别和地域后,学习效能感在同伴学业支持和高兴学业情绪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同伴学业支持和厌倦学业情绪中起完全中介作用;(3)在物理学科中,性别调节了学习效能感和学业情绪的关系。本研究验证并拓展了控制价值理论,对于如何提高中学生物理和化学学习的积极情绪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以910名从初一到高三的中学生为被试,采用自编的《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量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普遍偏低,且存在学校类型、年级的差异,非重点学校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更低;高二、初二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最低。(2)影响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直接因素是学习体验和现有学习成绩,其中,前者作用更大。(3)影响中学生学习主观幸福感的间接因素是社会压力和希望学习成绩,它们通过学习体验或现有学习成绩间接作用于学习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20.
为探讨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在线学习投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采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习动机量表、心流体验量表和在线学习投入量表,对310名在线学习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学业自我效能感对在线学习投入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学习动机和心流体验分别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在线学习投入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学习动机、心流体验在学业自我效能感和在线学习投入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