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所长:卓新平德国慕尼黑大学哲学博士、德国(欧洲)宗教史协会终身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所长、中国宗教学会会长。主要著作有:《全球化的宗教与当代中国》、《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相遇、求同与存异》、《当代亚非拉美神学》、《当代基督宗教教会发展》、《当代西方新教神学》、《当代西方天主教神学》、《中西当代宗教理论比较研究》(德文)等。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东西方哲学年鉴》(第一卷)由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出版发行(Yearbook for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y,2016,vol.1,Walter de Gruyter GmbH)。《东西方哲学年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联合创办,旨在为东西方不同国家的学者提供一个交流互鉴的学术平台,以便使中外学者在共同关注的研究领域中层开具有国际视野的研讨,在跨文化语境中获得借镜式的启发和思考,集中展示东西方哲学的精粹。  相似文献   

3.
关于《爱欲与文明》的评论就《爱欲与文明》,东西方学者主要围绕着以下三个问题展开评论。 (一)关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改造马尔库塞自以为通过对弗洛伊德思想的哲学探讨,已经将它改造成为一种科学的、进步的社会理论。但东西方的绝大多数学者则对这种改造持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4.
王树人,男,1936年生,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理事长。长期从事西方哲学史特别是德国哲学的研究,近十多年来还致力于中西哲学、文化的比较研究。主要著作有:《思辨哲学新探》、《历史的哲学反思》、《中国传统智慧引论》(德文版)和即将出版的《传统智慧再发现》(两卷本)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作者按照自己的观点与方法考察了人类社会关系,对西方社会学上通用的“社团”(community)与“社会”(society)这两个概念的区别作了哲学上的分析,并相应地区别了“人”(person)和“个体”(individual)这两个概念。这对于我们了解西方的某些社会理论或许有参考意义;当然,为了正确地理解,还需要联系西方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意识形态背景。 道伊奇(A.Deutsch)是美国知名的比较文化研究专家,现任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教授、《东西方哲学》杂志主编。他的专著之一《比较美学研究》一书已译成中文将在我国出版。  相似文献   

6.
正阎国忠,1935年生,河北省昌黎县人,北大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主任、中华美学学会常务理事。195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0年留校,任朱光潜先生助教,长期从事美学方面的教学与研究,20世纪80年代前,着重在西方美学史领域,90年代后较多地涉猎了中国当代美学及美学基本原理方面。主要著作有:《古希腊罗马美学》(1983)、《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1987)、《基督教与美学》(1989)《朱光潜美学思想及其理论体系》(1984)、《走出古典——中国当代美学论争述  相似文献   

7.
关于《单向度的人》的评论《单向度的人》主要内容一是对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批判,二是对现代哲学的批判。东西方学者对该书的研究也主要围绕这两方面的内容进行。 (一)关于“单向度的社会”——对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批判国外学者对马尔库塞对发达的工业社会的批判理论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一部分人如西方学者D·凯尔纳就高度  相似文献   

8.
日本学者末木刚博以研究东西方比较逻辑学著称。末木的专著《东方合理思想》对比探索了中国、印度和西方的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该书中国部分特设专题论述《易经》逻辑。末木认为,《易经》逻辑是中国与形式逻辑并行的另一种独特逻辑(指辩证逻辑)的代表。末木用符号逻辑工具对《易经》逻辑加以分析,指出《易经》逻辑是一种函项关系论的逻辑。在此基础上,末木评述了《易经》逻辑与印度、西方思想的异同,肯定了《易经》逻辑的地位和作用。以下据《东方合理思想》一书简介作者思想梗概。一、阴阳的2项组合《易经》认为,一切现象都可以凭借阴阳的2项组合来加  相似文献   

9.
正姚大志,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哲学系主任,教育部哲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美国哈佛大学和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访问学者。长期从事政治哲学和正义理论研究,主要代表作有:《正义与善——社群主义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罗尔斯》(长春出版社,2011)、《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何谓正义:当代西方政治哲学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现代之后》(东方出版社,2000)、《现代意识形态理论》(黑龙  相似文献   

10.
一、问题的提出荣剑同志的《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问题——对东方社会发展道路的哲学思考》(载《哲学研究》1987年第11期)一文,再一次提出了东西方社会发展道路的比较问题,并由此而引发了对马克思有关这个问题的理论的重新思索。这些问题无论是从理论上看还是从当前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0月,《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2012)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正式出版。至此,《中国经济伦理学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已出版10卷。《年鉴》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百所重点研究基地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和南京师范大学共建的经济伦理学研究所编辑出版。《年鉴》编委会主任为中国伦理学会名誉会长、著名伦理学家罗国杰教授,主编为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中国经济伦理学会会长、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王小  相似文献   

12.
刘纲纪,男,1933年生于贵州省普定县,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现为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主要著作有:《艺术哲学》、《美学与哲学》、《中国美学史》(已出第一、二卷)、《周易美学》、《现代西方美学》(主编),论文《实践本体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等。 问:您刚从德国讲学回来,能否谈谈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国和西方思想的特征? 答:我对您提的这个问题很有兴趣,常常在思考它。我感到中国的原始氏族社会大约延续了很长的时期,并且发展到很为完善的程度,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原始氏族社会的观念、  相似文献   

13.
中华日本哲学会8月4日至8日在吉林省延吉市召开年会暨学术讨论会,并进行了理事会成员的换届改选.在会上宣读的论文有:丘成的《丸山敏雄的伦理思想》、赵乃章的《河合荣治郎的哲学思想》、孙方柱的《略论中国人和日本人思维方式的差异》、李宗耀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主要思想流派在东方(现代西方资产阶级  相似文献   

14.
苏格兰人顾福安(Robert Cunningham)是内地会派遣到华西边疆的基督教传教士,他20世纪初长期活动在打箭炉及周边地区.顾福安在传教的同时,积极投身到对康藏文明的考察和研究之中,在《华西边疆研究学会杂志》、《华西教会新闻》这两份英文杂志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顾福安的研究从多个角度展示了康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面貌,为当时的西方世界了解康藏社会起到了桥梁和媒介的作用,迄今仍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顾福棠以文人身份注解《孙子》,专注于旧注是否契合孙子"经旨"的评判标准,基本上秉持前代"我注六经"的孙子研究理路,使《孙子集解》在一定程度上延续了前代《孙子》研究传统。顾福棠也频繁征引近代西方军事理论与战例,以此论证孙子思想的正确性,并以近代学者的眼光重新审视孙子的战争观及战略战术思想。《孙子集解》是顾氏摆脱传统集解类兵书撰著套路、融合东西方军事思想的一次粗浅尝试,彰显了作者与清代中期学者完全不同的诠释旨趣。  相似文献   

16.
默顿是索菲亚学派传统在西方的一个重要的继承人和诠释者。20世纪50年代后期,他深入研究饿罗斯神学且深受俄罗斯索菲亚学派的影响,其散文诗《圣索菲亚》作为该时期的巅峰之作,既是东西方精神的经典结合,也是他对和平最崇高的颂唱。本论文主要探讨了智慧-索菲亚(Wisdom-Sophia)在默顿思想中的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7.
景以恩 《管子学刊》2011,(3):112-123
华夏族起源问题历来是史学界的难点,但基本有东西方两说。笔者以近年新发现的《泗志钩沉》为切人点,试对东方说作一新的探讨,并以此为基点,对东西方两说作多方面的比较与辨析,以期得出较为合乎实际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复旦大学中文系蒋孔阳为本系学生讲授西方美学史课程,并即将出版专著《德国古典美学》以及有关西方近代美学流派评述方面的译著,并计划今后以更多的时间进行中国美学史方面的研究。施东昌出版了《先秦诸子美学思想述评》和《“美”的探索》两书,最近又写成了《汉代美学思想述评》 (初稿)。中文系文艺理论教研室已在筹备出版一部中国美学论文集。外文系伍蠡甫一直潜心于研究西方文论,主编出版了《西方文  相似文献   

19.
丁四新 《哲学动态》2006,62(11):61-64
一《论语》新近英译本的问题及其评论孔子(Confucius)与《论语》(The Analects)的思想及相关问题,一直是英美汉学界思想研究的重心之一。随着儒学(Confucianism)发展的第三次浪潮对于亚太圈的经济增长提供意识形态基础之可能性的日益呈现,远在美国等西方汉学界的学者对于儒家思想的研究变得更为关切,《论语》众多新英译本的产生就是一件值得尤为关注的事情。就这些《论语》新英译本及其相关问题,郑文君(A liceW.Cheang)专门写了一篇《大师的声音:论孔子〈论语〉的阅读、翻译和解释》的论文,[1]为我们提供了西方汉学界有关《论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20.
书讯     
2001年8月3日,中国宗教学会新任会长卓新平教授在中国宗教学会第五次全国会议暨“21世纪的宗教研究”学术研讨会闭幕式上提议,学会不定期地编辑出版会刊,刊名为《中国宗教学》。这个提议受到全体与会者的热烈欢迎。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中国宗教学(第一辑)》终于在2003年4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全书35万字,大32开,476页,定价28元。《中国宗教学(第一辑)》收录了学会第五次全国会议的有关文献,如与会领导同志讲话、修订后的学会章程和学会名誉会长、顾问、会长、副会长、名誉理事、理事名单,还编选了39位作者向“21世纪的宗教研究”学术研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