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人生如斯     
西洋人有一句话“This is life.(这就是人生)”这句话看似简单,其实,含义极深,适用面极广。你得在他们那里生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阅历了好多种人生的苦境和辛酸,才会知道究竟什么叫“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人生”。我曾经在威斯康星的乡下,见过一位独自拖着五个kids的妇人(有四个孩子都是她死去的哥哥留给她的,她的嫂子丢  相似文献   

2.
感悟人生     
有人说,人生就是万绿之源的绚丽花朵;也有人说,人生就是一桌供人享用的佳肴;还有人说,人生就是那坎坷崎岖的山路;而我说,人生就是永不停顿的攀登。野菊将它的诗写在崖畔,谓之“秋耀金华”;大雁将它的诗写在蓝天,谓之“雁过留声”;睡莲将它的诗写在水中,誉为“清水芙蓉”;兰花将它的诗写在暗处,点缀“曲径通幽”;我将自己的诗写进生命,憧憬“未来盛世”。所谓成功的人,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就是今天比昨天更智慧的人,今天比昨天更悲壮  相似文献   

3.
我的父亲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一位知书识字的先生。但这“先生”并非教书,而是传播为人指点迷津的“测字”,而小有名气。 那年,我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面临选择:一是继续在中学读书,攻考大学中专;二是走进社会,开始自食其力,到村小学代课。那是刚刚实行改革开放的年代,家中贫穷,我在学校里的最大感受就是肚子整天“闹革命”,随时感到嘴馋。害怕挨饿,成了我在学校读书的最大心理障碍。有一天父亲拿来一个已脏烂的笔记本,随意翻了一页,让我在上  相似文献   

4.
世间万物,都可以简单,也可以复杂。关键看每个人的心态。简单与复杂,就是一种人生的选择。记得爱默生说:“任何事物都不及‘简单’那样伟大,事实上,能够简单便是伟大。”我推崇简单的生活,寻觅简单中的快乐。如今,当我把眼光投向人群时,我很难找到“简单”。当我转向一朵小花和一只飞鸟时,我发现了“简单”中的伟大与快乐。  相似文献   

5.
觉灯 《法音》2003,(12):31-33
早在1996年的中韩日三国佛教友好交流会上,赵朴初居士将三国佛教在21世纪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概括为六句话24个字:“广施教化,启迪人生,利乐有情,净化环境,协和社会,维护和平。”这里的“广施教化,启迪人生”,就是体现佛法的圣理妙用,促使社会大众觉悟人生,奉献人生;“利乐有情,净化环境”,就是庄严众生的依正二报,利益众生的生命主体和生存环境;“协和社会,维护和平”,就是奉行佛教的慈悲、和平精神,转化人类社会的恶业暴行。更早在1993年的中国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上,赵朴初居士在工作报告中郑重指出:“各级佛教协会和全国佛教界都必须把…  相似文献   

6.
池田大作“创造价值”的幸福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池田大作认为人生对“幸福”的追求是一个具体的社会实践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创造价值”的过程。把人生的“幸福”与“成佛”、“创造价值”联系为一体,这是池田之人生观的重要内涵。  相似文献   

7.
让客观利自己使主观为社会——关于人生活动规律问题的思考刘远方(河北省沙河市玻璃厂054100)“让客观利自己,使主观为社会”,这是我从一个普通农民成长为一个乡镇企业家的人生活动的切身体验,我把它称为人生活动的规律。我认为,把它上升到“规律”的高度是符...  相似文献   

8.
佛门中常听说某人开悟了。“开悟”就是觉悟。他觉悟的是什么?虽然也是普通常识,而对于学佛的同修来说,它是重要的学佛目标,就是要“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我在讲席中时常提到,学佛的目的是要真实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这句话就是古人所说的“明心见性”,其义是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法修学的总纲领、总原则就是“觉、正、净”。“觉”就是“觉悟”,也称“开悟”。悟的是宇宙人生的真相,而且一定是时时悟、处处语、念念觉悟,才是真的觉悟,真正开悟。觉悟的标准,一定要用经典作印证。经典对我们有三种用途…  相似文献   

9.
铁吾 《佛教文化》1994,(3):26-26
铁吾云:禅意本自烦恼 出,悟禅者当感谢烦恼。铁吾 过年穿旧衣,邻人怪之:“过 年耶?答曰:“旧衣裳”。年初 二去小饭馆吃拉面,邻人又 怪之:“新年耶?”答曰:“拉面”。铁吾心有烦恼,随意如此。而后静思得悟:这就是禅?违常理所思,独来独往也。多少年以前,铁吾尝遇一和尚化缘于浦东,问之事,答曰:“忘了。”问之年,答曰:“一岁。”初不解,复问:“为何是一岁?”答曰:“凡事从一始。”感其言之有理,牢记不忘。今年,铁吾又悟:人生不过一岁,一岁即一梦,人们以四季轮换算之是小算也。  相似文献   

10.
与自我存在一定社会距离的他人获得收益或遭受损失都会给自我带来一定的效用,这种效用随着与他人间社会距离的增加而减少,该现象被称为社会折扣。本研究采用情境式选择滴定程序,探索并比较了“为他人得益而放弃自我得益”(NG-G)、“为他人不失而放弃自我得益”(NG-NL)、“为他人得益而承担自我损失”(L-G)以及“为他人不失而承担自我损失”(L-NL)4种任务框架下的社会折扣程度。结果发现:(1)4种框架下,指数模型均比双曲模型更好地描绘了被试的社会折扣规律;(2)任务框架影响社会折扣程度,“为他人不失”框架下(含NG-NL、L-NL)的折扣程度比“为他人得益”框架下(含NG-G、L-G)低;(3)任务框架与社会距离的交互作用影响社会折扣程度。随着社会距离增加, NG-G与NG-NL框架下折扣程度的差异逐渐变小, L-G与L-NL框架下折扣程度的差异也逐渐变小;(4)社会距离与利他人格的交互作用显著,高低利他人格者的社会折扣程度只在社会距离较远时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表明,个体不仅存在自我损失规避倾向,也存在不同程度的他人损失规避倾向。  相似文献   

11.
早就在书店里看到了韩东屏先生的《市场经济与人生》一书 ,书写得易懂且耐人寻味。近日又认真阅读 ,其对伦理学的深邃思索使我不禁拿起笔来 ,谈谈读此书的体会。伦理道德是对人生和社会规范 (为人处世 )的认识 ,它始终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社会现实。社会生活导致了道德问题的产生 ,激发了人们的思考 ,同时促进了道德思想、理论的拓展。作为面向社会广大读者的书籍 ,作为一个有良知的学者 ,作为“人生、人格、人品系列”读物的一本 ,《市场经济与人生》一开始就从经商下海潮谈起了当代人生选择 ,一下子就直面现实人生境遇 ,超脱枯燥、抽象的说…  相似文献   

12.
“我以为人的生活可分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人生就是这样的一个三层楼。”——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  相似文献   

13.
在很多场合,我经常自嘲,说自己是一个有毛病的人。当然。这里的“毛病”不是指生理上有什么不适,而是说自己在心理上存在着某种不足和缺陷。“毛病”的表现形式是不听话,不能够规规矩矩服从领导,很多举动有悖常理,在人们眼中显得很“格涩。”(北京话,怪僻的意思) 拒绝钦定的培养我在1997年夏天离开杂志社之后,一直专事写作。现在,我是一个没有单位没有组织没有人管的大自由人。我离开的时候已经42岁,可以说离开是一种理性选择。我非常清楚那是自己人生轨迹中的必然。当然,如果我顺从地听命于人可能会是另外一种人生状态。毕竟,我们这个社会中主流的思维方式还是在单位有个位置好。位置能够带来种种有形和无形的实惠。起码,红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经济伦理及其现代变革论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必须对传统经济伦理进行根本的变革:(1)变革“重公轻私”的产权伦理;(2)变革“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分配伦理;(3)变革通行于熟人社会的“诚信”道德;(4)变革“家庭主义”。但由于存在着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因而“传统经济伦理”的现代变革将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自我表现术     
一、如何表现得更能干?注意以下几点:(1)将说话内容归纳为三个重点,可令人感觉你的组织能力很好;(2)每一件事都在3分钟内说明,是一个聪明的谈话秘诀;(3)让对方有“我因你的话才想到”的感觉,意见就很容易被接受了;(4)重复说:“我是”、“我的”等句子,可令人感到您信心十足;(5)不论兴趣或嗜好,和你的工作性质距离越远,越能给人以强烈的印  相似文献   

16.
道教在长达二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理、教义体系。“我命在我不在天”是道教重要的教义思想之一,对这一教义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现代价值进行探索,有助于21世纪的道教教义思想发展与建设。人生变幻莫测,在充满竞争、挑战和机遇的现代社会更是如此。古老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不啻为一剂催人奋进的催化剂。道门中人以“天道自然,人道自己”的“道理”来衡量、透视宇宙自然、人生社会,响亮地提出“我命在我,不属天地”的口号。道教“我命在我不在天”的教义思想蕴含着道门中人强烈的生命自主精神,认为通过…  相似文献   

17.
惠能及其开创的禅宗的核心思想“明心见性”是明白“心量广大”。它包括如下几层含义:(1)“本心”中所包含的估量标准或尺度广大;(2)“心”度量、衡量、审度的对象众多,范围广大;(3)“心”的容量广大;(4)人心的耐受程度和转化能力强大;(5)人心的范围广大和创造力强大;(6)人的心态积极强大。“心量广大”具体体现在平常心、包容心或宽容心、认知力、精神力、心理能量等几个方面。“心量广大”具有浓郁的中国文化特色,蕴含有“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中国文化精神,“道德自律和躬身自省”的中国文化伦理与价值追求,“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和人文情怀”的中国文化核心思想理念。由此来看,惠能的“心量广大”思想在当代社会仍具有积极的现实价值,对当代文化建设,社会道德构建等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作者是南斯拉夫《哲学》杂志的总编辑。作者在文中大肆攻击所谓“斯大林主义”,歪曲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他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目的,就是要说明什么是人类的最高价值”。并说“最高价值就是总体的人”。而“总体的人就是真正遵守道德的人”、“真正的人的个性”。“人生最高意义就在于能够无限制地……发挥个人的社会主动精神”和“个人的创造性”。“社会革命的最高目的”就是形成具有自我创造性的个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伦理学是为个人而斗争的”等等。  相似文献   

19.
炎炎夏日,却让我“心静自然凉”,在有幸读了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编写的《爱的人生》一书(由宗教文化出版社出版,杭州市基督教两会绪写)之后,更令人享受到一份不可多得的“清凉剂”正如编者在前言中所述,该书“使身为基督徒的主内弟兄姊妹,能够因此更加自觉地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活出本于圣经,立足今日中国社会现实之基督徒当有的‘爱的人生’”。“……宣扬那召你们出黑暗、入奇妙光明者的美德。”(彼前2:9)  相似文献   

20.
论坛荟萃     
姜力新:马克思的“群众史观”历史演进探析 从某种意义上说,唯物史观就是生产史观和群众史观的统一,也即历史的客体和主体的统一,历史发展的动因和动力的统一。 马克思探求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动力,经历了三个阶段: (一)从黑格尔“唯心主义理念论”到“现实存在论”的转变。这是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完成的。在该书中,马克思得出两个重要结论:(1)不是国家决定“市民社会”,而是“市民社会”决定国家;(2)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实现人类解放的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