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是欣迪卡生前最后一部论文集《苏格拉底认识论》的第一篇文章。欣迪卡认为,我们不应该孤立地探讨知识和信念这些认知概念,而应该把它们放到人的行动和决策的语境中去探讨。在这种探讨中,至关重要的概念不是知识和信念,而是信息。我们不应该把研究重点放在知识的定义和证成,而应该放到知识的发现和获取,即把知识作为探究过程的结果。由此,他提出了基于问答逻辑的询问探究模型,试图由此去建立认知逻辑和认识论,其中知识和信念都不具有关键地位。  相似文献   

2.
正辛提卡(J.Hintikka)1962年出版的开创性著作《知识与信念:这两个概念的逻辑导论》中为认知逻辑(Epistemic Logic)~1奠定了理论基础。作为一种哲学逻辑,认知逻辑在其诞生之初受到了很多哲学家的批评,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一度发展较为缓慢。然而由于知识及信念的形式化概念的重要性和普遍性,认知逻辑在过去三、四十年间被广泛应用于包括理论计算机、人工智能、博弈  相似文献   

3.
在本文中,我们为期望收益最大化的信念和知识提供一个逻辑——信念与认知逻辑(DEL)。这个逻辑是基于决策理论和测度论的方法建立的,在其中信念和知识不会坍塌。  相似文献   

4.
我们何以知道?又何以相信?我们如何确保知识的可靠性?这些一直是知识论关注的中心问题。而我们对知识和信念的关注有无一种系统性和规则性的特征?这是认知逻辑探求的中心。与知识论的确证知识和回应怀疑论两大基本任务相并行,当代认知逻辑发展出可能世界框架下关于知识和信念的形式语义学,以求澄清认知概念和语境并拒斥怀疑论。以知识与信念为研究旨趣,认知逻辑与知识论越来越表现出相互的融通,特别是二者对葛梯尔问题和怀疑论他心问题的共同探讨,使得认知逻辑更加具备一种形式知识论的特征。一、知识三元定义及其影响“知道或相信”在传统…  相似文献   

5.
奥卡姆的唯名论的认识论吸收了强烈的现代意义上的外在论元素。他认为,一个信念是否是一种知识,取决于它是如何获取的,而认知者对这一获取过程可能并没有觉察。本文从两个部分分析这一理论。首先考察奥卡姆对知识这一概念的逻辑分析,然后集中讨论奥卡姆关于不存在之物的直观认知的特别理论,本文将说明,这一学说是认识论中一般的可靠论态度促成的。  相似文献   

6.
认知逻辑的英文表述是epistemic logic,而episteme的意思就是知识的意思.因此从字面上来理解,认知逻辑就是有关知识的逻辑.然而,现在我们看到的认知逻辑已经从知识扩充到了信念,甚至涉及到更多的认识论概念,换一种宽泛的说法就是形式认知(formal epistemology).这一点充分体现在对认知逻辑的定义或描述上.  相似文献   

7.
通常认为,获得知识不能靠碰运气,凭借好运气获得的真信念不足以被视为知识。知识与运气是近年来认识论研究的热门话题。一般认为,一个好的知识理论应该能排除认知运气的影响。在当代认识论中,过程可靠主义、德性认识论和反运气认识论这三条主要进路都分别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认知运气,但各自都存在明显不足。由于缺乏对"运气"统一的、明晰的概念,迄今为止还没有一种认知论进路能够完全满足排除认知运气这一要求。  相似文献   

8.
选取了122名3~12岁聋童,并分别用65名3~5岁的正常儿童作对照,开展了2个实验系列,探讨了儿童的正确信念、一级错误信念及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特点.结果如下: (1)聋童及正常儿童信念认知的发展过程中,无论是关于正确信念,还是关于一级错误信念,都是先发展自我信念认知,再发展他人信念认知;(2)关于正确信念、一级错误信念和二级错误信念认知的发展,聋童都比正常儿童滞后,但两者的发展趋势一致; (3)手语聋童在信念认知上略好于口语聋童; (4)父母为聋人或父母会手语的聋童,以及兄弟姐妹会手语的聋童,其信念认知水平要比其他聋童好.  相似文献   

9.
Robert Aumann的不一致的达成定理揭示了如果两个主体关于某事件E具有相同的先验概率,并且利用私人信息更新了他们关于事件的概率,那么,若事件的后验概率是他们之间的公共知识,则这个后验值一定是相同的。而Dov Monderer和Dov Samet考虑了包含有关于公共知识概率赋值的一种变体,推广了奥曼这个结论。在这篇文章中,笔者基于概率和动态认知逻辑,采用多种方法考察了关于他们结论的动态刻画。本文主要的目标是构建一个模型,可以描述随着主体彼此间的交互深入和环境变化,主体知识和信念所发生的变化。同时,笔者表明这种逻辑框架对于研究交互社会群体中主体信念改变的动态进程是富足和灵活的。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哲学中的信念(doxa)概念存在着不确定性,以致人们在翻译和理解时会遇到困难,这就是"信念难题"。论文在施普鲁特(J. Sprute)工作的基础上梳理了西方学界关于信念难题的种种解决方案,并提出了他的解释,即认为柏拉图的信念可以泛指判断或认之为真,而认之为真还可能从两方面得到限定:一方面在于它的来源和根据是感知,这时它表示与理性认识相区分的感性认识,另一方面在于它缺乏充分的客观根据但又被认知者视为在客观上是充分的,这时它成了臆见或伪知识。这种解释不仅能说明柏拉图信念概念的复杂性,也能较好地解决信念与知识的排斥论和兼容论之间的冲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