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刊讯 1月16日,应中国佛协的邀请,国防科工委507研究所张宝胜在北京广济寺作特异功能表演。表演开始之前,原国防科工委主任张震寰向出席观看表演的佛教学者、僧人、佛学院师生及佛协工作人员共二百多人介绍了研究特异功能的意义和关于张宝胜同志在特异功能方面的珍闻趣事。他说,人体特异功能属于尖端科研项目,世界许多国宗都在进行研究。《心经》中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里面就有辩证法。特异功能现象说明色与空是同一个事物。他还说,从佛教的角度来讲,特异功能不过是一种雕虫小技,但我希望它有助于中国佛协和中国佛学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赵朴初会长也讲了话。他说,在过去一次表演中,张宝胜将我的一张名片嚼成纸浆,然后放在手上搓揉,几分钟后,名片又按原样复原了。这张名片我至今还保存着。赵会长说,我们佛教徒要对这  相似文献   

2.
我手头有一部由所谓“太极学博士”陈列编著的、广西民族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10月出版的、长达692页的巨著:《人类神秘现象破解录》。出版社说它是科普读物,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科普读物啊!它公开宣称鬼和神都是存在的,菩萨显圣、人间闹鬼不是编造出来的,是真实的存在;严新、张宝胜等人的特异功能不是吹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巫术治病、意念治病也不是虚假的,而且有些病非巫术不能  相似文献   

3.
丁晓慧 《法音》2023,(9):68-71
<正>一、北宋宝胜禅寺大观塔概况宝胜禅寺始建于隋唐,距今一千五百多年,被誉为中国禅宗“皖南第一古刹”“黄檗祖师道场”,是水西三寺之一。水西三寺,又名水西寺,为大安寺、崇庆寺和宝胜禅寺三座寺庙的总称,它们因位于安徽泾县城西的水西山而得名。其中,大安寺历史最久,建于东晋年间,宋、明、清屡被重建,清朝中期以后被废。崇庆寺建于南齐永平元年(508),  相似文献   

4.
转世的证据,永远必须从孩子身上表现出来。小喇嘛1987年3月17日,对西方的藏传佛教徒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是格鲁派高僧们认定的一位西班牙转世灵童的坐床之日。据路透社印度达兰姆萨拉电:“两岁的西班牙男童欧塞尔·陶瑞斯,今天一面嘻笑、叫闹,一面吃糖,正式被奉为转世西藏喇嘛,就任一所寺院的住持,成为全球年纪最小的喇嘛。”“欧塞尔”在藏文里是“金光”之意。他是西班牙人陶瑞斯夫妇的第五个孩子。欧塞尔·陶瑞斯幸运地成了西藏格鲁派活佛土登意希的转世灵童。上登意希是格鲁派高僧,生前致力于在西方传播藏传佛教,创建了数十个藏传  相似文献   

5.
我想在尽量简短的篇幅里谈谈我对尼采哲学的几点主要看法。一、尼采哲学的主题:生命的意义提起尼采,人们往往立刻想到“权力意志”和“超人”,在多数情况下,“权力意志”又被等同于强权政治,“超人”被等同于法西斯。通过这样的简单联想,就给尼采哲学定了性。我想,耍弄清尼采哲学若干重要范畴的含义,不能望文生义,而应把它们放到尼采哲学  相似文献   

6.
灵魂转世这一说法由来已久,在神话传说、宗教故事中可以见到这样的例子,如投胎转世、生死轮回.在现代一些伪科学、伪气功、邪教的理论中,也有灵魂转世这一说法,如"转世、前世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一个意识体附于一个新的生命,对于前者是转世,对于后者是前世."又如"人通过修炼以后,体内存在着一种灵性,这种灵性又是以一种无形的集成电路方式存在的,所以,当人死了以后,这种灵性物质便离开了人体,有的在宇宙中游荡,成为一种信息,有的又附着在一个载体上,也就是现在所说的投胎转世."有的邪教宣扬"得了病是前世欠的债,今生要还债,吃了药就还不了."  相似文献   

7.
“大气功师”简历 “大气功师”本名叫张宏堡,他于1954年1月5日生于哈尔滨。在成为“大气功师”之前,本也无甚特别之处,曾是黑河某金矿的一个干部,1985年到北京钢铁学院(现称北京科技大学)进修时,正赶上中国流行气功、气功大师满天飞的时候,于是,早就想在北京立足的张宏堡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希望。在匆匆地学了一些气功方法之后,自己也编造了一套“中华养生益智功”功法,宣布自己“出山”,于1987年开始在北京各高校及国家机关、科研单位等进行教授气功活动。 与众多气功大师不同的是,张宏堡是一个精明的人,他的目的并非是靠气功发个财什么的,他有许  相似文献   

8.
西藏活佛转世制的由来西藏的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政治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有着明显的社会政治根源。所谓“活佛”,藏语称作“朱古”,意为“转世者”或“化身”,蒙语称作“呼毕勒罕”。活佛转世的观念主要来源于古代藏族民间宗教灵魂不灭观念和佛教的化身理...  相似文献   

9.
"哲学"、"真理"、"权利"在日本的定译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颖 《世界哲学》2001,1(3):68-71
我国自清末以来使用的一些重要学术用语的译名来自日本。要梳理这一段所谓“学术国缘”需要先从汉字传入日本的历史谈起。古代日本由于没有固有的民族文字 ,他们采用了中国大陆传来的汉字。早在《汉书·地理志》中就记录了公元一世纪前后日本人 (当时称“倭人”)到中国大陆朝贡的情况 ,很有可能汉字就是在这时候最初被带到日本列岛的。公元 2 85年 1月 ,百济人王仁向当时的日本天皇献上《论语》和《千字文》 ,汉字文献开始流入日本。在很长一段时期内 ,汉字是日本人使用的唯一一种文字。现代日语是一种由汉字和假名共同构成的文字 ,其中的汉…  相似文献   

10.
不久前,我接到一位青海活佛的来信。他在信中热情洋溢地鼓励我们把《佛教文化》办得更好。从信中可以看出,这位活佛是个很现代的有文化有教养有抱负有理想的人,和许多人想象中的远离尘世烟火的神秘的“佛爷”形象差别很大。我想,这或许才是“活佛”应有的本相。因为作为佛,本来是“涅槃寂静”的,超越于这娑婆世界之外的;而偏偏就在这人世间却有佛,而且是“活佛”,那当然应该是以人的身躯去实现佛的意志,以佛的精神去推动现实。活佛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只有在生活中才可成其为活佛。当然,更多的人们还是对活佛感到神秘莫测,他们希望更多地了解活佛,了解他们是如何生活、如何工作、如何修行的,特别是如何“转世”的。上期王惕居士写了《活佛速写》,这期请闵有德先生专谈“转世记”。读者还想了解些什么,请来信提出,我会转致各位活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