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是穆斯林人口较多的边疆地区,研究和分析这个区域穆斯林的社会心理问题,对包括新疆在内的穆斯林居住区的宗教工作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新疆地区穆斯林的宗教心理具有明显的索求性特征,宗教行为动机在向世俗化、非宗教方面变化。信奉伊斯兰教,既是他们宗教归属的需要,也是他们民族归属的需要。在伊斯兰教和现实问题之间,他们更关注和重视现实问题。怎样在非宗教的基础上满足公民全面发展的需求,使他们不必为了寻求安慰而去求助于宗教的方法和手段,应该成为当前新疆宗教工作认真思考并加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正美国南佛罗里达州的人口变化主要发生在1970年至1990年。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许多穆斯林移民来到这里并开始建设自己的社区、学校和墓地。同一时期,古巴移民也大量涌入这里。然而,除了哈佛大学的多元主义项目曾对这里的穆斯林社区有所关注外,其他多数信息来自空洞的媒体故事、问卷调查和一些部门的报告。本文将对南佛罗里达州穆斯林进行历史回顾和民族志研究。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西安、广州、义乌三市的田野调查和有关中国城市穆斯林的研究,从流动社区特征、宗教思潮与运动、社区发展与改造、迁移人口问题、宗教活动及其管理、宗教运动及思潮、清真饮食、宗教教育、女寺和女学、保持与融入等方面探讨了当前都市穆斯林的宗教问题。  相似文献   

4.
哲玛提是城市穆斯林的基层社会组织,广州市哲玛提是一个地域社区解构之后,中外穆斯林族群共同建构起来的维持族群边界,保持文化传承的新的社区类型。对伊斯兰乌玛思想的认同是哲玛提内部整合的动力。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城市穆斯林社区普遍面临着社区解构与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和谐社区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在和谐社区建设中,不仅要形成一个社会福利服务、社区互助服务与市场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多类型多层次覆盖的社区服务网络,而且要形成一个社区道德文明建设网络,使社区成员之间形成互动与互助、邻里亲善、守望相助、疾病扶持的良好人际关系,构建温馨、祥和的社区氛围。  相似文献   

6.
北京穆斯林经书用品服务社,是中国伊斯兰教协会为全国穆斯林服务而设的一个综合性集体商社。其经营宗旨是,满足广大穆斯林和伊斯兰教界人士及伊斯兰研究工作者对伊斯兰经典书籍的需求,满足各族穆斯林宗教生活和民族生活用品的需要。服务社经营有十年的历史,闻名国内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广大穆斯林和一些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对伊斯兰教经书的需求迫切,对宗教和民族生活用品需求日甚。为了满足这种需要,中国伊斯兰教协会设立了一个综合性集体商社——北京穆斯林经书用品服务社。  相似文献   

8.
正7世纪上半叶,伊斯兰教兴起于阿拉伯半岛,632年,穆罕默德率领穆斯林从麦地那进入麦加履行了伊斯兰教史上第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正朝②(Hajj),朝觐从此成为穆斯林的宗教定制和世界最为盛大的年度性宗教仪式。朝觐作为伊斯兰教一项制度性安排(Institutional Arrangement)、是伊斯兰教五大支柱性宗教功课之一。与其他四项宗教功课不同的是,朝觐功课的履行不仅仅属于私人的事情,而且属于家庭、家族、寺坊、社区,甚至社会关注的事件,具有很强的社会性特质。朝觐亦是年度性最大的宗教仪式和世界最有影响的跨国宗教活动,  相似文献   

9.
宗教场所是穆斯林宗教活动与社会活动相结合的公共空间,宗教生活与社会生活的共通性为流动穆斯林的社会关系建构与维护提供了网络平台与支持,对他们适应城市社会有重要的支持作用。从实践的方面来看,城市社区及社会组织、包括宗教组织,应该有构建"社区社会资本"的意识,将社区居民与流动人口的社会网络纳入到"社区社会资本"的构建体系中,主动为他们的交往互动提供空间,通过支持他们的城市社会适应来增加和优化"社区社会资本"的储备及质量。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伊斯兰教派、门宦为何大多创建于明清之际的河州,除受苏菲教派的影响外,明清之际河州基层社区的一系列变革是其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这其中最引人瞩目的莫过于里甲制的革除、土司势力的削弱和穆斯林掌教参与穆斯林基层社区管理。这些变革对于河州穆斯林社会所带来的最大变化则体现在:1.新的穆斯林基层社区的建立,为河州穆斯林的交往铲除了藩篱。2.穆斯林掌教参与基层社区管理,使得河州穆斯林社区出现了半职业化的管理阶层,河州穆斯林掌教的地位因此大幅提升。3.明清之际河州社会的一系列变革,催生了河州穆斯林知识阶层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位于丝绸古道上的兰州市,是一个多民族杂居有百万人口的新兴工业城市。世代生息在这个城市的回、东乡、撒拉族穆斯林群众,善经商,喜做工。他们从事个体经济,在全市城镇民族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兰州市穆斯林个体经济得到了迅速恢复和发展,到1986年底,城  相似文献   

12.
根据泰国政府1980的人口普查,清迈的穆斯林人数不太多,仅为清迈总人口的2.5%。但他们所取得的各种成就(至少在其主要的聚居区里),却是非常引人注目的。清迈城有4个穆斯林主要聚居区,很容易透过他们的清真寺、清真饭馆和男子戴着的白帽、女子戴着的盖头而得到识别。其中的两个社区昌帕(ChangPuek)和南昌康路(SouthernChangklanRd),以孟加拉穆斯林或南亚穆斯林(嗄拉穆斯林)为主;另外两个社区王和街(Ban_Ho)和讪巴契(Sanphakoi),则主要是中国云南穆斯林。泰国的南亚穆斯林在清迈老城没有具体的穆斯林聚居区,…  相似文献   

13.
正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对穆斯林做好一名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一名虔诚的穆斯林,应该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公民,这不仅是穆斯林自身的需求,而且是全社会的要求。一、伊斯兰教和谐理念对穆斯林的公民意识的影响伊斯兰教拥有积极进取谋求两世吉庆的人生观,爱国和服从主事者的政治观,宽容中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又一个战略目标。族际关系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那么,作为中华民族一部分的穆斯林民族与非穆斯林民族的关系是我国整个民族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受到高度重视。笔者以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有着多元文化的国家,各民族既认同于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又保留着各自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形成了在认同中容多样,在多样中求认同的格局。穆斯林民族在保持自己的独特信仰和文化的同时,也应与非穆斯林民族友好交往,和谐相处,共同建设好自己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不但是现实社会的需要,而且也是伊斯兰教的内在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一、执法部门的焦虑与穆斯林社区的平和 2001年"9·11"事件爆发后,美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反恐措施。联邦调查局围绕"9·11"事件的调查至少逮捕了1200人。"国家安全出入境登记制度"要求来自25个穆斯林和阿拉伯国家的约84,000人登记、提取指纹和照相。司法部为获取与恐怖分子有关的信息约谈了8000名来自中东的年轻男性。  相似文献   

16.
伊斯兰文化作为一种认识把握世界的思维方式,深刻地影响着穆斯林群众的生活方式、行为准则和思想观念,渗透于穆斯林群众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整个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宗教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对大多数民族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特别是在全民信教的民族中,宗教几乎无处不在,甚至影响到他们的日常服饰上。本文以西北回族穆斯林服饰文化为例来解读中国穆斯林服饰中的宗教文化。一、宗教文化对服饰文化的影响伊斯兰教文化是中国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重要参照系,是穆斯林服饰文化形成的深层精神内涵。它对整个服饰文化具有…  相似文献   

17.
<正>伊斯兰教的和谐理念对于穆斯林做好一名合格的公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真正的穆斯林,应该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发扬伊斯兰教的优良传统,做一个具有高尚品德的合格公民,这不仅是穆斯林自身的需求,更是全社会的要求。一和平、顺从是伊斯兰教的宗旨。伊斯兰教拥有积极进取谋求两世吉庆的人生观,爱国和服从主事者的政治观,宽容中道、与人为善的道德  相似文献   

18.
“信仰义务”与穆斯林文明建设李鸿鸣穆斯林诸多优秀品德的建立与完善,无不与其思想信仰有密切联系。伊斯兰教的“信仰义务”将穆斯林所行之善功与信仰的必然条件融为一体,这对推动穆斯林社会的两个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信仰义务”系阿拉伯语“瓦吉拜图·伊玛尼”...  相似文献   

19.
自伊斯兰教传入中国后 ,穆斯林经济亦相伴而生。中国穆斯林经济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组成部分 ,它除了具有一般经济的共同作用外 ,还有其独特的社会作用 ,它的独特作用是由我国的国情和穆斯林经济本身的特点决定的。我国穆斯林经济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 :第一 ,发展中国穆斯林经济有利于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在伊斯兰教经典中 ,包含着丰富的市场观念 ,其观念主要有 :(一 )伊斯兰教重视商业 ,鼓励人们积极从事商业活动。伊斯兰教认为任何人都不能单独拥有他所获得和所需要的一切东西 ,人们所需的东西由大家分管。人们要获得自己所没…  相似文献   

20.
城市管理“网格化”模式与社区自治关系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毅鹏  薛文龙 《学海》2012,(3):24-30
作为当下中国城市日渐流行基层管理服务模式,网格化管理在提供社区服务、城市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表现出其特有的优势。但因其本身作为基层政权行政力下沉的一种方式,与代表基层民主的社区自治力量之间难免存在着一定的张力,同时也蕴含着城市基层政权"内卷化"的风险。本文认为,当前城市社区治理中,政府"自上而下"的管理诉求与社区居民"自下而上"的权益诉求在社区服务上存在着衔接点,关键在于淡化网格化管理模式的行政色彩,做到"社区服务网格化,社区管理民主化",从而使网格化管理模式与社区自治能够相互协动,并获得良性持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