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娜 《美与时代》2007,(5):112-114
聊斋俚曲是清代伟大的文学家蒲松龄运用明清时调俗曲作曲牌,并结合淄川本地方言填词创作的"唱白相间,散韵交织"的一种综合艺术,一种长篇讲唱叙事的说唱体音乐.本文从其语言、曲牌、唱腔三方面分析其风格特点,以及对山东地区其他艺术品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豫南是歌舞之乡,豫南花鼓灯有丰富热烈的锣鼓曲牌,优美诙谐的音乐唱腔,唱、帮、打一体的表演特色,即兴编演的灵活形式,是当地最为流行、人民群众最为喜爱的表演艺术形式,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经深入研究和调查表明:这种文化现象的形成与发展不仅受其地域性语音的影响,而且和豫南花鼓灯自身的包容性、多样性以及多种演出方式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李红云 《管子学刊》2014,(1):105-107
《聊斋俚曲》是讲唱用的唱本,说唱性是聊斋俚曲的重要艺术特点。它的说唱艺术表现在唱词文本中的说唱性和曲牌音乐的说唱性。这两方面的说唱特点结合起来,为代言体的讲唱创造了方便条件,为聊斋俚曲的思想表现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4.
苏剧的前身是苏滩,即苏州滩簧,原名为"对白南词",主要是由花鼓滩簧、南词与昆曲合流衍变而成。苏剧的音乐唱腔来源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滩簧曲调,第二是南词,第三是昆曲曲牌。苏剧音乐唱腔有突出的特点,具体表现为:优雅细腻,清丽婉转;通俗易懂,易为人们接受;字少腔多,音调迂回波折。了解这些特点对发展和传承苏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音高是音乐和言语领域中一个重要维度。失歌症是一种对音乐音高加工的障碍。探讨失歌症者对音乐和言语音高的加工有助于揭示音乐和言语音高加工是否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已有研究结果表明, 失歌症者对音乐音高加工存在障碍, 这种音高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言语音高加工。同时, 声调语言背景无法弥补失歌症者的音高障碍。这些研究结果支持了资源-共享框架(resource-sharing framework), 即音乐和语言共享特定的认知和神经机制(Patel, 2003, 2008, in press), 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为失语症临床治疗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河南板头曲的曲目基本上是由六十八板结构而成.这种六十八板音乐结构中的"板",是指"强拍"而言.在我国传统音乐中是以一板"和"眼"的不同排列来表示不同的板眼节拍的.而"板一是用打击乐器檀板击奏的代称.这种檀板通常是用三块长方形紫檀或黄杨木组成前面两块木板以细弦捆缚,后面为单块木板,戏曲、曲艺、民间合奏时每击奏一板作为一拍.因都是在强拍处击板r故称强拍为"板".因此,河南板头曲的六+八板结构,是一种含有六十八个强拍(即"板")的乐曲.从现存的河南板头曲来看,其结构按传统工尺谱的节拍划分有两种:一是一板三眼(即4/4)第一拍为"板一,第二拍为一头眼"第三拍为"中眼"第四拍为"末眼":二是一板一眼(即2/4),第一拍为一板"第二拍为"眼".这便是河南板头曲的六+八板之称的由来.  相似文献   

7.
德彪西是法国印象派音乐的大师,他创造性地借鉴了象征派诗歌和印象派绘画的创作理念,以崭新的音乐语言发展了钢琴作曲和演奏的空间,营造了画面感极强的艺术空间,其乐思和语言值得不断研讨和挖掘.通过对其代表作《版画集》的具体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德彪西在织体语言、曲式结构、节奏、音阶变化等方面均采用了前所未有的独到手法,充分彰显出印象派音乐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音乐治疗是一种新兴学科,其在缓解心理压力、职业减压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在实际应用中,接受式音乐治疗是最常见的方法,在职场减压方面,无论是个体治疗还是集体治疗,接受式音乐治疗都有着诸多应用手段值得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9.
《荀子·乐论》是集中体现荀子音乐思想特别是其音乐伦理思想的专论.荀子的音乐伦理思想深刻体现了儒家乐教思想,并以其完备的系统性构建起儒家乐教的音乐伦理思想体系架构,其主要包括"乐者乐也"的音乐本质论、"乐尚和正"的音乐审美观、"礼乐统管"的社会综治说、"移风易俗"的音乐教化论、"以道制欲"的艺术修养观.《荀子·乐论》是对先秦时期儒家音乐思想特别是音乐伦理思想的集大成,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音乐伦理思想的主基调,在中国传统音乐伦理思想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有着异常多样性,需要把不同的音体系区分清楚.中国传统音乐和西方大小调音乐相比较.有着"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的特点."异中之同"指的是两种体系的音乐共同使用"七声"、"十二律"、"三种体制".虽然在称谓上相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同中之异"指的是两种体系对于七音的使用不同,中国传统音乐重视五声,而西方大小调音乐七声平均.中国传统音乐重宫,而西方大小调音乐重调.  相似文献   

11.
<正>千山寺庙音乐由佛教梵呗音乐和道教经忏音乐构成,不仅佛教、道教音乐在用乐上呈现诸多相似之处,而且佛教、道教音乐在保持传统内容和形式的基础上,不断汲取融合了东北民间音乐的乐曲和唱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风格。因此,千山寺庙音乐也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相似文献   

12.
音乐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两种交流系统。与语言一样, 音符的排列和组织也是建立在一定的句法规则之上。尽管现有研究发现听众具有感知音乐句法的能力, 音乐句法加工的认知机制以及影响因素仍不清楚。基于此, 拟深入探究预期和整合在音乐音高句法加工中的作用, 以及音乐层级结构和时间结构对音高句法加工的影响。以期进一步揭示音乐句法加工的本质, 为音乐和语言的比较以及探索人类更一般的交流机制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3.
音乐的起源及其政治作用和审美功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平啸 《学海》2001,(5):153-158
古人认为音乐起源于风.在中国古代政治中,音乐占有特殊的地位,其政治的推明与礼乐息息相关.礼的初义是指祭祀,其中音乐承担着娱神和敬神的职能.周人以礼乐治国,音乐依附于"德"而存在.老子对音乐害道的批判表达着他以道与礼对峙的思想,但他不完全反对音乐,赞成音乐接近道的品质.音乐与道的有机结合,使音乐进一步承担起了诠释自然的任务.认识到音乐独立的审美功能是在东汉后期,魏晋时人们面向自然又获得了对音乐的新认识.  相似文献   

14.
昆曲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戏剧艺术,将音乐唱腔、表演身段、服装造型等巧妙捌融合在一起,构造出一个写意梦幻的艺术世界.  相似文献   

15.
音乐与情绪诱发的机制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音乐与情绪关系的讨论正处于行为层面描述向认知及神经机制研究的初探阶段.线索一致性模型、音乐期待模型、协同化理论和多重机制模型分别从音乐线索、听者认知、音乐与听者互动关系及多重整合角度对音乐诱发情绪的过程做出了解释.当前分歧集中于三方面:(1)音乐诱发情绪是否必须以认知为中介;(2)诱发过程是一般领域还是特殊领域;(3)诱发情绪的机制是多元还是单一.文章提出确定概念同质、借助多指标测量和思考机制关系等解决思路,并阐明了此领域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6.
人类所创造的文化,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有其特殊的价值,这就是它们的社会功能.音乐也不例外.那么音乐的社会功能是什么呢?音乐的社会功能决定于它的本质.早在春秋时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说过:"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并把音乐列为"六艺"之一.  相似文献   

17.
道教音乐是指道士在斋醮仪式中演奏的道曲和伴奏的曲牌。斋醮又俗称打醮,赤叫做道场、经忏或法事。道教斋醮仪式虽是为宗教目的所创,但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经过历代道士、文人的不断增饰、润色,添进了丰富的文化艺术内容,使其场面体现出庄严、和平、紧张、热烈的气氛。在整个法事程序中,更加体现了音乐的内涵。斋醮不仅是道士的修持方法,而且是用来团结群众、阐道布教和宣传教义的主要手段。因此,斋瞧科仪与广大民众的文化思想、风俗习惯等关系密切。其音乐不但流传广、影响大,旋律古朴,风格独特,与古代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时,由于地方范围的限制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又与地方语言和民间音乐相结合,有浓郁的地方风格。基于此,本文拟对苏州地区道教音乐,作一肤浅论述。  相似文献   

18.
<正> 一、佛教及藏传佛教音乐在研究藏传佛教音乐的过程中只研究其音乐艺术,而不研究其宗教折射出来的世界观,人生观等宗教哲学基础上建立的音乐审美观;不研究藏传佛教音乐对其宗教的意义和作用等相关问题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宗教"  相似文献   

19.
京剧,也称"皮黄",由"西皮"和"二黄"两种基本腔调组成它的音乐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调(如柳子腔、吹腔等)和昆曲曲牌。它形成于北京,时间是在1840年前后,盛行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时有"国  相似文献   

20.
田青 《佛教文化》1994,(4):48-48
最近,赵朴老对佛教音乐谈了一些意见,我们感到很有道理。他说“我看,佛教音乐还是要吸取各地丛林唱腔,及日本、韩国、斯里兰卡等佛教诵念腔调,总之令人听起来有肃穆、安静之感。”类似意见他曾多次强调。 我们《佛教常用唱诵规范本编辑小组》二年来基本上是按这样去作的。除了已经收集了全国各大丛林的唱腔,也计划与日、韩、斯等国联系,汇集那里的诵念来加以研究。在实践中我们感到这一工作既是十分必要,也确实非常艰巨。 本刊已先后发表了十二首我们收集整理的曲谱,不少读者也给我们提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在我们编辑的《规范本》即将完成之际,希望读者向我们提供您所收集到的唱念谱,并提出您对这项工作的意见与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