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爱迪生年轻时是个电工,曾供职于美国新西纳车站。他有个伙伴,名叫亨利。他们部很喜欢摆弄机器,搞些小发明,因此两人很要好。一天晚上,亨利告诉爱迪生,他做了一架自动接收机,效果不太理想,请爱迪生去看一看,并帮助改进一下。  相似文献   

2.
小幽默     
爱迪生年轻时是个电工,曾供职于美国新西纳车站。他有个伙伴,名叫亨利。他们都很喜欢摆弄机器,搞些小发明,因此两人很要好。一天晚上,亨利告诉爱迪生,他做了一架自动接收机,效果不太理想,请爱迪生去看一看,并帮助改进一下。  相似文献   

3.
善于把握机遇的爱迪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迪生不仅是电灯、留声机、电影、蓄电池等两千多项科学技术的发明人,而且在采矿、化工、交通等方面都有杰出贡献.爱迪生并不是天才,他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关键在于他的勤奋、好学、求进的精神.除此之外,还由于他善于把握机遇.机遇在一个人成长的道路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爱迪生是怎样把握好“命运的钥匙”——机遇的呢?爱迪生小时候发育迟缓,影响了他的智商,他4岁才会说话,8岁半才开始念书,不久,由于他的迟钝和反应力差,被学校责令退学.但爱迪生是幸运的,他并没有荒废学业,他的母亲成了他的家庭教师,给了他很好的教育.他有喜欢实践、钻研、爱动手的习  相似文献   

4.
爱迪生,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的一个小镇。从小他就有着强烈的好奇心与研究精神,是一个“每事问”,什么事都要追根究底。上学时,老师因为无法解答他的“离奇古怪”的问题,便断定是一个无可救药的顽童,当爱迪生的母亲听到老师批评她儿子为“低能儿”时,心中万分难过,于是决定让儿子退学;因为作为母亲她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一个“天才儿童”。她决定由自己来教育儿子,这为爱迪生成为世界上第一等的智者打下了坚实基础。爱迪生9岁生日时,母亲买了一本《自然科学大观》作为生日礼物送给他。好多年以后,爱迪生提到这本书时还…  相似文献   

5.
一次,爱迪生让助手帮助自己测量一下一个梨形灯泡的容积。事情看上去很简单,但由于灯泡不是规范的圆形,而是梨形,因此计算起来就不那么容易了。助手接过后,立即开始了工作,他一会儿拿标尺测量,一会儿计算,又运用一些复杂的数学公  相似文献   

6.
一样一句     
正说话真有好听难听之别。最普通的例子是,英国人从来不说"你听不听得见",而讲"我语气是否清晰",客气与不客气差了十万八千里。一样一句话,负面说法是"他妒忌我",正面讲法是"我可能有叫他不顺眼之处"。"他取价那么贵,交的又是行货"不如改为"我们用不起他的稿子",反正不要,何苦再得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大师级的画家,黄永玉创作了很多经典之作。在他看来,每个人生活的实质也许都是一样的,不一样的,是对待生活的一颗心。弘一大师曾倡言:"处世须带春风。"少年黄永玉遇到大师时恰恰相反,简直浑身带刺。当时未满17岁的黄永玉在福建一座庙前玉兰树上摘花,弘一法师在  相似文献   

8.
正少时了了,大未必佳。倘若相反呢?古往今来,数数看吧:王阳明5岁了,都不会说话,却终成一代圣人;爱因斯坦,9岁时都不能流利说话,他妈妈曾经一度以为他是弱智;爱迪生5岁才会说话;陈景润成年后还是结结巴巴;海派清口创始人周立波,靠嘴上功夫名扬天下,却是在4岁时,才学会说话的……明代有一位被称为"四绝"的全才,却是在11岁,才开始能说话的。他就是诗、文、书、画无一不精的,明代  相似文献   

9.
亚里士多德是一个广义的物活论者(Animist),与其他物活论者不一样,他不认为灵魂存在于万物中,而认为灵魂只存在于有生命的活的事物中.他的灵魂概念与我们现在的观点也不一样,他认为植物是有灵魂的.灵魂(soul)在希腊语中是"psyche",即生命的原则或生命的原理,在拉丁语中被转译为"anima',它是使活的事物与非活的事物相区别的东西.他又把它叫做"生命的原理"(entelechy).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一辈子都在修为。修身养性极为重要的方法和途径就是读书。关于读书,后来和他成了忘年交的爷爷给过他和学校不一样的教育:"学堂那些书读下去是有用的,像盖房子砌墙角。"但砌墙角不等于盖房子,"盖房子要靠以后不停读课外的书。""有的读书人蠢,一辈子砌墙角,一间房子都没盖成。"爷爷所说的读课外书其  相似文献   

11.
老板打瞌睡     
午后,路过一家家具店的门口,看见老板坐在门口打瞌睡。他打瞌睡的样子相当奇特,不像一般人只是点头,而是从腰部以上打折倾斜,整个人好像要栽倒在地上一样。更奇特的是,他每次倾斜的时候,口水就从嘴角流出来,到整个腰部倾斜90度的时候,他的上身会弹回来,口水又"咻"的一声吸了  相似文献   

12.
老子和孔子同时代,他们共同继承了殷周以来的文化传统。老子思想极富创造性,在创新的同时又有所继承。他所继承的和孔子一样,是殷周以来的人文思想,他创新的是形上道论,而他的形上道论也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我们就以老、庄的重要命题,例如老子言:"道法自然"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精神,以及庄子言:"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之义,对  相似文献   

13.
卡米耶·毕沙罗,一位法国印象派大师,印象派的坚定守护者,他的艺术命运如同他的生活一样,充满着艰辛.从起初的不被官方肯定,到成为被同时代的人看成圣人一般,这位具有崇高道德品质的人,在艺术上更达到了他的整体统一.曾被塞尚、高更称为:"我的老师".  相似文献   

14.
正苏子沐是我的孙子,到今年10月方满4岁,却是我们家的一个人物。他和我同一天生日,仿佛专挑这个日子降生一样。那时我刚做过手术,从死亡线爬回来不久,他的降生就像老话说的给我"添寿",自然让我大欢喜。他的姥姥叫他"小宝",我也觉得他确乎是一宝,于是两家众人齐呼"小宝",仿佛山呼"万岁"。我们的小宝,不胖,不白,可是很瓷实,不怕磕磕碰碰,眼  相似文献   

15.
《原道》2013,(1)
<正>所谓的大陆新儒家是在"生命意义的安顿"这种类似宗教情操的意义来谈问题。我记得几十年前读陈荣捷先生考证朱子日常生活的文章,他说朱子每天早上起来要拜孔子。可见,儒家确实有一种sense of religion。不过这种宗教感跟Otto说的"神"作为一种"绝对的他者",跟这种西方意义下的宗教情操又不一样。根据陈明教授的说法,  相似文献   

16.
爱迪生是美国发明家、企业家,并被誉称为发明大王。他曾发明电灯,留声机,自动收报机等无数项,其中获有专利权的就有1328项,未申请专利的还有2000多项,他是对近代科学进步最有贡献的人。他一生致力研究,废寝忘食、日以继夜;他经常工作的时间是每天20小时。他如此劳苦,不但不感疲乏,而且精神越来越好,思想集中,数千年如一日。更值得我  相似文献   

17.
正有一友,某报文字记者。他迷上了摄影,举着单反机到处去拍,还四处投稿。见照片上报,他欣喜万分,硬拉着我喝酒庆贺。我"刺"他,咱名字又不是没滚过铅字?他直着舌头答道,这个感觉不一样的。我瞧着他颇有醉意的脸上写满了开心,心里有些迷惑。楼上有位邻居,在乐团吹  相似文献   

18.
心安胜良药     
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道尔年轻时曾行医十余年。一次,他和朋友尤克金去参加一个酒会,酒会开始不久,一个叫蒙格的绅士突然发病,抱头躺地叫痛。有知情人说:"蒙格患脑神经痛多年,发作时必须立即吃一种特效止痛药,刚才他说参加酒会来得匆忙忘了带药,不想真的发病了。"柯南·道尔上前为他做了简单的诊查,说:"蒙格先生,我和你一样患有脑神经痛,我带的止痛药比你吃的不知要好多少倍,吃一片马上就会见效。"他说着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倒出一片药,让蒙格吃了下去。不一会儿,蒙格的头果然不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末,美国有两位发明家与灯泡结缘,一位是大名鼎鼎的爱迪生,举世公认的灯泡发明者;另一位是默默无闻的阿多尔菲&#183;柴莱特,近百年来他与灯泡的故事鲜被提及。  相似文献   

20.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首大家耳熟能详的诗——《竹石》生动形象地再现了郑板桥描绘的竹子立于破裂的岩石之中的场景。郑板桥也像这石中之劲竹一样,刚正不阿,恪守本分,他的品行和追求更是完美地体现在他的作品中。郑板桥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独特见解,"诗、书、画"旷世而独立,世称"三绝",作为"扬州八怪"的重要代表,他能达到这样的高度,与他的为人是分不开的。郑板桥的诗、书、画无一不体现他的刚正品行,虽然他没有在仕途上取得辉煌的成就,在艺术上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