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创造性思维是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和人类社会与文化发展的重要心理基础。人类两性分别在创造性思维的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方面表现出显著的行为和神经活动差异。在发散思维方面, 女性优势相对明显; 但在聚合思维方面, 男性具有一定优势。两性在不同类型创造性思维方面的相对优势与大脑两半球的加工优势有密切联系, 且受到包括性别作用等因素的调节。研究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系统探讨, 并就当前研究不足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女性是人类社会生存、发展不可或缺的一半。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女性和男性一同缔造着人类文明。然而由于男女两性生理上的差异,导致了社会分工不同,使得“男女有别”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文化观念。而“男女有别”的背后应该说女性是被动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女性也是不同的,我个人认为她们之间的相异之处,很值得我们作些比较。对于不同的社会背景、不同的信仰立场、不同的文化渊源的女性作比较,它的面应该说是很广的。  相似文献   

3.
谈到“性别”,人们自然会想到在人类为男性与女性,在动物与植物界为雄性与雌性,这是一般的自然规律。其实也有例外,在动植物界也有雌雄同体,在人类有真两性畸形(实质为雌雄同体),此外还有“假男性”,即女性假两性畸形;“假女性”,即男性假两性畸形;还有极为罕见的“无性人”(先天性生殖腺不发育者)与“变性人”。  相似文献   

4.
杨艳 《四川心理科学》2014,(14):214-214
以云南省某家庭举行的订婚仪式为例,调查分析了我国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社会中的仪式性人情往来及其呈现的性别规则。调查发现,男性在仪式性人情往来中是对外的,而女性是对内的;男女两性存在着“沙发-厨房”的严格的两性分工;虽然女性对家庭收入拥有接收权,但是也没能掩盖其在仪式性人情往来中扮演着配角,总体上附属于男性的从属地位。  相似文献   

5.
性别研究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寇征 《哲学动态》2002,6(11):16-19
从“人类文化”到“女性视角”再到“社会性别”研究的提出经历了思维上的转变过程,社会性别研究超越了思维对立的单一性,不仅关注女性,还关注与女性相关的男性以及两性之间的关系构建的社会文化性。性别研究的根结在哲学。哲学的抽象化和观念化在历史的发展形态中成就了现实层面的性别关系形态。虽然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哲学的构建对社会性别而言是原创性的最深最具定位性的关键所在。要想变革不合理的性别制度,必须在哲学上反思其形成的原因并在中国本土化的研究中寻找契机和出路。  相似文献   

6.
敌意性别偏见是一种出于对女性敌对情感的性别偏见;善意的性别偏见则是指一种主观上出于爱护女性的正面情感,通过特定角色限制而对女性形成的一种性别偏见态度。二者的具体心理结构分别包括两性权力、性别间能力差异和异性性行为等三个维度。不同类型性别偏见对人们有关女性群体和个体的社会认知及其态度存在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7.
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心理健康及其关系中的差异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自编问卷对1555名30岁及以上被试受文化震荡的影响程度及其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别探讨不同生活环境和环境相同但受教育程度不同的男女两性在两变量及其关系中的差异。结果表明:(1)总体上,男性报告的文化事件的主观影响明显比女性更积极,但其心理健康水平却明显低于女性;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与心理健康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但具有不同特点。(2)不同生活环境和同一生活环境中不同受教育程度的男女两性在文化震荡、心理健康中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在这两变量间也均存在不同方面的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社会性别伦理是一定社会道德文化对男女性别角色及其责任的期待和评价标准。社会性别伦理的分析就是从人的基本权利出发,从影响两性发展的性别价值观念及其行为规范入手来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和政策,消除不利于两性发展的障碍。"全面二孩"时期,生育的男孩偏好将有所缓和,加之女性在家庭养老中的特殊作用,会出现"一儿一女"的生育偏好,促进性别平等;生育已从私人领域的事务转变为公共领域应给予干预的事务,政府及社会应为生育提供各项制度支持;女性在孩子抚养和家务劳动上的负担将加重,家庭与工作的责任难以平衡,亟需促进性别平等的家庭政策保障女性的就业权益,从而提升生育率;女性的催生压力将增加,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方面的影响,但女性的生育主体意识应受到尊重,生育应回归理性和自主。  相似文献   

9.
儒家所建构的性别伦理并不是男性彻底压制女性的二元对立,而是家族一元体内两性相依互动的男尊女卑,是一个复杂灵动的性别差等结构。家族一元体为此性别差等结构奠定了总体框架,使男女两性共同从属于父系家族;家族一元体内的男尊女卑是其核心支柱,集中体现了父系家族的父权性质;两性阴阳对反则使性别差等结构接榫而成为一个循环系统,两性都转而成为父系家族的维护者。正是家族一元体的笼罩与运作机制,才使得儒家性别差等演化为一个隐固循环的结构系统。因此,剖析儒家性别差等结构的内在层次及其制约机制是阐释各种复杂交错现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综观已有的相关研究发现:1.女性比男性更频繁地体验到情绪且体验更强烈;2.同一种情绪,男性与女性可能体验到不同的内容;3.男女在情绪反应上也存在差异。情绪性别差异的最初原因是基于身体结构差异的社会分工;这种社会分工也使得人们对不同性别的情绪表现持不同的期待,因而也形成相应的性别刻板印象;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或其他看护人按性别刻板印象对孩子进行区别对待和教育。  相似文献   

11.
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重要的社会刻板印象。我们在 3 80名大学生中作了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 ,并考察了性别和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结果发现中国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与传统的性别观念比较一致 ,认为男性更坚强能干 ,女性更被动顺从 ,且这一印象不因性别和性别角色而改变。但男女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仍存在明显差异。不同性别角色被试之间的性别刻板印象也有差异。总体而言 ,性别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比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大。  相似文献   

12.
性差研究一直以来是心理学与各类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不同性别之间是否存在着差异,又存在着哪些差异等等都是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尤其在能力上的两性差异,将直接关系到两性在社会中的分工、所扮演的角色以及社会地位等等。本文对近期两性在能力上的差异研究进行总合并加以一定的评述,以达到树立正确看待性别差异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城市人口健康的性别差异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CHNS数据,在健康的社会分层模式下探讨城市人口健康的性别公平问题。研究认为,中国城市人口健康存在显著的性别不平等现象,男性健康水平要好于女性,而这种健康的性别差异主要是由于不同性别在社会经济地位上的差异造成的,女性处于明显的弱势地位。  相似文献   

14.
吴西 《美与时代》2014,(6):54-54
设计教育的“个性化”要求教师要从学生的心理差异出发,关注学生的个人情感、求知需要、兴趣爱好,从而因材施教、引导他们的思想和设计创意方向。两性的能力差异研究也是“个性化”研究的一部分。男女生作为两个性别群体,由于生理原因和社会影响,在心理上表现出较大差异。教师合理的关注和引导能帮助学生发挥性别心理优势,成为有个性特色的设计师。  相似文献   

15.
进入20世纪以来,社会性别文化中开始存在一股中性的审美潮流。如果说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组成一条向相反方向无限延伸的轴线,那么中性气质就处于它们的交接部分,兼具双性气质特点。中性化的性别趋势和审美潮流,打破了过去男阳女阴的性别刻板印象,并在开放的社会文化格局中不断变化与发展。双性气质以不同的风格杂糅、交织在一起,使得人类的性别审美视点更加丰富和多样。  相似文献   

16.
周冏 《伦理学研究》2020,(1):122-127
一直以来,女性主义以消除所有形式的性别压迫为其核心政治目标。第一波女性主义论证其正当性的理据在于两性拥有同样的理性能力,因而女性应当在政治权利和社会公共事务的参与方面拥有和男性一样的权利。而这忽略了两性之间的差异,并且无益于解决家庭领域内的性别不平等状况。为此,在第二波女性主义运动之后,女性主义转而关注女性独特的身体体验,一方面揭示了父权制如何以身体为对象而建立统治,另一方面又从建构论的角度论述了性别主体在身体实践中形成的过程,从而提出身份政治的主张。但是对身体的强调可能会导致本质主义的困境,同时女性群体内部存在着不同的身体体验,难以形成统一的女性主义立场,因此导致女性主义自身合法性的危机。为此女性主义试图在肯定多元体验的基础上,思考一种差异政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有或无外部特征的不同性别面孔照片为材料,研究面孔记忆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1)有外部特征时,女性被试对不同性别面孔的记忆成绩均好于男性被试;无外部特征时,女性被试与男性被试的记忆成绩不存在性别差异;(2)比起男性照片,女性可记忆更多的女性照片,表明女性在面孔记忆中存在自我性别偏见;男性也是可记忆更多的女性照片,存在反向的性别偏向;(3)无论被试性别和照片性别,均是有外部特征的面孔照片的记忆效果更好;有外部特征的情况下,女性的自我性别偏见更明显。  相似文献   

18.
唐代墓室壁画形象地记录了当时贵族的社会生活。运用社会性别理论对唐墓中"女着男装"图像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唐代不同社会性别对"女着男装"风尚所持的不同思想观念。文章从男性和女性两个角度分析这一现象发展的原因。女性除了爱美之心外,更多的是对社会属性下男性身份的向往。唐代女性的衣着装饰、社会权利均为男性赋予,事实上男性仍然掌握最高权力。唐代墓室壁画中一定规模的"女着男装"现象,有较高的研究价值与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9.
如今,"女汉子"这一女性称呼成为一种流行语汇,受到广大女性群体的热烈追捧和认同。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女性特质,"女汉子"并非丧失了传统的女性气质,也不是女性魅力的消失。这一女性新形象符号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一方面表现出女性的独立和自强,女性意识到自身的主体性,开始寻求自我身份建构;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女汉子"仍是在男权话语系统中的一种称呼符号,在"女汉子"身上,传统的性别话语隐匿其中,女汉子话语不是颠覆了两性差异而是强化了原有的性别二元对立。  相似文献   

20.
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宗教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隐含着人类历史的文化基因.男女两性共同创造了历史,也创造了文化.近年来随着女性主义视角下社会性别研究的兴起,学术界对宗教的研究也开拓了新的理论视角与学术旨趣,如女性与宗教这一新动向的出现.云南民族众多,由于其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和历史发展的不均衡性,其宗教类型齐全,信仰内涵丰富.在此背景下,本文拟对近些年来云南少数民族女性与宗教的相关研究情况,分别作一宗教人类学理论视角下的概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