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方俐洛  高晶 《心理学报》1989,22(4):44-49
许多监管任务要求操作者记住随机发生的、必须在规定时刻内给予一定反应的许多刺激。这样在刺激—反应之间就出现了复杂的交迭过程。本实验模拟这类刺激—反应情境,将简单的任务信息随机呈现在IBM PC/XT计算机屏幕上,要求被试在指定时间给出适当的反应。实验Ⅰ的结果表明,任务呈现间隔时间影响交迭记忆的业绩,交迭记忆业绩随任务间隔时间的延长而提高。进而说明时间繁忙是心理负荷的时间因素。  相似文献   

2.
现场中的信息缺失会影响人类对事件的记忆,这对证人证言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以往对之却鲜有研究.本研究以大学生为被试,运用信息缺失范式,采用视频录像材料,通过2个实验探讨了间隔时间和记忆负荷对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间隔时间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和错误记忆,但信心水平却随着间隔时间的延长而变化;(2)记忆负荷高低没有影响真实记忆却影响了错误记忆,在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降低记忆负荷可以减少错误记忆的发生;(3)信息性质会影响人们的记忆,关键信息呈现条件下的错误记忆和真实记忆均高于关键信息缺失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结构限制和信息干扰对双重作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黄琳  葛列众 《心理学报》2001,34(2):127-131
研究通过改变双重任务呈现的间隔时间来探讨结构限制与信息干扰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两种作业呈现的间隔时间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有明显的影响。间隔时间越大,双重任务的作业绩效越高。(2)信息干扰对双重任务的操作有明显的影响。信息干扰越大,双重任务的操作绩效越差。(3)两个作业呈现的间隔时间不同并不影响信息干扰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作用。根据实验结果,该研究提出了三因素假设:结构限制、信息干扰和资源竞争是影响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葛列众  黄琳 《心理科学》2003,26(3):393-396
通过对不同双重任务的呈现间隔时间和不同任务难度的双重任务的操作研究,探讨了结构限制与资源竞争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1)两种作业呈现的间隔时间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有明显的影响。间隔时间越大,双重任务的作业绩效越好。(2)作业难度对双重任务的操作有明显的影响。作业难度越大,双重任务的操作绩效越差。(3)两个作业呈现的间隔时间不同并不影响作业难度对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作用。本研究的实验结果进一步证实了双重任务操作的三因素假设:结构限制、信息干扰和资源竞争是影响双重任务操作绩效的三个独立的原因。  相似文献   

5.
在简化提示语的基础上,比较了任务类型(标准项目、社会项目)和提示方式(有提示、无提示)对归纳推理操作成绩的影响,实验1结果表明任务类型和提示方式皆有显著作用.实验2结果表明,变化任务类型(从标准项目到社会项目)会提高熟悉度、降低组织度;而变化提示方式(从无提示到有提示)不影响熟悉度、但降低了组织度.结果分析说明,任务类型通过从外部增加信息而提高操作成绩,提示方式则通过明确问题目标而提高操作成绩.  相似文献   

6.
张引  梁腾飞  叶超雄  刘强 《心理学报》2020,52(5):562-571
本研究通过两个实验探讨了长时记忆联结表征如何影响当下工作记忆任务的加工。长时记忆联结表征采用无语义联系、无视觉相似性的Emoji图片对, 提前一天让被试完成联结表征的建立, 正式工作记忆任务采用独立探测的变化觉察范式。实验1控制呈现时间(500 ms / 1000 ms)与呈现方式(联结/独立), 发现两种呈现时间均显示出联结条件的正确率与记忆容量显著低于独立条件, 说明长时记忆联结表征抑制了当前工作记忆的加工。实验2设置了记忆项目数(2/4/6项)与呈现方式(联结/独立), 采用alpha震荡作为脑电指标, 考察长时联结表征在工作记忆维持阶段的作用。结果发现在维持阶段, 独立条件的alpha震荡随着记忆项目数量的增加而增大(2项 < 4项 < 6项), 而联结条件在4项已经到达顶点(2项 < 4项 = 6项)。实验2进一步说明长时联结表征在维持阶段降低了当前工作记忆容量。本研究的两个实验结果表明, 长时记忆联结表征对当前的工作记忆任务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这种抑制作用产生的机制可能来自于联结表征干扰了维持阶段的注意分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采用DRM范式,考察了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中的感觉通道效应,以及干扰因素对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无论是正确记忆还是错误记忆,视觉呈现优于听觉呈现;(2)三种呈现通道下.对关键诱饵的错误记忆差异不显著;(3)干扰任务下的再认成绩比无干扰任务下的再认成绩好.结合实验结果,本文还就不同通道下错误记忆的加工机制问题以及正确记忆与错误记忆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8.
瞳孔在不同记忆任务的同一加工阶段内具有变化模式的一致性, 瞳孔的缩放变化反映了信息加工过程中神经系统的激活状态。在刺激呈现前的预编码阶段, 瞳孔随个体注意集中水平的提高而收缩。在信息编码阶段, 瞳孔扩张程度作为相继记忆效应的生物标记, 可预测信息未来提取阶段的回忆成绩。在信息提取阶段, 采用自由回忆任务时, 瞳孔随记忆负荷的释放而迅速收缩, 但每个项目的提取均会引发小幅度瞳孔扩张; 而在再认提取任务中, 呈现旧刺激比呈现新刺激时瞳孔扩张更明显, 产生瞳孔新旧效应。瞳孔是记忆加工中敏感而稳定的生物标记, 而瞳孔测量法是探究记忆加工生理机制的有效手段。未来可以从瞳孔追踪术的角度, 采用多种研究手段进一步探究记忆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9.
来自进化心理学的理论及研究结果提示, 女性性激素可能是情景记忆的重要影响因素, 但是, 具体机制尚不清晰。本研究以女性生理周期性激素水平的自然变化构成的两个时期(卵泡后期、黄体中期)为自变量, 利用“What-Where-When Task”情景记忆任务(实验1), 结合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 ERP)技术(实验2), 探讨生理周期不同阶段完成情景记忆任务的成绩及其可能的内在机制。实验1招募生理周期稳定的33名女性为被试, 在卵泡后期和黄体中期各参加一次实验, 随机顺序依次完成O任务(仅记忆物品, object)、P任务(仅记忆物品位置, position)、OO任务(记忆物品及其呈现顺序, object + order)、OP任务(记忆物品及其呈现位置, object + position)以及PO任务(记忆物品呈现位置及顺序, position + order)。结果发现, 在完成PO任务时, 黄体中期的回忆正确率显著高于卵泡后期。实验2借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 进一步探究生理周期影响情景记忆PO任务的原因, 结果发现, 黄体中期额叶脑区的P300以及LPC波的振幅显著大于卵泡后期, 且完成PO任务时的感受性与右侧额叶P300振幅显著正相关。基于上述ERP的结果, 可以认为, 黄体中期在PO任务上的好成绩可能得益于显著增强的认知控制能力, 这一解释符合前人研究结论。总之, 本研究发现:生理周期对情景记忆中客体的空间位置与时间顺序整合的记忆产生显著影响, 黄体中期的记忆效果显著好于卵泡后期, 可能是因为该时期显著增强的认知控制能力。本研究有望为理解影响情景记忆的因素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方俐洛  高晶 《心理学报》1990,23(2):58-65
本实验用IBM PC/XT计算机对30名青年人和9名中年人进行图形辨别负荷实验。结果表明:(1)同时呈现的图形数量(任务困难度)、允许辨别的时间(时间忙碌程度)和年龄都是影响被试业绩的因素。(2)在需辨别的图形数较多且有辨别速度要求的任务中,不宜选用中年人。(3)通过实验求出青年人图形辨别经验公式Y=De~(B/X),D(N)=183.1441-2.3206N 0.0249N~2,B(N)=-2.0379-0.1427N 0.0008N~2。据此公式可求出在此情境下,对一定数量的图形(N),在一定时间限定内(X)的图形正确辨别率(Y)。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用“模拟星期”范式通过3个实验分别考察了前瞻记忆任务类型的差异以及动机与任务序列对前瞻记忆的影响。结果表明:(1)规律性前瞻记忆任务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非规律性的,即使本研究条件下对非规律性前瞻记忆任务进行奖励与惩罚,仍没有消除两者间的差异。(2)不论是惩罚还是奖励都可以显著提高非规律性前瞻记忆的成绩,而且动机促进作用会蔓延至非直接强化的前瞻记忆任务。(3)固定序列前瞻记忆成绩显著优于随机序列的,且在实验过程中固定序列前瞻记忆的成绩呈上升趋势,而随机序列的基本不变,固定序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行为习惯的建立过程。(4)不论前瞻记忆任务规律与否,惩罚或奖励,任务序列如何,基于时间的前瞻记忆成绩均优于基于事件的前瞻记忆的成绩。(5)时间确认任务中,被试翻看时钟的次数与其正确率间呈显著正相关,且越临近规定时间翻看次数越多,呈J型分布。  相似文献   

12.
使用DRM范式考察了错误记忆产生过程中无意识激活的存在与否。通过操纵实验任务和呈现方式,导致被试对学习词表的无意加工和不同水平的有意加工。结果发现,无意加工时所产生的对关键诱饵的无意识激活足以导致错误记忆效应,说明对词表的有意加工并非错误记忆产生所必需。随着对词表有意加工水平的提高,多次无意识激活的累积可导致增强的错误记忆效应,且表现出与真实记忆的共变,而阻断连续激活累积的因素可有效降低错误记忆  相似文献   

13.
李寿欣  董立达  宫大志 《心理学报》2008,40(11):1149-1157
采用经典实验室研究范式,实验一探讨了前瞻记忆任务为知觉加工条件下,注意状态和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一致和不一致时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实验二探讨了前瞻记忆任务为语义加工条件下,注意状态和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一致和不一致时对不同认知方式个体前瞻记忆成绩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前瞻记忆任务加工类型是语义加工和知觉加工两种条件下,场依存与场独立个体均发现了TAP效应的存在,而且场依存个体表现出更明显的TAP效应;(2)当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的加工类型不一致时,场独立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明显高于场依存个体,而在两类任务加工类型一致情况下,场独立与场依存个体的前瞻记忆成绩不存在明显差异;(3)在前瞻记忆任务是知觉加工时,分心对前瞻记忆成绩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而在前瞻记忆任务是语义加工时,只有当前瞻记忆任务与进行中任务加工类型不一致时,分心对前瞻记忆才有明显不利的影响,而且在分心条件下的TAP效应更明显。  相似文献   

14.
前瞻记忆年老化研究的自然情境和实验室情境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在实验室情境和自然情境研究中普遍存在。当任务设置为日常情境时, 前瞻记忆不受年龄影响或随年龄增长而促进, 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人格、生活方式、任务材料、提示等因素的影响; 当任务是实验室情境设置时, 与年轻被试相比, 老年被试前瞻记忆成绩一般都较差, 前瞻记忆成绩可能受回溯记忆负载、线索类型和策略控制加工的需求等因素的影响。年龄-前瞻记忆矛盾现象可能来自于环境与意向的社会性特征、认知资源分配策略等方面的原因。最后, 从被试控制、任务材料的设置、动机因素的探索等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相似文献   

15.
贺莉  杨治良  郭纬 《心理科学》2005,28(2):311-313
本实验研究在分散注意条件下,含有靶线索活动出现延迟问隔对前瞻记忆的影响。实验采用视觉与听觉分散注意的实验材料,嵌入前赡记忆任务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1)间隔在0—1分钟时,前瞻记忆对进行中任务稍有影响,但不显著;(2)间隔降低前瞻记忆任务成绩;(3)前瞻记忆任务成绩在0-1分钟呈快速遗忘趋势,3分钟后出现平台期。  相似文献   

16.
采用选择性任务范式,用2个实验考察价值-项目间隔和项目呈现时长对价值导向元记忆的影响。实验1考察不同价值-项目间隔(无, 1s, 2s)时被试的选择性记忆指标SI和记忆成绩。结果发现,随价值-项目间隔增加,被试的记忆选择性逐渐下降,间隔1s时对高价值项目的选择性仍存在,但间隔2s时消失;实验2选取实验1的两种价值-项目间隔(无, 1s)条件,延长其项目呈现时间至4.5s,考察项目呈现时间对价值导向元记忆的影响。结果发现,两种价值-项目间隔条件下记忆选择性水平(SI)均显著降低,但对高价值项目的选择性加工优势并没消失。结论:价值导向元记忆受价值-项目间隔和项目呈现时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杨靖  郭秀艳  马芳 《心理科学》2008,31(6):1348-1352
本实验采用McDaniel和Einstein(1990)的前瞻记忆实验室研究范式,以16PF作为干扰任务,以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作为进行中任务,对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特点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前瞻记忆任务的重要性和目标任务的难度对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有明显影响,而指导语的呈现方式的影响不明显.基于活动的前瞻记忆与智力相关不明显,而与16PF中的"乐群性"存在明显的负相关,以及和"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存在明显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记忆理论的重点逐渐从记忆系统的结构转向记忆中的加工过程.在实验水平上,这一转移表现为试图系统探讨各种加工活动产生的记忆结果,这就需要控制被试的加工活动。许多研究者认为,无意学习条件下的定向任务(orientingtask)可以为实现加工控制提供实验手段。定向任务与加工控制将无意学习条件下的定向任务用作记忆实验中控制加工类型的方法开始于Hyde 和Jenkins(1969)的工作,但对此影响最大的是Craik和Lockhart 提出的加工深度理论。Craik 和  相似文献   

19.
孙沛  林仲贤 《心理学报》1998,31(3):254-261
该研究探讨语义范畴组织在长时记忆项目再认任务中的作用。实验材料的记忆广度内和记忆广度外词表,实验采用项目再认固定集程序。结果表明被试反应时间随记忆集增加而增加,同时“是”“否”反应的斜率一致;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一致的先前知识对类别学习的影响,包括2个实验。被试是112名大学生,分别探讨不同实验任务和不同项目呈现时间引发的机械特征在类别学习中的重要程度和加工程度不同的情况下先前知识对类别学习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实验任务为项目类别归属判断任务时,机械特征重要程度低,主题特征与机械特征在学习上存在竞争关系;在实验任务为项目类别归属及记忆任务时,机械特征重要程度高,主题特征与机械特征在学习上存在促进关系。(2)在限制步速呈现项目时,机械特征加工程度低,主题特征与机械特征在学习上存在竞争关系;而在自定步速呈现项目时,机械特征加工程度高,主题特征与机械特征在学习上不存在竞争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