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囤艺术设计产业的发展,书籍装帧设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无论从设计的艺术性方面还是从设计的实用性方面来说,书籍装帧设计的艺术特点逐步为设计师们所重视,以《藏地牛皮书》为例,阐述近年米我国书籍装帧艺术发徒的特点。着最就目前书籍装帧设计中面临的一些实用性问题逐一分析,将书籍装帧艺术中的实践性与互动性相互融合,力求统一。着重分忻书籍装帧设计的真正含义。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设计中,借鉴传统图案造型作为创意元素,注意以下五项借鉴原则(一要去粗取精,提炼概括,达到"简练生动";二要富于想象,善于串联,达到"形神兼备":三要把握态势,烘托气韵,达到"气势流畅";四要寄予象征,寓意吉祥,达到"意味深长";五要互借互用,组合共生,达到"别开生面")就可以在完成设计主题的同时传达出具有民族文化意象的独特信息,形成富有个性和文化内涵的设计形象.显示出悠久中华文化的独有魅力。  相似文献   

3.
陈卫民 《美与时代》2007,(10):85-86
书籍装帧营造出的"空白"、"虚淡"、"意蕴"三重美感,每一个层次都具有自身的艺术魅力和审美价值.本文通过对"空白"、"虚淡"、"意蕴"美感创意手法的研究,分析了其对书籍装帧的影响,并结合具体实例,说明了如何通过多种设计语言,在创意中更好地创造书籍之美.  相似文献   

4.
张钟灵 《美与时代》2014,(12):63-63
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品味在不断的提高,如何提高书籍装帧设计的品味格调,以迎合当下消费者的心理需求,成为了书籍装帧设计工作者关注的焦点。格式塔心理学的出现及其运用价值为书籍装帧设计工作带来了崭新的出路,迎合了书籍装帧设计的独特性与多元化性的需求,同时也能满足消费者的品味格调需求。但是,如何将格式塔心理学巧妙并完美的运用到书籍装帧工作中,成为了当前书籍装帧设计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构成"是研究造型艺术设计的基础,是一种认识和创造的科学方法.从造型、审美等方面来进行书籍装帧设计,是"构成"观念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书籍装帧既是一门具有功能性的视觉设计艺术,又是一门空间造型艺术.书籍装帧应该满足读者的购买欲望和阅读兴趣,适应并提高人们的审美需求.色彩的情感魅力是装帧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不同类的书籍装帧中用色与色彩构成,发现了书籍装帧的艺术美.  相似文献   

7.
张蒙 《美与时代》2007,(10):87-88
虚拟现实技术与书籍装帧设计有机结合,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觉效果,使得计算机数字技术与虚拟现实技术创造艺术的可能性得以实现,已远非其他设计手段所能比拟.运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的书籍装帧,可以使商品(书籍)的特殊性与艺术性实现完美的结合,从而在国内外激烈的图书市场竞争中,增添了取胜的砝码.  相似文献   

8.
浅谈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体系,对文字的驾驭艺术是书籍装帧设计的灵魂.文字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运用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文字在书籍装祯设计中的运用,是有规律可循的,如文字的可读性、文字的位置经营、文字的组合形式等.  相似文献   

9.
书籍装帧设计是一门相对较新、实践性和应用性都极强的专业学科。针对目前许多书籍装帧课程中片面重视技法表现,忽视文化底蕴,缺乏系统的理论指导与缺乏较完善的设计方法的现象,本文积极探索国内设计教育及书籍设计改革的经验,使学生在创新能力、文学修养和动手能力上都有所创新,从而改变院校书籍装帧设计的片面教学情况。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为出现了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偏低,书籍装帧设计在教学中重视技能,轻视创造,缺乏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教学形式单一,注重结果,忽略学习的过程;教学实践手段不完善,教学与市场接轨的程度不一等问题。因此,高等设计院校应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优化课程结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复合能力为目标,为推动我国21世纪出版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20—30年代中国书籍装帧设计激变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籍作为文字、文化的载体,在上世纪初期脱离了古籍装帧的形式结构,开始向现代书籍装帧设计的方向转变。这一转变与20世纪20~30年代西方先进印刷技术的传入和国内外美术及文化运动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变革使得当时的书籍装帧在继承本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开始出现"美术字"、"装饰画"、"构成主义"等西方装帧元素。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形式,已被应用在现代的各种设计艺术中.它结合了现代的设计理念和表现手法,在标志、书籍装帧、包装、服装、动画、室内装饰等设计领域中广泛使用,对现代的设计艺术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实适课题指的是选择与社会变化同步的课题,以项目课题为课程依据,情境创设,企业融合,对室内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课程设置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操能力,熟练掌握设计流程,明确设计目的,从而实现"产、学、研"为一体的教学改革。在室内设计基础课程设置上,采用实适性课题式教学,用实际项目为切入点,将"室内设计原理""装饰材料与工艺""室内陈设设计"这三门核心的设计基础课程衔接起来,用专业理论和设计方法全方位地解决实际项目的设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交互式教学是在宏观教学情景下,在多点自由切入的教学平台上,"教与学"围绕某一个问题或课题进行平等交流和自主互动的一种教学方法。设计史论课程教学是设计专业基础建构的重要环节,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丰富设计语言,为现代设计服务,培养学生的传承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蓬勃开展之时,心理素质训练课作为其主要教育途径之一,它的教学设计已成为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从教育目标的制订、学习起始状态的诊断与分析、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方法和媒体的运用、教学评价五个方面分析了心理素质训练课的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以期对增强当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计算机辅助设计已经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进入大学课堂,如何使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工业设计的方法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目前,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反本质主义"是西方后现代的核心理念.是近几年来我国文艺理论界持续讨论的焦点.但是,中西方语境不同,"反本质主义"的目的和任务也不同.本文分别从中西方语境出发,考察"反本质主义"产生的巨大差异:西方后现代语境下的"反本质主义"不能等同于"解构";中国语境下的"反本质主义"所要做的工作是"反权威主义".吴炫先生以"中国式文学性"观念的当代建构来穿越中国语境下"反本质主义"文艺理论课题,可能是当下中国文艺理论界在全球文化语境下迎接"反本质主义"挑战的可行对策.  相似文献   

18.
周永慈 《天风》2022,(5):17-21
崇拜礼仪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礼仪不是在文化的真空中进行,而是在敬拜群体活生生的文化表达中得以实现.这就促使我们去发掘文化中的元素,并将其融入基督教的崇拜中.中国传统节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元素,且塑造着我们的民族身份.因此论到基督教崇拜礼仪中国化,其中一个必然要面对和探讨的课题就是如何将中国的传统节日融入礼仪年.相较于其他传统节日而言(如春节、中秋节、重阳节等),我们若想将清明节纳入基督教礼仪年,要处理的问题较多,特别是有关祭祖的问题——它是最有争议性的课题之一.因此,在本文中,笔者尝试带领读者一同去寻找解决和实践之道.文章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首先是对清明节的简介,以及梳理近现代有关祭祖问题的讨论;接着是神学的探索,我们将使用亚洲礼仪神学家安鹏浩(Anscar J.Chupungco)提出的"创造性同化"(Creative Assimilation)的方法,应用圣经预表论来重新诠释和净化"祭祖"的意义,以及有关"死后的问题";最后,我们才进入礼仪实践的部分——调和与创新之路.  相似文献   

19.
"第三者"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问题之一。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借助于一系列的"第三者"使纯粹理性的总课题得以可能,并使其认识论体系得以完善:在先天综合判断中,作为真正形而上学判断的综合判断,借助经验而得以可能;把范畴看作是先天知识得以产生的"第三者";继而,在对范畴的客观有效性进行演绎的过程中,通过"统觉的本源的综合统一"这一"第三者",将感性杂多转换为"客体",从而使范畴的客观演绎得以有效完成。  相似文献   

20.
早期道家统治术有一个从老子"道政"到黄老学"法治"的转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子的"道生之"转变为"道生法";老子的以无为和柔弱为主要特性的"道政"转变为通过客观化的非人格的制度来治理;老子的"反智用道"被改造为"弃智用法";老子以道的无名为中心的"无名主义"转变为"循名"和"正名";老子的赤子之心被一种人的趋利避害的自然人情所取代;老子的"小国寡民"设想则被转变为一个对强大国家的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