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問題謝切諾夫曾經指出研究儿童內抑制发展的重要意义。对于儿童来說,延緩抑制是一种比較困难的內抑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的是比較5岁和12岁儿童的延緩抑制的差别,有的是研究9岁以上儿童延緩抑制的发展。这些实驗結果,一方面說明了5岁儿童形成延緩条件反射是极其困难甚至不可能的,另一方面也看到9岁以上儿童的延緩抑制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漸发展的情况。但是綜合这些研究尚不能比較完整地看到延緩抑制在儿童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尤其是6至9岁年龄阶段儿童延緩抑制的发展情况及其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的地位。根据上述已有的实驗結果,我們設想儿童的延緩抑制在这一年龄阶段可能有一个比較重要的发展。同时,为了能比較完整地看到儿童延緩抑制的发展过程,所以我們进行了本研究。  相似文献   

2.
听觉延緩反馈的实驗研究开始于1950年,在西方心理学(主要是美国)中成为一个引人注目的研究題目。十四年来,已經发表的有关研究报告达一百余篇。在美国市場上已有供这一类型实驗用的专門仪器出售。听觉延緩反馈的实驗研究已在心理学、生理学、医学等科学領域中产生了相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河南淮阳民俗文物泥泥狗是嬗延生息于中国古老大地上最普通民众的独特的审美创造,是富于典型意义的民俗文化形象载体。淮阳泥泥狗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地域民俗相依相成,形成了鲜明的美学特征和视觉形式,形象夸张怪异,色彩强烈,虚幻神秘,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  相似文献   

4.
符号是在认識和交往活动中代表其他对象和现象的物质现象。符号和被标志对象的联系在人那里是以人脑的反射活动为中介的。不使用符号,概念思維是不可能的。符号是被标志对象的思維映象的載体。而被标志对象的思想映象則是符号的意义。符号和被标志对象的联系的任意性并不排斥符号多方面的有定性。符号的基本类型有:特征、信号、科学符号、象征和語言符号。特征可以看作是对象或现象的标示、指示和症状,并且可以帮助从性质推論对象,从結果推論原因,从现象推論本质。信号是一种特殊的記号。在现代信息論中,信号得到了广义的解释,在高級神經活动和专门的人造系統中,信号是在狹义的意义上使用的。具有专門科学意义的符号在符号系列中占有特殊地位。科学符号是約定俗成的,它与意义的联系具有約定性质。科学記号在科学研究和发展中有很大意义。象征作为符号的一种,具有許多的特征。象征是一种外在的现象,它約定地、通过內中所包含的直观形象提示一定的常常很有意义的抽象的內容。语言符号在所有符号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它是一切存在的和可能的科学約定符号系統的基础。符号在人类生活和实践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它的創造和使用始終是决定于人的反射活动的更一般的法則的。  相似文献   

5.
張厚粲 《心理学报》1960,5(3):40-49
概念反映事物的一般特性和本貭特性,并且用詞来标志,是人們进行思惟活动的基本成分,同时也是思惟活动的結果。 任何概念总是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通过社会經驗的积累而逐步概括形成起来的。随着社会的向前发展,科学文化的日益发达,人类对現实世界的认識更加深刻,概念的內涵也会相应地得到丰富或改变。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信息论是关于消息加工传递的一种理论。它研究各种“信息传输系统”信息传递与加工的共同方面,而不涉及系统的具体性质和消息的具体內容嗽凇叭?机”系统中特定操作活动上所起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认为是一种信息传递和加工。因此,人在特定操作活动中的作用可以在一定意义上与一个信息通道作某种类比。了解人的信息传递  相似文献   

7.
科学技术革命的概念从二十世纪中期开始,在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中开始出现这样一些过程,这些过程总的被称作科学技术革命。在研究与这个综合性现象有关的问题时,我们将使用“革命”、“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以及其他一些概念。为了弄清我们所感兴趣的一个基本问题:即我们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科学技术革命”这个概念的,看来需要那怕是简略地规定一下这些概念的內容。在马克思主义文献中,革命被理解为:在社会进步的发展过程中,某种社会结构的根本  相似文献   

8.
在共产党宣言中同时包含了具有新的历史內容的人道主义、即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偉大略图。馬克思和思格斯在这第一个国际无产阶級的綱領中概述了工人阶級的历史使命同人类事业不可分割的融合。他們证明,所有无产阶級的活动,只要它們由彻底革命的立場出发,便能在所有范圍內和真正人道主义的基本原則相一致。历史多方面地、实际地证实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和人道主义的这一根本的統一性。在全世界范圍內以革命方式实現那些过去只以綱領形式表現出来的东西,是我們时  相似文献   

9.
問題 概括技能的形成,实貭上是指儿童自觉地实現选择与运用正确的方法,考虑到一定的条件与导致相应的抽象結果的分析-綜合活动的过程。这种过程的实現,有它的外部表現:一方面表現在动作反应中,另方面表現在言語活动中。对于同样一篇課文,不同被試并不是实現着同样的內部分析綜合活动,因而也就不会表現出同样的外显动作与言語反应。 本实驗是儿童閱讀概括技能形成的研究的一个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1)試图从  相似文献   

10.
国外眼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眼睛运动的生理条件眼球的上下左右方向的运动是由三对肌肉控制的。三对肌肉的协同活动使眼球环繞角膜頂端后方13.5毫米处的中心轉动。每对眼肌控制眼球在一个平面上轉动。这三对肌肉是內直肌和外直肌(internal and external recti),上直肌和下直肌(superior and inferior recti),上斜肌和下斜肌(superior and inferior oblique)。內直肌和外直肌收縮,眼球作左右方向的轉动。上直肌收縮,眼球向上內方向轉动;下直肌收縮,眼球向下內方向轉动。  相似文献   

11.
12.
13.
《桃花源记》系公元5世纪中国诗人陶潜(365~427)之作,是中国文学中描绘理想完美境界的最著名的作品。中国人的想象对它如此神驰心往,以至于桃花源的名字几乎已成为理想国本身的代名词。这篇作品由两部分组成:一篇用散文形式写的序和一首诗。二者均讲述了桃花源被发现和消失的故事。不过,或许是由于那篇散文具有更加实实在在的感染力吧,当中国人想到理想国时,更会马上想起它。  相似文献   

14.
15.
Recognizing that mourning builds psychic structure, the author highlights the ubiquitous and essential nature of mourning in the psychoanalytic situation. Reality testing is intimately connected to mourning and is the warp on which psychic structure is woven in the analytic situation. Reality testing necessarily involves opportunities for mourning and thus will be present in every analytic hour. The confrontation with reality is the basis for all processes of mourning, or for creating defenses against this painful experience. The author views mourning as fundamentally a transformational process, and Shakespeare's The Tempest is used to illustrate this aspect of mourning.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Kierkegaard's theory of change is motivated by a robust notion of contingency. His view of contingency is sharply juxtaposed with a strong notion of absolute necessity. I show that how he understands these notions explains certain ambiguous claims he makes about causation. I attempt to provide a coherent interpretation of his view of causality that is consistent with both human choice and the causal sequence of change. I end by suggesting a compatibilist interpretation of Kierkegaard's philosophy.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In this study, independent samples from the same population responded to three simulated situations in which sex and other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manipulated. In the first two cases, discriminatory decisions against women managers by male respondents were clearly discerned. However, in the third case where sex as an independent variable interacted with developmental potential, the pattern of evaluative decisions changed. A high-potential female was treated as favourably as a high-potential male while the low-potential male received the lowest selection rate from the male respondents. While the finding is not altogether surprising in a meritocratic society like Singapore, the study points to the need to explore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which sex bias may have with other attitudes in a specific social contex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