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神论学会暨《科学与无神论》编辑部: 我是贵会主办的《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的热心读者,自该刊物问世以来,期期必读。对贵会所坚持的“宣传科学精神,开展无神论教育,维护公民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推动科教兴国战略实施”的宗旨深表拥护。今致信贵会,反映一个重要问题。 新浪网有数十家搞“周易预测”的网站(或网页),都宣称自己所搞的那一套算命术是“人类最先进的科学”。其中以“广东邵伟华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在深圳还有分公司)所办的网站最引人注目。该网声称,邵伟华是“享誉国际著名的预测学家”,他“证明了我国的四柱预测学是破译人类生物遗传基因的标志,为中国古代科学以其独到的预测方法与世界最先进的科学接轨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本刊上一期登载了一封读者来信和一篇评论:《一万八千元买来的风采》。这一期,我们刊载了龚育之先生和《丰碑——中国共产党八十年奋斗与辉煌》主编的信件。这些信件将进一步告诉读者,邵伟华的风采是从哪里来的?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所佩服于邵伟华的只有一条,那就是:什么样的大谎他都敢撒,竟说什么是党中央肯定了他。如此高明的算命先生,预测专家,以为当今的中国,真的就无人能够揭穿他的谎言?然而谎言到底还是被揭穿了。看来,这位算命先生的卦实在是太不灵了。 这件事,也当使那些想求签算卦的人想一想,连算卦领袖的卦都不过如此,别人的卦能够是灵验的吗?而且所谓的预测专家,给人指示吉凶祸福的人物,要靠撒谎撂骗过日子。这样的人,这样的人算的卦,是可以相信的吗!  相似文献   

3.
由于《周易》这部古老的典籍含有理性思维和巫术迷信两种因素,后来在流传的过程中,便逐步形成了两种倾向:一是发扬其中的理性成份,视《周易》为讲哲理的著作;一是继承其中迷信或神秘主义成份,把《周易》看作算命的工具。前者属于“易学”的传统,后者属于“占术”的传统。具体地说,所谓学,就是把《周易》看作经学的一部分,探讨卦爻象和卦爻辞中蕴涵的哲理。古代的思想家和科学家大都坚持和发扬这一传统,通过对《周易》的解释,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尤其是阐发其中相反相成、阴阳交易等辩证思维,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所谓术,就是用《周易》为人算命,推测吉凶祸福,而不谈学理,以此骗取钱财,流行于民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兴起一股《周易》热,原因有多方面。其中有一种倾向,即《周易》被说得愈来愈玄虚,愈神秘,甚至提出科学算命或预测学。此种研究方向和研究方法是值得商讨的。宋代理学大师朱熹,也是一位著名的易学家。他对《周易》经传和历代易学皆有研究,提出许多看法,对我们今天研究《周易》系统的典籍,仍有启发意义。他继承传统  相似文献   

5.
郭沫若的《周易》研究以“新兴科学的观点”来审视《周易》,在古史辩派的基础上,深入到了古代的思想及制度,使传统的经学研究一变而为社会的、文化的和哲学的研究,他不仅开辟了《周易》研究的新领域,而且也成为用《周易》打开认识“古代真实”大门的第一人。这也正是郭沫若《周易》研究的价值所在。但同时郭沫若的《周易》研究也存在不足,如对材料的时代性未能划分清楚,得出了错误的结论;以传解经的错误;疏于考证,有臆测成分及趋时、片面的批评,这也是评价郭沫若的《周易)研究时不可回避的部分。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湖北省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当众取缔了几家“算命企业” (即有关《周易》应用的所谓研究所),为市民扫除封建迷信、弘扬真正的科学,作了一次“非常”的行动。 据说,这些所谓的《周易》研究所,大都是打着某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的招牌,背地里却干着不可告人的勾当。他们在那里利用科技研究咨询为名,搞的是卜卦、相面、测字、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因此,查封企业、吊销营业执照是理所当然。同时,有关部门还决定立案侦察,依法严肃处理。从有关报纸报道我们了解到:这些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大多成立了好几年,自成立以来,每年都在社会上招聘数十名算命先生,在武昌闹市地段的“长春观”从事“看相”、“算命”等封建迷信活动,为的是愚弄百姓,从中牟利。经查,在此期间,这些“算命企业”每年都要收取各种算卦费用五、六万元之多。除此以外,这些“算命企业”在各地还设有连锁店,他们非法编印《周易应用与生活》等刊物,传播封建迷信思想。根据湖北新闻出版局的鉴定,该刊物实属非法出版物。因此,有关部门决定,发现一个,取缔一个。显然,这也是武汉地区在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7.
保巴作为元代易学家代表之一,在认同程朱易学前提下,以“照着讲”兼“接着讲”的形式,对《周易》经传所内蕴的符号、意义世界进行了一定诠释.通过研究发现,在这种创造性不足的形式下,其易学还有着“自己讲”的创造性诠释的内容,他的以“心”为根基解读圣人作《易》、四圣《易》道与《易》之符号、意义世界的思想,充分体现了圣人的洁静精微之心在建构《周易》符号、意义世界中的作用,以及《周易》符号、意义世界洗心、养心的重要功能.按照其“以心会心”的思想,我们只有能够契会圣人之心,才能更好地理会《周易》符号、意义世界;也只有理会《周易》符号、意义世界,才能更好地契会圣人之心.  相似文献   

8.
由马承源先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一书,载有“《周易》图版”和濮茅左先生对“《周易》图版”的“释文考释”和附录一:“竹书《周易》、帛书《周易》、今本《周易》文字比较表”以及附录二:“关于符号的说明”(马承源),读后深受启发。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看法,当然不一定成熟,希望得到专家的批评。我认为《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周易〉》并不是《周易》,而很可能是《连山易》。为了行文方便,我们将“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易》”简称为“上博战国竹书《易》”。上博战国竹书《易》存简共58枚(…  相似文献   

9.
阐发汉《易》之大蕴──评《象数易学发展史》第一卷张善文《周易》哲学,原本象数,发为义理。纵览中国《易》学发展史,治《易》派别虽纷然多歧,但起主导作用的无非是“象数学”与“义理学”这两人派系。用最简中的话概括之,象数学,是研究《周易》卦象爻象及阴阳奇偶...  相似文献   

10.
《周易》与内丹究竟有没有关系?这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问题。《周易参同契》将《易》、黄老、炉火(炼丹)三者并列,没有讲《周易》中有丹道。宋代储华谷说:“黄老之学出于大易,炉火之说据于黄老,三者同出于《易》。”他第一次肯定炼丹源之于《易》。《文昌化书》说得更为明白:“天地间只此一阴一阳,其本体则谓之道,其化机则谓之《易》,其神用则谓之丹。”在这里,作者以阴阳的体、化、用阐明了道、《易》、丹之间的关系。我认为,《周易》中的确有内丹的理论与实践,这是不容怀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