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传”内容的关键部分是时代信息。 基督教福音适应于任何时代,圣经真理应是绝对的永恒的。我们如何理解“时代信息”这个概念呢?应该是时代的需要,这个“需要”是由多方面现实因素所决定的。就是说在不同的时代我们对圣经真理的属灵发现不同,传  相似文献   

2.
王芳 《天风》2004,(3):24-26
旧约是否应有一个核心,历来有争论,归纳起来不外乎为两种态度:有的认为应有核心,有的认为旧约无核心更合理。 Gerhard Hasel说:“圣经神学家既不能也不可拿一个观念,一个基要概念或公式当作系统,来排列旧约宣道信息的原则,或是当作从头决定如何展现旧约内容的关键。”不过他认为可以从旧约中“找一个足以把各式神学和纵贯的主题、观念和特色整合在一起的内在单—性,纵然那是一个隐藏的内在单一性”。“如果上帝是在启示他自己,那么就应该有某  相似文献   

3.
意识形态理论可以分为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西方非马克思主义这三大类。卡尔·曼海姆(Karl Mannhein 1893—1947)是西方非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奠基者,其名作《意识形态和乌托邦》是第一部专门研究意识形态问题的巨著。曼海姆在我国学术界还是一个比较生疏的名字,虽偶尔有个别文章述及,但却是误解多于了解。 曼海姆的意识形态理论首先是由四种意识形态概念表达出来的,即“个别的意识形态概念”、“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特殊的意识形态概念”和“普遍的意识形态概念”。 所谓“个别的意识形态概念”是指个人表达的观念或陈述,而且人们对这种观念或陈述表示怀疑。所谓“总体的意识形态概念”是指一个时代或一个社会群体的意识形态,其中特  相似文献   

4.
在我们这个信息(包括科学信息)爆炸已成为规律的时代,作为哲学知识观念组成部分的各个概念的命运,是千差万别的。在这些概念中,有一些有充分根据列为哲学的范畴手段,另一些则由于不能经受时间、哲学实践和方法论实践的考验,会丧失哲学意义,并会像它们引进来的时候那样轻而易举地从哲学概念体系中消失。在今天哲学的各种新概念中,“元哲学”这个概念占有特殊的地位。这种特殊性,是由某些哲学家赋予“元哲学”对于未来哲学知识所起的作用决定的。不错,那些强烈要求引进元哲学概念的作者们思想上还没有统一,虽然美国出版以《元哲学》命名的专门杂志已经十五年了。还不止是杂志,可以举出许多书,它们的书名中就有《元哲学》这  相似文献   

5.
语言博弈论与科学博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晓嘉 《哲学动态》2001,51(5):28-30
一、从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到辛提卡的语言博弈“语言博弈 ,Language game”概念源于维特根斯坦。它又被学者们译作“语言游戏” ,因为“game”既有“游戏”也有“博弈”的含义。其实博弈本身也是一种游戏 ,只不过它更强调弈手间的对抗性。从这个意义上讲 ,就维氏对“Language game”的运用而言译为“语言游戏”是恰当的。但从辛提卡理论中“Language game”译作“语言博弈”更准确。维特根斯坦是在批评自己早期的语言图式论时提出“语言游戏 (game)”概念的。语言图式论中有一个基本观念 :名…  相似文献   

6.
基础这个概念的内容是什么呢?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导言中写道:“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就组成为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所借以树立起来而且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态与其相适应的那个现实基础。”恩格斯在他的《反杜林论》一书中也对基础下了类似的定义:“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结构,成为真正的基础,而各该历史时代的法权制度的、政治制度的,同样,宗教的、哲学的和其它观念的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应当由这个基础来说明。”最近几年,在我们文献中就基础的概念中包含些什么内容的问题发表了一些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1 “随着自然科学领域中每一个划时代的发现,唯物主义也必然要改变自己的形式。”随着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人们也必然要更新观念,变革思维方式,以面对变化了的时代。如果说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机械论思潮曾几乎支配了18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唯物论哲学,以达尔文主义为代表的进化论思潮曾极大地影响了19世纪的自然科学和哲学,那么给予20世纪的科学、社会和人类思维方式的变革以极大推动的,则是相对论、量子力  相似文献   

8.
目前,国内外对“大数据”概念的共识是——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拥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多样化的数据集合(信息资产)。依据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的《大数据时代》可知,大数据除了具有信息数量大、种类多、应用价值高等特征外,还具有实时性、共享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9.
贾志军 《中国宗教》1995,(收录汇总):66-67
目前,国内外对“大数据”概念的共识是——需要新的处理模式才能拥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力和流程优化力的海量、高增长率、多样化的数据集合(信息资产)。依据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和肯尼斯·库克耶的《大数据时代》可知,大数据除了具有信息数量大、种类多、应用价值高等特征外,还具有实时性、共享性和综合性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10.
产业哲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寻找新的学术生长点以更好地反映自己的时代,中国科学技术哲学界在新世纪的探索中,提出“产业哲学”概念并展开了初步研究,体现着一种新的努力。一产业:从被遗忘的角落回到哲学的视野如同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信息时代等称谓所体现的,产业反映着时代。马克思说,产业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自然界对于人、因而也是科学技术对于人的现实的历史关系。[1]恩格斯也认为,英国的产业革命“是现代英国的各种关系的基础,是整个社会发展的动力。”[2]但是,长期以来,对“产业”的哲学探索却显得相当薄弱。陈昌曙在20世…  相似文献   

11.
黄文良:近两、 三年来,“文化力” 的概念提出以后, 很快引起了学术理 论界和经济界人士 的重视。我注意 到,还有个概念叫 “文化能”。实际 上,“文化力”就是 文化能量的释放和 表现,如果文化只 是作为能量,还是 潜在的,那就还没 有作用于经济发展 和社会进步。贾教 授,今天如果我们 能就“文化力”的几  相似文献   

12.
蒋海怒 《学海》2003,(6):189-191
世纪之交关于中国哲学的讨论涉及到两方面的问题 :中国哲学的存在意义和研究方法。“中国哲学科”是中国现代学科分类中一个崭新科目 ,在历史上缺少的相应成型“学术传统” ,这意味着“中国哲学科”还处于自身发展的童年时期 ,因而具有未测性和可变性。追溯它的历史可知 ,“中国哲学科”的基本面貌是由胡适和冯友兰的两种《中国哲学史》奠定的。它们规约了材料的使用范围 ,借鉴西方哲学的概念范畴系统 ,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进行一套历史和观念的重构 ,从而塑造了类似“西方哲学”的“中国哲学史”。现代中国哲学奠基人熊十力、张岱年、任继愈…  相似文献   

13.
葛兰西与“后马克思主义”的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马克思主义”与新葛兰西主义是两项互相联系而又不同的理论规划。葛兰西主义不仅是“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而且它的思想方法和概念形式在一定程度上被沉积到“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构造之中。新葛兰西主义的“接合理论”本身潜伏着解除“接合”的外在限制的离散力,而接合概念的“后马克思主义化”就是这种离散力的直接后果;葛兰西把霸权视为一种接合过程,已经预示了一种语言政治学的新视域,而后马克思义的话语政治不过是葛兰西式的语言政治学的后结构主义处理;葛兰西一直强调霸权是对其它集团的意识形态原素的接合,在他看来,成功的政治是一种具有高度兼容性的政治,它能够从异己的、反己的力量中吸收增益性的成分从而大大拓展自己的存在空间,葛兰西这种观念被拉克劳与莫菲以一种独特的形式接合到“后马克思主义”的论述之中。  相似文献   

14.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和《逻辑》中将哲学的学术概念同哲学的世界概念区分开。但是,这两个概念都以相同的方式隶属于哲学:世界概念表示那种必定引起所有人兴趣的事物;而学术概念仅仅对学哲学的学生们的狭小圈子才具有意义。按照学术概念,哲学最终应该是“哲学认识的体系,或者是由概念组成的理性认识的体系”;相反,按照世界概念,哲学则是关于人类理性之最终目的的科学,并由此获得它的“地位”和“绝对价值”。学术概念的哲学旨在建立一个“理性认识的丰富库存”,并使这些认识“在一个总体的观念下”形成体系的关联。这种哲学最终成为得到证明的形而上学。  相似文献   

15.
论道德自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越是在自由时代,人们越是喜欢讨论法规之类的问题;越是在法制时代,人们越是喜欢讨论自由之类的话题。“自”由与法“律”从来就是联系在一起的。自由总是相对于规范而言,规范也总是相对于自由而言。在道德领域,“自律”这一概念组合本身就已经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然而,为了较好地理解这一概念组合,我们又必须把这一概念组合分开加以说明。一、道德自律之“自”与自由在“自律”概念中,我们首先遇到的是“自”这个概念。在道德自律概念中,“自”强调的是,道德是自由的象征,自由是道德的前提。作为某种规范,道德的本质不是强制而是自由。也就…  相似文献   

16.
于沁可 《孔子研究》2023,(2):67-74+158
在讨论先秦时代的博物观念时,孔子的“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被广为援引。西学观念影响下的一些学者认为,孔子教导弟子从《诗》中学习动植物的“名称”,是中国先秦时代对自然界漠不关心、只注重社会伦理秩序的有力证据。然而,这一论断既未考虑到时代变迁下观念的改变,又以西方现代哲学思维看待我国传统的“名”“实”概念。实际上,先秦两汉时期,在不同时代、不同学术流派的论述中,孔子的博物观念大相径庭,而在乡土博物学的语境中,所谓的“名”与“实”是合而为一的。辨正孔子的博物观念,可以从博物学、科技史的角度观照传统哲学中长期以来争论的“名”“实”之辨问题,是孔子研究走出儒学讨论、走向更广阔的社会科学研究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17.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的民族精神也正在开始产生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从以“名”正“实”到以“实”正“名”。用现代汉语解释,“名”就是概念、观念或原则,“实”就是事实、实际或实践。我国民族精神的主干  相似文献   

18.
胡塞尔在1930年为《观念I》英文版所写的“后记”中,通过回顾他20多年来在现象学领域的研究,重申了他对哲学概念的理解。他说:“在我看来,哲学按照其观念应当是一门普遍的和在彻底意义上的科学,它是出自最终的奠基,或者同样可以说,出自最终的自己负责的科学,因此在这样一门科学中,并没有任何述谓的  相似文献   

19.
虚拟实在与自然实在的本体论对等性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1 何为虚拟实在虚拟实在 (virtualreality)常在电子技术领域被称作“虚拟现实”。从技术实践的角度看 ,这是一个由电脑作为中央协调处理器、把人工产生出来的对各感官的刺激综合起来从而使人进入浸蕴体验的系统。所谓浸蕴体验 ,就是一种与自然空间绝缘、在人造三维视场里被各种人造物体影像包围而把自己的身体也看作此人造视场中的存在物的体验。需要提醒的是 ,现在有人扩充“虚拟现实”这个概念 ,把互联网上某些约定性的观念构造也包括进去。本文讨论的本体论问题与这个被扩充了的概念没有特殊的关联。一个完整的人工感官刺…  相似文献   

20.
定慧所得…     
先说念头。《百法直解》云:“于过去曾习之境,令心明审记忆不忘,而为体性。定之所依,而为业用。” 是在说明我们所学习过的事物,经历过的境界,在心识中有深刻印象,清楚不忘称为“念”。“念”也有好坏,例如听闻佛法心生正念,听闻邪法则心生妄念。全心全意念佛,心无旁骛,虽欲起妄,力不暇及,如此念佛功夫,谓之“弥陀大定”皆由正念收摄心神而生。 “念”的种类有:观念、口念、心念。粱观念,即观想佛体、佛法等;衾口念,即以口称佛之名号,又作称名念佛;袃心念,为口念之对称,即以心想念佛菩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