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宗教》2013,(2):72-73
历史文化名城——陕西省宝鸡市,是中华文化重要发祥地之一,古称陈仓、雍州,古华夏九州之一。这里是炎帝故里、周秦文明发祥地,也是青铜器之乡、民间工艺美术之乡。矿产资源丰富的宝鸡还是我国工业重镇,工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  相似文献   

2.
山东青州是著名的华夏古九州之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1996年发现的龙兴寺窖藏佛教造像更是使青州在国内外宗教界声名鹊起,影响日甚.近年来,笔者一直致力于青州佛教史的探索,在研究中发现唐代青州确如文献所载曾经建有龙兴寺、龙兴观、开元寺和开元观.  相似文献   

3.
20世纪30年代所发现的《赵城金藏》,以其版本之优古、版式内容之庞杂,堪称旷世孤本,被誉为华夏瑰宝,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国家图书馆"四大宝藏"。《赵城金藏》不仅具有佛教藏经版本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承载了历代高僧大德爱国护教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4.
《世本》云:"鲧作城郭。"《吕氏春秋》云:"夏鲧作城。"然,鲧筑城廓在哪里?本文首先对史前华族、夏族的起源及夏鲧、夏禹等诸多传说进行了评论,认为王国维、杨向奎等先生的华夏起源东方说是符合历史实际的。接着,对古兖州夏丘城及周边地带进行了考古调查,对有关"鲧筑城廓""夏鲧筑城"的历史文献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古兖州夏丘城是在鲧"治水九载"期内,在鲧的先祖和子孙生活圈内,为鲧筑造是无有悬疑的。  相似文献   

5.
20世纪30年代所发现的《赵城金藏》,以其版本之优古、版式内容之庞杂,堪称旷世孤本,被誉为华夏瑰宝,与《敦煌遗书》《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并列为国家图书馆"四大宝藏"。《赵城金藏》不仅具有佛教藏经版本的历史文化价值,而且承载了历代高僧大德爱国护教的高尚情怀。  相似文献   

6.
《山海经》是研究上古华夏族群起源的重要古籍。华夏族起于母系社会时期的女娲氏、燧人氏、伏羲氏、太昊(白皋)氏、少昊(白皋)氏,在黄河流域融合产生华夏族群。炎帝、黄帝继承发展到长江流域,炎帝蚩尤是包括苗族在内的华夏诸族的共祖。黄河泛滥流淌,山东成东部“孤岛”,血脉杂交、治水和海盐供中西部族民生活需要是促成华夏族群融合的重要原因。齐桓公改革称霸,推动家庭自耕农经济的国家管理体系完成华夏族群融合。  相似文献   

7.
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给我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寻古揽胜,我们既有美的欣赏,也有德性的启悟、心灵的净化。这是因为许多名胜古迹本身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美质,而且蕴含着丰富的伦理道德价值,是传统伦理道德的客观化。它们向人们昭示着我们民族道德的智慧,有待于我们去发掘、批判、继承和发扬光大。 名胜古迹中,最普遍的是庙和祠,庙和祠大都是纪念性建筑物,是祭祀庙主和祠主的场所。建庙立祠的目的是向后人昭示庙主祠主生前的功德,  相似文献   

8.
东夷齐文化与华夏文化的融合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东夷文化是华夏东部族群文化。华夏文化是由东西部地域邦族融汇而成,东夷是华夏文化的东部源地。从考古看,苏北、淮北一带的史前文化与山东史前文化相同,为同一文化系统。今天的东北,包括辽河、黑龙江流域,同山东文化密不可分,应归属远古东夷族群。族外配偶婚是东夷与华夏西部族系的联系特点。炎帝蚩尤氏,是今天江南苗、瑶各族的先祖,是苗人的族神。齐桓公改革完成华夏融合,华夏融合使华夏民族的同归性强烈,地域疆土的中国认同性强烈。推动富民养农政策让农业发展,是保障民族融合、国家统一的基础。华夏融合统一才能造就中国,才能使中国发展强大。  相似文献   

9.
陇右地区与中国古代的周、秦、唐历史渊源颇深,其历史渊源成就了唐代社会崇尚武艺的民族风貌。唐代丝绸之路成为华夏与西域交流的桥梁,更是陇右与华夏体育文化交流的熔炉,丝绸之路实现了异质体育文化的本土化的转化过程。陇右兴盛的体育文化不仅是华夏体育文化的引导者,还是唐代体育文化的有机构成,对于中华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华夏人体信息科学研究中心于1988年8月在青岛举办《易经》讲习班。该班由华夏人体信息科学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钱信沙主持,由潘雨廷、徐志锐、刘大钧三位理事及卢央教授等主讲。学员们在青岛举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华夏文明的历史进程而逐渐发展演变至今的一门独立的艺术。从殷商的甲骨文到春秋战国的钟鼎铭文,从秦小篆到汉隶,再到唐楷、今草,可以说书法与中国的历史文化一脉相承。丰富璀璨的华夏文明不但造就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中岳论道     
一、中岳与道中央为核心,为枢纽.无中央则无主心骨,不成体.嵩山居四方之中而高,位于中原之中心,是黄帝、老子诞生地,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和博物馆,是华夏文明的神圣之山,与终南山并称神山.史书记载伏羲、黄帝以嵩山为活动中心.  相似文献   

13.
华夏速写作品:华夏,女,江苏南京人,硕士,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现任江苏广播电视大学传媒艺术系助教。研究方向:美术学。速写体会:随着科技的发展,让很多学习美术的人太过依赖数码相机和电脑,收集素材渐渐变成了外出拍拍照片,回家对着照  相似文献   

14.
孔子称管仲以"仁"的事件引起了古今学者的诸多争论,至今未有公论。以往的批评和辩护往往不经意间渗入了论者时代特有的观念,显得以今责古,这样不免失去孔子本意。由此,我们可以把它看作一个"思想史事件",从对事件的解释史入手,剔除孟子、荀子和后贤看法中独属于他们而不属于孔子的先行观念,从而使得孔子的评价更为清晰地向我们呈现。孟子贬抑霸道,荀子以礼为最高以及宋儒特重忠君、悌道等,都是后来的观念而不在孔子观念中居于核心的地位。相反,孔子更多以华夏存续为重,赞许管仲以文明的方式战胜了野蛮,虽指出管仲不"礼",但仍多次、前后一贯地肯定管仲之"仁"。  相似文献   

15.
中原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心所在,中原文化的发展对华夏文明历史进程的推动,对于现代社会的繁荣与发展,都发挥着其独特而重要的作用。中原文化名人潘岳不仅容貌俊美,被誉为中华第一美男,而且才华横溢,是西晋文人的代表,是中国文学史上悼亡诗作的开创之人。潘岳其名其人其文其貌其孝其官声政绩早已走入千家万户,具有多元价值的潘岳文化早已成为华夏文明的一部分,充分挖掘潘岳文化的价值将能够进一步推进华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田素良 《天风》2009,(10):8-9
庆典盛会感吾心, 祝福华夏献爱心, 新歌嘹亮献真心, 中华儿女同一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日本古写经中的一系列新发现和新成果丰富了佛教文献学的内容,强化了东亚佛教的文献学研究基础,为佛教思想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新视野。本文拟以日本"古写经研究所"的古写经研究为中心,对日本古写经研究的现状、成果以及若干理论问题进行探讨,并对东亚古写经研究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8.
张健 《中国宗教》2011,(6):34-34
福传华夏百年间,可惜差会霸教权。附洋媚外国蒙羞,更待有识革旧路。  相似文献   

19.
英烈祭     
五十年前鬼寇降, 军民奋战勇而慷。 华夏各族生死同, 国共一心正义张。  相似文献   

20.
颛顼是上古神话传说人物,所谓五帝之一,与人们心目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轩辕的传说事迹密切相关.本文由<史记·五帝本纪>上溯至<山海经>、<竹书纪年>、<逸周书>、<左传>、<国语>等先秦古籍,探讨了道教前史颛顼传说与蜀尤其是与荥经的关系,认为"五帝"应是中原华夏族的神话传说;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生颛顼的神话传说,是一种文化符号,透露出华夏族与蜀、楚民族融合的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