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知荣明辱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是人性完善的前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以强化社会成员对荣辱观的认同为着眼点.为此,必须注意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社会功效性和个体功效性的统一,以利益为手段进行价值观导向,建立与健全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在注意教育主体的可信性、教育内容的可接纳性、教育目标的一致性的前提下大力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强化人们对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积极认同,从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领导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价值观,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这是领导干部荣辱观的核心内涵.领导干部荣辱观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试金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观基础;是职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力;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全面推进小康社会建设的思想前提.要实现领导干部荣辱观的社会价值,既要确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在荣辱观问题上的"个体认同"和"社会认同",也要强化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制度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用社会主义荣辱观指导公民道德建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澄清了社会生活中模糊的价值观念,明确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流价值导向;抓住了公民道德建设中的核心问题;从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入手,指导公民道德建设活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重在实践,需要全体公民切实的道德努力,尤其是党员干部要真正发挥示范和表率作用。  相似文献   

4.
儒家传统荣辱观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荣辱观教育统领道德教育,以道德教育统领人才培养,这是传统儒家教育思想和社会治理思想的精华。传统儒家荣辱观所追求的价值目标无非有二:一在知耻,二在求荣。儒家一贯认为,不知耻无以为人,不求荣无以为尊。因而主张荣耻对立,泾渭分明,荣荣耻耻,礼义立人。以知耻教育来推进义理教育,以义理教育来保障道德秩序,以道德秩序来巩固封建统治秩序。这正是儒家认定荣辱观教育为“治教之大端”的基本思路。认真分析儒家传统荣辱观,可以为今天的道德教育和社会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李兰芬 《学海》2008,(1):174-178
企业社会责任变革着企业资本的经营方式,但没有也不能改变或挤压企业性质.企业性质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本体.从本质上说,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性质的意志表达、企业生命周期的代谢活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确证.企业性质及其发展能力构成企业社会责任的适用边界.以企业性质所设定的企业使命为价值载体的企业社会责任是一种根植于企业自身的、内生的、独一无二的责任愿景.任何企图躲避或背离企业性质的企业社会责任不是沦为乌托邦说教、也有可能在"善"的名义下行恶.  相似文献   

6.
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理念的兴起,许多企业开始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以提升品牌吸引力,获得消费者认可和喜爱.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考察企业责任形象对消费者响应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企业责任形象能够积极影响消费者响应,而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关系方面.消费者企业认同是影响企业责任形象与消费者响应关系的重要中介变量.本文既丰富了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文献,又为企业运用社会责任战略获得消费者积极响应的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7.
企业社会责任的诸方面内涵显现了和谐的特征,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可资利用的重要伦理资源.同时,企业社会责任与构建和谐社会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内在联系,以人为本是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的共同价值目标,营造以社会责任为核心的和谐企业文化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企业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所倡导的伦理原则具有一致性.正确认识企业的社会责任,制定和完善有关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政策法规和实践机制以及加强企业诚信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中企业社会责任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8.
循环经济分析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循环经济与传统线性经济不同,它是经济增长方式的一场革命.从历史上看,在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企业社会责任现有着不同的内涵.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对企业的社会责任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古典社会责任观到现代企业社会责任现的演变过程.循环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一种影响社会发展方式的理论,直接影响鲥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诠释.循环经济分析框架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增添了许多新内涵.  相似文献   

9.
从经济伦理学的视阈审视,将"经济责任"与"伦理责任"设定为企业社会责任中存有主次与先后的不同层序,是长期以来"经济"与"伦理"的分割式理解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上的显现.经济与伦理本质上是内在统一的.从这一立场出发,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与伦理责任内在统一、相互交融的"经济-伦理"责任.与此相对应,企业社会责任担当与评价的次序应遵循的原则是:企业在利润获取层面承担的社会责任优先于利润分配层面承担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道德基础问题是企业社会责任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在这一问题上,弗里德曼等人以企业利己主义为股东至上论进行辩护,弗里曼等人以义务论为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辩护,但这两种辩护都存在着问题而不足以为企业社会责任提供合理的道德基础.后果主义理论通过为波特等人提出的共享价值论进行辩护,以及为企业和其他社会成员之间利益冲突的解决提供合理辩护,显示了其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