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立"与"合一"是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中最为重要的两股潮流。在自立运动日趋发展的同时,中国基督教会的合一运动也日渐发达。自1860年全面开教以来,在华传教士意识到加强合作的益处,开始在圣经翻译、出版、教育、医疗等方面展开合作。受1910年爱丁堡世界传教大会的影响,中国各区域内及全国性的教会联合运动有了进一步拓展。而1922年基督教全国大会的召开及中华全国基督教协进会的建立,即是二十世纪前二十年各宗派教会合一运动的结果,更是之后二十余年各教会联合协作的起点。尽管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基督教会的合一运动淡化了之前的宗派分割,各教会之间的合作与联系也逐渐加强;但教会合一运动自身具有一定限度,而且同样存在着争端与困境。  相似文献   

2.
闽南基督教会的自立运动开展早且效果显著。闽南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社会环境为基督教的传入提供了适宜的条件,但是基督教在闽南的传播仍然面临来自地方社会的强烈排斥,这与中西文化间的冲突和基督教的侵略性质密切相关。面对困境,基督教会首先倡导中国教会自立,但在客观上为华人谋求自治、自养、自传提供了契机,爱国华人致力于教会自立是民族意识高涨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裴占毅 《天风》2011,(12):16-17
萨拉齐基督教,俗称耶稣教,传入内蒙古土右旗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先后出现过四个派别:即基督教协会内地会、基督教自立会、基督教聚会处、基督教神召会。基督教四个教派实行合并,统一到萨拉齐耶稣堂礼拜。  相似文献   

4.
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树琴  田薇 《哲学动态》2004,11(8):34-39
出现于20世纪60、70年代西方女性主义运动第二次高潮时期的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Christian Feminist Theology)使女性开始对自身的处境进行更深层次的神学反思,女性主义神学既推动了世俗女性主义运动向纵深方向发展,又丰富了对基督教神学传统的理解.本文将对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的起源和内容进行梳理和概括,并对其进行简要评论,以期从整体上勾勒出基督教女性主义神学的风貌.  相似文献   

5.
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与本色教会运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华基督教会是由基督教15个教派的华人教会共同组成的全国性的合一教会组织,广东协会是其中成立最早、最有影响的一个教会。它成立于1926年,其前身中华基督教会广东协会成立于1919年。广东协会在数十年的时间中经历了比较快速的发展,也遇到过不少挫折,尤以抗战时期所受的损失为重。协会目的在于使教会摆脱外国传教差会的控制,从而建立和发展真正意义上的本色化的合一教会。它的成立和发展,不仅是基督教在华传播和发展的历史趋势的体现,也是基督教会适应日益蓬勃发展的民族主义思想和运动的结果。把它作为20世纪前期中国基督教本色化运动的具体实践的代表,考察其演变历程,可以为我们理解20世纪中国基督教的发展过程,提供一个具体视角。  相似文献   

6.
《天风》2019,(4)
<正>基督教中国化的萌芽在20世纪初就已经出现,属于中国教会近现代发展中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中国教会的思想传统和实践经验之重要构成。当时,由于西方差会对中国基督教会的政治、经济、教牧及神学的掌控,中国教会的有识之士为了打破这种被动的窘境而提出了教会"三自"发展的构想,并且尝试将之付诸实施,如俞国桢早在1906年就提出"有志信徒,图谋自立、自养、自传"的思想,诚静怡在1922年代表中国教会发布了"自养、自治、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基督教历史上形成了以高等教育机构青年学生为基础、鼓励他们志愿到国外进行传教事业的学生志愿海外传教运动.运动将这些学生的三分之一都派到了中国,直接影响到中国的传教事业.受其工作理念和方式的直接影响,中华基督教学生立志传道团于1910年成立,促使许多学生接受基督教并成为神职人员,是中国基督教学生运动的主要力量之一,但在30年代以后消失于无形之中.它是20世纪初期中国基督教史上产生于学生界和知识分子界,面向学生和知识分子布道,劝导他们成为教会神职人员的团体.  相似文献   

8.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基督教的三自爱国运动,没有三自爱国运动就没有今天的中国基督教。 中国基督教要摆脱“洋教”的丑号,要独立自主,要自治、自养、自传,是百余年来爱国的中国基督徒的愿望。俞国桢牧师在1906年创办了“中国耶稣教自立会”,在接下来的二十年  相似文献   

9.
《天风》2018,(6):57-57
基督教中国化是中国基督教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从"自立运动"到"本色化探索",再到"三自爱国运动",尽管以往这些努力往往被称作"本色化""处境化",但其根本目的无不为了基督教的中国化。1998年,在丁光训主教的推动下,基督教全国两会开展了"神学思想建设",目的是从神学思想上建立中国教会的自我。这些事实说明,基督教进行中国化的努力一直在路上。  相似文献   

10.
《天风》2018,(4):57-57
20世纪50年代初期,以“自治、自养、自传”为特征的“三自爱国运动”开启了基督教中国化的新篇章。以丁光训主教为代表的基督教界践行基督教中国化,其初衷就是要让基督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宗教。基督教中国化的历程不是简单的基督教加中国的机械运算,而是一个融入和再生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12.
13.
This essay begins with diverse arguments for modifying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courses to include the experiences of Asian Christianity. After discussing fundamental assumptions, several problems are articulated. The major portion of the essay describes three different strategies for integrating new materials into current curricular offerings. By conceptualizing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Asian Christianity and 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in terms of (1) parallels, (2) supplements, and (3) challenges, material from theformer can be more readily incorporated into the teaching of the latter. Such strategies can be utilized in different teaching contexts, depending on the needs of students and instructors.  相似文献   

14.
15.
16.
This article presents the idea that the Early Church supported teachers as one of the ministry offices within the local church. These teachers worked to mature the spiritual life of the congregation and so helped to free the pastoral ministry to focus on other duties, many of which fall on pastors. Most ministers, pastors, and others teach at one time or another, but the main task of teaching in the Early Church was carried on by (not merely overseen or administrated by) highly qualified Christian teachers. Three questions help explore the position of teachers in early Christianity: How does the New Testament define the teacher? How did the early church employ teachers? What principles helped to direct the Christian “Life of the Mind” in the Early Church?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Tradition attributes the evangelization of Mesopotamia to St Thomas and to an apostle called Addai as early as the first century AD. Christianity spread early in Iraq from the major centre of Edessa (today Urfa in south-east Turkey) in its Syriac linguistic and cultural form. Christianity in Iraq represents a direct line of continuity with history. However, Christians are a minority in modern Iraq, representing some 3–5 per cent of the population. Iraq's Christians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main groups Catholic, Oriental Orthodox, Protestant and Anglican; however, the Chaldean Catholics are the dominant tradition. Ecumenism is a significant factor between the communities. Despite war, emigration and sanctions the presence of Christianity in Iraq is a witness to the creative and spiritual power of Oriental Christianity in the Middle East and an important source for the religious and political renewal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18.
19.
Book reviewed:
Norman Russell. The Doctrine of Deification in the Greek Patristic Tradition.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