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冯定同志是中国思想理论界的一位巨人。今当他诞生九十周年纪念,我谨以后辈的名义向他表示诚挚的敬意。 我生也晚,对冯定同志毕生的文章事业了解不多。在年轻的时候,我还来不及像许多同时代的青年一样从冯定同志的通俗哲学著作中吸取人生的智  相似文献   

2.
20 0 2年 9月在北京大学举行了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定同志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 ,并出版了由数十位学者的文章汇集而成的《平凡的真理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将会议发言和文章中对冯定学术理论贡献的评析综述如下 :1 治学和做人兼重的品格与执着追求真理的实事求是精神冯定治学与做人兼重 ,执着追求真理 ,坚持实事求是。其一 ,冯定 1 92 6年入党后不久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 ,即因抵制王明的宗派主义被打成反党分子 ,从此他把深沉地思考人生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3.
冯定同志是我国当代杰出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伦理学家和教育家。在他革命的一生中,十分重视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十分关注青年人生观和道德修养问题的研究和教育。写下了《青年应当怎样修养》、《新人群的道德观》、《共产主  相似文献   

4.
(一) 冯定同志在《平凡的真理》等书中,竭力夸大认识的相对性,大肆宣扬相对主义观点。他说:“人的认识本来是有相对性的;因而对已往的、现存的理论多少抱些怀疑也是必要的。”这里,冯定同志从相对主义陷入了怀疑论,他不加分析地怀疑“已往的、现存的”一切理论的正确性。不仅如此,而且他还公然地说:“马克思主义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正确性也同样不抱绝  相似文献   

5.
潘梓年同志离开我们已经21年了。他作为我国的老一辈马克思主义哲学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研究和发展战斗了三十多个春秋;池的名字是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事业的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他和其他老一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李达、杨献珍、艾思奇、冯定等一道,为传播、研究和发腱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不可忘怀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6.
《学哲学用哲学》是按专题摘编、真实记录李瑞环同志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论著。本书是作者多年从事领导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思想观点的荟萃,体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刻理解和学以致用、朴实无华的理论品格。一、《学哲学用哲学》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与中国哲学的智慧和人民群众生动的语言完美巧妙地结合在一起纵观本书,我们可以发现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髓理解得很深,运用得十分得体、娴熟,可以体会到作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深厚感情。在书中,作者写道:“我这一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问是哲学,下工夫最多的是哲学,对我…  相似文献   

7.
《社会学大纲》是李达的代表作之一,1937年5月公开出版后,李达曾将此书寄给当时正在延安的毛泽东同志。毛泽东同志不仅十分认真地阅读了这本书,写了详细的眉批,而且还向延安哲学研究会和抗日军政大学推荐,指出:“这是中国人自己写的第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高度赞扬了李达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贡献,热情  相似文献   

8.
这本书是帮助青年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探索人生真谛的教科书。作者在成书之前,曾就书中的部分内容对青年作过演讲,反响颇为强烈。因而,也可以作为对青年进行“四有”教育的教科书,对中  相似文献   

9.
东方明同志提出应当将我所著的《周易哲学及共辩证法因素》(续一)、全面地虚心地检查一下,这个建议是很好的。我现在就把它检查一下。经过检查,我认为夸大的错误是有的。对它的唯证法因素提的高了一些。这一方面不如艾思奇同志主编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中对周易哲学的分析,提的中肯,提的准确。我应当拿这一本书作为初步的标准,向它看齐。  相似文献   

10.
1981年出版的《李达文集》第二卷,全文收录了李达同志于1937年发表的《社会学大纲》。这本书就是毛泽东同志曾经向延安新哲学会和抗日军政大学的同志们推荐过的那本哲学著作。毛泽东同志自己阅读过多遍,还作了许多眉批,赞扬这本书是中国人自己  相似文献   

11.
这是梁志学同志所著《费希特青年时期的哲学创作》一书最后一章的标题,也是作者对费希特青年时期所追求的理想的概括。费希特的这一伟大理想并非一般空幻的浮想,而是植根于火热的现实生活之中的。作者所评述的五篇论著,都是费希特在法国大革命正如火如某地开展之际写作的,可以说,每~篇都是对法国大革命所作出的哲学回应,费希特青年时期的伟大理想就是从这种回应中产生的。作者之所以在每一章中都把费希特的原作与当时法国大革命的现实紧密地具体地联系起来,正是为了贯穿这一基本指导思想。作者的这一指导思想和写法,寓意深远,富有…  相似文献   

12.
作者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探讨了人们犯错误的原因,深入浅出地论述了怎样才能获得真理和避免或减少错误。对于哲学界有争议的一些问题,如真理与错误的关系、怎样正确理解检验真理的标准等,作者都阐明了自己的看法。本书语言通俗,适合广大青年哲学爱好者阅读,同时也可供研究这一问题的同志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李达同志生前主持编写的《唯物辩证法大纲》一书,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概括地介绍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发展,比较系统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阐述了毛主席的光辉哲学思想,联系当时的思想战线实际,批判了唯心主义  相似文献   

14.
严忠树同志《给青年夫妇的十六封信》一书,已由福建人民出版社于最近出版。这本书是专为青年夫妇们写的。它主要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如何采取积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编者说明:山西省经委副主任贾云龙同志,在参加厂矿社教运动中,给本刊编辑部和关锋同志寄来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贾云龙同志热情地关心哲学工作者和哲学研究工作的革命化,对哲学工作者、哲学研究工作,对本刊,提出了很多建议和希望。特别鼓励哲学工作者要更好地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深入工农兵群众中去,改造自己,从而改进哲学研究工作。我们特征得贾云龙同志的同意,把这封信发表在这里。发表时,本刊略有删节。  相似文献   

16.
在苏联批判现代资产阶级哲学的著作中,批判地介绍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主要非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的著作占有一定的地位。60-70年代,我国出版了不少饶有兴味的书籍(A. C.鲍戈莫洛夫、B. H. 库兹涅佐夫等人的著作),这些书籍向读者介绍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的现代资产阶级哲学。本文评介的这本书,主要想对最近20年西德非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若干最新流派和最新现象,广泛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本书的作者们并不想全面地阐述该国的现代哲学生活;他们的任务是要指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多卷本编写组,1985年10月19日至24日在北京召开第二次编写工作会议。全书主编黄楠森、庄福龄、林利同志共同主持了会议。北京出版社廖国珍同志也参加了会议,并对编写工作提出了建议。会上黄楠森同志代表编委会重申了第一次编写工作会议制定的五条编写原则:一、本书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立足现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揭示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及其规律,做到理论和  相似文献   

18.
对建国40年来认识论研究、发展的历史进行系统的回顾和反思是一项巨大而有意义的工作。以往有些同志也尝试着在这方面做过一些努力,但大都是以论文的形式,选取某个时间段或某个侧面进行,难以给人以全面的了解。以专著的形式,全面、系统地对中国当代(1949— )认识论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这一工作当首推《当代中国认识论》一书(陈新权著,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1989)。陈新权同志的这一新著填补了这一领域内的研究空白。黄楠森同志为此称赞此书是“一次开创性的探索”。这也正是本书最突出的特色。本书的第二个特点是历史感强。作者谈的虽然是认识论,但并没有因此将自己固封在抽象的议论上。相反,作者把认识论放到宽广深厚的现实背景中来考察。作者认为,“当代中国哲学的根本特点是思想进程同社会历史进程的紧密相随,哲学事件同政治事  相似文献   

19.
年初,中国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应苏联科学院的邀请,由冯定、张镛、贺麟和任继愈四人组成的代表团到苏联进行了为时一个月的访问。归国后,张镛同志在哲学研究所全体干部会议上做了访问苏联的报告。现将报告中有关苏联哲学研究工作概况简介如下: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工作。在辩证唯物主义方面,当前研究重点是唯物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统一。并着重研究如何创造性的应用辩证法、唯物主义辩证法的规律和范畴,如飞躍、否定之否定、矛盾、对抗性矛盾等问题。近几年来,也很注意关于  相似文献   

20.
在延安时期的文化理论界,享有“青年哲学家”之誉的和培元同志,是在毛泽东同志的亲自培育下成长起来的。他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中显示出了聪明才智,作出了贡献。然而,不幸的是1941年7月28日,和培元同志不慎溺水身亡。今年,是他离开我们四十四周年。了解他的哲学研究活动及其研究成果,对于我们现在的研究工作还是有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