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振义 《天风》2013,(9):14-15
在《彼得前书》5章1节至4节,彼得总结了他一生的经历,把他的“教会牧养经验”向我们阐明:“你们中间与我同作长老的人,务要牧养在你们中间神的群羊,按着神旨意照管他们。不是出于勉强,乃是出于甘心;也不是因为贪财,乃是出于乐意;也不是辖制所托付你们的,乃是作群羊的榜样。”以下从三方面探讨牧养工作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鲁绍彬 《天风》2010,(6):25-27
<正>教会是基督的身体,是上帝的殿,也是永生神的家。教会需要爱主之人的祷告与经营。耶稣升天前考问彼得并叮嘱他要牧养好主的羊群,可见教会的管理与牧养十分紧要。上世纪末,在一波波的教会发展浪潮中,牧养好教会或把教会建设得更好的教会论问题成为实践神学的讨  相似文献   

3.
群羊的大牧人,我主耶稣说:“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约10:11) 复活的主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时,也把牧养群羊的工作托付给以彼得为首的门徒,“你喂养我的小羊……你牧养我的羊……你喂养我的羊。”(约21:15—17)  相似文献   

4.
提比哩亚海边,复活的主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参约21∶15-17)对于这段经文,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耶稣与彼得的对话,目的是要坚固他的信心,并要求他负起牧养和领导教会的重大责任(钟志邦,《约翰福音》(卷下),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第427页).接连三次的追问,“耶稣也许是给彼得三次机会,重新表达他对主的爱,也重新任命他三次,因他曾三次不认主”(柯鲁斯,《丁道尔新约圣经注释:约翰福音》,台北:校园书房出版社,第318页).  相似文献   

5.
章国永 《天风》2013,(4):20-22
主耶稣在提比哩亚海边向门徒显现,三次查问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之后,把牧养的责任托给彼得,“你喂养我的小羊”(参约21:15),“你牧养我的羊”(参约21:16),“你喂养我的羊”(参约21:17)。  相似文献   

6.
你跟随我吧     
孟艳玲 《天风》2005,(4):10-11
经文:约21:1-23 这段经文我们听过不下数十次,许多人从不同的角度去诠释它,但这次我不是研究大家所关注的原文(例 如"爱","这些"),亦不是什么释经,只是想以彼得的内心世界来演绎这几节经文。看一下耶稣的牧养工作,耶 稣是如何牧养门徒的,他如何把一群有不同的个性,不同的弱点与缺欠的门徒牧养成伟大的使徒与牧者,从这 段经文尤其让我们看到对彼得的牧养。  相似文献   

7.
约翰福音21章15节到17节:“他们吃完了早饭,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对他说:‘你喂养我的小羊。’耶稣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牧养我的羊。’第三次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彼得因为耶稣第三次对他说‘你爱我吗’就忧愁,对耶稣说:‘主啊,你是无所不知的,你知道我爱你。’耶稣说:‘你喂养  相似文献   

8.
事实证明,一个兴旺的教会,必定有一个(或几个)好的牧养人。好的教牧同工一定能办好教会。一个建得很好的教堂,若是没有好的牧养人,没有讲台的供应,往往是一个荒凉的教会。用信徒自己的话说:“到那干什么,得不到一点啥”。 牧养工作不仅仅是讲台工作,讲台工作也可以说是集体布道,如主耶稣在山上给众人讲八福,彼得传道使几千人归主等。他们还有更多的个人谈道,如主耶稣与尼哥底母谈道。一个好的教牧同工  相似文献   

9.
刘美纯 《天风》2017,(9):26-26
提比哩亚海边,复活的主耶稣三次问彼得:“你爱我吗?”(参约21:15-17)对于这段经文,大部分学者都认为,耶稣与彼得的对话,目的是要坚固他的信心,并要求他负起牧养和领导教会的重大责任(钟志邦,《约翰福音》(卷下),香港:天道书楼有限公司,第427页)。接连三次的追问,“耶稣也许是给彼得三次机会,重新表达他对主的爱,  相似文献   

10.
刘云 《天风》2006,(4):47
彼得是我们大家熟知的一个人,是众使徒之首,他的言行举止在四福音和使徒行传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是一个心直口快的人。在门徒都退去不再跟随主时,主耶稣问他们:“你们也要去吗?”彼得毫无疑问地回答:“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约6:66-68)只有彼得体贴了主的心, 表现了他心中无伪的信。马太福音16章13节至20节,彼得清楚地认识主是基督,是神的儿子,并在门徒中间宣讲,而得到主的夸奖。马太福音16章21节至28节,当主预言他必被杀时,彼得被认识主是基督而得的夸耀冲昏头脑,凭自己的血肉之躯理解主受难的意义,而被主耶稣责备。马可福音14章27节至31节,这里他表现得很坚强,他誓死都跟随主,他深信可以致死忠心,决不因任何的苦难而否认主,不跟随主。马太福音26章69节至75节,他却软弱了,在恶劣的环境中,在卑微的婢女追问下否认主。  相似文献   

11.
一、教会需要被牧养圣经非常清晰地表明:教会是需要被牧养的。保罗认为教会牧养的目的就是让每一个基督徒在基督里生根建造,牧养他们直至生命、灵性成熟。(参西1:28-29)我个人也是这样在神面前领受的,教会牧养焦点是牧者和羊群建立一种家人一样美好的关系,带领信徒在基督里成长。  相似文献   

12.
为全群谨慎     
吴恩平 《天风》2006,(18):14-15
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或作“救赎的”)(徒20:28)。经文:徒20:28-31“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所以你们应当警醒,记念我三年之久昼夜不住  相似文献   

13.
其实,真正蒙恩奉献给主使用的工人,都希望自己在牧养工场上有果效,像好牧人主耶稣那样:“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盛。”初入工场的我,常祷告在主面前,寻求牧养方法,不仅留意每期《天风》上的交流文章,而且也从有关书籍中及老师牧长们经验之谈上得到许多启示和帮助。我也谈几点自己的拙见。 一、要使牧养有效,首先要“养”好自己。“养”好  相似文献   

14.
晓含 《天风》2006,(2):47
最会写诗作歌的大卫称“耶和华是我的牧者”(诗23:1),希伯来书的作者称耶稣是“群羊的大牧人”(来13:20),彼得把神称为“牧长”(参彼前5:4),而蒙神所拣选的牧养信徒的人被称为牧人。牧人,多么神圣的名字,牧人,多么令人羡慕的称谓。有不少人都认为,牧人既是神所拣选的人,有神同在,有神同行,有神同工,作牧人何等荣耀,作牧人必是心旷神怡。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真正的牧人有多少不是常流泪?也许你会问:“牧人啊,你怎么也会流泪?牧人啊,你为何而流泪?”泪,历代神的仆人和先知都曾流过。像尼希米,当他听说“那些被掳归回剩下的人在犹  相似文献   

15.
吴恩平 《天风》2018,(3):15-16
“按时分粮”的讲道如何提升果效呢?笔者想根据耶稣基督复活以后在提比哩亚海边三问彼得的爱心(参约21:15—17),结合自身三十余年牧养教会的经历,从三个层面来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16.
倪光道 《天风》2004,(6):26-26
我们所信的神是永生的神,耶稣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主所应许我们的就是永生,所以彼得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使徒信经》也明明宣告:"我信永生。"因此我们信主的人必须明白永生之道。先来思考两组经文。 第一组经文:"我将这些话写给你们信奉神儿子之名的人,要叫你们知道自己有永生。"(约壹5:13)"神哪,求你鉴察我,知道我的心思;试炼我,知道我的意念,看在我里面有什么恶行没有,引导我走永生的道路。"(诗139:23-24)"你要为真道打那美好的仗,持定永生。"(提前6:12)  相似文献   

17.
理爱与情爱     
苏佐扬 《天风》2005,(3):41-41
耶稣对西门彼得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比这些更深吗?彼得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15节)。第二次又对他说:约翰的儿子西门,你爱我吗(16节)? 耶稣头两次问彼得所用的"爱"字,原意为"属神的爱","理智的爱","不改变的爱"。神爱世人,耶稣爱属它的人爱到底,你们要彼此相爱,均用此爱字。 但彼得两次回答主耶稣的问题时,说:"主啊是的,你知道我爱你。"这个"爱"字,原意为"朋友的爱","情感的爱","会改变的爱","父母的爱子女的爱",转意为"热情","喜欢","爱好"。  相似文献   

18.
王海东 《天风》2003,(5):10-10
经文:林前15:20 复活,是福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每一个基督徒的美好盼望,复活与我们每一个基督徒有切身的关系。 一、耶稣基督的复活 1、“他(耶稣)受害以后,用许多的凭据将自己活活地显给使徒看,四十天之久向他们显现,讲说神国的事”(徒1:3)。 主耶稣的复活是神的大能。是真实可信的,论到主的复活,彼得和其他十一个使徒在圣灵的感动下,向天  相似文献   

19.
“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神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徒20:28)“初入教的不可作监督,恐怕他自高自大,就落在魔鬼所受的刑罚里。监督也必须在教外有好名声,恐怕被人毁谤,落在魔鬼的网罗里。”(提前3:6—7) “监督”在初期教会中指主教或长老,但其职责与身份应该是适用于今天每一个侍奉主的同工,包括负责农村教会的义工。  相似文献   

20.
记得在解放前两年,于斜桥惠中堂,开了5天的培灵会。那是一次令我终身难忘的得救经历。 主曾对尼哥底母说:“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见神的国。”(约3:3)施洗约翰也说过,我现在是用水给你们施洗,将来有位大能者来,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太3:11)。彼得在五旬节后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