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它赋予了我们教师新的教育职能。一个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往往在他们走出学校以后,仍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时终身难愈,严重影响国民素质的提高。因此心理辅导是一种连续不断、艰巨的工作。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多作有益的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成长,适应21世纪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心理生理学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中江 《心理科学》1993,16(1):59-60,47
近年来,一些心理与教育专家尝试将心理生理学的成果引入教育传播领域,从心理生理的角度研究教育传播的现象与规律,获得了一些有益的结论,使人耳目一新。这是一种新的探索和尝试,尽管现在研究还很不成熟,但它给传统的教育研究带来新意,随着研究的深入,它的意义必将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对学生来说,教育传播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3.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心理辅导也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工作历程。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发现现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虽然心理辅导只是一种教育方法而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心理辅导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很难面对纷繁的人际关系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所以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多做有益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4.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门新的课题,心理辅导也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工作历程。在这一学期的工作中,我发现现代中学生中普遍存在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碍,影响他们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形成。虽然心理辅导只是一种教育方法而并非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但在当前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社会大背景下,心理辅导又是非常必要的,否则心理不健康的学生在走向社会后很难面对纷繁的人际关系和日趋激烈的竞争。所以今后我要多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理论知识,多做有益探索,帮助学生真正健康地成长,成为合格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进行中小学心理适应性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的过程,只要教师从学生心理角度去研究问题,找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持之以恒,就会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实践表明,只要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习,就会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给予科学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毅力,提高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彭利平 《心理科学》2007,30(6):1524-1525,1428
心理发展和教育的关系涉及到如何从学生心理发展的角度出发,选择适宜的教育模式问题,它是当代发展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届"中学和高校的趋势、机遇和挑战——教育家的会议"从自我同一感和道德教育、心理的连续型发展与教育衔接、内隐学习与实践教育出发,就心理发展和教育间的关系提出了一些全新的理解,为解决中等教育实践中的多个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心理学在新形势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问题。作者认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应强调教育与发展模式;应突出教育对象的积极向上性;应强调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困惑,及时有效地给予帮助;应教会他们模仿某些策略和新的行为,最大限度地发展他们的心理机能,促进内在潜力的开发,加速实现学生个体的社会化。作者还根据三年的实验实践,提出了一套学生心理困惑诊断模式。  相似文献   

8.
高职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邱开金 《心理科学》2007,30(2):444-446
高职学生是中国高校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职业化教育模式影响下的高职学生.面对的是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的教育,职业心理和学习心理折射出高职学生在职业定势、学习动机、成才抱负、人际关系、青春期回应等方面的诸多心理健康问题。本研究从问卷探源到本质归因,提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具体应对策略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钟建军  陈中永 《心理科学》2006,29(1):154-157
虚拟技术和网络技术不仅为感觉通道提供了新的刺激呈现方式,而且也了为心理活动提供了新的活动空间和活动方式。各心理机能与虚拟环境之间形成了不同的主导性心理活动层面,具有不同的心理教育任务和目标。实现虚拟环境下的心理教育目标需要多元方法体系和工程体系的支持。  相似文献   

10.
进行中小学心理适应性研究与实验的过程,也是提高教师自身素质、修养的过程,只要教师从学生心理角度去研究问题,找出适合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方法,遵循教育规律,持之以恒,就会提高教育效果。通过实践表明,只要让学生在一种“和谐、竞争”的氛围中学习,就会激发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同时,教师给予科学的教育方法,就会使学生克服依赖性,增强毅力,提高独立性。  相似文献   

11.
作为现代的一位政治教师不能把政治课看成仅仅是传授政治知识的课堂,把心理教育看作是班主任的事,而应该把心理教育融进政治教学。发展学生良好的个性,形成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保持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并使学生能更好地参与政治知识的学习。  相似文献   

12.
高职生职业心理与职业心理教育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等同或替代高职院校的职业心理教育,这是普遍存在的误区.职业化专门人才的培养,职业人的职业心理素质直接影响着职业化水平和职业教育质量.为了规范高职院校的职业心理教育,文章从学生和学校两个维度的职业心理要素调查切入,对如何推进和完善高职院校职业心理教育作了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3.
尊重学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活动只有在既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积极性,又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积极性的时候,才能取得最好的教育效果.尊重学生则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关键.同时,尊重学生也符合学生的心理状态.学生都有模仿教师的心态,但他们又有一种强烈的独立愿望,要求别人尊重他们的人格和意见,当这种要求得到满足时,他们就会表现出由衷的喜悦.反之,就会感到失望,埋怨教师,产生对抗心理.由此可见,尊重学生何等重要!如何才能真正地尊重学生?  相似文献   

14.
“逆反心理”是人对某类事物产生了厌恶、反感的情绪,做出与该事物发展背道而弛的行动的一种心理状态。学生的“逆反心理”是一种消极的抵抗心理,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对教师的教育乃至所有的言行都持否定的态度,使教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而且久而久之还可能导致矛盾激化。因此,教师一旦发现学生对自己形成了“逆反心理”,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疏导。[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心理教育应始终贯穿于科任教师的日常教学中,学生心理教育的责任由全校的人员来分担。同时这种模式认为学生心理健康不仅应该由学校的教师等人员负责,而且也应该是全社会、全员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姜某同学的个案研究,深切地感到:作为班主任要以真诚的爱关怀理解学生,形成观念上的共识,才会有共同语言,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信任感,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尊重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启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制定确实有效的教育方法。特别是针对个别儿童学习的不适应,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对学生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地渗透心理教育,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自身潜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学业和心理满足双丰收。  相似文献   

17.
论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建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履祥 《心理科学》2000,23(5):603-604
1 前言  安徽师范大学课题组与芜湖市新芜区教委组成联合实验组 ,承担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 ,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本课题以开设系列心理素质教育课作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突破口 ,旨在理论上建立学生心理素质结构优化模型 ,在实践上构建以心理素质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素质教育新模式。2 建构心理素质教育课程的理论模型2 1 优化学生心理素质结构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关键学生心理素质是一个由心理能力素质 (智力因素 )、心理动力素质 (人格因素 )和身心潜能素质三个子系统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姜某同学的个案研究,深切地感到:作为班主任要以真诚的爱关怀理解学生,形成观念上的共识,才会有共同语言,产生情感共鸣,增强信任感,班主任对学生的理解、尊重是完成教育任务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还应注意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启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教学中,只有对每一个学生倾注满腔的爱,真正为学生创造一种乐学的环境.学生才能充满信心,积极学习。另外,教师要善于掌握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制定确实有效的教育方法。特别是针对个别儿童学习的不适应,教师要注意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对学生健康教育的结合点,因材施教,恰到好处地渗透心理教育,激发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自身潜能也得到充分发挥,达到学业和心理满足双丰收。  相似文献   

19.
农村高中心理教育教育校本模式的探索是当前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模式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要求我们要深入关注学生的心灵,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养既懂得现代科技知识又有健康人格的“全人”。为了有针对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疾病的治疗。我们就“自信心”这一专题对我校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