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刊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是从批评周易研究中把古人现代化开始的。这个问题,现在已经取得了大体上一致的意见,但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却还需要继续展开,有许多重要的原则问题需要深入讨论。我们建议,集中在以下几个问题上进行讨论:(一)在哲学史研究中,是否除了把马克思主义思想挂到古人名下以外,还有把古代思想资产阶级化的倾向?一般地说,把古代思想现代化的认识论根源是什么?(二)怎样在哲学史研究中贯彻阶级分析和历史主义?本刊上期发表的方克立的文章、本期发表的昭父的文章和冯友兰的《方克立同志和我的分歧》一文,以孔子的研究为侧,就这个问题初步进行了讨论。我们欢迎一般论述这个问题的文章,也欢迎以孔子或其他哲学家的研究为例来进行讨论的文章。(三)历史、哲学史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问题:我们认为这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本期衷尔钜就这个问题对冯友兰提出了批评,冯先生的《对于陈义成同意的问题的一些答复》,也对这个问题进一步表述了自己的看法。我们希望,对这个问题展开深入的讨论。我们希望参加讨论的文章,“有的放矢”,结合哲学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在互相批评中,要弄清对方的论点,对准“口径”,避免误解对方的意思和不必要的纠缠。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研究,一直是中国哲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讨论的焦点性问题之一。此问题的讨论,首先源于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传统教科书体系的批判和反省。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讨论到“主体性原则”的讨论,再到国内  相似文献   

3.
本刊自1984年第3期开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讨论”专栏至今,已相继刊载了九篇讨论文章,并发了短评和动态。从讨论情况看,对这个大家比较熟悉的基础性的理论问题,还存在不同的看法。本期发表了两篇研究和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文章。高清海同志的文章论述了他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的看法,并提出了探讨该问题的一些原则。读后可以启发人们进一步思考这个问题。我们欢迎更多的同志撰文参加讨论,并希望能联系社会实践和科学发展的实际,从新的角度、以新的材料对自己的观点做出新的论证,推动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象问题的研究和讨论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
人类胚胎干细胞的伦理学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和使用面临很多问题,并且大部分已经进行了广泛的讨论,但目前仍有一些问题很少进行讨论。对这些问题的讨论将有助于更好地研究人类胚胎干细胞的使用问题,这些问题是:(1)干细胞研究与社会政策,各个国家有关的政策制定并不一致,除了禁止人的生殖性克隆的国际性公约外,国际性准则在胚胎研究的也没有提供明确的规定;(2)欧洲有些国家在相关的问题的立法一致性上存在着许多问题,有些甚至是相互预报的;(3)干细胞研究应用的预防原则的适宜性问题已引起人们的争论;(4)有利及避免浪费原则在干细胞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因为当今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日趋复杂,对哲学本身的反思也成为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近几年来展开的关于哲学的对象问题的讨论就是这一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今年《哲学研究》第4期上开辟了“关于哲学的特点和功能”问题讨论专栏,企图从另一视  相似文献   

6.
论价值属性     
在认识论研究中,讨论价值问题,仿佛启开了一重园门,眼前展示了一片新的景色。价值问题的讨论,必将使认识论的研究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7.
生活方式问题,是我国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研究课题。它是多学科的研究对象,也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个重要范畴。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开始重视这一问题的研究,写出了一部分论文,《文汇报》和《中国青年报》还开辟专栏,讨论“生活方式”和“现代生活方式”的问题。下面就讨论中涉及的有关理论问题,作一简要的介绍。一、什么是生活方式?讨论中对生活方式的内涵有多种提法和表述,归纳起来大致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8.
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综述杨淑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00872)近半个世纪,尤其是90年代以来,社会发展问题一直是学术界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学者们对社会发展问题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现将对几个主要问题的讨论做一简单介绍。一、关于社会发展的尺度对于这个问...  相似文献   

9.
孔子的哲学思想及其影响,一直是学术界十分关注而存在分歧的问题。迄今为止,几乎在孔子思想研究的一些主要问题上,都存在不同的看法。研究的现状需要我们认真地考虑:推进孔子思想研究的关键在哪里?对孔子的哲学思想应该如何进行科学的研究? 象孔子这样的历史人物的思想研究,有分歧是正常的,有些问题只有经过长期的研究和讨论才有可能解决。我们希望在研究和讨论中,把问题的疑难点揭示出来;把在研究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揭示出来。科学研究的目的不只是对历史人物作出某种价值评论,而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研究对象进行细致的科学分析和说明。在学术研究中,我们提倡不同学术观点的讨论。以下郭碧波、罗祖基两同志的文章,阐述了他们自己的见解。我们欢迎学术界的同志撰文发表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在前年十一月山东历史学会召开的孔子思想讨论会之后,有些理论刊物相继展开了关于哲学史方法论问题的讨论。《哲学研究》杂志,在去年一年开辟了哲学史方法论问题讨论专栏,进行了比较集中的讨论。这次讨论,涉及的问题很多,争论热烈,吸引了相当多的哲学工作者的注意。比起以往关于哲学史方法论的讨论来,这次讨论要深入得多,涉及的范围也广阔得多。到目前为止,经过讨论,有的问题已经获得了大体一致的意见。例如关于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挂在古人名下的问题,大家认为在某些哲学史的文章和著作中确实存在着这  相似文献   

11.
历史唯物主义同社会学、尤其同具体社会学研究的相互关系的问题是一个极重要的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那么正确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和内容是不可设想的。近来,我国哲学著作中实质上进行着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对象的讨论。诚然,进行这一讨论时,尤其在《哲学问题》杂志上,并没有使用直接讨论历史唯物主义对象的形式,而是使用交换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学的相互关系问题的意见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企业社会责任是当今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一个热点话题,理论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且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很多有益启示和思想亮点,对于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就学界对企业社会责任相关问题进行的讨论做了梳理和条陈。  相似文献   

13.
论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的有效性与现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两项简单的社会心理学实验研究对社会心理学的实验方法的可用性问题从理论上作了初步探讨。讨论围绕着实验方法用于社会心理学问题的有效性和现实性问题展开,认为实验安排的现实意义是获得有效性的基础。同时,本文也涉及了实验方法的科学道德问题,定量化研究的困难性和定量性分析的必要性以及人的意识活动在实验进程中的作用等问题。从这些问题的讨论中,提出社会心理学实验方法的特点及局限性。  相似文献   

14.
自开展真理的标准问题讨论以来,哲学界着重研究了同实践、真理有关的许多问题。其中关于真理的定义、形式与内容的研究有所深化。目前,这些问题的讨论,还在继续进行,但是几种不同的看法已经比较明朗。  相似文献   

15.
一 如何评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问题,在1957年举行的中国哲学史讨论会上,曾是大家热烈讨论的问题之一。到现在,时间过去了二十多年,但我们觉得这个问题仍然有提出和讨论的必要。因为二十多年来,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和教学的实践证明,我们在评价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方面,问题是很多的。简单地说,我们并没有很好地解决用科学的态度和方法对待历史上的唯心主义哲学的问题。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用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6.
论哲学思维     
近年来本刊设专栏开展了关于哲学的对象问题的讨论。正如有的同志所指出的,对哲学自身的反思,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哲学基础理论研究。这种研究不是脱离实际的思辨,而是时代的发展对哲学研究提出的迫切要求。象其他任何重要的理论问题一样,对哲学本身的反思,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对待马克思主义哲学,也不应局限于一个角度,也“必须再三研究,反复探讨,从各方面思考,才能获得明白透彻的了解。”(列宁语)实际上,关于哲学对象的讨论已经触及哲学思维的特点和功能、哲学和科学关系等一系列问题。为此,本刊特辟“关于哲学的特点和功能的讨论”专栏,期望哲学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写出有材料、有观点、论述深入的论文,参加讨论。  相似文献   

17.
朱玮  何旺翔 《学海》2006,(1):79-82
合伙民事主体资格问题向来是学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将从德国法学界对此问题的讨论入手,并介绍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新近对合伙民事主体资格问题的一个著名判决,进而在对我国学界对此问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相似文献   

18.
二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八日,四川省召开了第二次毛泽东哲学思想讨论会。来自全省各地和全国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一百三十名代表,着重讨论了毛泽东哲学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指导作用。现将讨论情况简要综述如下: 一、关于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大家认为,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指导作用,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应持科学的态度和方法。通过讨论,提出了下列一些研究方法:①哲学作为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总是沿着社会运动、政治运动的发展轨道而向前发展的,它是运动经验的升华和结晶,因此,研究毛泽东哲学思想及其指导作用,应该以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与  相似文献   

19.
关于中华民族精神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我国理论界对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一讨论,既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增强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及凝聚力,推进改革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又对改进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方法、科学地总结民族遗产、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重要的学术理论价值。目前人们对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如何提升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等,看法仍有分歧,有待进_步的讨论。为使讨论深入下去,我们认为需要解决研究和把握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方法论问题,特别是在民族传统的研究中贯彻唯物史观和辩证方法,正确处理民族性、阶级性及时代性的关系问题。从本期起开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的哲学探讨”栏目,并发表刘文英、臧宏、高瑞泉三位同志的文章,以促进对这个问题研究取得更丰硕的成果。  相似文献   

20.
在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的讨论中,也展开了对于平等问题的讨论。我们在“论破除资产阶级法权观念”(见“哲学研究”1958年第7期)一文中,因为受篇幅的限制,没有充分讨论这个问题。本文想专就平等问题本身发表我们的意见。我们认为,在对这个问题的讨论中出现了一些混乱思想,所以不得不用相当的篇幅重复“众所周知的真理”,并和我们认为是错误的观点划清界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