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随着新的材料和新建筑环境空间的出现,人们开始走向了大众艺术的现代壁画,已经不是传统壁画所能比拟的,它不仅仅是只有视觉美观的要求,还加入了人文、科技等文化内涵。现代的壁画作为城市环境的一部分,当进入特定的空间时,就具备了创造新环境的空间意识和形态。壁画经过长时间的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丰富的体系,现代壁画更是千姿百态,其装饰风格和以前相比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叶庆 《美与时代》2004,(2):38-40
壁画是特定空间环境和建筑的有机组成部分。壁画一方面受制于建筑独有的空间结构及功能形态;另一方面,它作为视觉艺术,以潜在的影响力改变并整理着空间,成为人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情感交流的媒介。只有正确认识和处理壁画与空间环境和建筑的关系,才能奠定壁画设计的良好基础,才能使之与建筑和空间环境构成统一语汇,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相似文献   

3.
文章重点探究在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里,壁画艺术的核心价值和使用效果,且举例论证了在城市环境的艺术设计里,经常使用的有关壁画艺术的表达方式。此外,文章还从城市的空间、历史文化、高新科技以及大众意识方面论证其未来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传统文化中"空"的"人格"性与当下公共精神追求如出一辙。在公共壁画空间中,"空"是壁画物质密度、数量上的空,也是人的精神活动空间中的"虚空"。公共壁画的艺术空间要为拥挤的城市环境减负,成为去产品性、商品性的精神空间。尊重社会空间规律,充分利用艺术手段以少胜多,营造出利他的"尚空"栖居空间。  相似文献   

5.
壁画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达形式,不仅仅拥有悠久的历史,在城市装饰中还逐渐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不难发现壁画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公共场所,这不仅是艺术的传承,还是艺术形式的丰富。壁画的艺术形式也从以往的象征性壁画,例如佛教壁画等等,转变为一种大众审美式的壁画。文章探讨了壁画中城市公共空间的人文关怀,探索了城市公共空间中壁画的人文表达。  相似文献   

6.
壁画的意思是指在建筑室外墙体与室内墙体上所做的装饰图画。中国的陶瓷壁画有着悠久传承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智慧精神的传承。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达,壁画的种类也随之丰富多彩。由于陶瓷壁画具有质地坚硬、表现手法多样化等特点,更有着不凡的可塑性,所以从古到今都深受人们的喜爱。陶瓷壁画与建筑空间的完美融合,不仅美化了视觉上的感应,更大大地提升了立体空间欣赏品位,既陶冶了人们的情操,更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求。  相似文献   

7.
以现代装饰壁画为切入点,通过分析探讨出现代装饰壁画对人们的公共生活空间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今天,壁画同时也应该承担此项重任。这就需要艺术家秉承着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原则,将装饰壁画、自然空间与人构成"合一"的场,以提升自然空间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8.
闫慧 《美与时代》2013,(12):104-104
现代壁画是城市公共空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装饰环境,美化生活,成为生活中的一道风景。壁画的审美要素是多元的:构图和色彩是壁画的视觉语言,它感染观众,给人以精神的领悟和视觉的美感;壁画的材质和工艺丰富了人们的视觉经验,拓展了人们对壁画的感受;壁画和环境共存,这又要求壁画和环境呼应,体现壁画独特的环境特征,公共性是现代壁画的显著特征,这就决定了现代壁画在现代生活中所具有的公共环境艺术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装饰画与城市公共空间的释义、装饰画的审美价值、装饰画与公共环境的融合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如何提高装饰画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艺术价值,烘托、渲染环境的氛围,并契合该公共空间的主题与诉求。  相似文献   

10.
桑吉扎西 《法音》2006,(2):33-41
在藏传佛教壁画艺术中,阿里古格壁画以她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美学情调,有别于其它藏区的壁画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艺术流派,并呈现出多元文化的特点。在藏族艺术史乃至中国艺术史上,古格壁画都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和宗教文化研究价值。现存的古格壁画为我们认识和研究古代阿里同周边克什米尔、西域、尼泊尔、印度等国家和地区的宗教文化关系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古格壁画所蕴涵的丰富的文化信息,证明古格艺术是域外多民族佛教文化艺术融合创新的典范。一、古格王朝的建立古格都城遗址位于西藏自治区阿里地区扎达县18公里外的郎钦藏布…  相似文献   

11.
参考各类有关魏晋南北朝历史的书籍,系统、全面地探讨民族融合视域下魏晋南北朝的壁画创作,以期为今后民族融合背景下文化艺术风格变化与影响等方面的研究提供依据与参考。主要从北人南迁,江南与中原的来往,五族内迁,北方民族与中原的碰撞,以及北魏统一,元魏与中原的融合三方面出发展开研究,进而得出基本结论:因为此三方面的影响,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壁画成了拥有多种风格的文化艺术形式,并对今后中国壁画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
现代壁画作为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社会物质环境满足了人类生存和行为方式等基本需求的同时,给环境注入人类意志、理念、情感和美感的综合性艺术。创作形式及其表现手法的多元化与其自身语言的多样性是现代壁画艺术的一个显著特性。正是由于壁画的多样的创造性语言,决定了壁画家不再孤立地把壁画作品作为目标,而是从文化和审美的视角来关注人们的生存空间,将环境与艺术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综合性的设计。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繁峙县冶山寺壁画作为中国古代现存寺观壁画中少有的水陆壁画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目前,国内学者对山西省繁峙县冶山寺壁画绘制年代的断定存在一定的争议。而对壁画绘制年代的断定是进行后续研究的基础,如果断代有误,则会给之后的研究工作造成方向上的误导。从冶山寺壁画的地仗层、绘画层,重绘痕迹以及人物服饰几个方面对五台山冶山寺壁画的绘制年代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在留存至今为数不多的金代绘壁遗存中,山西繁峙岩山寺以其文殊殿内精彩的金代壁画而知名,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画面中的世俗化倾向。其中,无论宫廷还是市井、城市还是郊野、神仙还是平民,都以日常惯于理解的方式来描绘,将宗教性、世俗性、贵族性、平民性有机地融为一体,成为那个时代社会生活从理想到现实、从神话到真实的一个杰出的立体图景。从画家的个人经历与绘画风格、宋金文化融合对金代绘画的影响、佛教图像的汉化与世俗化这三个角度来分析,使其壁画世俗化转型的原因有了一个相对清晰的面貌。  相似文献   

15.
壁画在城市空间环境营造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庆 《美与时代》2004,(10):36-37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社会经济的空前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快速改善和文化水平的显著提高,环境艺术迅速兴起并日趋繁荣,开始成为城市、建筑环境中至关重要的人文景观.壁画艺术作为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营造当代城市空间环境当中担承着其他品种的视觉样式所不能替代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价值定位是可持续发展的深层次问题。在可持续发展的哲学讨论中, 无论是对“主客体二分”的质疑、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诘难, 还是对代际、代内公平的解读, 都蕴含着对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价值关系的理解, 以一定的价值定位和选择为依据。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反思既使价值重释成为必要, 也为重新理解价值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空间。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分析, 旨在澄清一些基本理念, 合理地确定可持续发展的价值取向, 亦在于拓展价值研究的视野, 开启价值研究的新路向。一、可持续发展与价值的重释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公共艺术即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它是与大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是艺术家通过一定的美的原则、按照一定的美的规律,创造出一系列合目的性、合规律性的作品。从校园角度切入,壁画创作不仅是校园公共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现代公共艺术的重要诠释。壁画创作与校园公共艺术的协调发展体现了当代文化强大的生命力。以校园壁画创作《足迹》为例,从壁画创作的构思、构图、表现三个主要阶段入手,能够寻找壁画创作与校园公共艺术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速,人们对于钢筋水泥结构的高楼大厦都产生了视觉上的审美疲劳。于是,越来越崇尚自然,厌倦了那些没有注入人类情感的工业产品,而是把目光倾向于充满温情、人性与自然气息的艺术作品。陶瓷壁画自身的材质就是来源于自然,这种土与火相融合的艺术让人们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存在与回归,也正因如此,陶瓷壁画成为了现代公共空间装饰艺术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文章通过对于唐宋时期敦煌莫高窟壁画作品中的空间表现进行形式分析,梳理此一时期空间表现在绘画中的发展及演变序列。隋唐到宋是敦煌壁画空间表现方式从发展、成熟到程式化的时期,在此过程中解读画者表现空间的用意及其技法选择的初衷。对于画者而言,传统绘画中的界画为今天的我们提供了关于空间视角的诸多可取之处。对于敦煌壁画中构图与形式的考察与研究,则使我们了解空间表现方式的转变会直接影响艺术风格的转变,形成每个时代独具特点的艺术形式,而这些丰富的艺术形式为当代的艺术创作者提供了更多的借鉴空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大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对于生存环境有了更高的思想意识,尤其更加注重于精神方面的需求。于是,对于生存空间环境的构建就成为了城市建设中的主要目标。古老的陶瓷艺术历经几千年的进步、发展,其内容、格调和性能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了这些因素,就促使陶瓷壁画在各大城市的环境空间建设中占据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