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耀春 《学海》2014,(2):177-183
中世纪盛期,法国是欧洲文化革新的中心,骑士文学、经院哲学和哥特式建筑皆起源于法国并由此传播到其他国家和地区。欧洲各地对外来法国文化的态度各不相同,其中,意大利对法国文化的接受尤其有趣和意义重大。这一时期,意大利对法国俗语文学、古典研究和哥特式建筑风格的接受,并不表明意大利人对法国文化的全盘照抄,而是创造性地把外来文化因素和本土文化传统相结合,即以"文化杂交"的方式实现了文化再创造。  相似文献   

2.
文艺复兴是指13世纪末、14世纪初在意大利各城市兴起,以后扩展到西欧各国,于16世纪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思想文化运动中,艺术家们开始对艺术创作理论和创作实践进行革新完善。在绘画技法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与创新,主要体现为透视法、明暗法、解剖学和色彩法等方法的运用。文艺复兴昭示我们,对传统艺术的传承不能墨守成规,要在创新中找到突破点,从艺术的发展规律出发,并不断地实践和探索,从而使艺术传统得到重构。  相似文献   

3.
《艺术哲学》是丹纳的重要文艺理论著作,主要分析比较了古希腊、欧洲中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荷兰17世纪以及法国16世纪的一些艺术作品,并提出了对文学艺术有影响力的三因素——种族、环境以及所处的年代。  相似文献   

4.
文艺复兴(意大利语:Rinascimento,由ri一“重新”和naseere“出生”构成,法语:LaRenaissance)是指十四五世纪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和威尼斯兴起,后扩展到欧洲各国,于16世纪在欧洲盛行的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带来一段科学与艺术革命时期,揭开了近代欧洲历史的序幕,被认为是中古时代和近代的分界。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认为是封建主义时代和资本主义时代的分界。13世纪末期,在意大利商业发达的城市,新兴的资产阶级中的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借助研究古希腊、古罗马艺术文化,通过文艺创作,宣传人文精神。文艺复兴为西欧近代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之一。  相似文献   

5.
意大利位于欧洲南部,拥有丰富的古典美术遗产。意大利美术史中世纪时虽一度衰落,但仍然是西欧各国接触拜占庭文化和东方文化的前沿。到文艺复兴时代,意大利成为西方美术最发达地区,其领先地位从14至17世纪历数百年而不衰。18世纪后,法国才逐渐取代意大利的地位。因此,不仅在美术史研究上,而且在一般美术教育和博物馆陈列中.意大利美术皆具有重大意义,是人类美术遗产中十分珍贵的部分。但是自罗马帝国灭亡后,意大利一直处于分裂割据局面,美术的发展也很不平衡,地区性的流派各有特色,使意大利美术在其长期发展中呈现复杂交错的景象。  相似文献   

6.
E.加林(Eugenio Garin)的著作“意大利哲学编年史”(Cronache di filosofia italiana),1900—1943,曾经在意大利引起起广泛的讨论。加林特别以他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和生活状况的研究而著名于世,在这方面,他是意大利国内最有威望的学者,也是国际上最有威望的学者之一。他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已蒐集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Mediocvo eRinascimento)这本书内,立论非常精辟,并且富有  相似文献   

7.
《学海》2015,(3):104-112
汉斯·巴龙在《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危机》中以布鲁尼为核心建构起"公民人文主义"思想体系,他对"公民人文主义"内涵的诠释及对该思想意识形态的原创性与真实性的主张统称为"巴龙论题"。"巴龙论题"从历史、政治、文化等多个方面为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政治思想的深入研究提供了理路和指向,西方学界在过去半个多世纪内对"巴龙论题"的热议及反响足以表明其具有广泛的学术延续性和鲜明的时代生命力,巴龙思想体系所包含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值得所有文艺复兴研究者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待"巴龙论题"。  相似文献   

8.
人文关怀就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重视人的价值和主体地位。本文强调艺术中人文关怀的隐含表现。主要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著名画家为例,从文化因素、人的因素、绘画视角三方面具体论述了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画家怎样借助宗教的外衣来表现画家的人文关怀,体现绘画的世俗性的。  相似文献   

9.
14世纪中期,以彼特拉克为首的人文主义者开启了"德性政治"观念的复兴.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倡导的"德性"不仅包括古希腊的四主德与中世纪的宗教德性,还涉及个人能力、专业知识等现代性的概念范畴.他们主张真正的高贵只能源于德性,希冀通过提升统治阶层的德性以实现政治改革.在德性政治的统摄下,人文主义者一方面提出在德性标准面前人人平等,另一方面秉持精英式德性教育理念,默认一定程度上的政治等级制.就本质而言,人文主义的德性政治仍然散发着强烈的精英主义气息.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初,在意大利文学的全景图中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意大利的非欧洲移民作家撰写并出版的面向全国读者的小说的涌现。这些作家的作品,因其所表现出的现实感和新颖性,引起评论界以及学术界的首先关注,之后也唤醒了出版界的兴趣。在20多年后的今天,意大利对于移民现象及其多方面的社会和文化影响具有了日益强化的意识。作者就以下几个问题展开了论述:这种移民新文学对意大利文学有何贡献?它与意大利文学及不同作者的祖国的文学正典保持着什么样的关系?何种"自我"与"他者"的意象学哺育着移民作家们的想象和声音?作者认为,就其所有体裁、形式和主题而言,意大利移民文学不能被视为一时的时髦。它更不能被列入副文学领域,或者被分类为意大利文学的一个不成熟的表述。意大利移民文学富有创新趋向,今天反映着对于意大利文学正典的一个文化同化过程,其中包括某种失真。  相似文献   

11.
近代法国新教与犹太教选择亲和性的历史渊源可追溯至16世纪的宗教改革。圣经和希伯来文化的寻根以及加尔文的宽容犹太观对法国新教造成了深远影响,新教徒荒漠时期的苦难史与犹太教徒的相似命运形成对照。两者积极迎合法国大革命与共和事业,参与并推动了世俗化进程。苦难记忆渗透到新教文化,成为新教徒在德雷福斯事件和"二战"期间犹太人大屠杀事件中行动的关键动因,强化了两者的选择亲和性。  相似文献   

12.
16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诸大师相继逝世,意大利的艺术开始进入了一个低潮阶段,欧洲绘画陷入重复与矫饰。然而此时卡拉瓦乔(Michelangelo Merisi dit Caravag-gio,约1573-1610年)出现了,挽救了颓局,他的艺术不仅继承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传统,并且  相似文献   

13.
意大利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宗教影响力极大的国家,对意大利的研究不可避免涉及宗教问题,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宗教风险的预估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梳理了意大利宗教历史的发展和现状,并对其在宗教治理和信仰格局、宗教对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外来宗教与主流社会的潜在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安全威胁等方面的宗教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4.
张炯 《现代哲学》2020,(1):35-40
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讨论有其特定的历史限度。恩格斯当时尚未自觉区分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这影响了他对斯拉夫等弱小、落后民族的判断。恩格斯当时的民族主义理解杂糅了法国的普世性民族主义传统与德国的排他性民族主义传统,结果是其革命策略陷入两难。恩格斯在努力走出青年时代的激进民族主义情绪,但一方面现实的革命在催化,另一方面革命的恐怖主义再度燃起,这些都造成了他思考民族问题的困难。深入了解19世纪的历史,给予恩格斯的民族观更多"合情"意义上的理解,实际也是一种审慎的"合理"做法。  相似文献   

15.
《现代哲学》2020,(革命时)
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时期对民族问题的讨论有其特定的历史限度。恩格斯当时尚未自觉区分文化民族与政治民族,这影响了他对斯拉夫等弱小、落后民族的判断。恩格斯当时的民族主义理解杂糅了法国的普世性民族主义传统与德国的排他性民族主义传统,结果是其革命策略陷入两难。恩格斯在努力走出青年时代的激进民族主义情绪,但一方面现实的革命在催化,另一方面革命的恐怖主义再度燃起,这些都造成了他思考民族问题的困难。深入了解19世纪的历史,给予恩格斯的民族观更多"合情"意义上的理解,实际也是一种审慎的"合理"做法。  相似文献   

16.
意大利的文化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其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重要地位。作为一个宗教影响力极大的国家,对意大利的研究不可避免涉及宗教问题,而对其可能存在的宗教风险的预估则是"一带一路"倡议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本文简要梳理了意大利宗教历史的发展和现状,并对其在宗教治理和信仰格局、宗教对思想文化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外来宗教与主流社会的潜在冲突和宗教极端主义的安全威胁等方面的宗教风险进行了分析和评估。  相似文献   

17.
14-16世纪,欧洲发生了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此时期的绘画也受到了人文主义的影响,关于素描,在材料、手法、描绘等各方面都出现了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美术是西方绘画艺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现实主义的表达技巧和人文主义的探索精神在这一时期得到不断发展。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对作品的表达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又脱离不了对现实世界的表达,以此高度强调人文主义的思想与内涵,其中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对空间的征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对空间的探索与表现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具体来看,画面的构图与遮挡、前后与虚实、透视、冷暖与明暗、象征与隐喻等都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从这一系列的探索和表现来看,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绘画对空间的探索是为了更好地再现现实空间和超越现实空间,以达成画面叙事的目的,从而表达宗教的思想与人文主义的主题和内涵,对后世的绘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复兴一词的原意是再生或复活[1],15世纪的艺术家们渴望他们的作品像古希腊、古罗马的大师一样好,这种思想尤其盛行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到来唤醒了沉睡数百年的人们,这一时期涌现出的大量的艺术作品,使人们的视角从"神"落回了人。以《西斯廷圣母》为例,从绘画技法的变迁、题材的转变等方面分析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经过对《西斯廷圣母》的研究分析,我们将看到文艺复兴时代的特殊性,我们也将看到画中的圣母像走向世俗,与此同时,女性的地位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20.
胡浩 《学海》2007,(1):110-116
19世纪上半叶,在犹太学领域兴起的科学运动是在欧洲民族主义普遍发展、现代反犹主义加剧的情况下进行的,它的背后潜藏着深厚政治和民族动因。德意志民族主义一方面强化了反犹主义,使得犹太知识精英在文化界特别是大学面临困境,犹太人从痛苦的经历中感受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民族存在意识。作为一种正面力量,德意志民族浪漫主义思潮也激发并强化了犹太民族自信心,它与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汇合,为科学犹太学提供了动力。因此,犹太科学运动可以被看作是犹太民族史上的一场文化复兴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