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伍尔夫生态思想研究》是国内第一部对伍尔夫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进行全面系统分析的学术著作。该著作不仅从生态批评理论视角对伍尔夫作品中的生态思想进行分析,同时还将社会学、心理学、生物学等相关领域的内容引入其研究中,从多个视角深入分析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关系失衡的问题,由此展开了如何重建以及怎样构建精神生态、社会生态、自然生态等的和谐与平衡。该著作所阐发的深远意义远不仅限于当代,也不仅限于生态层面,其意义是可以延伸到当下及未来人类生存于世所应持有的哲学智慧层面的。  相似文献   

2.
自然环境与建筑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之间有着共生的关系,和谐共生是当代主要的研究。中国古典哲学对共生景观的解释古朴而神秘,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共生有着消极和积极的两种方式,绿色理念、生态理念、人文理念、弹性理念四种理念方法作为共生理念的基础,使自然环境与人工之间和谐共生。现在社会的变迁,环境设计不再是物质空间作品而是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共生、相互平衡的动态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法音》2016,(9)
正一、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的新型文明形态。它以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作为行为准则,建立健康有序的生态机制,实现经济、社会、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种文明形态表现在物质、精神、政治等各个领域,体现了人类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的崛起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世界性革命,是不可逆转的世界潮流,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后进行的一次新选  相似文献   

4.
以地方感为切入点,将城市道路基础设施设计作为设计批评主体,以江苏省徐州市学苑路道路的公共基础设施设计为例讨论人与地方。从设计批评的主体与客体、学苑路街道的设计批评、设计批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三个角度对城市道路设计进行设计批评研究。城市公共基础设施设计的改进需要所有主体共同发力。从现实层面,探索城市道路公共基础设施更新的方式与途径;从设计层面,寻找城市道路公共基础设施设计与社会多元治理的更新方向;从精神层面,呼吁将人本精神融入城市道路设计的策略、理论和设计行动中。  相似文献   

5.
生态批评作为一种带有"觉醒"意味的批评方式,它的出现除了对社会文明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之外,其对生态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革命性的。在生态批评视域下,生态文学创作不但要顾及文学艺术自身的规律,更要凸显生态批评的理念与视野,这对于生态文学创作而言,既是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生态批评经多年努力正走向繁荣,对生态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学实践和学科理论渊源及其发展态势进行了颇为全面的研究。但生态批评的繁荣与生态问题的加剧不断构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考察、反思生态批评及其限度就成为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已写入党章、纳入"十四五"规划。2020年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浦东开放三十周年庆祝大会上,再次强调促进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建立在生态安全基础上的重要性;随后,在视察南通、扬州等长江沿线江苏段时,着重阐述建设长江流域生态屏障、以青山绿水的优美自然环境推动我国经济"内循环"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在全国范围内推进"生态寺院"建设,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相似文献   

8.
农村为艺术提供了更多的表达途径,而且艺术改造着农民的精神结构。因此,不能局限于纯艺术纯粹的乌托邦式的精神追逐与探索,而无视农村社会和有血有肉的农村文化生态。在农村人工环境中最具审美价值和研究意义的是建筑师、艺术家、规划师的实践作品。  相似文献   

9.
从自然环境自律性的视角,去研究中国山水画里所蕴含的城市设计意境观,通过研究前人优秀的作品结合实践创作来分析中国山水画里自然环境的构成特征、表现手法以及其所体现的审美趣味、意蕴情致、语言个性及价值取向。同时,从中国山水画里自然环境观所表现的特征中去分析其现代城市设计的构成因素和精神理念。  相似文献   

10.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是20世纪初最富才华的短篇小说家之一,曼斯菲尔德的多数作品均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观察视角独特,敏锐而深入地思索人生。近年来,不同批评理论流派对其作品进行解读,如心理分析批评、女性主义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等,本文通过文本细读,梳理作品中鲜明的对比,拟从新批评中“张力”观对《花园茶会》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王维笔下的自然环境表现为一个自在与和谐的生态体系,自然的山水充满禅意。山水田园诗歌发展到盛唐时代,出现了一个异常华彩的时期,这一时期,以王维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用高超的艺术手法描绘出了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亲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生态美学是运用现代生态学的相关理论来研究人与自然、社会的审美关系的学科,强调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原则。在用生态美学  相似文献   

12.
曹瑜  何利君 《学海》2023,(6):15-21
启蒙以降,工业文明与环境危机的“辩证法”引发了人们对于人、自然、社会、科技等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西方生态伦理学率先以生态系统中的自然规律为依据,建构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社会生态学等思潮基于环境危机的社会历史根源,论证了自然生态和社会生态的同构性;马克思以感性的实践活动作为人的生存论基础,揭示了贯穿于自然生态与社会生态中的精神生态向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以“两个结合”为遵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基于“五位一体”的生态伦理观,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现代生态伦理思想否定之否定的逻辑进路及其新时代形态,既是人类现代化进程及其文明新形态的再现与预示,也是人、自然、社会、科技之间矛盾真正解决的时代智慧。  相似文献   

13.
自然的崇拜与禁忌——解读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民族民俗是一个族群独特的文化起点和精神原型,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生态伦理精神,为人类社会的生态有序发展和解决生态问题提供了文化密码和精神内源.但是由于现代社会的变迁和现代文化的冲击,目前我国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出现转型迟滞,作用日益削弱.因此,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重塑民族民俗中的生态伦理精神的内涵与形式,将其融于现代化的生态环境保护之中.  相似文献   

14.
油画作品中亮丽典雅、热情洋溢的愉悦色彩情调反映出一种积极乐观、健康向上的审美情感,是作者颂扬美好生活,抒发审美愉悦感的一种精神诉求。文章以油画创作中的愉悦色彩情调为切入点,并以与此相关的作品内涵、作品意境、作品表达及作品体验等为论述主线,展开深入探讨与研究,阐明了不同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下,愉悦色彩情调在油画创作中的不同体现。同时通过对中、外典型案例的分析研究,并结合自身的生活感悟与创作实践,进一步阐述其形成的社会根源与作品面貌。  相似文献   

15.
酒神精神是沈从文生命哲学的一种审美形式。酒神精神内化于沈从文的生命中,也动态地呈现在沈从文的作品中。为了批评都市人格缺陷,沈从文在早期作品中大力倡扬酒神精神。当沈从文意识到一味地倡扬酒神精神具有潜在的危险时,他开始逐渐地调和酒神精神和日神精神,表现出一种较为成熟的理性思考状态。  相似文献   

16.
年画以方寸容万有,以尺壁摄万象,承载了民族精神、文化、情感,积累了人民的智慧与经验。木板年画作为时代精神象征的记录者,反映了当时人们真实的审美追求。面对当代社会文化激荡的局面,其形式与功能在现代审美的重新审视下,产生了新的解读,并对当代设计作品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以著名设计师陈绍华先生的邮票设计为例,分析传统年画元素中的色彩语言对其邮票设计风格的影响,从而思考当代设计作品该如何把握好年画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的融合,找寻传统文化与当代设计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7.
2018年7月2日,对于梵净山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巴林王国召开的第4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7月7日,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举行,习近平主席致贺信并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双喜临门,这对于梵净山名山建设既有目标界定,更有新精神的导引;既是国际社会对中国政府生态保护的肯定,也是当前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起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把“美丽中国”从单纯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提升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高度.将建设生态文明概括为关系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今天以梵净山生态文明与佛教文化论坛为载体,如何学习与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充分挖掘梵净山佛教文化人文资源,探索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融合理念,构建全球生态文明和佛教文化研讨对话的高端平台,推进梵净山名山建设,将是探讨的主题.  相似文献   

18.
勃鲁盖尔是欧洲伟大的美术艺术家,他的作品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出了画家对当时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思和对当时农民生活的同情。因此,勃鲁盖尔的作品具有很高的人文主义精神,他的画作既是美术艺术,也是记述历史的文化作品。文章首先分析了勃鲁盖尔绘画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然后以其画作来解析其作品中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旨在为美术艺术爱好者和勃鲁盖尔艺术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民国辅仁大学"艺人之家"艺术团体绘制了大量"中国化"的天主教绘画作品。在绘画中,画家将中国传统绘画方法与圣经题材相结合,这种绘画形式造就了中西文化融合的新尝试。本文以该艺术团成员所绘制的《圣母像》系列绘画为例,从艺术作品的文本分析、文化解读、中西绘画对比、艺术批评等多角度对《圣母像》系列作品的中国化形式进行分析,用绘画语言和艺术表现的形式来呈现中西文化交流中所存在的张力。通过重构画家的创作语境,以揭示基督教艺术中国化的诠释难点在于两种文化语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9,(3):87-93
传统社会工作"人在环境中"的"环境"概念常常指服务对象所处的社会环境,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对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重视。本文认为,在恶化的自然环境不断给人类社会带来一系列灾难性后果的时代背景下,社会工作专业应体现出与时俱进的学科品质,将"生态环境"之维带回社会工作,重新解读和修正主流社会工作关于"人在环境中"这一核心理论与实践议题的认知及其实践范式。进而,本文结合当前的生态发展议题,尝试从理论的生态转向、教育体系的重构、参与生态环境治理的实践能力提升,以及社会工作社会属性的专业本质重塑等方面提出社会工作积极回应生态文明建设的可能路径,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绿色社会工作理论范式的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